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任山西巡抚(2)
王璟
   王璟(1446~1533) 字廷采,号东皋,板泉镇大白常村人。明成化七年(1471)中举。成化八年中进士,任河南省登封知县。后任两京御史。弘治三年(1490)巡抚山海关与保定诸郡。弘治九年晋为光禄寺少卿。弘治十四年再升为南京鸿胪寺卿,是年擢为都察院佥都御史,理两浙盐政。弘治十七年冬,奉诏巡抚河北保定, 向正德皇帝提出了取消一些苛捐杂税、撤销皇庄的一系列建议。正德六年,出任山西巡抚,整饬军马,改
(14461533) 正统六年二月庚子(1511年) -- 正统六年十月壬辰(1511年)
姜洪
  姜洪,字希范,安徽省广德县人。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卢氏知县单骑劝农桑。民姜仲礼愿代父死罪,洪奏免之。征拜御史。生平孝宗即位,陈时政八事。历诋太监萧敬,内阁万安、刘吉,学士尹直,侍郎黄景、刘宣,都御史刘敷,尚书李裕、李敏、杜铭,大理丞宋经,而荐致仕尚书王恕、王竑、李秉,去任侍郎谢铎,编修张元祯,检讨陈献章,佥事章懋,评事黄仲昭,御史强珍、徐镛、于大节,给事中王徽、萧显、贺钦,员外林俊,主事王纯及现任尚
正统七年四月乙亥(1512年) -- 正统七年六月甲子(1512年)
郑宗仁
  郑宗仁(1451-1522),字体元,直隶任丘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弘治十七年(1504)转南京太仆寺少卿,陈马政,深切时弊。正德四年(1509)改光禄卿。正德七年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抚山西。正德九年召为户部右侍郞提督仓场。三年后兼左佥都御史督宣大军饷。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嘉靖元年(1522)十一月二十四日卒于官,年七十二。
(14511522) 正统七年六月甲子(1512年) -- 正统九年二月辛丑(1514年)
王珝
  王珝,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正统九年二月丁巳(1514年) -- 正统九年十一月庚午(1514年)
李钺
  李钺(1465-1526),字虔甫,号毅斋,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元年,因论中官李兴等罪,并请斥尚书李孟旸、都督神英。权阉刘瑾恶李钺劾其党,假他事罚米五百石输边。瑾败,出巩昌知府,寻迁四川副使。以平四方功,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世宗即位,历兵部左、右侍郎,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李钺长军旅,料敌多中,屡建战功。嘉靖二年(1523),以塞上无警召还。进右都御史
(14651526) 正统九年十一月丁丑(1514年) -- 正统十二年七月丁亥(1517年)
张襘
  张襘,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正统十二年七月癸巳(1517年) -- 嘉靖元年(1522年)
胡锭
  胡锭(?-?)明朝长垣人。政治人物。其父胡睿是天顺元年进士,工部左侍郎。胡锭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称“胡氏父子双侍郎”。嘉靖初年,撰有《漷县减差碑记》。
嘉靖元年二月戊子(1522年) -- 嘉靖二年八月乙丑(1523年)
毕昭
  毕昭,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嘉靖二年八月丁卯(1523年) -- 嘉靖四年二月己酉(1525年)
江潮
  江潮,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嘉靖四年三月癸亥(1525年) -- 嘉靖六年(1527年)
常道
  常道,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嘉靖六年四月丁卯(1527年) -- 嘉靖七年九月丙戌(1528年)
王应鹏
  王应鹏,鄞县人,字天宇,于戊辰年中进士以后,任苏州府嘉定知县,任职期间,为人端正廉洁而审填,言行不苟。对公文簿册等细小繁琐之事,无不亲自查核。王应鹏良好为官作风,无不是从小养成,他年轻时跟随王守仁(阳明)先生学习,在严师淳淳教诲之下,一身正气,从不敢有丝毫洵私,由于在嘉定任上处事公断,人称“王青天”。他曾经核实判处副职黄某的罪行,斥责县丞张某的-行为。修筑城墙防备强盗,使得县内安定宁静。他倡导文会
嘉靖七年九月丙戌(1528年) -- 嘉靖七年(1528年)
刘大谟
  刘大谟(1475~1542) 字远夫,明考城县隐贤乡(今兰考县张君墓镇)人。正德戊辰(1507年)科进士,时任户部主事,督古北口军饷,以革除弊端,严禁权贵阉官侵吞军饷,改任监察御史。时值刘瑾专权朝政,大谟与刘天和、董建中等直言时弊,使言路大开。后出任辽东按察使,遭权阉李章诬陷,贬隆德县典史,又移蒲田知县,凤阳府同知,浙江按察佥事,皆以政绩著称。嘉靖初,转陕西副使,四川左参政。嘉靖十二年(1533
(14751543) 嘉靖七年十二月己卯(1528年) -- 嘉靖八年六月甲申(1529年)
张翰
  张翰,是中国明朝官员,曾担任山西巡抚,主要从事山西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
嘉靖八年六月庚寅(1529年) -- 嘉靖九年九月己酉(1530年)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吏、文学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寓居南京之上元。孝宗(朱祐樘)弘治间进士,授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位冀南大名县西北)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夷号称 “金陵三俊”,后宝应(今江苏省宝应县,位高邮县西北)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他虚己好客,晚年罢归,始筑西园,后又兴建宇舍,客来常满,著有《浮湘集》、《
(14761545) 嘉靖九年九月乙卯(1530年)
黄钟
  黄钟(生卒年不详)字朝阳,沙县城关丛桂坊人。自幼聪明,9岁失父,16岁取得廪生资格。当时,闽人谈起诗,都推崇莆田,黄锤到莆田从师学诗。3年后返回,诗名大显。明弘治二年(1489年)考取举人,授六安州同知。黄钟爱百姓,操守清正。倘有公案,一定详审明察,究其来龙去脉,才给予判断。所以百姓都颂赞他为“黄精实”。弘治八年(1495年),黄钟代理知州,遇上灾年,黄钟除了开仓放粮外,又拿出自己的薪俸,买米熬粥
嘉靖十年二月甲戌(1531年) -- 嘉靖十一年九月乙丑(1532年)
陈达
  陈达(1482~1554),陈叔刚侄孙,陈烓之子,字德英,号虚窗。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宁波府推官,审判公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北京职方郎中、太常少卿。嘉靖初(1522年),升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因议折粮,得罪严宗藩,罢归。
(14821554) 嘉靖十一年十二月戊戌(1532年) -- 嘉靖十二年七月丁未(1533年)
王德明
  王德明(1482-1537),字宗周,号一泉,清苑(今河北保定)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封丘知县,调嘉善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工书,正德六年(一五一一)尝书明陈先生学政序碑。《嘉兴志补》。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封丘知县,调嘉善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嘉靖十三年(1534)十二月,山西晋府中尉表杆等夜饮大醉,与恶少喧哗。德明下表杆等于按察司,宗
(14821537) 嘉靖十二年七月己未(1533年) -- 嘉靖十三年十二月乙卯(1534年)
任洛
  任洛,男,明钧州(今禹州)人。正德五年(1501)河南乡试获第一名。第二年登进士第。初任桐乡县尹,守职爱民,离职时,桐乡人为他立“去思碑”。后选拔为监察御史,临事敢言。他在巡按山西和南北直隶时,不畏权,有仗势违法的就打击制服。后任巴州兵备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山西左右迎政使、巡抚、佥都御史等职。辽东军队起事,任洛奉命前往。后升陕西巡抚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引退后,在州西顺店村建造别墅闲居。
嘉靖十三年七月壬辰(1534年) -- 嘉靖十四年四月丙午(1535年)
韩邦奇
   韩邦奇(1480~1556年),字汝节,号苑洛,明代学者。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父绍宗,曾任福建副使。邦奇聪颖好学,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任吏部主事,进员外郎。正德六年(1511)冬,京师地震,邦奇上疏陈述时弊,触怒武宗。不久,给事中孙祯等弹劾失职臣僚,邦奇亦列名其上,被贬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佥事,辖杭(今浙江杭州)、严(今浙江建德县)二府。当时,在浙江的四名宦官为非作歹,王堂为镇守,晁
(14801556) 嘉靖十四年四月丙午(1535年) -- 嘉靖十七年四月乙巳(1538年)
路迎
  路迎(1483-1562)字宾旸,山东汶上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旋迁入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
(14831562) 嘉靖十七年七月甲戌(1538年) -- 嘉靖十八年(15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