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姓名人堂(2)
21、霍揆彰
  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人生历程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团(团长何应钦)炮兵营(营长蔡忠笏)排长。1925年10月升任国民革命军
(19011953)
22、霍伟南
  霍伟南(生卒年月不详),号小芙,溶洲堡上园乡(南海南庄镇)人,居住在佛山广德里。霍伟南自小受父亲的教育,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很好,特别善于作诗。20 岁时,受到学使胡瑞澜赏识,补入博士弟子员,领取廪俸。光绪壬午年(1882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5 次上京应考都落选,便打消了做官的念头,毅然从事文化活动。又协助成立“莲峰七堡局”,制止械斗,平息争讼, 排解事端。乡里人都很敬佩他。霍伟南生平讲义气,重
[]
23、霍思燕
  霍思燕,1980年10月23日生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内地女演员。1997年拍摄“水晶之恋”的广告进入娱乐圈。1998年拍第一部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而被观众认识。2003年主演《少年天子》中乌云珠一角而走红;2005年因主演古装神话剧《聊斋》和《欢天喜地七仙女》而获得广泛关注;2008年出演民国剧《最后的格格》;2009年主演的民国剧《玫瑰江湖》和情感剧□缘》以及2010年主演的偶像剧《爱要
24、霍达
   霍达(?~1661年),字非闻,陕西长安县人。明末崇祯四年(1631)考中进士,历迁监军御史。清顺治初年受人推荐,仍授原官,奉命巡按福建省,安抚-百姓,剿除盗寇,维护地方安定,使战乱之后迅速恢复生产。八年(1651),擢为浙江嘉湖道员,累迁为大理寺少卿。顺治皇帝鉴于建国之初,需要学习研究治国策略,就要他进宫讲解《帝鉴图说》、《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书。他聪明机警,学识广博,善于讲述,得到皇帝
[] (?~1661)
25、霍成忠
  霍成忠,1922年1月5日出生,河北磁县陶泉乡霍王庄人。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霍成忠936年至1937年在磁县彰德中学任学生会领导时,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抗战活动。1938年2月,霍成忠参加游击队。1938年5月起,霍成忠历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排长、连指导员、连长、营副教导员、副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作战。1939年8月
开国大校(19381984)
26、霍锡熊
  霍锡熊(1915—1947),又名霍路洪,曾用名石熊,东莞中堂斗朗村人,抗日烈士。1936年在广州知用中学毕业,回家乡任小学教师。革命经历: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广东抗日民众自卫团增城三区常备队。东莞、增城等地沦陷后,受命回到家乡,带领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同年冬,组织斗朗村青壮年抵抗日军的进犯。1939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到曲江加入广东省政府救济总队,担任第十二分队队长。1942年秋
抗日烈士(19151947)
27、霍维德
  霍维德(1902~1977)陕西绥德人。少时上过三年冬学,后在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面当校工,一面学文化。17岁时曾带领乡亲反对财主霸占水源,深得乡亲们称赞。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5月经霍学光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历任中共绥德东区区委书记、绥德县委书记等职,参加领导农-动、-。1927年义合一带下了一场特大冰雹,庄稼颗粒无收,官府照旧催收“烟亩税”。霍组织并带领1
(19021977)
28、霍叔处
  霍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处,世称霍叔处,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八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霍姓始祖。早年经历霍叔处是周文王姬昌第八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 霍叔处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 ,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
[西周] 周初三监
29、霍文玉
  霍文玉 武冈(今属湖南)人。明万历元年(1573)以岁贡任清涧知县。到任百废待举,其饮冰茹檗,励精图治:罢不急之役,节无益之费;清理监狱,禁止随意捕人;给未婚大男和贫不能葬者,助以钱粮,赠礼给进级的优等学生;修教场,辟道路,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每在案牍之暇,携带差人,荷持铁锹,循行于郊野,察看地形,绘制图样。三年(1575),在今西沟砭和下十里铺城川地带,浚开西、南2渠,建水田数十亩,用秀延河水进
[]
30、霍贯道
  霍贯道 南乐县霍屯人。生卒年不详。明代海防将领。少补县学生,后弃文就武。明嘉靖年间,倭兵(日本海盗)侵犯中国沿海,中方游击将军宗礼率河朔兵征倭,霍贯道为副将,多次取胜。一次,倭兵集结精锐,气势凶猛,鼓噪着拥上海岸,明军失利。霍贯道与宗礼率部沉着应战,精布其阵。倭帅中炮,倭兵伤亡甚重,惊慌失措,急欲退逃。时,恰逢河朔兵弹尽矢绝,倭兵见势,又蜂拥面前。霍贯道对宗礼说:我两人若再有火药数斗,即可消
[]
31、霍希贤
  霍希贤,沣州(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元延祐五年(1318)左榜状元。据《湖南通志》记载:“延祐五年戊午霍希贤榜”的霍希贤曾误为郝希贤。而载于旧志之中。“旧志误姓郝”。《元史》纪第26卷仁宗之三中记载:“三月戊辰,御试进士,赐忽都达儿、霍希贤以下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泰定年间,霍希贤曾任职知威州官。
[]
32、霍庆发
  霍庆发,1935年11月9日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青少年时期,在法库县城内的小学、初中读书:1951年9月至1954年7月,在法库中学高中读书。1954年9月至1958年7月,在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冶金系轻金属冶炼专业学习。1958年9月至1977年12月,霍庆发在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1977年12月至1979年11月,在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专业组组长。1979年
33、霍步青
  霍步青(1902~1933年),又名霍仁云,出生于四川省綦江县蒲河乡温泉林福全庄一个贫农家庭,父霍学熙(又名霍克明),母陈氏。霍家祖辈种田。霍步青兄弟5人,他排行第三。霍步青幼年读私塾,后来入蒲河场上国民小学读书。民国9年(1920年),考入县城青年小学高级班。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新思想传入綦江,一些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便聚集在一起,成立“綦江县青年砥砺会”,霍步青也踊跃参加并积极参加宣传新文化、
(19021933)
34、霍恩第
  霍恩第(1836—1917),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霍恩第是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秘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以保镖为业,武艺超群,秘踪拳更是出神入化,常出入关东道上为客商保镖。他从事保镖事业从未失过手,但却和不少强人结下仇,正因为如此,他在四十多岁后便退出镖行,回乡务农,闲来则教子侄们习文练武。霍元甲父亲。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
(18361917)
35、霍子乐
  霍子乐(1898~1967)原名霍育丰。陕西绥德人。1921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4年毕业后,谢绝了友人邀请留京、津工作的机会,回到偏僻的陕北,协助中共早期党员李子洲创办绥德县单级师范(1926年停办),并担任教务主任。他积极向学生传播新文化,鼓励、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出走河南,担任河南军务帮办公署军法官。曾利用合法身份,营救、掩护过白寿康、齐谓川等中共地下党员。抗
(18981967)
36、霍静堂
  霍静堂(1893~1972) 陕西著名中医。名致远,字静堂。兄弟4人,排行第四,人称霍四先生。清光绪十九年二月八日(1893.3.25)诞生于清涧县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霍承珍,精于痘疹儿科;伯父霍冀州、长兄霍瑞堂,均系清末秀才、本县内科妇科名医。霍家自立益生堂药铺近一个世纪,名满乡里,有“功同良相”之誉。静堂8岁启蒙,聪颖好学。18岁进药铺,边司药,边跟长兄学医习德,主攻《医宗金鉴》,旁及《濒湖脉
(18931972)
37、霍青
  霍青,北京人,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8年,参演贝聿成和李耿联合主演的电影《私奔》。1992年,霍青因朋友的劝说沉寂于商海。 2002年,霍青重回影视圈。2004年,在家庭伦理涉案剧《苍天有眼》中饰演吴刚。 2005年,在传奇时代剧《行走的鸡毛掸子》中饰演男主角耿汉良。 2009年,主演抗战剧《我的兄弟叫顺溜》。2010年参演电视剧《三国》饰演鲁肃。 2011年
38、霍显
  霍显:霍光之妻子。霍显一直想让她的女儿成为皇后,便买通御医淳于衍,在宣帝即位三年之后毒死了已经怀孕的许皇后。由此被宣帝记恨,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后。霍氏一门骄奢放纵,甚至密谋发动政变,最终在公元前65年被灭族。霍光的夫人霍显想让自己的小女儿显贵,却又想不出办法。第二年,许皇后要临产时得了病。女医生淳于衍,和霍家关系亲密,曾进宫去侍候皇后。淳于衍的丈夫赏是掖庭户卫,对淳于衍说“你去向霍夫人辞行,
[]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前65)
39、霍祝三
  霍祝三(1879~1965)原名居华。陕西绥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绥德中学堂,三十三年(1907)毕业后在家乡办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义合两等小学堂任教,后任校长。辛亥革命后,霍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在农村宣传新思想,1924年冬,李子洲在绥德省立四师点燃了革命火种,义合完小进步学生积极响应,反军阀,闹-,被反动-逮捕。霍支持革命,营救被捕学生。大革命失败后,-笼罩陕北。霍不畏
(18791965)
40、霍仲初
  霍仲初,生卒年月不详。新平镇(又称昌南镇)东山里人,是唐代浮梁制瓷名手,与陶玉齐名。据地方文献资料记载,霍仲初家中比较富裕,在镇上颇有名气,但他不贪图富贵,一心扑在制瓷事业上。他为人朴实,勤奋好学,常常深入民间,向匠工名师请教,深得时人敬重。他烧造的瓷器“色素、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与陶窖生产的瓷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曾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诏,命霍仲初等人为宫廷烧造瓷器。霍仲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