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人物介绍(15)
281、萧华
  萧华(?-762年),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萧华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早年曾任给事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袭爵徐国公。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擒获,授为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历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河中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萧华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宝应元年(762年),因得罪李辅国,被罢为礼部尚书。代宗继位后,宰相元载为讨好李辅国,贬萧华为硖州司马,后萧华
[] 唐朝宰相(?~762)
282、韦执谊
  韦执谊(787~850),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并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韦执谊被王叔文荐为宰相,先担任尚书右丞、同平章事,后改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协助王叔文推行永贞革新。宪宗继位后,王叔文集团尽遭贬斥,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韦执谊最终死于崖州。
[] 唐朝宰相(787850)
283、崔远
  崔远(?—905),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河中节度使崔玙孙子,崔珙侄子,崔澹的儿子。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登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转户部侍郎博陵县男,转兵部,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天祐初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仆射。二年(公元905年),柳璨希朱全忠旨,贬白州长史,被杀於白马驿。
[] 唐朝宰相(?~905)
284、张弘靖
  张弘靖(760年~824年),字元理,唐蒲州猗氏(今临猗县)人。延赏之子。初以门荫授河南府参军,调补兰田尉。旋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德宗嘉其才干,擢为监察御史,又转为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寻又迁兵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知东都选事。再拜工部侍郎,转户部侍郎、陕州观察使、河中节度使。因讨伐王承宗事,宪宗未能采纳所言,遂自请罢政,改授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原节度使、北都留
[] 唐朝宰相(760824)
285、张锡
  张锡,张文琮子,贝州武城人。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先是,姊子李峤知政事,锡拜官,而峤罢相出为国子祭酒,舅甥相代为相,时人荣之。锡与郑杲俱知天官选事,坐赃,则天将斩之以徇,临刑而特赦之中宗时,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寻令于东都留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诏锡与刑部尚书裴谈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以年老致仕而卒。
[] 唐朝宰相
286、李藩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曾祖至远,天后时李昭德荐为天官侍郎,不诣昭德谢恩,时昭德怒,奏黜为壁州刺史。祖畲,开元时为考功郎中,事母孝谨,母卒,不胜丧死。至远、畲皆以志行名重一时。父承,为湖南观察使,亦有名。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以故人子署为从事。
[] 唐朝宰相
287、崔群
  崔群(772—832)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敦诗,号养浩。贞元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初,为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较公允。十二年(817),为宰相。以反对用皇甫镈为相,出为湖南观察都团练使。穆宗时,任御史中丞,出任武宁军节度使,被节度副使王智兴所逐。还朝授秘书监,历华、宣二州刺史,荆南节度使,后为吏部尚书。 六年卒,年六十一,赠司空。
[] 唐朝宰相(772832)
288、蒋伸
  蒋伸,字大直,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今宜兴芳庄镇五牧村人。蒋伸是唐宣宗初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大中十三年,蒋伸任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不久,被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懿宗即位后,蒋伸先后兼刑部尚书、任河中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太子太傅。因年事已高,辞官回乡。逝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去世,赠太尉。
[] 唐朝宰相
289、韦温
  韦温(?-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外戚大臣,唐中宗朝宰相,韦皇后堂兄。父韦玄俨,许州刺史。神龙中,累迁礼部尚书,封鲁国公。景龙三年,迁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遥授扬州大都督。既居荣要,熏灼朝野,时人比之武氏。唐中宗驾崩,韦温总知内外兵马,守援宫掖。李隆基发动政变,韦氏宗族无少长皆死,语在《韦庶人传》。
[] 唐朝宰相(?~710)
290、魏谟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和重阳锡宴御制诗》: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 唐朝宰相(794859)
291、李珏
   李珏(784-853年),字待价。其先辈自赵郡出,后寓居楚州(今淮安市)。元和七年(812年)举进士,并登书判拔萃科,开成时身居相位。穆宗登基后,荒于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勋臣饮宴,李珏与同列上疏阻止,皇帝虽不用其言,但加以慰劳。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用度。李珏上疏举其三不可:一、厚敛于人,殊伤国体;二、流弊于民,先及贫弱;三、未见阜财,徒闻敛怨。时国计不充,而禁中却大造百尺楼。王播奉承皇
[] 唐朝宰相(784853)
292、崔彦昭
  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父岂。彦昭,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诸侯府。咸通初,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彦昭长于经济,儒学优深,精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爱。十年,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十二年正月,加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等使。
[] 唐朝宰相
293、齐抗
  齐抗(740~804)字遐举。定州义丰(今安国)人。少年时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剡中读书,为文长于笺奏。唐大历年间被寿州刺史张镒辟为判官,他明于吏事,敏于文学,张镒很看重他。建中初年(780),张镒任江西观察使,齐抗也随之在幕府。建中三年(782),张镒自中书侍郎平章事出镇凤翔,上奏推荐齐抗为监察御史,仍为宾佐,幕中筹画,多出于齐抗。后来朝廷变乱,德宗出京,张镒为李楚琳所害。齐抗奔赴行在,拜侍御史
[] 唐朝宰相(740804)
294、裴行本
  裴行本南来坦并为担任宰相;而根据世系表,中眷之裴坦曾经相僖宗,怀疑是表后文字有误,宰相裴坦当为中眷房。 冬官尚书裴行本则天谓公卿曰:“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各授以官,宁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文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謇与卢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
[] 唐朝宰相
295、韦琮
  韦琮(生卒年不详),唐朝唐宣宗时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父亲是韦乾度。人物生平公元847年二月,到白敏中任宰相执政之时,凡以前受李德裕鄙薄的人,都一个接一个地加以重用。唐宣宗听白敏中的荐举,任命卢商为武昌节度使。任命刑部尚书、判度支崔元式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韦琮为中书侍郎,三人并为同平章事。
[] 唐朝宰相
296、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 唐朝宰相,大历十才子
297、张嘉福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唐朝韦氏叛乱。吏部尚书张嘉福兼河北道存抚使。到了怀州武陟馆驿。有敕令来令在张嘉福所到之处斩首。不一会儿又下敕令释放。使臣在马上睡了一觉,晚行了一个驿站的路,等到使臣到了,张嘉福已被斩完。命是天定呢?还是天不定命呢?
[] 唐朝宰相(?~710)
298、李峤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 (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 唐代文章四友,唐朝宰相,唐朝诗人(645714)
299、纪处讷
  纪处讷,秦州上邽人也。娶武三思妻之姊,由是累迁太府卿。神龙中,尝因谷贵,中宗召处讷亲问其故。武三思讽知太史事右骁卫将军迦叶志忠、太史令傅孝忠奏言,“其夜有摄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则王者与大臣私相接,大臣能纳忠,故有斯应。”帝以为然,降敕褒述处讷,赐衣一副、彩六十段。无几,进拜侍中,与宗楚客等同时伏诛。
[] 唐朝宰相
300、萧仿
  萧仿,唐懿宗时宰相。大和中,擢进士第。除累给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尝以李璲为岭南节度使,遣优工趋出追之,未及璲所而还。后以封敕脱误,法当罚,侍讲学士孔德裕曰:“给事中驳奏,为朝廷论得失,与有事奏事不类,不应罚。诏可。”萧仿工于诗赋,如有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
[] 唐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