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名人录
蔡琰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这些石碑在-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171239)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小陈乡阮庄村人,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竹林七贤之首,与稽康齐名。阮籍七岁丧父,家道清贫。其家居道北,而诸阮居道南,素称南阮富,北阮贫。阮籍学习不知疲倦,吃穿不慕富贵,常以孔子的徒弟颜回,闵子穹、子贡为师表,不畏贫困,刻苦求知,博览群书,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其诗专长五言,自然壮丽,有《咏怀》八十二首,表现嗟生忧时,苦闷彷徨,对现实多所讽刺,独具风格,后人称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大人先生传》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阮籍在哲学上,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又说: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
[三国] 竹林七贤 (210263)
刘仁轨
  刘仁轨(603-685),字正则,今本县张市刘向人。少时家贫,处隋末乱世,不能安居乐业。但仁轨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通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安抚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之改定数言,任瑰惊异,遂上 书推荐为息州参军,不久转陈仓尉。仁轨上任后,闻部人折冲都尉鲁宁,依仗权势,豪纵犯法,历任地方官都不能制止。仁轨劝其不再犯,而他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至此,陈仓一带百姓始得安宁,称仁轨刚强之尉。此事州司禀报太宗,太宗怒说: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即诏仁轨进京问话。仁轨说: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仁轨刚正,遂提拨为咸阳丞。贞观十四年(640年)秋,正值农民大忙季节,太宗欲出宫打猎,仁轨上表谏:今兹澍泽
[] 唐朝宰相 (601685)
蔡邕
  蔡邕(yōng)(133-192)字伯喈,尉氏蔡庄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少博学,师事于太傅胡广。蔡邕年轻时以读经为主兼授徒、写作。为了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曾辞过陈留郡的辟请、还拒绝了朝庭的徵用。他的《述行》、《释诲》两赋,叙述了这次拒徵的经过,抒发了不满现实的愤懑心情;表达了覃思典籍,蕴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的志趣;并广引历代做官的腾沉荣辱史事,意在戒励自己潜心治学,不要做官。他对当时读书人的社会活动也很少参与,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学问,终于成为有名的儒士。治学成果丰硕,还教出了阮瑀、路粹等有成就的学生;被萧统选进《文选》的《郭有道林宗碑》、《文范先生陈仲弓碑》等碑铭,也是这个时
[]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132192)
阮咸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 。阮咸是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他所用的琵琶与后来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唐时以他的名字为他所弹的乐器命名为“阮咸”,宋时简称“阮”。以人名来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仅他一个。阮咸不仅擅长演奏,也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说就是他所作,李季兰在同名诗中有“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的诗句。1950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持阮弹奏的阮咸画像,神情专注。据《琴史》记载:阮咸的儿子阮瞻“亦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
[三国] 竹林七贤
阮孝绪
  阮孝绪(479~536)南朝齐、梁学者、目录学家。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河南尉氏)人。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年五十八。于普通四年(523)开始动笔,又得到刘杳的无私援助,普通末(约526)成《七录》12卷。体例仿《七略》、《七志》而自定新法。分为内外两篇。内篇有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该目分类体系,自序称他勘酌王(俭)、刘(歆),其实,还吸取了荀勖、李充之长。《隋书·经籍志》称“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同时也批评说:“剖析词义,浅薄不经”、“大体虽准向、歆,而远不逮也”。隋许善心仿此目之体例,作有《七林》。该目早佚,但《七录·序》载于道宣所著《广弘明集》中,
神秀
  神秀(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尉氏县张市镇沙门村)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天定时-、排除一切杂念、使得心神恬静自在的“坐禅”为修行功课,就赞叹佩服说:“这才真正是我的师父。”于是就去侍奉弘忍,专门用打柴挑水来自己磨炼自己,来学弘忍的佛法。他对人说:“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忍择法嗣时,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表示他对佛教的理解。未得到弘忍赞许。当时秀的同学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原来无一物,何处
[] 唐代高僧 (606706)
尉缭
  尉缭,大梁尉氏人,战国时政治家、军事家。生魏惠王时,魏人鬼谷子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弟子隐于夷山。西汉刘向称缭为商君学。因受惠王聘,陈兵法二十四篇。晚年入秦游说。《列国志传》载;秦王一日与李斯议事,夸韩非之才,惜其已死。李斯乃进曰:臣举一人,姓尉名缭,大梁人也,深通兵法,其才胜韩非十倍。秦王曰:其人安在?李斯曰:今在咸阳,然其人自负甚高,不可以臣礼屈之。秦王乃宾礼召之。尉缭见秦王,长揖不拜。秦王答礼,置之上座,呼为先生。尉缭因进说曰:夫列国之于强秦,比犹郡县也,散则易尽,合则难改。夫三晋合而智伯亡,五国合而齐滑走,大王不可不虑。秦王曰:欲使散而不复合,先生计将安出?尉缭曰:今国家之计,
靳於中
  靳於中(1561-1644),字尔时,号习鲁,小陈乡靳老村人。生于书香之家,父靳冈、母娄氏,冠弟五人,於中居长。他聪明勤奋,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以户曹主政的身份,到浙江监理税务。他为官清廉,办事干练,政绩赫然。他带兵到辽东布置边防时,曾自己捐出薪俸修了60多里的边防工事,在巩固边防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以后又升迁为山西州牧,不到一年又升为柏台,巡抚保定一带。他还迁任过南京左司徒,最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原是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建都的地方,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把南京定为留都,名义上还保留一些和北京相同的中央机构,但都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权。靳於中被朝庭任命为南京工部尚
[] (15611644)
陈越
  陈越(973-1012),字损之,尉氏人。少好学,精通史学,文辞俊拔,对我国断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宋真宗咸平(998一1003)年间陈越中举贤良,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他与陈从易、刘筠尤为勤职,擢右正言,后死于酒疾。陈越一生,性情耿直而且任气。生活俭朴,家里的房子除了四面墙壁外,什么陈设也没有,他豪不在意,一心扑在历史研究方面。在他去世以前的几年中,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册府元龟》的编修方面。《册府元龟》是宋代的四大著作之一,也是清代《四库全书》中最大的一部书。它搜集的材料极为丰富,从上古到五代按事按人分门编纂,有一千一百多门,概括了五代以前的全部十七史。著名历史学家陈
[] 宋代史学家 (9731012)
氏叔琮
  氏叔琮(?-904年),河南尉氏人,五代时期后梁开国名将,壮勇沉毅,胆力过人,参与唐末晋阳之战,累官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天佑元年(904年),进洛阳为右龙虎统军,守卫洛阳。是年八月,受朱温指使弑杀唐昭宗,册立唐哀宗。事后,朱温以氏叔琮“军政不理”为由,贬为白州司户,不久赐死。乾化二年,诏许归葬。
[] (?~904)
阮瑀
  阮瑀(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 建安七子 (165212)
王天佑
  王天佑,南曹乡朱坡村人,清末尉氏县农民起义领袖。王天佑家境贫寒,为生计给本村地主王明家当长工。他为人耿直,好打抱不平。咸丰四年(1854年),河南遭灾,官吏横征暴敛,在捻军影响下,农民抗粮抗差斗争四起。清王朝下令各地成立联庄会,对农民造反以事防范。广大农民借联庄会这个官办群众组织的名义掀起了对官吏的斗争。是时,王明乘灾荒严重之机,向佃户加紧催租逼债,天佑挺身而出代表佃户当面斥责王明。王明怀恨在心,总想借机处治王天佑,恰在这时村里组织联庄会。大家推选王明当头目,王明心有余悸,就推让给王天佑牵头,忘想事败嫁祸于人。天佑毫不推辞地做了联庄会的会首。联合河西王兴隆,白庄李盼卢联庄会会首,组织大联庄会,
[]
石文卓
  石文卓(1908~1930),乳名小祥,字子立,号石头,河南省尉氏县张市乡石坛村人。出生于富裕家庭。他幼年就读私塾,耿直勇敢,乐于助人。1924年考入开封东岳艺术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同师生一道,参加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同年秋,入南京农业中学求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长江两岸为之震动,他深受影响,遂终止学业,返回家乡,秘密参加由中共党员萧人鹄、王黎声亲临尉氏主持成立的国民党尉氏县临时党部的活动。1927年3月16日,他作为尉氏县农民代表,出席在武昌雄楚楼中央农讲所召开的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聆听毛泽东、李立三所作的积极发动农民,组织武装,迎接北伐军的指示。
(19081930)
黄樵松
  黄樵松(1901-1948),字道立,号怡墅,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人。原国民党第30军军长,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他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娘子关、台儿庄和保卫武汉等战役,屡建功绩。抗战胜利后,他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8年11月在太原酝酿起义,事泄被捕,被押解南京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就义前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写下“戎马仍书生,何事掏虎子。不愿蝇营活,但愿艺术死。”他的《绝命诗》,表达了他矢志追求真理,愿为光明的新中国而献身的精神。黄樵松幼年时,举家逃荒到太康县城,黄樵松在村里念私塾,后入小学,1920年考入淮阳省立第四中学,发愤读书。他曾几次到尉氏县北边的朱仙镇岳飞
(19021948)
陈尧宾
  陈尧宾(1898--1958),原名陈玉堂,大营乡玉陈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读私塾,后入小学、中学,1923年考入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就读期间,被河南学生会派回尉氏搞募捐,由陶化美、吴连铭介绍加入国民党。1927年休学,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党政训练班,亲受邓飞黄的党务工作训练。结业后,受省党部之委同曹焕章、王祥太三人来尉氏首创尉氏县党部,发展党员一百三十多人,陈任监查委员。1928年任常务委员兼财务局副局长。任职期间,举办了党务工作训练班,创刊了新尉周报,进行宣传国民党,诬蔑共产党的宣传。当时中共地下党工作者陈子杰在尉氏师小合校任校长,组织了勤务工会等组织,陈尧宾查觉后,到处宣扬陈子杰是共
(18981958)
渠劭
  渠劭(1917~),曾用名渠润身、渠润泽,河南省尉氏县人。14岁考入尉氏县立初中,后就读于开封中州中学。受一些进步教师的影响,积极参加学校庆祝五一和纪念五卅惨案等政治活动。1935年8月,渠劭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开始阅读进步书籍,并以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对学校的蓝衣社、CC派等反动分子的斗争。1935年12月,为配合北平一二·九爱国-,渠劭积极参加开封学生举行的--和在火车站卧轨3天3夜的一二·一六-活动。1937年1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离开开封高级师范学校,到以国民党十五军名义、实际由中共豫西特委主办的训练班学习。1938年4月进入以冯文彬、-为正副主任的陕西安吴堡西北青训班学习
曹志生
  曹志生(1910一1950),原名曹国明,绰号曹十一,邢庄村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父曹文清,清末武秀才,在本村开过药铺,因医术不高,倒闭务农,今讹西邻,明诈东舍,村人送号二赖。有五子,曹志生行三,除小五外,其他均先后当了土匪。曹志生青年时期卖过凉粉,豆腐,在西北军当过三年兵,因过不惯部队生活跑回家。1933年,因不务正业吃官司,受了酷刑、出狱后投河东匪首陈老大,陈视其年轻劝他回家,并吓唬说:你没听到这一行伙常说的一套话吧,吃不愁、穿不愁,活人背个死人头。曹说:死算啥,我是从死里过来的,就是跳油锅,闯火海也不怕。入伙后,他对陈老大很会献媚,陈患病,曹给请医、端茶、送饭、捶背,照顾得无微不至,深得
(19101950)
蔡佑
  蔡佑,字承先,西魏、北周名将,他的父亲蔡袭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和西魏关陇地区的官员,蔡佑并不是代北武川人,也不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亲族,但却以他的勇猛忠诚,得到了宇文泰的信任,成为宇文泰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蔡佑年少时就有大志,他经常和好朋友李穆(后为宇文泰亲信,北周上柱国,并州总管)互相勉励说;“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怎么能长期处于贫贱的境地呢!”说完,两人抚掌大笑。宇文泰入关陇行原州事时,将蔡佑招为己用,后来宇文泰任夏州(统万城)刺史时,蔡佑已是其帐下都督. 关西大都督贺拔岳(宇文泰的老上级)被侯莫陈悦所害后,贺拔岳的众将在平凉推举宇文泰作为新领袖,派遣使者杜朔周到夏州迎接宇文泰,夏州当地的
全部尉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