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任兵部尚书(4)
李化龙
  李化龙(1554-1611)明朝官吏。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任嵩县知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巡抚辽东,击破把兔儿等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同意小歹青开通木市的请求,同年离任。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被朝廷起用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历时一百十四天平乱。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开通淤河二百六十里,天启四年(1624年)死于任上,谥号襄毅,
(15541611)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蹇达
  蹇达(1542年-1608年),字汝上,更字汝循,号理庵,巴县(时治今重庆主城区)人,明初明臣蹇义六世孙。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蹇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抗倭名将,为我国古代国防呕心沥血,无愧于“民族英雄”这个称号。人物介绍蹇达(1542年-1608年),字汝上,更字汝循,号理庵,巴县(时治今重庆主城区)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幼年不太聪慧,十岁后开始脱颖而出。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举
(15421608)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薛三才
  薛三才(1555~1619)字仲儒,又字青雷,明定海(今镇海)县城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礼科给事中、户科左给事、兵科都给事中,数次上疏论政,言辞剀切,曾因是被夺俸一年。后任湖广右参政,分守荆西道,为官匡扶正直,不畏权贵,几致祸。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单骑就道,谢绝迎候。任内整饬军纪,制御有策,继升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边务。嘱所属凡大吏到任,百
(15551619)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王象干
  王象干,号霁宇,祖籍诸城大营(今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大营村),新城(山东淄博桓台)人,明朝兵部尚书。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王贵的第六代孙,王之垣之长子、王重光之长孙。隆庆四年乡试中举,隆庆五年(1572年)进士,先后任闻喜县知县,官至兵部尚书。多年镇守蓟辽,治军有方,威震九边,万历四十二年秋,称病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桓台建有四世宫保坊,相传为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后因边境多
(15471631)
孙承宗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桑干河、走飞孤(在今涞源县北),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通晓边防军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取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春坊中允、左谕德、司经局洗马。万历四
(15631638) 天启二年(1622年)
熊廷弼
  熊廷弼(1569~1625) 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楚党。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 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明史》称其“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15691625) 天启元年(1621年)
李春烨
  李春烨(1571-1637)明末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泰宁城郊际溪村人(一说泰宁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质,号二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人物生平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曾奉诏存问楚王、岷王,再奉节祭葬益藩。任行人四载,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在京官的统一考选中,考绩列为第一,被任为工部给事中。明天启二年(1622年),转
(15711637) 天启六年(1626年)
邵辅忠
  邵辅忠,明朝大臣。字广益,号上葵,浙江镇海人(今宁波北仑人)。曾与姚宗文、陆卿荣、郭巩等十三人,受徐大化举荐,受事于魏忠贤。生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进士及第,与叶向高同届。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兵部尚书,封大司马,赠太子太保。邵辅忠依附浙党,初为阁臣沈一贯亲信。工部郎中任上,弹劾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诈似直,列具贪伪险”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也跟着弹劾李三才。而李三才连上四疏,极力为自己
天启五年(1625年)
阎鸣泰
  阎鸣泰(生卒不详)清苑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为辽东参政、拾遗,被弹劾罢归。后来起用为佥事,分巡辽海(治今辽宁开原北)。开原失陷以后,被经略熊廷弼派遣巡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不久,托病谢职回家。天启二年(1622),起用原职,监军山海关。不久,升为副使,受重臣孙承宗知遇,屡次上疏推荐。同年八月,孙承宗自请督师蓟州(治今天津蓟县)、辽东(治今辽宁辽阳),擢升阎鸣泰为右佥
天启六年(1626年)
崔呈秀
  崔呈秀(1584.8-1627年),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明末阉党“五虎”之首。崔呈秀,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 熹宗天启初年,擢升御史,巡按淮、扬。期间因赃私被都御史高攀龙举报,遭朝廷革职等候处置。于是投奔阉党头子魏忠贤,叩头涕泣,乞为养子。当时,魏忠贤受到朝廷大臣们的交相攻击,正想寻求外援,因此收留了他,为他鸣冤叫屈恢复了官职。 崔呈秀从此成为阉党的中坚,结党营私,将东林党人和非东林党人名
(15841627) 天启七年(1627年)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别称袁督师,明朝末年名将。袁崇焕曾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有效抗击了清兵,因魏忠贤而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除去魏忠贤,袁崇焕也得以重用。然而,袁崇焕在与皇太极一战中,却被诬陷与后金军有勾结,崇祯皇帝判其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袁崇焕曾著有诗词《落第》、《秋闱赏月》、《入狱》、《狱中对月》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公元1619年(万
(15841630) 崇祯元年(1628年)
王洽
  王洽,字和仲,临邑县沙河子村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历任东光、任丘、长垣知县。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洽上任东光知县后,他遍访百姓,体察民情,众官和百姓都非常佩服他。他得知有一伙以“苟良信”为首的强盗,经常在东光一带掠抢百姓的财资,以至于民不聊生。王洽先是对苟良信不问不闻,后又设宴把苟良信“请”到县衙。席间,王洽面对匪首大胆、沉着,晓以利害,劝其归顺
(?~1630) 崇祯元年(1628年)
闵梦得
  闵梦得,文学家,乌程(浙江吴兴)人。字翁次,一字禹锡,号昭余。156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闵圭五世孙,闵一范之子,闵洪学从弟。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二十八年升郎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漳州,以宽为政,士民爱之。万历葵丑修《漳州府志》。后迁偏沅巡抚都御史、云贵总督。天启六年(1526)升兵部右侍,总督四川、云南、湖广、贵州、广西五
(15651628) 崇祯二年(1629)
张凤翼
  张凤翼(?—1636年),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宁兵备副使,忧归。天启初,起右参政,饬遵化兵备。三年五月,辽东巡抚阎鸣泰罢,擢凤翼右佥都御史代之。自王化贞弃广宁后,关外八城尽空,枢辅孙承宗锐意修复,而版筑未兴。凤翼闻命,疑承宗欲还朝,以辽事委之己,甚惧,即疏请专守关门。其座主叶向高、乡人韩爌柄政,抑使弗上。既抵关,以八月出阅前屯、宁远诸城,上疏极颂承宗经理功,且曰:“八城畚插,
(?~1636) 崇祯三年(1630年)
梁廷栋
  梁廷栋是崇祯三年到四年间的兵部尚书,根据《明史》记载,其人才干还算可以“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但品行操守上有些问题受到许多弹劾。所以他当了一年多,就被撤换,“得闲住去”。到了崇祯八年又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此外“代杨嗣昌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九年的时候,清兵又绕道长城喜峰口侵入关内,直逼京师。清兵经过的是梁廷栋的辖地,对此有直接责任,被命令戴罪入援,梁廷栋与罗维宁三边总督萎
崇祯三年(1630年)
熊明遇
  熊明遇(1579-1649),字良孺,号坛石,江西南昌进贤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长兴知县。四十三年(1615年)历任兵科给事中、福建佥事、宁夏参议。为人多所论劾,疏陈时弊,言极危切。天启元年(1621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南京右佥都御史。崇祯元年(1628年)起兵部右侍郎,迁南京刑部尚书、拜兵部尚书,致仕后又起故官,改工部尚书。引疾归,明亡后卒。因接近东林党人,与魏忠贤不
(15791649) 崇祯四年(1631年)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官东昌府推官、吏部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
(15871644) 1634-1637
喻安性
  喻安性(1574~1654),字中卿,号养初,浙江嵊州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历官南昌府推官,有政绩,先后担任南昌府推官、礼部主事、吏部全事中、广东巡海使、山海关巡抚、蓟辽总督等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至澳门清查葡萄牙人蓄倭之事,天启四年(1624年),喻安性与袁崇焕东巡广宁,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柳河之役溃败,鲁之甲与李承先均战死,喻安性被罢免。崇祯时,拜兵部尚书兼
(15741654) 明朝兵部尚书
杨嗣昌
   杨嗣昌 (1588-1641) 明尚书,东阁大学士。明武陵(今常德)人。字文弱。杨鹤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生。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杭州府教授、户部郎、兵备副使。崇祯五年(1632)夏,擢右佥都御史。七年,升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时值中原饥馑,民不聊生。嗣昌奏请开金、银、铜、锡诸矿,以苏民困。又先后六次陈说边境事宜,深得崇祯帝赏识。八年冬,因父丧去官。八年,荥阳
(15881641)
王业浩
  王业浩,男,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馀姚县,明朝兵部尚书、进士出身。王阳明之弟王守文的玄孙。万历四十一年,登进士,授江西道试御史。 天启三年,升为山东道御史, 后改广东巡按御史, 历任湖广道御史、掌河南道御史。 崇祯二年,升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左通政、 通政使。 崇祯四年,升为兵部右侍郎, 担任两广总督、 广东巡抚, 后升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