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姓名人堂
1、雷万春
  唐代名将,忠良儒将,涿州人,祖籍地潘阳,本名雷震,官名万春,字鸣空,又字一元,自幼学习武术,天生智勇兼备,博通群书,骁勇善战,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城陷后,与张巡同遭杀害。唐肃宗感其忠烈,钦封雷万春为荣禄都督大夫、忠烈将军。宋徽宗追封:忠勇侯。后人以供奉雷万春为“雷霆驱魔大将军”膜拜。台湾民间信仰则封号为“三田都千岁”、“雷府千岁”。雷万春唐涿州人祖籍地潘阳,生于开元701.3.15,阵亡于至德
[] 唐代名将(701757)
2、雷锋
   雷锋(1940 — 1962)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长沙县望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一个在苦水中泡大的穷孩子。其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被-折磨死了,他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经常出去讨饭、砍柴、挑水、放牛。有一天,他到地主的山上砍柴,地主婆抢走柴刀,凶狠地向他砍去。在他手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刀痕,也在他内心深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401962)
3、雷经天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3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1904年农历五月廿四日,雷经天生于广西南宁津头村雷家大院。他少年时就读于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受当时民主思想和家庭的熏陶,积极
(19041959)
4、雷德骧
  雷德骧(919~993年),字善行,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后周广顺三年(953)举进士,初仕磁州(今河北磁县)军事推官,后被召入朝为右拾遗,充三司判官。显德中(954~960年),“受诏均定随州诸县民田屋税,称为平允。”北宋初年,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他的属官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他求见太祖奏明此事,未被召对,自上讲武殿面见太祖奏之,且声色俱厉。太祖责问,他回话言辞不
[] (919993)
5、雷次宗
  雷次宗(公元386—448年),字仲伦,豫章(今南昌市)人。少时笃志好学,曾入庐山,师事名僧释惠远,尤精《三礼》、《毛诗》等经典,官府多次征他入仕,他始终不就,以隐居治学为乐。直到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宋文帝特请雷次宗至京师健康(今南京),于鸡笼山开设学馆,教授生员。当时,国子学(相当于今之国立大学)未立,全国学问基础牢实的学人均汇集于此,听他讲授儒学、玄学、史学、文学诸门学问。文学脱离哲学、
6、雷啸霖
  雷啸霖(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物理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童年时代的雷啸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土的沦丧迫使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到山区农村,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同时萌发了科学救国的思想。由于父母的教诲和引导,雷啸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兴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从
中国科学院院士
7、雷有终
   雷有终(947~1005年),字道成,北宋将领。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雷德骧之子。以荫补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司户参军。署莱芜(今属山东)尉。因揭发知监刘祺奸赃,由他代知监事。宋太宗即位后,闻其名,并察其治绩,召为大理寺丞。不久,任解州(治今山西运城)通判。入奏盐池利害,改赞善大夫,令还权知军事。太平兴国六年(981),迁殿中丞,知密州(治今山东诸城)。不久,迁淮南(治今江苏扬州)转运副使。
[] (9471005)
8、雷孝先
   雷孝先(生卒年不详),字子思。北宋将领。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宋大臣雷德骧之孙,雷有邻之子。考中进士后,试秘书省校书郎,并知天长县(今属安徽)。不久,又知宛丘(今河南淮阳东南)。当时李继隆判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认为他有一定的才干,对他加以重用,并多次举荐。真宗即位后,契丹大举进攻北宋,真宗出镇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东)。他率部运送粮草,并升为太常寺奉礼郎。咸平三年(1000),益州(今四川
[]
9、雷畅
  清朝内阁侍读学士雷畅,四川乐山人该住宅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根据《光绪井研县志》记载: “雷畅,字燮和,号快亭。其先为楚人,明洪武朝自麻城迁蜀,卜居。”乾隆三十四年,授为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八年,因患足疾还乡,其子羽中霄以翰林院编修乞养侍父归里,翌年春,霄就旧宅前闲地筑随春园:“园有池、四周种植奇花异木,池中奇石为埠,建‘月到亭’、‘香光阁’在上面,香林梅坞,极幽丽之极,名彦雅游,解
[]
10、雷英夫
  雷英夫(1921—2005)河南省孟津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新军教导师军士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南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宣传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中共南方局军事组成员,军委总参谋部一局科长、作战部资料研究室副主任,叶剑英参谋长军事秘书,《解放日报》社军事副刊。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处科长、副处长、代处长,华东野战军第十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212005)
11、雷天明
  雷天明,原名雷盈鉴,1916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房县城关镇莲花村雷家湾一地主家庭。他4岁时,母亲病故,8岁时,父亲赴省开会途中被人害死。从此他成了孤儿。雷天明童年时,很有志气。母亲死后,他跟父亲一起生活,6岁启蒙读书,学习非常刻苦,父亲死后,他在叔叔们的照顾下,仍坚持上学。雷天明的幺叔雷振殿,曾留学日本,学纺织专业,回国后在武汉工作。为了培养雷天明,专程从武汉回房县,把12岁的雷天明接到武汉读书。雷
(19161947)
12、雷起云
  雷起云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顾问。雷起云是陕西省澄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工作员、队长、主任、科长、干事、股长,团政治处主任、代理政治委员,军分区敌工站站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摩擦”、百团大战、豫北反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同蒲、临汾、吕梁、晋南、豫西、平汉、洛阳、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52007)
13、雷凡培
  雷凡培男,汉族,1963年5月生,陕西合阳人,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4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学习,1984年9月至1987年4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航天工业部067基地11所工作。1990年9月任航空航天工业部067基地11所三室见习副主任,1991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4、雷钦
  雷钦(1915年--),畲族,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溪西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闽西红军独立师103团宣传员,“兴国模范师”连政治指导员,当选为中央苏区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1934年进入瑞金红军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历任红一方面军总部警卫营政治委员、总部侦察科政治指导员、总部侦察队队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5、雷永通
  雷永通(1918~1969.4.16)男,畲族。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均村乡均村村大岭下人。出生于贫苦农家。幼时入私塾读书两年,因家贫失学,在均村圩商店当学徒。他个子矮小,但聪明伶俐。1930年冬,参加儿童团,投身打土豪分田的革命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在扩红运动中,他带领29名共青团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军第十师政治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81969)
16、雷震
  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雷震同志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乡苏维埃主席、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参谋长、团长、科长等职,参加了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军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军参谋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吉林、长春、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061993)
17、雷绍康
  雷绍康(1913-1974),大悟县刘集镇阮蔡家人,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独立第一师排长、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连长、营长、副团长、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司令部参谋主任、第二七九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营长、补充团团长、新编第七旅参谋长、冀南军区第四旅分区副司令员。第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31974)
18、雷鋐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九年,又被召到上 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乾隆十五年出任浙江提督学政,后改任江苏学政。乾隆十八年,升都
[] (1696~?)
19、雷三益
  雷三益,男,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宋末元初,身材魁伟,臂力过人,智勇双全,为众所服。宋末,文天祥引兵出江西、入福建,沿途召集义兵,八闽人民纷至响应。景炎初,文丞相兵败,入汀州府募兵,三益率子雷丙、雷戊、雷庚同时应召入伍抗元。元统治者调集大量武装镇压抗元运动,在激战中,父子四人同时殉难。三益殉难之后,清流人民前仆后继,继续开展抗元斗争。为纪念三益,特建专祠春秋祀奉。
[]
20、雷简夫
  雷简夫(1001~1067),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
[] (1001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