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姓名人堂(3)
41、康自盛
  康自盛,1893年3月生于陕西省绥德县田庄乡沐沟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康自盛长到十几岁就给有钱人家拦牛、放羊,受尽打骂和-。因而他从少年时期,就仇恨土豪劣绅,同情苦难百姓。叔叔见他刚毅要强,就利用晚上时间,都他读书识字,经过苦练,康自盛有了一点文化并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青年时期的康自盛,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曾多次领导和参加当地农民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成为贫苦百姓中深孚众望的带头人。1930年春,
康自盛
42、康云程
  康云程(1894一1964),大宁县谭家坝(今峰灵乡)人,出身农家。幼从县学,后考入夔联中学。受当时革命思潮影响,16岁时离校赴湖北宜昌考入蜀军弁目队(革命党人熊克武创办的军官干部学校)。辛亥革命后,康云程随军攻入四川,继而入蜀军随营军官学校受训半年,结业后被派往川军五师二十团任中尉排长。次年代理该团四连连长。参加讨袁失败后,即赴上海投奔革命党人,往来于川、苏之间从事国民革命活动。民国3年(191
(18941964)
43、康政
  康政(1920~1996),原名康建聚,今梁堂乡康寺地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高小毕业后当店员、务农。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准尉司书、冠县第二区动委会副主任,从事过小学教育工作,组织过百余人的抗日游击武装。1941年后,历任冠县第六区财经、民教、司法助理员,第二区副区长、区长,第二、六区区委书记等职。经受了抗日的洗礼,为冠县的
(19201996)
44、康萍
  康萍(1914.3~1988.1.13) 原名西山,祖籍紫阳县古家村。民国6年(1917)随父康有富迁居凤亭乡万家朳,佃种度日。28年(1931)在沈寿柏部当兵。23年(1934)五月,张英三部攻克清明寨,沈部溃散。康萍携带长短枪各1支突围,藏于擂鼓台药农鲁宗安家,只身去紫阳牛蹄河舅家躲避。十月,他秘密回家探望母亲和妻子,涧池镇队附邹洁之闻讯率兵拘捕,再次只身出走,其妻被邹强占为妾。一天,他在汉阳
(19141988)
45、康文卿
  康文卿(1858~1936年),字信智,别字桂林,吉安县(现吉州区)青塘乡人。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吉安县分会会长,吉安县中医送诊局局长,吉安县道德会会长,吉安县先觉祠善长,吉安隆昌木行经理。康文卿的父亲康大德早逝,生有四子,文卿居长。家贫无隔夜粮,全靠母亲柴氏与人做针凿和砻舂米,挣下升合糙米,拌以糠菜充饥。及文卿稍长,便安排他学徒习商。康文卿家居赣江边,扼赣、禾、泸三水之门户,安(福)、永(新)、遂(
(18581936)
46、康耀辰
  康耀辰(1877—1953),字乐山,本市山西会馆巷人,清末秀才。性耿直,不善言辞,素有教育救国之志。废科举后,康耀辰考入三原宏道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被清政府遣派到日本东京帝国高等师范地质博物系学习,和同学于右任一起拜见在日本的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活动。留学期间,他感到日本教学方法先进,节衣缩食,购买不少教学仪器,以备回国后使用。1913年,毕业后回到汉中。临时
(18771953)
47、康明深
  康明深,乳名溪,坑仔口乡玉西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幼年即被其父卖给玉斗乡竹溪村康普为螟蛉子。童年不爱读书,识字不多。至十七八岁,投靠民军头子涂友情,在与安溪民军火拼中立过功,得到涂的器重荐举,担任玉斗壮丁队长,曾率队到达埔“围剿”红二支队。民国25年(1936)。任玉斗联保联队附,后在玉斗街暗杀民军连长、玉斗联保主任康明三,取而代之为民军连长。自此以后,逐渐成为玉斗、坑仔口一带的“土霸
(19091951)
48、康宝忠
  康宝忠(1884~1919)字蝶庵,又字心孚。祖籍陕西城固,因其父在川为官,故宝忠兄弟皆生于蜀。清光绪三十年(1904)夏赴日,入经纬学校,任陕西留日学生同乡会干事长。翌年七月加入同盟会。七月二十日(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被举为总部评议员,对同盟会发展多有贡献,井勿幕、于右任即由他介绍加入该会。同年十二月,他积极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反对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关于许清国人入
(18841919)
49、康文磊
  康文磊(大岭闲人),蒙古族,1964年9月生,大学,高级政工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研究创作)。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林业书协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师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部诗书画院艺委副主任,内蒙古书协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及硬笔书法》系列丛书编委。
蒙古族
50、康和声
  康和声(1881.10.16~1952.11) 字凤琴,号砚堂,又号砚堂老农、砚堂主人、遗砚堂生,湖南衡山县石湾(今衡东县三樟乡)晚香堂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秀才。早年从事教育,后弃教从政,历任湖南省学务司师范课长、省立第三女师校长、广西隆山县知事、湘军总司令部秘书、教育部编审、河南淅川县知事、北伐军第三十军柏文蔚部顾问、国民革命军北路宣慰使署军法处长、全国国难救济总会秘书等职。1932年
(18811952)
51、康进之
  康进之(生卒年不详),一云陈进之,又一说姓唐,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据元钟嗣成所编《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他是元代前期戏曲作家。现知其剧作有《李逵负荆》和《黑旋风老收心》(见《录鬼簿》)2种,后者已佚。其散曲有《赠伎武陵春》一套(见《北宫词纪》)。《李逵负荆》,正名作《梁山泊李逵负荆》,又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是现存元代杂剧水浒戏中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
[]
52、康泽
  康泽(1904—1967),字兆民,四川安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国民党著名特工,中华复兴社创始人之一,复兴社的名字就是康泽所取。同时也是-青年团三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二人为刘健群、陈立夫),-青年团的名字也是由他建议而被采纳的,其受蒋中正之宠信可见一斑。康泽曾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毕业,但不认同马列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回国后不久建议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采用俄国保
国民党著名特工(19041967)
53、康庆云
  康庆云(1745—?)清代禹州人,字锦章。20岁中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因家境清贫,体弱多病,郁郁不得志。善著诗文,所作《咏史》百题,传颂一时。清代禹州儒林著述首推时芳,但对时芳定评最早的当推庆云。当时,时芳之父在江西任职,他从江西父亲的住所归来。庆云读时芳所作∠游日记》、《归途日记》后说:’阅读此作,深恨平生错用功夫。”并专题写长歌赠予时芳。不久,庆云卒。时芳写祭文痛悼说:“禹州这样大,
[] (1745~?)
54、康翰文
  康翰文(1915~1942)李君玉(1915~1942)康翰文,易县远台村人。1930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后的育德中学是保定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学校里,康翰文阅读了学校出售的《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和《共产党宣言》等书刊,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保定城乡迅速掀起了抗日热潮,康翰文到处贴传单,作演讲,参加了飞行-,开展罢市、-、-等活动。1932年3月,康翰文被开
(19151942)
55、康亚宗
  康亚宗(1935~1949),龙溪县乌礁洲溪墘村人,出生于一个勤奋朴实的船民家庭。康亚宗排行第五,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深得父母的钟爱,全家省吃俭用,送他进小学读书。康亚宗在学校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钦佩,他还热爱劳动,每逢课余或假日都上父亲的运输船上,帮助驶船掌舵,从小就在大风大浪中练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和坚定的性格。旧社会的船民,不仅受到陆上官僚的压迫,
(19351949)
56、康心如
  康心如(一八九〇——一九六九年),陕西城固人,生于四川绵阳;名宝恕,号以行;一九一一年加入同盟会,不久,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成都筹设中华民国联合会四川分会,创办《公论日报》。后往来于北京与上海之间,参与反袁世凯斗争。一九一九年开始经商,任四川美丰银行协理;一九二六年任经理;依靠刘湘主持,得以迅速发展;抗战期间,自任重庆临时参议会会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美丰银行的奢华时光
(18901969)
57、康海生
  康海生,1917年8月(一说9月14日)出生,河南省新县浒湾乡曹湾村人。1930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康海生幼年家贫,祖辈以租种地主田地为生。1930年,鄂豫边区的革命烽火燃烧到他的家乡,康海生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任红4军军部通信营1连勤务员、通信员、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营公务员、通信员、警卫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作战。19
开国大校(19172002)
58、康国政
  康国政,男,1969年8月8日出生,贵州遵义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德国“洪堡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
59、康孟侯
  康孟侯(1903~1939)。零陵县楠木冲乡人(1995年后属永州冷水滩区普利桥镇)。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9年,转入陆军98师587团任职,官至副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参战,两度负伤。1938年,汉口战役中,康率部与日军作战,腰部负重伤,战友们以死尸将他掩盖,才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二次负重伤后,曾回家养伤月余,他利用此机会常向亲友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启发乡亲们的爱国热情,并在自
(19031939)
60、康则焘
  康则焘(1918—1945年) 康则焘,凤溪古思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父亲康松山是大革命时期八区农民协会负责人之一,常以当年的斗争事迹教育后代。康则焘幼年在观音堂小学读书,毕业后在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民国27年(1938年)初,参加了古思浜抗日自卫队,被推选为队长。后任抗日自卫队后备队第五大队大队长。28年夏,在青东工委建党训练班上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领导
(191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