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名人堂(13)
241、蔡厉侯
  蔡厉侯,名字失传,华夏族,为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是蔡国第五任君主。他为蔡宫侯子,在位年不详。
[西周] 蔡国第五任君主
242、蔡达材
  蔡达材(1918—1985年),本县河婆镇上埔寨人。1933年秋考入汕头市立第一中学。1937年到香港南华中学读高中。1939年在河婆大光学校任教。1941年考入广西大学,两年后转中山大学就读。毕业后到蕉岭晋元中学任教。1944年秋,他投身革命,参加东江纵队。1946年,蔡达材任蕉岭晋岭中学训育主任。同年8月,赴香港九龙,任香岛中学训育主任,并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潮汕人民抗征队
(19181985)
243、蔡雄
  蔡雄 (1907-1927)字思牟,今瑞安市海安人,在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组织进步社团,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6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任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曾带领同学进行-,严禁0漏海,惩办奸商,声援“五卅”反帝运动。1927年5月18日被捕,遭受酷刑,坚贞不屈。23日深夜,被杀害于省立十中操场(今温州实验中学)。
革命烈士(19071927)
244、蔡廷干
  蔡廷干(1861—1935) 字耀堂,香山县上恭都金鼎(今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上栅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上海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被选为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入读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语文学校、新不列颠中学。 1881年回国后,受派到天津水雷学堂学习有关鱼雷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毕业后派往福建水师当士官。1885年曾参加中法之战。1888年以“守备衔尽先补用”调往北洋水师服役。1901年袁世凯出任北洋
(18611935)
245、蔡永令
  蔡永令(1901.4--1966.9)又名作鹏,别名寿鹏、大鹏,河南省郾城县(今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3月被派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特别培训班学习,并选入国民革命军总政部特别工作组,任特工组党支部干事,随北伐军开赴河南,配合中共郾城县委开办“党义训练班”和“农民训练班”,亲任军事教官。北伐失败后到国民革命军暂编十九军高桂滋部总政治
(19011966)
246、蔡金华
  蔡金华 (1970~) 男,普米族,1973年10月生,云南曲靖人,著名作家、诗人、摄影家、传媒人、策划人。现任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法定代表人、社长、总,云南时代名流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天岸-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时代名流网董事长、楚雄时代名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系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云南省0、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云
247、蔡大勋
  蔡大勋(1897~1927),字锦新,今华容县护城乡人。1925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他高大彪悍,爱打抱不平。劣绅刘岳林,集团总、堤霸于一身,-公款、荼毒乡民。他不畏权势,当众痛陈刘岳林恶迹。1926年3月,为首组织华容第一个农协小组,任组长。刘岳林诬蔡大勋为匪首,将其逮捕入狱,经族人保释才获释。8月,当选为第一区第一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要求堤工局承修刘岳林公布财务账目,并派会员代表监督,查清刘浮
(18971927)
248、蔡子璧
  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号耕石,平定东关人。幼年好学不倦,长于金石之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翌年庚辰科联捷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循循善诱,启迪后进,培养出数百名学子,故诸生立泽教碑于讲堂,以示颂扬。刑部尚书赵光为其撰墓志铭。著《格言记录》、《伴农书屋杂记》等传世。(《阳泉市志》有传)。
[] (17921874)
249、蔡秀云
  蔡秀云(1887~1960)艺名蔡瓜,皖南花鼓戏著名艺人。原籍宣城孙家埠,民国年间常在宁国演出,在广大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1952 年牵头组织宁国县花鼓戏剧团。蔡秀云毕生酷爱戏曲艺术,22 岁拜师学艺,戏路较宽,京剧、徽剧、花鼓戏样样能演,生、旦、净、丑行行皆通。特别是生行艺术,其唱腔已形成完整体系。他是“小生陶腔”创始人,唱腔清丽宏亮,刚健中透婉约,丰润中含飘逸,加上其扮相潇洒英俊,给观众以赏心
(18871960)
250、蔡浙飞
  蔡浙飞 女,二级演员,浙江新昌人,1974年12月出生。1988年考入新昌艺校,工调腔文武生,打下了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后为新昌调腔剧团演员。1991年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小百花会演,在《挑滑车》中饰演高宠获优秀小百花奖和十佳“金艺奖”之一。199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会演中,她饰演《北西厢》中的张生获表演奖。她的武功引人注目,特别是能够抬腿一线侧立,被誉为“江南一条腿”。1993年经挑选集训
251、蔡诚
  蔡诚(1927.11-2009.9),男,1927年11月生,广东普宁人。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大专文化,教授,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司法部原部长、党组书记。曾任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名誉会长。他的父亲伍治之、母亲蔡楚吟是1924年和1925年先后入团转党的老共产党员。2009年9月2日7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大事年表1940年至
(19272009)
252、蔡其生
  蔡其生(1919~1989年),男,石涧镇石涧村人。高小文化,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武装自卫队。1945年初任小队长,2月20日参加广宁武装起义。在攻打扶罗口时,伪装敌护航队尖兵,冲至敌炮楼前击毙哨兵。4月14日参加石涧袭击战,战前受命先行对石涧自卫大队长做劝降工作,并监控其活动。战斗打响后,急中生智,飞身上楼,与敌扭打肉搏,击毙自卫大队长,取得胜利。1946年夏,任税站武装流
(19191989)
253、蔡安恭
  蔡安恭,陕县大营村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5年。1925年于省立中学毕业后,在家自学医书,精读中医经典著作。行医治病50年。 1950年,蔡安恭被选为陕县二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县政协委员。1953年,调陕县人民医院工作。他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临床经验丰富,曾挽救过不少垂危病人。 1950年和1953年,大营一带曾发生两次大面积的流感病,疫情迅速蔓延,患者一次达千余人之多。当时缺
(19021975)
254、蔡博渊
  蔡博渊(1916~1980年) 蔡博渊,江苏无锡人。民国30年(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后在上海同仁医院任医师。民国36年去美国,先后在费城大学医学院、纽约海景医院及纽约华克儿童医院工作,获美国医学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毅然抛弃舒适的生活和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任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一医院儿科主任。50年代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秘书长。蔡从事儿科工作30多年,把
(19161980)
255、蔡缄三
  蔡缄三(1868~1937),名文鑫,又字兼三,以字行。清同治七年九月初一(1868年10月16日)生于无锡城内田基浜。实业家。祖上在北塘拥有大量房产,有“蔡半塘”之称。自幼勤读。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营祖传之复生堆栈。光绪二十七年,与-良在三里桥合资开设永源生米行。光绪三十一年,锡金商会成立,蔡缄三主力庶务。当年,应邑人周舜卿之邀,赴日本考察实业和金融业务。回国后,协助周于上海创办伦成商业
(18681937)
256、蔡兆丰
  蔡兆丰(1623~1674)字维平,一字雪余。国用子。顺治八年(1651)举人,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十八年中会试副榜,除兵部督辅司主事,执法不阿,以勤敏著称。累迁刑部贵州司郎中,后出理淮安关税。淮安河塞,百姓受害。他领命治河,半看告竣,为此疏略税收,造成缺额,鬻产而抵,民称颂之。后补温州知府。未几,吴三桂反清,出兵攻浙,兆丰跪献信印,未能保命。自幼好学,诗多写山水景物及友人迎送,也有咏旅行劳顿之作。
[] (16231674)
257、蔡家帜
  蔡家帜(1912~)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元村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 年由团转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光山县少共区委书记、红二十八军特务营二连副连长、罗山县便衣队第四队指导员、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六团特务连指导员、十六团二营教导员、二师六旅卫生部政治协理员、五旅政治部-科长、全椒县县纵队政治处
258、蔡在明
  蔡在明(1931—1953年) 蔡在明,蒸淀乡新庄人,革命烈士。出身于雇农家庭,身受压迫剥削。1950年土地改革时,积极参加民兵,站岗巡逻,防匪反特,保卫胜利果实,被评为土改积极分子。年底,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01师602团1营机炮连,当轻机枪手。朝鲜前线环境险恶,生活艰苦,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斗0色完成任务。在1951年秋季战役的阻击战中,以作战英勇,荣立二等功,提
(19311953)
259、蔡斯迪
  蔡斯迪,女,汉族,1982年2月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2006年蔡斯迪丈夫因公身负重伤,她毅然辞去工作,包下家里大小事,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丈夫,仅熬的中药就有1400多包。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丈夫重返工作岗位,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2006年8月,蔡斯迪丈夫——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盛元舍生忘死、四进重大危化品泄漏事
260、蔡承烈
  蔡承烈,字一隅,朱家角镇人。少年时在苏州钱庄当学徒。壮年回乡,在朱家角镇东市梢独资创设元号油坊,辛勤经营,规模渐大,生产随之发展。每年榨油七千担,供应朱家角镇和青西地区,遍及-城镇,间或远销至日本和南洋等地。经30年经营发展,资财雄厚,遂兼营商业,在朱家角合资开办永泰源、恒太祥等店,在上海合资开设钱庄、纱厂、食品公司,还兼营公债和股票,一时号称百万富翁。清末,蔡承烈为扩充油坊基地,将西部一片荒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