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名人堂(4)
61、韩东征
  韩东征(1902~1976年),原名韩复东,曾用名韩成,本县前韩庄村人,幼年家贫,仅读了三年私塾,其父常年拉船在外,他和母亲在家孤苦无依,深受地主恶霸的欺侮,一次,几个恶棍上门讹诈钱财,其母据理相辩,重孕之身惨遭踢打,致使其妹降生后嘴形歪邪,受此欺凌,东征忍无可忍,发誓:早晚要向恶人算帐! 大革命失败后,韩文华返回家乡,在前、后韩庄一带宣传革命,主办农民讲习班,在韩文华的启迪下,韩东征
(19021976)
62、韩振纪
  韩振纪(1905—1975),高邑县东林村人。1924年入保定讲武堂学习,曾任国民党第二军见习参谋。西北军总司令部科员,第二十六军总指挥部上尉参谋。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侦察科科长,红十三军参谋处处长,瑞金红军学校教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中共苏区步兵学校训练主任,红军干部团参谋长,红军大学教员、队长、大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51975)
63、韩念龙
  韩念龙(1910—2000),原名蔡仁元。杰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原常务副部长。贵州仁怀中枢街道办事处人,1927年在遵义三中读书期间,深受校长黄齐生的影响,立志追求民主革命真理,报效祖国。1929年毕业后,因不满贵州军阀周西成不准黔籍学生外出求学的高压政策,怀揣200块大洋,晓行夜宿走路到重庆,然后坐船到南京,再坐火车去上海,进入了广西名流马君武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公学,主攻美
(19102000)
64、韩练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韩继周,曾用名韩圭璋。1908年3月18日生于甘肃省固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关一个贫民家庭。小时读过7年私塾,后辍学给地主放过羊,在固原县城一家杂货铺当过学徒。1925年1月,他用借取族人韩圭璋的一张“甘肃省立第二中学”的毕业文凭,以韩圭璋的名义考取马鸿逵部军官教导队。从此,韩圭璋成了他的名字,并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曾任国-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81984)
65、韩成
  韩成(?~1363),元代濠西(今安徽省蚌埠市北郊吴郢乡小韩庄)人。生于农家,以打鱼为生。自幼习武,性情耿直。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朱元璋在凤阳举旗起义,投郭子兴红巾军。不久,韩成亦投奔朱元璋。因其为人忠厚,且相貌、身架与朱元璋酷似.元璋甚爱之,封为帐前牙将。 朱元璋占踞应天(今南京),称吴国公,与另一支造反的南汉王陈友谅(踞武昌)因相互兼并而屡动干戈。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乘朱元璋南
[] 明朝开国功臣(?~1363)
66、韩政
  韩政(?—1378年),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朝开国将领。 韩政早年曾为元朝义兵元帅,后率部归附明太祖。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率军攻克濠州。此后参与平定张士诚、北伐元朝的战争。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封东平侯。洪武五年(1372年)随李文忠北伐北元。洪武十一年(1378年)二月,韩政去世,追封郓国公。率部归朱韩政早年曾聚兵保乡里,担任元帅,后率部归附朱元璋,数随征伐,屡立战功,被授为江淮
[] 明朝开国功臣(?~1378)
67、韩桓惠王韩然
  韩桓惠王(?―前239年),韩厘王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在位时,韩非多要求推行法治。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是为郑国渠。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韩桓惠王割上党(今山西长治)给秦国求和,上党人既不想被秦统治,又无力抗秦,郡守冯亭率一郡军民降赵。赵国接受上党,并遣名将廉颇麾重兵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
[春秋战国] 韩国国君(?~前239)
68、韩仲卿
  韩仲卿(?—770),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韩愈父亲。官居秘书郎赠尚书左仆射。生有三子,韩愈是其第三子。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他曾做过潞州铜鞔(今山西省沁县)县尉,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县令兼摄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县令,鄱阳(今属江西省)县令和秘书郎。韩仲卿贤明能干,有政绩,他从武昌令调任鄱阳令时,当地父老为他刻石颂德:“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
[] (?~770)
69、韩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韩勋琴。1906年2月10日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南阳乡第八村,后随父移居汉口,9岁起全家再迁江西安源,15岁入安源煤矿修理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了安源路矿工人大-。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投身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奉命离开部队回安源接转组织关系,因独立团转移与之失去联系,遂留在安源组织工人开展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61992)
70、韩王信
  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
71、韩丕
  韩丕(?~1009年),字太简,北宋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的父亲韩杲在后晋时曾任曲主簿,在同契丹作战中殉国。韩丕自幼孤贫,但很有抱负,爱读书,精通《周易》和《礼记》。成年以后,开始练习写文章。宋太祖开宝年间,郑牧知文州(治今甘肃),他与之同行,薄游两川。后来郑牧又知成都(今四川成都),以他掌书奏。太平兴国三年(978),举进士,声名藉甚。公卿多举荐他,于是调为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治今湖南衡阳
[] (?~1009)
72、韩元勋
  韩元勋(1608~1650),字昌颖,号雪岩,又号奕候,平远县八尺凤头村人。自幼天资聪颖,7岁就能与人应对。小时父母送其到黄畲九龙庵私塾攻读“四书”、“五经”。韩元勋17岁考取秀才。后来随其叔父韩谷余宦游江南,居住于无为州衙署。谷余聘请名儒,督导元勋攻读经史典籍,遂于明崇祯庚午年(1630)赴科举考试中举人。翌年,参加礼部会试而落榜后,韩元勋落榜不落志,一边广交学士名流,一边周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
[] (16081650)
73、韩献子韩厥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
[春秋战国] 赵氏孤儿案
74、韩说
  韩说,(?-前92年)韩王韩信(与军事家韩信非同一人,史书上多称其为韩王信)曾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孙 ,上大夫韩嫣之弟 ,西汉将领。韩说最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受封龙嵒侯。 元鼎六年(前111年),韩说以待诏的身份担任横海将军,抗击东越有功,封为按道侯。 太初三年(前102年),韩说担任游击将军,驻军在五原郡以外的一些城堡。 征和二年(前92年)七月壬午,刘据派遣宾客扮成使者
[] (?~前92)
75、韩红
  韩红,全国政协委员,华录百纳娱乐公司董事长兼CEO、音乐人、慈善家、导演、主持人“有宠集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 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 、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1995年,凭创作曲目《喜马拉雅》获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大赛铜奖第一名。2003年,获得第5届CCTV音乐盛典最受欢迎女歌手,逐渐受到关注;2005年凭借成名曲《天路》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节目三等奖;2008年1
76、韩浩
  韩浩,字元嗣 ,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人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韩浩聚徒众护县。河内太守王匡征召韩浩为从事,领兵在盟津拒抗董卓。董卓执其舅杜阳招引韩浩,韩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命韩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韩浩领兵跟从征伐。韩浩与史涣因忠勇而闻名,都是曹操的心腹将领,被委以执掌禁军的重责。时荒乱乏粮,韩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升任韩浩为护军。随军攻克柳城,
[三国]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
77、韩信同
  韩信同,字伯循,宁德人。生淳祐十一年(1251)。陈普第子,主建安云庄书院。至顺三年(1332)卒,年八十二。学者称为古遗先生,又号中村。此据宋完学案卷六十四。宋诗纪事作韩性同,与宋元学案、福建通志不同,未知孰是。元初,陈普讲学于石堂山。信同与其友杨琬等执弟子礼受业其门。在陈普指授下,信同对宋代濂学、洛学、关学、闽学诸典籍搜览殆遍,废寝忘食,悉心探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对诸家经典著作重新整理。曾刊刻
[] (12511332)
78、韩林儿
  韩林儿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遣沉入江中。韩林儿(?~1366),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祖辈因从事白莲教活动被徙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父韩山童仍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
[] 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1366)
79、韩景隆
  韩景隆,幼名午晨,字兴州,化名胡凌云、王子斌,1916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乡后岗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韩道南,粗通文墨,性格豁达,为人正直,在当地颇为开明。母亲胡氏,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常常周济穷苦人家。韩景隆7岁时,被送到私塾读书,练就了一笔好字。14岁考入新蔡县立中学。在方圆数里也难寻上几个识文断字的偏僻乡村,韩景隆在家乡也算小有名气了。不少人认为后岗韩家的景隆前程不可限量,可景隆
(19161947)
80、韩废王韩安
  韩废王,亦称韩王韩安,姬姓,韩氏,名安,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韩王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灭亡。公元
[春秋战国] 韩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