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名人堂(7)
121、郭强
  郭强 (1915—1982)江苏省武进县人。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物经历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支队连指导员,步兵大队教导员,第六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代团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十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四十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五兵团师政治委员兼贵州军区毕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51982)
122、郭典三
  郭典三(1877—1911)梅县丙村联和村人。辛亥革命先烈。早年随父到荷属东印度(即现印度尼西亚)亚齐经商。时孙中山在海外鼓吹革命。郭典三受此影响,毅然回国参加同盟会,入松口体育传习所,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朱执信、胡毅生等人在广州密筹支援河口起义。正苦于无军事人才,乃由姚雨平急电松口谢逸桥兄弟,令其速派郭典三、黄嵩南等体育会骨干来省,由谭人风率领取道海防前往河口。讵料郭典
[] (18771911)
123、郭和夫
  郭和夫(1917-1994),化学家。四川乐山人。是郭沫若和郭安娜的儿子,也是郭沫若的长子。郭和夫,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男,汉族,无党派人士。历任全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他是郭沫若先生与日籍夫人郭安娜所生,在郭沫若先生的11个子女中排行老大。1917年12月12日生于日本冈山市。1923年3月毕业于日本市川小学。1935年3月毕业于东京府立第三中学。
(19171994)
124、郭爱
  郭爱,字善理,安徽凤阳人。明代的官女大都出自京城门庭清白的小户人家,一旦被选入宫,就意味着从此与家人生死永不得见,而且明初的宫廷沿袭了元代惨烈的人殉制度,官女郭爱被勒令为明宣宗殉葬时入宫仅20天,年仅十六岁。《绝命辞》是她临终时所作,字字血泪与父母诀别,写罢掷笔于地,伸颈于绳中,大呼:“娘,吾去!娘,吾去”话音未落,就被太监踢开垫脚的木床,自此后魂消影绝与父母阴阳两隔。这件事和《绝命辞》见于《
[] 明宣宗朱瞻基的嫔(?~1435)
125、郭碧婷
  郭碧婷(Bea Hayden),1984年1月16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拥有四分之一美国血统,华语影视女演员、平面模特。2002年,十八岁的她因参加在台北西门町举办的美少女选秀而出道。此后,凭借担任《BEAUTY》、《RAY》等时尚杂志的平面模特在台湾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她还出任了众多华语歌手音乐录影带的女主角。2005年,郭碧婷完成了个人的首部电视剧作品《金色年华》。2007年,郭碧婷出演了个人
126、郭秉钧
  郭秉钧(生卒年不详),菏泽志道都(今都司乡)郭糖坊村人,生于道光年间一个大地主家庭。清廪生。长枪会农民起义军首领。郭秉钧身为清朝廪生,然而他却继承父亲郭养贤里长(练总)职位,搞起了地方武装。郭秉钧在县府里有常驻代表,其中一个叫鲁学信的曾与县官王朝翼发生到葛被杀,引起郭秉钧与官府的矛盾与隔阂。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又有北伐军到过菏泽并在郭糖坊村一带同清军作过战。这直接震撼了
[]
127、郭子兴
  郭子兴(?~1355年),汉族。元末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反元民族英雄。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地主出身。远祖为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暖。他信奉白莲教,并加入其组织,发散自己的钱财。元至正十一年(1351),他响应刘福通起义,与农民孙德崖等率众起义,于次年攻克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称元帅。是年秋,彭大、赵均用等因徐州失守,率军与郭子兴等会合。起义者又推彭大为首,共抗围濠州的元军。郭子兴与孙、
[] 红巾军领袖,反元民族英雄(?~1355)
128、郭桂蓉
  郭桂蓉(1937.10.25- )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宽带雷达目标自动识别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129、郭应禄
   郭应禄(1930.5.4-) 山西定襄人,著名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0年5月4日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56年毕业。毕业后任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外科医师,在吴阶平领导的系统教研组工作。1959年,经吴阶平教授推荐,考取研究生,师从吴阶平教授,1963年于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继续留院工作。历任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30、郭炳坤
  郭炳坤(1914—1977)陕西省蒲城县人。先后就读于孙镇小学、三原省立第三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省立三中支部书记,中共省立三中支部干事、书记,领导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曾捣毁国民党三原县党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同年7月,郭到照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春,任陕西关中游击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秋,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一团政委,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41977)
131、郭东明
  郭东明(1959.04.30-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82年1月大连工学院本科毕业,1984年和1992年在该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 长期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与测试、数字化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方向研究,形成了工艺理论基础研究与工艺装备研发应用密切结合的研究特色。在高性能零件精密制造、难加工材料零件精密超精密加工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提出高性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32、郭辅畿
  郭辅畿(1616—1648),原名京芳,字咨曙,明末-社-村(-镇青里村)人,居于关上泥坑埔。少时聪颖不凡,读书过目不忘,往往出口成诵。7岁诵五经,10岁习词赋。稍长,更刻苦自励,为别墅题名“紫烟庐”。下帷读书,将书籍堆积于坐榻周围,日夜翻阅,寝食都忘,自称坐书井;读毕,整装而出,自称出书井。书籍无所不读,文章无所不作。因此,才名远播,人称才子,当权者都愿邀他一见。时有揭阳县令江南名士张明弼,邀他
[] (16161648)
133、郭步仪
  郭步仪,1910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一个雇农家庭。一家人靠给地主郭道昌打长工度日。郭步仪在家中排行老五,村里人也叫他小五。从9岁起,郭步仪冬天跟父兄上山烧炭,秋天下田野拾稻谷,农闲时节给过往商贾当苦力,挣几文脚钱。1928年,郭步仪的母亲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为了给母亲治病,他上山打柴卖钱为母亲买药。这天,天还没亮,郭步仪就早早起床到附近山上打柴,打完柴刚好赶上郭家河的早市。郭步仪挑着柴一
革命烈士(19101931)
134、郭柏荫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侯官县人,家住黄巷。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曾上奏有关台湾事宜,请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0、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盗案消弭,皆交部议施行。升甘肃甘凉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鳌峰等
[] (18071884)
135、郭德麟
  郭德麟字邦瑞,一字应之,浦城人。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授侯官(今福州市)尉,调信阳(今属河南)摄荆南录事参军。审讯劫盗罪犯时,牵连数十人,主帅要一律惩处,德麟认为不妥,力争之。后调衡州茶陵(今属湖南)丞,改宣教郎、知明州奉化(今属浙江)县。经太守赵粹中推荐,任敕令所删定官,后历任军器、司农、太府三丞。绍熙元年(1190年),出使金国,归来详细奏明金国情况,提出加紧边防的建议。光宗加以采纳,
[]
136、郭任远
  郭任远(生于1898年,逝于1970年8月14日),广东潮阳县铜钵盂村人,早期激进的行为主义者。郭任远在20世纪20年代挑起了关于本能问题的论战,轰动了美国心理学界。此后他提出心理学应该以人类或动物的行为或动作为研究对象,坚决主张抛弃心理学中一切主观性的名词术语,被称为“超华生”的行为主义者。1922年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心理学启蒙和发展活动,被称为“中国的华生”。勤奋少年他于1898年出生于广东潮阳
心理学家(18981970)
137、郭奇
  郭奇(1910年~1972年) 又名郭成金、郭成星,范县白衣阁郭庄村人。曾就读于濮县高小、聊城初中、济南高中。17岁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书,1928年参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团,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红军和苏维埃以及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之后参加社会科学研究班,不久参加了反帝大同盟。郭奇在大学放假回家时,就到学校去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办夜校,开讲习班。1937年7月,郭奇等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得知从北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01972)
138、郭宝珊
  郭宝珊(1904年~1971年) 原名郭宝,南乐县元村镇操守村人。1909年冬天以后的两年中,郭宝珊一家陆续逃荒到陕西洛川谢家峁村(今属黄龙县三岔乡)。1928年8月,郭宝珊父亲郭大成与宝珊的弟弟郭二宝在驮粮食途中遭段茂功部下抢劫,奋起自卫,将一士兵当场打死,夺枪逃脱。段部连长韩凤子发誓捉拿郭宝珊一家抵命。郭宝珊一家被逼外逃躲藏。郭宝珊便与山大王陈老石(山中较开明的土匪)拉拢结交,图谋报仇。陈老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041971)
139、郭锡镏
  郭锡镏(1706~1765年),又名天赐,生于龙山庙兜。幼年随父去台,初居半线(今彰化县属),后迁大加蚋(今台北市)。在兴雅庄一带垦荒种植,凿洞修渠,引水灌溉,为台湾农田、水利建设奋斗一生,是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突出人物之一。郭锡镏约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后随父去台,经过父子10余年惨淡经营,积蓄一定财产。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新垦土地日广。为实现大规模经营农业的雄心壮志,郭锡镏于乾隆初年北迁大加
[] (17061765)
140、郭隗
  郭隗(约前351~前297)战国中期燕国(传为今满城郭村)人。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马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修筑“黄金台”,昭王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各国贤士争相奔赴燕国,著名的有魏国的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