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高僧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以字行世,东晋名士又尊称为“支公”、“林公”。俗姓关氏,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年幼时随其家迁往江南。由于家人世代信奉佛教,他从小深受影响,对佛理逐渐存在深刻的解悟。尤其对《道行般若经》、《慧印三昧经》理解精深。后来到京师建康(今南京),立刻引起名士王濛的注意,说他对玄理认识的精深微妙,功夫不在王弼之下。融通神理第一人25岁时,知道林
(314366) 都城名士,山林玄僧
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自小出家志坚贞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佛教流派,纷纷传入中土;佛教典籍,被大量翻译;全国各地广修佛寺;佛教信徒,迅速增多。西晋时,全国佛寺已
(334420) 取经第一,佛教革新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年),又称鸠摩耆婆。父鸠摩炎为古印度人,母为西域龟兹(在今新疆库车)王之妹耆婆。七岁随母出家,从名师习佛教小乘经典,后转而崇仰大乘佛教。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将军吕光等率兵西伐龟兹等西域诸国。临行叮嘱吕光若克龟兹,驰驿送罗什东来。吕光还至凉州(即今甘肃武威市),自领凉州刺史,不拟东还。这时,前秦-,吕光据凉州自立为王,因而鸠摩罗什在凉州逗留18年之久。后秦国主姚兴
(344413) 译经大师,三论之祖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
(?~536) 一世祖师,传奇人物
智顗
  智顗俗姓:陈生卒:538—597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简评:天台宗开山祖师生平简介智顗,俗姓陈,字德安,常被尊称为智者大师,也被后人奉为“东土释迦”。这位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生于538年,就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当时是一个佛法得到普遍遵奉的时代,也是一个干戈四起的时代,早在智顗出生之前,为避战乱,他的家庭就已随着衣冠南渡的浪潮迁至荆州华容。他的父亲陈起祖在梁朝做官,文武兼通,深受萧绎的赏识——
(538597) 智者大师,天台创始
玄奘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唐著名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河南偃师县陈家河村人。一生专事研究佛教经论,不畏艰险,远度重山,由印度运回梵文经卷,在长安讲经传教19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玄奘13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善果到洛阳度僧27名。玄奘因不满15岁,考试落榜。主考官郑善果见他“年虽小而志怀远大”,就被破格录取。在净土寺削发成为沙弥。唐武德元年,玄奘和二哥长捷从洛阳入长
(600664) 饮誉华夏,西游美名
惠能
  慧能(638—713),又称惠能,俗姓卢,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八日出生于新州(现广东新兴县)。3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唐龙朔元年(661年)在蕲州黄梅东山寺(今属湖北省)拜五祖弘忍为师。弘忍见其貌不扬,问之曰:“汝何方人?所求何物?”能曰:“岭表来参礼,唯求作佛”。忍曰:“汝是岭南人獦獠(当时对南方人的蔑称),何堪作佛?”能辩曰:“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弘忍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
(638713) 名扬海外,禅宗六祖
一行
  释一行 (683年~727年) 姓张,名敬贤,字遂,法号释一行,世称僧一行、一行,俗称张遂。张公谨曾孙。南乐县人。唐代僧人。张遂曾祖张公谨是唐初功臣,祖父张大象官至户部侍郎,父张檀做过陕西武功县令。张遂幼年聪慧好学,过目成诵,尤长于数学、天文学,青年时期便蜚声京城长安,被誉为后生颜子。武则天侄武三思慕其学行,欲与交友。张遂深知三思为人,不愿与之交往,又恐其加害,便逃往嵩岳寺出家为僧,改名敬贤,取
(682727) 丈量地球,密宗领袖
怀素
   怀素怀素字藏真,今湖南长沙人。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生于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卒于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代明僧,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于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尤好草书,自言得草书三昧。于故里零陵,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挥毫作书,因名所居曰绿天庵 。好饮,酒酣兴发,到处挥毫,人称为醉僧。以草书著名。是继张旭之后又一位狂草艺术家。 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宣和书
(725799) 僧界狂人,草书之圣
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姚广孝。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说他:“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二十三年(1363)于径山从愚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
(13381418) 和尚军师,袈裟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