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名人堂(2)
21、崔损
  崔损(?-803年11月27日),字至无,唐朝-,唐德宗年间为宰相。高祖行功已后,名位卑替。损大历末进士擢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再授咸阳尉。外舅王翃为京兆尹,改大理评事,累迁兵部郎中。贞元十一年,迁右谏议大夫。会门下侍郎平章事赵憬卒,中书侍朗平章事卢迈风病请告,户部尚书裴延龄素与损善,乃荐之于德宗。十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给事中赵宗儒同日知政事,并赐金紫。初,二相有故,旬日中
[] 唐朝宰相(?~803)
22、崔骃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又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代表作品:《四巡颂》、《安封侯诗
[] (?~92)
23、崔寔
  崔实(103~约170)(又名崔寔),字子真,冀州(今河北安平一带人)。东汉后期政论家、农学家,著有《四民月令》、《政论》等,系东汉著名文学家崔瑗之后,与蔡邕(yong,一声)齐名,号称“崔蔡”。持家治黑暗,世家地主累世贵盛。他们除了拥有田园、苑囿外,还将西汉时少见的坞壁、营堑作为自家的庄园形式。庄园内聚族而居,宗族首脑、长者是庄园的统治核心。崔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名门高第的庄园主家庭。“崔氏有美才
[三国] 东汉后期政论家、农学家(103170)
24、崔郾
  崔郾(768—836),字广略。举进士,平判入等,授集贤殿校书郎。三命升朝,为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资质秀伟,神情重雅,人望而爱之,终不可舍,不知者以为事高简,拘静默耳。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奸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铨叙之美,为时所称。再迁左司郎中。元和十三年,郑余庆为礼仪详定使,选时有礼学者共事,以郾为详定判官、吏部郎中。十五年,迁谏议大夫。穆宗即位,荒于禽酒,坐朝常晚。郾与同列郑覃等
[] (768836)
25、崔铣
  崔铣,生卒年不详。唐中宗李显女定安公主的第三任驸马。崔铣出身于著名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连国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见崔姓的辉煌。尤其在唐朝崔姓最为显耀,为宰相者出自清河崔氏的有11位,出自博陵崔氏的12位。唐中宗第三女定安公主先后嫁过三次,第一任丈夫王同皎在神龙二年(706年)三月因谋诛武三思而被处死,公主改嫁韦皇后从祖弟韦濯。景龙四年(710年),韦濯在临淄
[]
26、崔郸
  崔郸,唐朝-,在唐文宗、唐武宗兄弟年间担任宰相。崔郸生年不详,出身清河(今河北邢台)崔氏小房一支,他的先祖们自称是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氏的后代。崔郸在汉朝、刘宋、北魏和唐朝的先祖都可考,包括崔琰。崔郸的祖父崔佶曾任太子属官,父亲崔陲任御史中丞。崔郸至少有七个兄弟:哥哥崔邠、崔鄷、崔郾、崔郇、崔邯、崔鄯,弟弟崔鄜。在众兄弟中,崔邠最为知名,事迹在《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大量记载;其中六兄弟在唐朝政府中身
[] 唐朝宰相
27、崔元综
  唐宰相。新郑人。武则天天授中,累迁秋官侍郎。长寿元年(692),擢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勤于内政,从不懈怠。相貌敦厚,性厉严苛。每审案,必穷究而后止。长寿二年(693),流放振州(今海南三亚市西),朝野贼子称庆。遇赦后任监察御史。中宗时,累官尚书左丞,官终蒲州(山西永济)刺史。野史逸闻崔元综崔元综,则天朝为宰相。令史奚三儿云:“公从今六十日内,当流南海。六年三度合死,然竟不死。从此后发初,
[] 唐朝宰相
28、崔浩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
[南北朝] 北魏军事谋略家(381450)
29、崔倰
  崔倰(生卒年不详),中唐大臣。字德长。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其祖、父两代均为大理寺官员,他以门荫入仕,初为太庙斋郎,调为太平、东阳主簿,后随李衡巡察湖南、江西,因差错被撤职。后复起用,授宣州录事参军。李巽出镇江西,推荐他担任副使。后历任侍御史、膳部郎中,充任荆襄十道两税使,迁苏州刺史。治行为第一,转潭州刺史和湖南都团练观察使。湖南当时的旧规是丰年贸易不出境,毗邻地有灾荒时也不支援,他到任后对
[]
30、崔佑文
  清•京东第一“皇粮庄头”——崔佑文(崔八厮)在乐亭崔、刘、张、史四大家族中,崔家曾以官势居于榜首,世称“京东第一皇庄”。其家族在朝并无名宦显要和什么出名的大人物。但一提起崔八厮,却妇孺皆知,无人不晓。崔八厮的真名叫崔佑文(1850——1902),字宣侯,此人还捐有一个选同知(亦称州同,即协助州官办事的官吏)的官位。因他在崔家同辈弟兄中排行第八,又因其人性情怪异,故人们很少叫他的名号或呼
[] (18501902)
31、崔颂
  崔颂(919—968) ,字敦美,河南偃师人。父协,后唐门下侍郎、平章事。颂幼丧母,为外祖母所鞠养。以荫补河南府巡官,历开封主簿、邓州录事参军,以疾去官。未几,诣阙-言事,宰相桑维翰览而奇之,擢为左拾遗,选右补阙。个人履历汉初,加朝散阶,副右散骑常侍张煦册钱俶为吴越王。梁末,协尝使两浙,至是,越人美之,赠贿甚厚。及还,值周祖入京师,为军士剽夺悉尽。世宗镇澶渊,择僚佐,颂与王朴、王敏中皆中其选,以
32、崔邠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
[] (754815)
33、崔元翰
  崔元翰,名鹏,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之父名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有著述。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始举进士。府试、省试皆第一,中状元后,
[] (729795)
34、崔知温
  崔知温(626—682),许州鄢陵人。祖枢,司农卿。父义真,陕州刺史。知温初为左千牛。麟德中,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备之。知温表请徙于河北,斛薛不愿迁移。时将军契苾何力为之言于高宗,遂寝其奏。知温前后十五上诏,竟从之,于是百姓始就耕获。后斛薛入朝,因过州谢曰:“前蒙奏徙河北,实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拜伏而去。知
[] 唐朝宰相(626682)
35、崔敦礼
   崔敦礼(596~656年),本名安上,字元礼,以字行。唐高祖李渊为其改名为“敦礼”。祖籍为博陵(今河北定县),高祖父仕魏,为高欢所杀。曾祖逃入关中,仕西魏、北周。周明帝于二年(558)二月颁布改籍令,按该令他即为咸阳(今陕西咸阳)人。自唐高祖武德初在朝为官,高宗初位至宰相。武德初年,拜通事舍人。九年六月,“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王李世民派他持节去幽州(今北京市)召卢江郡王李瑗来京。李瑗本属太子李建
[] 唐朝宰相(596656)
36、崔来忠
  崔来忠,1914年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田庄乡一个贫农的家庭。因家境贫寒,崔来忠从8岁起就参加了劳动。他利用冬闲之季,上过三季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践踏了崔来忠的家乡,崔来忠目睹了日寇的暴行和乡亲们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刻骨仇恨。1937年底,八路军总部、中共北平市委先后派人来田庄等地开辟抗日根据地,崔来忠积极投身于抗日活动。1938年4月,崔来忠辞别了亲人,到地方抗日
革命烈士(19141953)
37、崔光远
  崔光远(?—761年),滑州灵昌人,唐朝将领,官至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是博陵大姓的后代,后来迁到滑州灵昌县。他的祖父崔敬嗣,好喝酒-。唐中宗李显在房州时,官吏多有放肆、怠慢、不讲礼节的,崔敬嗣担任房州刺史,单单全心拥戴、供奉,储蓄、供应丰足,唐中宗感激他。到唐中宗复位后,有个和崔敬嗣同名同姓的人,每次任命官职,唐中宗就破格提拔,后来召见他,才知道弄错了,再寻找旧日的崔敬嗣,他已经去世,于是提拔他儿子
[] (?~761)
38、崔仁师
  崔仁师(592~652)定州安喜(今定州)人。唐武德初年(618)应制举后,任管州录事参军,博通史学,参加撰写《梁史》、《魏史》。贞观初年(627),改任殿中侍御史。当时,青州(今属山东)有人阴谋作乱,凡是参与其事的人都被投入监狱,致使狱中人满为患。诏令崔仁师前去复查。崔仁师到了青州,命令卸去囚犯的刑具,给他们饮食,加以宽慰,只将首犯10余人定罪,其他人都释放。太宗令人又去审判。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对
[] (592652)
39、崔琰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从兄,曹操帐下谋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文武双全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
[三国] 曹操帐下谋士(?~216)
40、崔慎由
  崔慎由宣宗时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字敬止,崔从之子。清河武城(今河北清河西)人。文宗大和初,擢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制科。宣宗大中初入朝,授右拾遗、员外郎、知制诰。后充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工部侍郎。大中十年(856)拜相,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兼修国史,进封上柱国,加太中大夫兼礼部尚书。他与萧邺同在翰林任职时,互相积怨。崔慎由为相时,罢去萧邺翰林学士。不久,萧邺从判度支拜相,
[] 唐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