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名人介绍(4)
61、吴培亨
  吴培亨, 超导电子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日本东北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微波到太赫兹波段)应用。在探索有关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的超导电子器件、推动超导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62、孙叔平
  孙叔平(1905~1983),又名颛孙钧、颛孙叔陶、孙劲秋,萧县王寨镇孙小庄人。幼读私塾,民国8 年(1919 年)入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第二中学,民国15 年又以同等学历考入武昌大学。在大革命0中,他拥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积极参加革命宣传,“七·一五”事变后,回到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 年,孙叔平任中共萧县第一届委员会书记。次年2 月以后,曾任中共睢宁县特别支部书记、县委书记,
(19051983)
63、郑有炓
  郑有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1935年10月1日生于福建大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研究。在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研究中,发展了生长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材料的光辐射加热方法和新技术。基于锗硅、Ⅲ族氮化物极化能带工程,发展了多种新器件。提出并实现了铁电体/氮化镓、铁磁体/半导体异质结构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64、李济生
  李济生, 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1943年5月31日生于山东济南。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方面,发现了低轨道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提高了定轨精度。建立了我国卫星测控精密定轨系统,满足了我国各型号卫星对定轨精度的要求。专著《人造卫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
65、戴元本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 192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奇异位势和非定域位势的瑞奇极点理论、层子模型研究、非交换群规范场论中费密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高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
66、方成
  方成,天体物理学家 1938年8月10日生于江苏江阴。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与天体物理学》(英文版)期刊主编。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
67、经福谦
  经福谦,(1929.6.7-2012.4.20)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0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2012)
68、高鸿
  高鸿(1918年-2013年)陕西泾阳人,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45年2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分析化学,1947年9月获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48年2月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终身教授,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0年11月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擅长仪器分析,特别致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2013)
69、王业宁
  王业宁,物理学家 1926年10月14日生于安徽安庆,籍贯安徽六安。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对于一级位移型相变的瞬态内耗与稳态内耗都最早获得重要的实验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发现铁电畴的粗(细)化具有一级相变特征,在三种(Y,Bi,Tl)高温超导体的正常态均发现存在三个类变相(只有晶格参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62019)
70、李林
  李林,生物化学家,1961年5月9日生于江苏南京。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曾任生化与细胞所所长,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对Wnt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71、童秉纲
  童秉纲, 流体力学家 1927年9月28日生于张家港市杨舍镇。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
72、王贻芳
  王贻芳,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3年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南通。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在中微子方面,是大亚湾实验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领导完成其设计、建设与科学研究,观察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得其振荡几率参数theta_13;提出并领导了江门中微子实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
73、刘云圻
  刘云圻,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2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籍贯江苏靖江。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和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证实了扩展p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p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
中国科学院院士
74、伍荣生
  伍荣生,大气科学家 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对大气动力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对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大气波动动力学中,解释了气象观测中的某些现象。在非线性波动共振的研究中,最早提出共振周期与大气中的中期天气过程相应关系。在边界层动力学研究中,建立了四力平衡
中国科学院院士
75、苏青
  苏青(1914年~1982年),女,原名冯和议,字允庄,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上世纪40年代,上海日据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88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毕业移居上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中篇小说《歧途佳
中国作家、剧作家(19141982)
76、陈伯华
  陈伯华(1919.3-2015.1.30),湖北武汉人。湖北汉剧旦角,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武汉汉剧院院长,湖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等。获得 “汉剧艺术大师”称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代表作《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三请樊梨花》等。著有《陈伯华唱腔选》、《陈伯华的舞台艺术》、《陈伯华回忆录》。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离世,享年96岁。1919年,
汉剧艺术大师(19192015)
77、童晓光
  童晓光(1935.4.8- )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1964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现为高级顾问,教授级高工。 参加过大庆、辽河、塔里木等盆地的石油勘探,渤海湾盆地、中国东部和其它地区的石油地质研究。1978年辽河断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第一完成人;1980年获石油部辽河曙光古潜山油田发现奖,为第一完成人;1983年中国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78、戴复东
  戴复东(1928.4.25-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79、陈联寿
  陈联寿(1934.3.14- )大气科学专家。祖籍福建惠安,出生于浙江定海。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2-84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大气科学系从事热带气旋研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该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长期以来他对台风做了系统性和开拓性研究并长期从事和负责全国范围天气预报和警报的制作和发布;主持、设计并合作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80、黎介寿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军队江苏省重点学科(实验室)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等。 长期致力于肠功能障碍的研究,尤其对肠外瘘、小肠移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