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名人堂
1、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别名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杜工部集》、《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对后世影响甚大。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唐诗四大家,古代十圣,唐朝诗人(712770)
2、杜如晦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
[] 唐朝十八大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585630)
3、杜乔
  杜乔(?—147年),字叔荣。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 。东汉时期名臣,与李固齐名。年轻时为诸生,受司徒杨震征辟。历任南郡太守、东海国相、侍中等职,汉安元年(142年)以侍中职守光禄大夫,奉命与七使巡行天下,-不法。回京后,杜乔接连担任太子太傅、大司农、光禄勋,对梁冀家族擅权不法的行为极为厌恶,多次上疏-梁冀及其亲信,受到梁冀的忌恨。建和元年(147年),杜乔升任太尉,旋即受宦官及梁冀诬陷,下狱
[] 东汉八俊(?~147)
4、杜牧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 唐朝诗人(803852)
5、杜鸿渐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之侄,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 。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历任王府参军、大理司直、朔方留后。安史之乱时,杜鸿渐参与拥立唐肃宗,授为兵部郎中,后历任兵部侍郎、河西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卫国公。广德二年(764年),杜鸿渐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大历元年(766年),又以使相出镇西川,
[] 唐朝宰相(709769)
6、杜暹
  杜暹(?-740年),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杜暹出身于濮阳杜氏,明经及第,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后出任安西副大都护,深得西域民心,并平定于阗王尉迟眺叛乱。开元十四年(726年),杜暹被召拜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他任相三年,因与同僚李元纮不和,被罢为荆州长史。此后历任魏州刺史、太原尹、户部尚书、长安留守、礼部尚书,封魏县侯。开元二十八年(740
[] 唐朝宰相(?~740)
7、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据《晋书·杜预传》引《上律令注解奏》,杜预认为法律是断案定谳的准绳,而不是穷理尽性的工具,反对繁琐的法律条文和晦涩的辞意。他还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春秋释例》
[]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222284)
8、杜杲
   杜杲(?~约582年),字子晖,北周外交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少年勤学,博览经史。北魏末年,其叔父杜瓒在孝武帝朝中任黄门侍郎,兼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行台,因将杜杲荐于朝廷。永熙三年(534)七月,孝武帝西逃关中,建立西魏政权,杜杲为奉朝请。从西魏文帝大统初年(535),直到恭帝末年(556)的20年间,他历任成州刺史、汉阳郡守等。北周明帝元年(558),杜杲转任修城郡守。后入
[] (?~582)
9、杜范
  杜范(1182~1245)南宋大臣。字成之,号立斋,谥清献,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杜家村人。嘉定元年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同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兼枢密使。2006年12月,杜饭在黄岩被发现。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熚、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字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端平元年,改授军器监丞。明年,入对,
[] 宋朝宰相(11821245)
10、杜周
  杜周(?—前95),字长孺,西汉南阳郡杜衍县(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人,出身小吏,甚有能名。义纵任南阳太守时,“以为爪牙”,推荐他为廷尉史(廷尉属官)。他为张汤服务,汤称赞之,官至御史。受命查办沿边郡县因匈奴侵扰而损失的人畜、甲兵、仓廪问题。他在查办过程中,严格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很多人因此被判死罪。由于他执法严峻,奏事称旨,因而得到武帝的赏识,加以重用,同减宣更替任御史中丞十余年。汉武帝时代 ,
[] (?~前95)
11、杜延年
  杜延年(?—公元前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通晓法律,初任补军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蛮夷叛乱,回朝后任谏大夫。上官桀等人谋乱时,杜延年知其谋报告汉昭帝,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封建平侯。历任太仆、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杜延年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
[] 麒麟阁十一功臣(?~前52)
12、杜淹
  杜淹(?—628)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官宦之家,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隋时隐太山,文帝恶之,谪戍江表。秦王引为天策府曹参军,文学馆学士,侍宴,赋诗尤工,赐金钟。坐事流巂州。太宗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卒。赠尚书右仆射。传世诗三首:《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寄赠齐公》。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隋朝灭亡。次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 唐朝宰相(?~628)
13、杜轸
  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父杜雄,字伯休,官至蜀汉安汉、雒县县令。轸少师从谯周,发明高经于谯氏之门,博涉经书。州辟不就,蜀郡任命他担任功曹。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轸少师从谯周,后来邓艾破蜀,被征。钟会进成都,当时蜀郡太守南阳张某不肯出太守府。杜轸进言说:“钟会囚禁执拿了邓艾,就在近期,一定会被遣还。现在正逢大军混乱的时候,他们互相破孩不能
[] (233291)
14、杜茂
  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刘永余部,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云台二十八将排第20位。历任中坚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受封为乐乡侯、脩侯、参蘧乡侯。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子杜元嗣。投奔刘秀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刘玄称帝之后,河北(黄河以北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43)
15、杜密
  杜密(?-169年),字周甫。颍川阳城(今中国河南省登封市)人。东汉名臣。与刘胜同乡。由司徒胡广推荐,曾任代郡(河北北部)太守、太山太守、北海相,对宦官子弟为县官奸恶的,皆加收捕。桓帝时任尚书令,迁河南尹,又转太仆,因党锢之祸被免官还乡。与李膺齐名,时称李杜,为东汉“八俊”之一。太学生誉为“天下良辅杜周甫”。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开始,宦官侯览、曹节等下令逮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关押
[] 东汉名臣(?~169)
16、杜审言
  杜审言(?~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其子杜并,16岁,刺杀季重,己亦当场遇害。武后闻杜并为父报仇事,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依附张易之、张昌宗,于中宗神龙元年(705)与宋之问、沈□期等人同时遭贬
[] 唐代文章四友,唐朝诗人(?~708)
17、杜正伦
  正伦(?-658年),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唐朝宰相。杜正伦出身于洹水杜氏,隋朝时考中秀才,曾授羽骑尉,入唐后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并进入秦府文学馆。贞观年间,杜正伦历任兵部员外郎、给事中、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封南阳县侯。因漏泄禁中语,被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后受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流放驩州。唐高宗显庆年间,杜正伦拜相,初授黄门侍郎、同三品,后又升任中书令,进爵襄阳县公。显庆三年(6
[] 唐朝宰相(?~658)
18、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 宋朝词人
19、杜聿明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
著名抗日将领(19041981)
20、杜君绰
  杜君绰(601年-662年12月11日), 唐初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参与者。参加过征讨高句丽之战。杜君绰祖父杜谧,是北齐时期的秀才,后被任命为中山郡功曹、县令。父亲在唐朝时因杜君绰的战功被追赠为汝州刺史。杜君绰在义宁初时,投身义军。后归附唐朝,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各地军阀,参加过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等各种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
[] (6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