黎姓名人堂(7)
121、黎重光
  黎重光(1903~1983) 原名绍基,湖北黄坡人,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长子。民国9年(1920年)去日本东京求学,3年后回天津,入南开大学读书,毕业后曾任济南鲁丰纱厂和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建国后,他先后从香港调回轮船5艘,重建中兴轮船公司,任董事长,致力于祖国航运事业的发展,1956年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60年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市侨联发起归侨、侨眷购买化肥1万吨,
(19031983)
122、黎映霖
  黎映霖,1913年9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县金城乡黎家湾人。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黎映霖历任红四方面军工人师1团营部书记、红30军88师263团政治处秘书长、红4军10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宣传组织干事。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长征。(二)抗日战争时期,黎映霖历任八路军129师锄奸部科员、385旅独立团和769团特派员、师直属队特派员、
开国大校(19131995)
123、黎永钧
  黎永钧 林水镇林水村人。 1939年5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同年留校,在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工作。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强度研究室和表面工程研究室主任。是美国材料学会ASM国际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材料的组织结构,强韧化机理,综合力学性能;
124、黎绍武
  黎绍武(1894—1978),莲花老圩(今属莲花乡)人。14岁进平乐县沙子街“兰斌小社”学桂戏,艺名兰芬。开始学旦行,22岁后,因喉嗓变化,改行司鼓。从此辗转于广西、湖南两省的80多个戏班。黎绍武深谙戏曲的章节场次、唱段文白,根据剧情需要,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鼓点,为演员烘云托月,加强舞台气氛,技艺卓绝,被誉为“打鼓王”,与张大科、周梅甫同称桂剧音乐“三宝”。解放前,有一弛名湘桂的戏班,每个行
(18941978)
125、黎泉
  黎泉 (1945~)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汽车公司修理厂钳工,云南汽车厂子弟中学教师,《滇池》月刊、副主编、主编,昆明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主任,副编审,专业作家。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四、五届常委,昆明市作协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灯城》,中短篇小说集《裸山风景线》,报告文学集《力与火的交响诗》等。《沉甸甸的
126、黎杰
  黎杰(1897~1975)黎杰,原名本廉,字子俊,广东番禺人。幼年在家延师教读,后考进广州南武中学,民国7年(1918)毕业。是年,又考进北京大学。黎杰在北京大学读史学系,参加了“五四”运动。他在学校严格要求自己:一要学好功课,二要勤习书法,三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北大毕业后,返回广州,任教于执信纪念学校,对学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出有知识、有才干、有爱国心和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在执信任教期间
(18971975)
127、黎玉台
  黎玉台(1871~1906年),男,壮族,隆林新州镇人。自幼年聪慧勤学,得塾师赏识,应府院试得生员出身,后被选拔入京为太学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黎玉台从国子监学习届满,由祭酒考核保荐到广东辖区候补知县,抵广东省城后,正待出缺莅任,在省城中病故于客寓,卒年36岁。
[] (18711906)
128、黎万川
  黎万川(1924~?),化名冉崇文,重庆市石柱县临溪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11月曾任中共“石利万忠”边区区委副书记、1949年1月曾任边区游击大队大队长。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1月至1947年6月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在临溪乡公所任警察队长,以掌握和控制敌人的0弹药,从而开展地下-工作。1947年11月中共“石利万忠”边区区委成立,黎任边区区委副书记。同年12月他和石
129、黎天才
  黎天才,云南丘北人,字辅臣,彝族,1866年1月31日生于云南文山州丘北县八道哨彝族乡黎家庄村。1881年投清军衡字营当列兵。1883年法军入侵越南和中国西南边境,他随军参加抗法战争,以作战勇敢而出名,被破格提升为军官。中法战争结束后,他带兵驻守滇缅边界,功绩显著,升任都司衔蓝翎守备。1893年后在贵州、浙江、山西、四川、广东等地任职,官职升迁至都司等,成为清军将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黎天才
(18661927)
130、黎子彬
  黎子彬(1894——1950.3)蒙山镇人,中学毕业。青年时,曾啸聚匪众,在昭平天鹅塘一带勒收行税,劫夺财物。后得其叔黎朝栋保荐,任蒙山县民团副总队长。旋因杀人案,惧祸外逃,再度为匪。民国13年(1924年),黎子彬被编入滇军,充任营长。22年参加桂军第四十四师“围剿”江西红军。24年再返回蒙山,纠合一帮地痞流氓,在蒙山镇光明街武装开场。这伙人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称他为“黎大哥”。场上,不论谁赢
(18941950)
131、黎鼎鑑
   黎鼎鑑(1888—1939年),融水镇下廓村黎伍屯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桂林优级师范, 曾受聘为县书院教员1年,后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对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很钦佩,不时在华人主办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赞颂,由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并在孙中山的资助下,进入日本明治大学进修,后考入日本法政大学。民国2年(1913年) 毕业回国,在孙中山-任参谋。数年后授广西陆军第三旅旅长,国民革命军西路第三
(18881939)
132、黎珍宇
  黎珍宇 (1956~)女。广东深圳人。1988年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文化系文艺学专业。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宝安县(深圳市)计生办资料员,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办事员,《深圳特区报》政文部负责人,财贸部记者、,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社专业作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再见,船长》、《生命的湖》、《无土流浪》、《界河儿女》,诗集《女性的发
133、黎明
  黎明 (1926~1996)原名王吉林。山东乳山人。中共党员。1942年肄业于胶东公学师范。历任小学教师、校长。1938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5年入山东军区胶东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参军,历任《火线报》记者,《胜利报》记者、采通主任,新华社三野总分社记者,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处、《星火燎原》,石家庄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处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
(19261996)
134、黎寒
  黎寒,原名黎金振(1911~1968),凭祥城厢均化村上均屯(今友谊乡前进村上均屯)人。黎寒少年时期考入凭祥师范讲习所。毕业时,正值韦炫、刘浪等共产党人来凭祥发动群众闹革命。黎寒经常接触韦炫、刘浪、黄无迹等共产党员,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懂得了革命道理。1929年12月,凭祥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均化村农民协会成立。黎寒成为农民协会中的积极分子。 1930年1月,被中共凭祥县支部接纳为党员。当
(19111968)
135、黎新
  黎新(1906—1950),浑名老石头,福利镇枫林村人。16岁开始为匪,民国16年因分赃不均,在源头[山厄]杀死同伙黎国亮,夺得驳壳枪投靠匪首刘光弟(木山口村人),刘见黎年少胆大,每次行劫,必带他同行。黎平日滥, 输打赢要。又是一个色鬼,娶3个老婆,有两个是0霸占他人之妻。民国19年刘光弟到黎维田、黎广书家0,因两家都是黎的近亲,黎设伏将刘击毙。自此黎称霸绿林,同伙尊他为“大哥”,每次作案,黎必
(19061950)
136、黎军
  黎军 (1917~2009.12)天津人。1940年肄业于迁川的武汉大学。次年赴抗日边区,曾任延安自然科学英文教师,晋绥边区《抗战日报》记者。建国后历任《太原日报》市政文教组长,《太原画报》总,山西省文联《火花》副主编,大同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会第一、二届理事,山西省文联第三届委员、第五届名誉委员。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
(19172009)
137、黎静
  黎静 (1923~1990)山西晋城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员,延安教导旅红星剧社戏剧队长,第一野战军16师文工队队长、16师教导队改教股副股长,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组员、文艺体育处处长,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中篇及短篇小说£轻的鹰》、《马天贵》、《第九颗红星》、《空中猎手》、《100号计划》、《彭大将军》,话剧及歌剧剧本
(19231990)
138、黎明
  宝钢创建人 黎明黎明,原名郑玉祥,1927年11月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鞍山钢铁学院轧钢专业大学毕业,教授级高工。历任攀枝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经理、副-,冶金部第一副部长,宝钢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宝钢总厂厂长、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经理、宝钢集团董事长,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长。0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黎明为宝钢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39、黎晶
  黎晶 (1951~)满族。北京人。中共党员。1968年赴黑龙江省山河农场支边,曾在黑土地当过农民、木工、汽车司机、银行信贷员、人民警察。后任交通部黑龙江航运管理局黑河航运局党委副书记、书记,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公署经济合作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五大连池市委书记,北京市延庆县委副书记,北京市四方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140、黎焕颐
  黎焕颐 (1930~2007)贵州遵义人。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部队文化教员,杂志社、报社、出版社记者、,1957年后到青海-,1979年之春始获平反回到上海原单位上海少儿社任文学。1981年调文学报社,长期主编该报副刊,直至退休。1953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迟来的爱情》、《春天的对话》、《起飞》、《在历史的风雪线上》、《午夜的风》、《西出阳关》、《爱在荒原》、
(193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