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名人介绍(6)
101、张栋梁
  张栋梁,又名张庭幼,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南安官桥岭兜村。其父张前登是清朝秀才。栋梁童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到集美学校、泉州黎明高中、厦门大学等校就学。在厦大期间参加革命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夏秋之间,中共厦门市委派栋梁回岭兜开展工作,初与当地知识青年张嘉民、张尚霖等人发动各村联合创办梅岭小学。翌年小学正式开学,他以教员身份开展革命活动,发展进步青年参加共产党,建立中共梅
(19101937)
102、洪惠镇
  洪惠镇(1946.7—) 福建同安人,擅长中国画、美术史论。1965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史论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调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转授山水画迄今。现为教授、国画研生导师、中同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水画创作致力于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富有哲理意境之美,在当代全国画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 有
103、徐宗元
  徐宗元(1918—1970)字尊六。寿光县化龙桥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凰城。11岁入沈阳辽宁省立第三小学,15岁入奉天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7岁返乡入寿光中学。后因参加学生-被开除,遂南下入苏州美专中学部,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儒臣、吴得一,经介绍得以拜见章太炎,章特许其入国学讲习会听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苏州美专被日机炸毁,他返回寿光。次年寿光沦陷,他参加了地方抗日活
(19181970)
104、吴荣章
  吴荣章,1933年,生于顺昌县洋口镇,自幼聪明好学。1943年到福州英华中学读书,十六岁高中毕业,十七岁考进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辍学回顺昌,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顺昌洋口第一小学、县实验小学、县第一中学任教。他对教育认真负责,又能刻苦自学,1958年考进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函授)深造,历时七年,取得大学毕业文凭。“文革”期间,他被列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审查批斗。但他始终不渝地相信中国
(19331983)
105、方锡畴
  方锡畴(1900~1973年),云霄东坑村人,幼读私塾,13岁离家到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民国13年7月毕业,赴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深造,先攻生物,后改化学。在美期间边读书边担任助教,并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在爱阿华州《自然科学》杂志发表【糖的利用》、《丁醇、-和-三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分析麦梗、玉米梗组成的通分方法》等英文论文,受美国科学界的重视。民国
(19001973)
106、董云阁
  董云阁(1908~1932年),又名董光泰,曾用名董光华、董奕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永宁后山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其父早年往菲律宾经商,生意兴隆,家境颇宽裕。云阁童年入家乡董氏开办的“四合成”药铺附设的私塾念书。民国9年(1920年)随父往菲律宾,在马尼拉继续就学。民国14年,跟三叔父回国,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云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从小喜欢读报、看书。入集美学校不久,即秘密
(19081933)
107、汪德耀
  汪德耀(1903-2000),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奠基人,出生于灌云县板浦镇。9岁随家迁至北京,参加过“五四”运动。  1921年,汪德耀考取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生物学,1925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转入巴黎大学,攻读细胞学,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平大学、国立西北联大任教。1939年,汪德耀参加筹建国立湖南师范学院,并担任教务长。1941年,他创办福建省
(19032000)
108、魏子衡
  魏子衡(1921~1948年)魏子衡,民国10年(1921年)生于台江菜园里八橺排的小商家庭。子衡7岁时就读小学,在校为品学兼优学生。民国25年,子衡考入福州私立英华中学预科班。他目睹台江地区的日本“浪人”勾结民族败类,开场、设烟馆、卖鸦片、放“洋贷”,无恶不作,激起极大的民族义愤。子衡在进步师生及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和影响下,在假日、课余与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自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平时秘密阅读《
(19211948)
109、何公敢
  何公敢(1889~1977年)名崧龄,笔名炳炎、一卒,侯官县人,家住朱紫坊。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弘文中学、弘文学院。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回闽参加福州战役。福州光复后,任福建盐政处监督。民国元年(1912年)夏,任同盟会福建支部特派员兼福建支部机要科长。翌年,调任泉(州)兴(化)盐务总局局长兼围场总理。民国6年,再度赴日,考入京都帝
(18891977)
110、柯凌汉
  柯凌汉(1896~1985)柯凌汉,字梅初,潭头镇岱西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民国元年(1912)考入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攻读法律本科。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由学校资助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深造,注重民法学。民国5年,回国参加全国第一文官高等考试,成绩及格,从此进入司法界工作。先后在闽侯地方法院、福建高等法院分院、最高法院历任检察官、首席检察官、推事、庭长、院长等职务,还在福建私立法政
(18961985)
111、伍远资
  伍远资,又名伍竹,号潜深,南安石井镇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民国5年(1916)入丰州南安中学读书,民国9年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0年开始,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民国15年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生班进修。两年后,在厦门大同小学教书,不久聘为大同小学校长,连任11年,因办学出色,名扬一时。陈嘉庚得知其业绩,于民国28年聘请他任李光前创办的国专小学校长,并委以国专校董会办事处主任,统筹办学经费,
(18991970)
112、黄孟奎
  黄孟奎,出身于南安六都(今属洪梅乡),是清末武状元黄培松的侄儿。曾留学美国,获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时,孟奎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学校的创建多方擘划。当时北方学者,经陈氏敦聘,群聚一起研究建校计划。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创议尤多。但因陈嘉庚操厦语,语言不通,由孟奎居间翻译。民国17年(1928),孟奎受聘担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民国19年到上海开设律师事务所,与郁达夫相
113、李哲明
  李哲明 (1933~)笔名哲明、永宁。福建石狮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53年从菲律宾归国。历任河北省文化局《戏剧战线》、《河北文学·戏剧增刊》、《群众文艺》杂志,《天津文艺》、《新港》文学月刊理论,天津市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文谈》杂志副主编兼《文学自由谈》编委,文联图书部主任,编审。中国作协天津分会第三届理事,天津市归国华侨作家艺术家联谊会第一、二届副会长。20世
114、陈慧瑛
  陈慧瑛 (1946~)女。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归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主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厦门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
115、陈侣白
  陈侣白 (1925~)福建福州人。民盟成员。毕业于厦门大学。1949年起从事文学专业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任福建省作协第二届秘书长、第三届理事,专业作家,编审。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多卷本文学作品总集《陈侣白文集》及诗集、歌词集、多幕话剧剧本(合作)、电影文学剧本(合作)等九部。组诗《棘丛中的花朵》、歌词集《梦幻树》、多卷本《陈侣白文集》分
116、廖华
  廖华,1898年8月生,福建省莆田县人。曾用名王晓林、陈继周、陈国柱。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在中学时期参加护法斗争和五四运动。1922年考入厦门大学,参加反殖民地教育运动。1924年随进步师生转到上海创办大夏大学,当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由党中央介绍回福建莆田创建党组织。3月到广州参加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三团第三营-表。7月又由党中央
(18981969)
117、陈敬贤
  陈敬贤(1889~1936年),仁德里集美人。8岁就学于集美南轩家塾,13岁随兄陈嘉庚赴新加坡,在其父杞柏店中从业。21岁与兄嘉庚同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辛亥革命爆发,福建光复,积极协助其兄领导新加坡福建保安会,募捐巨款汇交闽省都督孙道仁,用于支持共和政权和维持社会治安。民国5年(1916年)10月,陈敬贤受其兄所托返乡筹办师范学校和中学。翌年开设集美女子小学,创办织布厂。民国7年3月10日
(18891936)
118、李吉成
  李吉成(1905~1993年),原名李礼枞,又名李松林、唐沙白。民安里官塘村人。童年曾在南安县水头镇观海小学读书,后就读于鼓浪屿英华中学,民国11年(1922年)考入厦门大学政治经济系。民国15年2月,厦门大学成立闽南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时任厦门学联主席的李吉成加入了党组织。同年冬,国民革命军人闽,李吉成接受党组织派遣,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设在泉州的兴泉永政治监察署任监察员。民国16年1月,他
(19051993)
119、傅衣凌
  傅衣凌(1911~1988年),原名傅家麟,福州人。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次年东渡日本进法政大学研究院学习社会学,民国26年回国。民国30年应聘到协和大学任教,担任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史学方法等课程。民国33年前往闽清福建学院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厦门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6
(19111988)
120、庄为玑
  庄为玑(1909~1991年),字文山,笔名沃若,泉州西街裴巷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原姓黄,幼年过继给大舅父庄笃亭,故改姓庄。13岁考进泉州培元中学后,在《儿童世界》发表第一篇小说。18岁毕业后,在培元中学、西隅学校任教。民国18年(1929年),庄为玑考进厦门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毕业时获史学系文学士学位,到厦门大学附设中学任教。课余时,选定泉州地方史作为研究方向。民国24年,他在《厦门大
(190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