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人物介绍(10)
181、柳浑
  柳浑(公元714—789年),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柳悛六世孙。襄阳人。唐代名相。生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少孤,志学栖贫。举进士,为监察御史。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浑著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柳浑幼孤,有巫人给他看相说,“此儿相贱,且短命,若为僧、道,可缓死。”家人欲从其言。柳浑说:“不读诗书,
[] 唐朝宰相(714789)
182、裴居道
  裴居道生年不详,但可以考证到他的家族来自绛州(今山西运城)。他的祖父裴镜民曾任隋朝兵部侍郎,父亲裴熙载曾任唐太宗的尚书左丞。裴居道(?-690年7月22日) ,唐朝将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担任宰相。裴居道大半的仕途生涯都不详,只知道他在唐高宗年间任左金吾将军,唐高宗把裴居道的女儿嫁给太子李弘为太子妃。唐睿宗年间685年,在高宗之子唐睿宗(李弘之弟)年间,裴居道任刑部尚书,李弘和睿宗的母后武太后
[] 唐朝宰相
183、刘文静
  刘文静(568~619年),唐初大臣。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境)。他是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灭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唐军进攻长安的作战中立下战功,帮助李渊建立了唐朝。后因统治阶稼部矛盾,遭诬陷被杀。隋炀帝大业末年,中原一带的农民起义斗争风起云涌,隋王朝已处于即将崩溃的境地。这时,刘文静在今山西太原任晋阳令。因为他和瓦岗寨起义军首领李密有姻亲关系,隋炀帝下令将
[] 唐朝宰相(568619)
184、史务滋
  史务滋,宣州溧阳人。累至内史。天授中,雅州刺史刘行实及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御行感,并兄子左鹰扬将军虔通,并为侍御史来子珣诬以谋反诛。史务滋,字体乾,又字树德,公元691年9月,武则天称帝,该唐为周,任司宾卿,史务滋为左纳言,武后命史务滋等十人分开巡行天下,意为考察各地的地方官,公元692年1月,侍御史来子询(唐代酷吏),诬陷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刘行业与朝中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要谋反,诏令务滋与来
[] 唐朝宰相
185、戴胄
  戴胄(?-633年),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宰相。戴胄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629年(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成为宰相。633年(贞观七年),戴胄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人物评价王珪: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
[] 唐朝宰相(?~633)
186、韦巨源
  韦巨源,(631年-710年7月22日),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何时进入仕途不详,武则天年间历任司宾少卿、文昌左丞,后转任文昌右丞,并在任上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长寿三年(694年),转任夏官侍郎,保留同平章事头衔。延载元年(695年)受内史李昭德牵连被外放为鄜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历任地官尚书、纳言、神都留守等职。长安二年(702年),转
[] 唐朝宰相(631710)
187、裴炎
  裴炎,唐初大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字子隆。据说,裴炎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在被补为弘文生后,每遇休假,其他同学大多处出游山逛景,而裴炎仍继续读书。他在学馆努力读书达十年之久,对《左氏春秋》、《汉书》有很深的研究。裴炎的仕途生涯比较顺利,历任要职,从伏州司仓参军一直做到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唐高宗李治临终时,曾下诏令裴炎辅佐太子李显(即唐中宗)。公元 684年,中宗即位后
[] 唐朝宰相
188、赵隐
  赵隐:唐京兆奉天(今乾县)人。赵植之孙。父赵存约,唐文宗大和三年(829)为兴元从事。当时军队叛乱,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宴会交谈,吏报:“新军叛乱,突然攻入府廨,请你们赶快隐避!”李绛正言说:“我是帅臣,怎能逃避?”他让存约立即遁避,赵存约慷慨地说:“你厚待于我,我岂能背恩以求苟免!”即欲率部分兵士抗拒叛贼,二人同被叛军杀害。赵隐因父亲惨遭杀害,悲痛异常,闭门读书,不事科举。会昌年间(841~846
[] 唐朝宰相
189、贾餗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第进士。太和初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转兵部,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姑臧县男。九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餗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文史兼美,四迁至考功员外郎。长庆初,策召贤良,选当时名士考策,餗与白居易俱为考策官,选文人以为公。寻以本官知制诰,迁库部郎中,充职。四年,为张又新所构,出为常州刺史。太和初,入为太常少卿。二年,以本官知制诰。三年七月,拜中书舍人
[] 唐朝宰相(?~835)
190、崔知温
  崔知温(626—682),许州鄢陵人。祖枢,司农卿。父义真,陕州刺史。知温初为左千牛。麟德中,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备之。知温表请徙于河北,斛薛不愿迁移。时将军契苾何力为之言于高宗,遂寝其奏。知温前后十五上诏,竟从之,于是百姓始就耕获。后斛薛入朝,因过州谢曰:“前蒙奏徙河北,实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拜伏而去。知
[] 唐朝宰相(626682)
191、傅游艺
  傅游艺(?-691),唐武后朝同平章事。天授元年二年(690-691)在职。卫州汲(今河南卫辉市)人。载初初,由合官主簿迁左补阙。武后夺政,他即-诡说符瑞,劝武后当革姓以明受命,武后悦,迁给事中。阅三月,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凤阁侍郎。武后乃黜唐称周,废唐宗庙,自称皇帝,赐他姓武氏。因其升迁迅速,时人称之为“四时仕宦”。逾月,罢为司礼少卿。他尝梦登湛露殿,既寤,以语所亲,有告其谋反者,下狱自杀。《
[] 唐朝宰相(?~691)
192、陆扆
  陆扆(847—905),初名允迪,字群文,祥文,陆赞、陆贽族孙。原籍嘉兴,客居于陕西。唐光启二年(八八六)从僖宗幸南山,第进士,为巡官。累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扆工属辞,文思敏捷。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扆最先就,昭宗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乾宁初年,历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封嘉兴县男,徙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
[] 唐朝宰相(847905)
193、崔敦礼
   崔敦礼(596~656年),本名安上,字元礼,以字行。唐高祖李渊为其改名为“敦礼”。祖籍为博陵(今河北定县),高祖父仕魏,为高欢所杀。曾祖逃入关中,仕西魏、北周。周明帝于二年(558)二月颁布改籍令,按该令他即为咸阳(今陕西咸阳)人。自唐高祖武德初在朝为官,高宗初位至宰相。武德初年,拜通事舍人。九年六月,“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王李世民派他持节去幽州(今北京市)召卢江郡王李瑗来京。李瑗本属太子李建
[] 唐朝宰相(596656)
194、韦承庆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父为宰相韦思谦。 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关于韦承庆的生卒年代,两《唐书·
[] 唐朝宰相(639705)
195、源乾曜
  源乾曜(?-731年),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朝宰相,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源乾曜进士出身,历任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等职,716年(开元四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不久与姚崇被一同免官,改任京兆尹,四年后复任宰相,不久升任侍中,后又因针对封禅泰山的问题与时任宰相张说发生矛盾被夺去实权。源乾曜任相期间,张嘉贞、李元纮等人先后掌握权力,但是源乾曜在重大问题
[] 唐朝宰相(?~731)
196、孔纬
  孔纬,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孔子第四十世孙。唐两朝宰相。孔纬(约830-895),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第40代孙,唐代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少年丧父,有弟孔缄、孔纁,兄弟三人皆由叔父养大。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己卯科状元,授秘书省校书郎。大弟孔纁为咸通十四年状元;二弟孔缄为干符三年(876年)状元;其子孔崇弼亦进士出身。生平孔纬为孔子后裔
[] 唐朝宰相
197、宗秦客
  宗秦客(?-691年),唐朝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在武则天在位期间,690年担任宰相(内史)。宗秦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宗秦客主持《圣母神皇实录》。宗秦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宗秦客主持《圣母神皇实录》。68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时任凤阁侍郎(中书侍郎)的宗秦客,制作了12个新字,包括“照”、“天”、“地”、“日”、“月”、“星”、“君”、“臣”、“载”、“初”、“年”、“正”,即所谓则天
[] 唐朝宰相(?~691)
198、贾耽
  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历仕玄、肃、代、德、顺、宪六朝。天宝十载(751年),贾耽登明经第。乾元元年(758年),任临清尉,累擢汾州刺史,任内有异绩,后迁河东节度副使。大历十四年(779年),征拜鸿胪卿,旋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建中三年(782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召为工部尚书。贞元元年(785年),出任东都留守。
[] 唐朝宰相(730805)
199、辛茂将
  辛茂将(?——公元660年1月3日),陇西狄道人,唐代大臣。历任大理少卿、中书侍郎、侍中等职。后兼左庶子,与许敬宗共审长孙无忌案。不久死于任上。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大理卿辛茂将为侍中(门下省-)659年夏四月,他和许敬宗负责审理韦季方、李巢朋党一案。、许敬宗是武后的心腹,他诬陷当初反对武后为皇后的高宗舅父、太尉长孙无忌与此案有牵连,并意图谋反。唐高宗听从许敬宗的意见,流放长孙无忌于黔
[] 唐朝宰相(?~660)
200、舒元舆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
[] 唐朝宰相(79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