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名人介绍(7)
121、资中筠
  资中筠(193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耒阳人。1951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精通英、法文。五、六十年代,就职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访问过亚、欧、非、拉美等几十个国家,参加国际会议与民间往来。1956年至1959年常驻维也纳,担任“世界和平理事会”-中国书记的助手及翻译。1959年回国后曾担任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 1971年后,在“中国人民
122、郑天翔
  郑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郑庭祥,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省)凉城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上,均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
(19142013)
123、杨纫章
  杨纫章(1919~1971),女,当涂县城关镇人。中国地理学界优秀的女教授,女科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南京女子中学读书,受“一二·九”-的影响,积极参加-等爱国宣传活动。抗日战争开始时,她高中毕业,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只身赴重庆入学。她在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中苏问题研究会”、“救亡工作团”、“救亡歌咏队”、“嘉陵合唱团”等学生团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民国30 年(1941年)大学毕
(19191971)
124、白启承
  白启承(1934~)安庆市杨桥人,1956 年8 月参加工作。中-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白启承1954 年9 月至1956 年8 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内蒙古工业厅地质局从事技术工作。1990 年12 月调回安徽地矿局326 队担任副总工程师。1961 年以后,白启承先后在内蒙古地质局207 队、区测队、105 队、物探大队等单位任大队技术负责、副总工程师等职。组织开
125、季昌群
  季昌群,1968年10月生,安徽当涂人。丰盛创始人、丰盛控股(00607.HK)董事局主席,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安徽商会会长、南京市工商联副会长、南京市民营经济协会副会长、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校董、南京中医药大学副董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丰盛健康学院院长、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主席等职。先后荣获“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优秀民营企业
丰盛创始人
126、薛禹群
  薛禹群,水文地质学家, 1931年11月2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三维热量运移模型,用于上海储能。揭示了海水入侵、咸水入侵规律,建立了潜水条件下的三维海水入侵模型、三维咸/卤水入侵模型,用于胶东海水入侵、咸水入侵防治。建立反映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三维水—岩作用模型。系统研究水量、水质模
水文地质学家
127、潘赞化
  潘赞化(1885—1959),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西乡(今桐城市练潭乡潘楼村)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祖父潘黎阁,曾任清廷京津道台,举家迁居天津。赞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母戴氏抚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举家迁回桐城。光绪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晋华与陈独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庆北门藏书楼,组织“青年励志社”,从事反清宣传活动。他们的行动被清廷列为大逆,四出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日本,潘赞化
现代知名人士、诗人(18851959)
128、盛中烈
  盛中烈(1935~)安庆人。1955 年9 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盛中烈1953 年9 月至1955 年10 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5 年10 月至1985 年1 月在中南地质局、河南地矿局任技术和科研工作。1985 年2 月至1986 年5 月在安徽地矿局地质科研所任副所长、所长。1986 年5 月至1995 年11 月任安徽地矿局副总工程师。1995 年11
129、吴安林
  路桥缔结精彩人生  吴安林,国家一级建造师,国际项目经理认证委员会(IPMP)认证C级管理专家,现任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纵观他的成长轨迹,让人有无穷的回味。  吴安林1961年5月出生于太和镇。以前的太和镇可以说是鄂州最贫困的地方,而对于吴安林一家来说,贫困无疑来得更加激烈,他兄妹6人,五男一女,而吴安林在家排0,上有大哥,下有弟弟妹妹,吴安林5岁就帮家里放牛。有一次他放的牛
130、田鸿宾
   田鸿宾(1906~1972)奉天(今辽宁)法库人。幼读私塾,后考入县立中学。192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土木科。不久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卫生工程硕士学位。1930年毕业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河北工学院、东北大学等校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随校迁至西北,任西北联大工学院教授。1938年工学院从西北联大分出,与其他院校合组西北工
(19061972)
131、宋文治
  宋文治(1919—1999),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于上海广告社学徒,又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肄业;后任中小学及师范美术教师。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后任副院长;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省政协常委。擅山水画;初习“四王”山水,后从师吴湖帆等;五十年代起,深入生活,探索推陈出新。作品有《山川巨变》、《梅园长春江南春潮》
现代画家(19191999)
132、郭影秋
  郭影秋(1909~1985) 中共高级干部。江苏铜山县人。民国17年(1928)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民国21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民国24年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曾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50年代中期,社会上一些人议论“共产党领导不了高校”,甚至有人公然要共产党“退出高校”。此时,郭影秋主动向中央“请缨”,要求到教育
(19091985)
133、金根
  金根(1903—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原名金光珍,别名金弦。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庆兴郡雄基邑的一个农民家里。1908年,随全家移居到中国吉林省和龙县光照屯。1910年,入光齐谷小学读书。1916年,考入延吉中学。1918年,考入吉林工业学校。在校期间,接触到革命思想。毕业后,考上南京大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1924年以后,先后担任和龙县北獐洞、大扇洞等小学校长。课堂上他热
(19031937)
134、刘迺敬
  刘迺敬(1893~1969),字觉凡,巢湖市半汤镇人,后迁居巢城小西门迎仙巷,早年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幼年时,他勤奋好学,喜读英语。青年时代对古诗文有浓厚兴趣。他品学兼优,毕业后获得学校推荐,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攻读教育学,获文学士学位。先后任金陵大学讲师、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民国10 年(1921 年)前后,公费出国,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获教育硕
(18931969)
135、陶大镛
  陶大镛(1918-2010),男,1918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经济系。1942-1946年先后担任中山大学讲师、广西大学和交通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教授。1946-1948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在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工作。1949年在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文汇报》经济
(19182010)
136、余光烺
  余光烺(1897——1980),今会宫镇余街人。光烺幼年丧父,依兄嫂为生。桐城中学毕业后,先后赴日本、美国留学11年。在美国求学期间,因官费不足,白天为人做杂工,夜晚到学受课,进入研究院后,由于勤工俭学有节余,才能白天听课。 民国17年(1928年),他学成回国,先后任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长期担任系主任和教研室工作。 光烺性格宽厚,不与人计较长短,而临大节,却不丝毫苟且。方治和
(18971980)
137、王蒙
  王蒙 (1934~)河北南皮人。中共党员。青年时代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后任共青团北京市东四区委副书记。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改正。历任北京师范学院讲师、新疆文联、伊犁巴彦岱公社二大队副大队长、文学局创研室干部、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中国作协常务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十届常委,中
138、吴忠性
   吴忠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教育家,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测绘专业人才,而且开创了我国地图投影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测绘制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被公认为著名测绘专家和我国地图投影学科的奠基人。1980年,吴忠性出席“国际地图学会第6次代表大会”和第10次国际地图学术讨论会,代表我国首次向该国际组织提出了“国家报告”。他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名誉理事,北京测绘学会负责人,《测绘学报》
139、叶兆言
  叶兆言 (1957~)江苏苏州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班。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江苏作协专业创作员、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太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
140、祁开智
  祁开智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解放前,先后在安徽、南京、陕西等地的高校任教,他痛恨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与进步学生一起同反动当局进行了斗争。解放后,他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副教务长等职,为我国的导弹、卫星运载工具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祁开智(1906-1969),又名祁伯达。生于潜江县周矶祁家台。从小勤奋好学,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物理系,193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12月绕道欧洲回国。回国后
(1906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