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名人堂(7)
121、黄岩
  黄岩(1912~1989),原名黄家银,出生于六安县徐集乡黄巷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8 年(1929 年),黄岩在姑父家放牛,同年冬来了名叫柴帮义的学生,向他宣传了共产党,介绍了共产党员毛正初在徐集改造民团带领大家上大别山闹革命。在柴的指引下,黄岩参加了第四区第十三乡少先队,秘密参加了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了共青团,任青工部长。后选调到皖西北总工会训练班受训,担任叶集市苏维埃财经委员。民国20年,
(19121989)
122、黄中庸
  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三年郡试贡元,皇祐四年(1052)举福建乡试第一名即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名,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历官江西安福知县、县令,治平二年(1065)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北宋治平四年(1067)后,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任
[]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10301110)
123、黄华宽
  黄华宽(1823~1905),派啟惠,字祥发,号春圃,永宁坪田人。十二岁习武,逾三年,套路初成。铜鼓营千总见其招势灵活,有问必答,甚为喜爱,曰:“此儿了得,若再加造就,必成大器”。于是常领华宽入营,倾其所学,悉心传授。华宽勤学苦练,武艺日精。华宽年轻时,体形健硕,性情豪迈,加入地方团练,为扫地勇。清道光三十年(1850)赴京赶考,得中武科进士。清咸丰三年(1853),调处江南军务,随湘-战赣、皖、
[] (18231905)
124、黄鼎凤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占贵县城后,改贵县为怀城,被封为将军。
[] (18301864)
125、黄峭
  黄峭(871~953),讳嶽,字仁静,号青冈,又叫峭山。唐邵武和平坎头村上井人,是紫云黄氏的开山祖。黄峭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约890),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应召入伍后,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才干,招致麾下。乾宁二年(895),李茂贞、秦宗汉、王行瑜叛乱,黄峭随李克用
[] (871953)
126、黄度
  黄度(1138~1213),字文叔,号遂初,南宋新昌人。自幼好学,才思颖敏,秘书郎张渊见其文,谓似曾巩(即唐宋八大家之一)。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嘉兴知县,入监登闻鼓院,行国子监簿。言:“今日养兵为巨患,救患之策,宜使民屯田,阴复府卫以销募兵。”上 书《屯田》、《府卫》十六篇。绍熙四年,守监察御史。蜀将吴挺死,黄度言:“吴挺之子吴曦必纳贿赂以求继承父位,若因而授之,恐为他日之祸患,请求分其
[] (11351213)
127、黄贞麟
  黄贞麟(1630~1695年),字方振,号振侯,即墨城里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任安徽凤阳府推官。先后审断过海盗、抢劫及-惑众等大案,牵连到五六省千余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改任直隶盐山县知县。他严明法令,先后上疏奏请豁免百姓的徭役、赋税,鼓励耕种,使县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后升任户部山西司主事,他极力为百姓请减丁费,年省丁费数千金。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因所属仓役犯侵盗
[] (16301695)
128、黄绍竑
  黄绍竑(1895—1966) 字季宽。容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就读。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广西独立后,参加广西当局组织的广西北伐军学生敢死队,任班长,随军北伐,支援武昌起义军。南北议和停战后,先后入武昌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读书。1916年底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回广西,任旧桂系广西陆军第一师见习官。1917年夏与白崇禧等任以马晓军为营长的广西陆军模范营连附,后随营赴湖南参加护
(18951966)
129、黄立荣
  黄立荣,1918年5月13日出生在河北省交河县(现泊头市辖区)冯清乡黄官屯村。家境贫寒,从小就跟随大人在地里“刨食”,贫瘠的几亩盐碱地,维持着全家6口人半饥半饱的生活。在苦难的挣扎中,黄立荣长大了,长成了黑壮粗实的汉子,红红的脸膛,短短的头发茬,全身散发着浓烈的庄稼汉的气息,生活淳朴而聪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村里有个叫黄方清的老人,向人们说讲《说岳全传》,黄立荣每晚必到,深深被岳飞精忠报国的
(19181944)
130、黄克晦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潜心书籍,获得丰赡的学识。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倭寇攻占崇武城,他全家搬到泉州城中避难。当地官员和学士名流歆
[] (15241590)
131、黄英祥
  黄英祥,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王家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父亲靠给地主打长工,卖短工养家糊口。黄英祥6岁为地主放牛,受尽了压迫和剥削。1927年,黄麻地区兴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成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黄英祥参加童子团,打土豪,分田地,经常为红军站岗放哨,帮助红军家属种田。1930年7月,16岁的黄英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
(19141937)
132、黄一府
  黄一府(1082~1166年)虎浿乡黄家村人。自幼敏捷,俭朴勤奋,好学上进,尤爱习武,八岁能诗文。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年方15岁的黄一府,以其灵巧的手艺,挥刀劈天杉树成薄纸,曲卷片块,再用线缝固定接头处,坚如盆桶,用作蒸食器具,轻便易熟。杉片饭甑的问世,更新了自古用于蒸饭的笨重瓦器。次年,黄一府应试中秀才,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在家以天杉树切片制造饭甑度日。到了中年,一府在永泰经商的
[] (10821166)
133、黄伯思
  黄伯思(1078~1118),字长睿,自号云林子,宋邵武故县人,是黄履的孙子。自幼聪颖,日诵书千余言,习作诗词,文采甚丽。青年时期入太学,成绩屡占上等。黄履原要以恩例上奏为其授官,而遭伯思固辞。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授职磁州(今河北磁县)司法参军。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任期满,留守邓洵武辟知右军巡院。黄伯思好古文奇字,对商、周、秦、汉时期青铜器铭文很有研究,对古
[] (10781118)
134、黄忠炳
  黄忠炳,男,汉族,1867年出生于福建连江,与同乡人黄克安、曾守辉、黄瑞声在其乡透堡之棋盘堂组织过光复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由黄兴等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失败被捕,次日英勇就义,后由潘达微收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时年44岁,为七十二烈士之一。出生年月:1867年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8日因家贫弃学务农,农闲时则上山采药,培养了坚韧耐劳的性格。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与黄克安、曾守辉、黄瑞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671911)
135、黄霸
  黄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汉宣帝时仼颍川(禹州一带)太守。黄霸为治理天下,多次颁发刑律均告之于民,达到家喻户晓,使犯罪率大大降低。同时他还制定安民条款,规劝黎民遵章守法,弃恶从善,勤事农桑,节约资财,就连平民的家常琐事,他也考虑得周到得体。他常派官员微服私访,并亲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间,了解官吏情况,关心百姓疾苦。在颍川仼职八年期间,政治较为清明,故一时间,颍
136、黄干
  黄干(1152~1221年)黄干,字直卿,南宋闽县(今福州郊区洪山镇东门村浦下)人,祖籍长乐,幼欲从朱熹受业,适逢朱熹外出,黄干竟寓居客舍等了两个月,使朱熹大受感动。入学后,“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倚或至达曙”,志坚思苦,因此朱熹赞他“与之处甚有益”,并以女妻之。后朱熹在建阳建成“竹林精舍”,请黄干代为即席讲学。朱熹又委托黄干编撰《家礼》一书中的丧、祭部分。书成,评曰:“所立规模、次第,缜
[] (11521221)
137、黄炜华
  黄炜华(1914—2001年),原名黄灶祥,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人,民国3年(1914年)农历8月19日生。民国18年8月小学毕业后,参加少先队,任宣传员。民国19年2月,被选送到列宁师范学校读书。4月,调武北特委工作团。6月,在长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员。8月,任纵队党委办缮写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任纵队政委办公厅秘书。民国21年4月,任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42001)
138、黄肇颚
  黄肇颚(1827~1900年),字仪山,号仲严,即墨城里人,清代贡生,候选训导,明代兵部尚书黄嘉善后裔。工书法,尤工劈窠大书。参与清同治《即墨县志》编修的采访事宜。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辑修成《崂山诗乘》八卷。晚年栖居华严庵,历经十载,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辑成《崂山续志》(又名《崂山艺文志》)十卷,其内容将山中名胜分处各列,每处详载四周道路、里程,名人诗文附后。凡有关崂山之碑文、游记等
[] (18271900)
139、黄镇
  黄镇(1909~1989),清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于桐城县东乡黄山村(今属枞阳县)一个农民家庭。民国14 年(1925 年),他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攻读。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带头参加进步-。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民国20 年12 月,他参加著名的宁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团政治部宣传干事,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宣传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次政治
(19091989)
140、黄高扬
  黄高扬,又名炳增,1918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县西村乡高龙里村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在美洲谋生,高扬在母亲身边长大。1925年,黄高扬进入本乡的绍宪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1931年秋到广州念中学,正值九一八事变,黄高扬立志要学好本领,拯救国家。他奋发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利用假期练枪习武。1937年七七事变,正值黄高扬高中毕业。他毅然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黄高
(191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