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历史人物介绍2
叶森
  叶森,字木峰,犀溪乡犀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民国6年(1917),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与留日学生郭沫若、柯凌汉、郭公木、孙承烈、程一岳等人过从甚密,常聚会商讨富国强民之道。民国12年(1923)毕业回国,目睹寿宁教育落后状况,他深感责无旁贷,便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当时县劝学所刚改为教育局,他几次拒绝政界的邀请,毅然回到桑梓任县教育局长。不久,受陈嘉庚之聘到厦门集美学校、华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以后,又到省立第三中学、三
(18971955)
何隽
  何隽(1885~1952年),原名景常,字凤丹,斜滩镇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民国2年(1913)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民国5年毕业于司法讲习所。民国9年署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民国14年署北京高等审判厅推事,民国10年、民国18年分别在北京、天津获律师证书。民国19年在天津加入律师公会。何在北京求学时,就读过《共产党宣言》,尤其赞同“各尽其力,各取所需”、“工农为世界真正创造者”的学说。何任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时,认为“吾国先觉如李
(18851952)
范振辉
  范振辉(1911~1938)又名范岩寿,寿宁县城关人。贫民家庭出身,中共党员,历任中共寿景庆县委书记、寿政庆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7年初,中共闽浙边省委完全0,寿庆泰地区革命被敌人压下去。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闽东特委派范振辉到寿政庆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8月,建立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范振辉任书记,县委机关设在政和新康口,同时建立一支100多人的游击队。11月,叶飞奉命率闽东红军13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范振辉留在寿政庆地区
(19111938)
范义生
  范义生,鳌阳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他勇于为穷人打抱不平,深得群众爱戴。他曾出于义愤,慷慨解囊帮助素不相识的南阳乡下洋仔村人许威与土豪劣绅打官司。此后,便与许威成了莫逆之交。民国21年(1932)冬,经范式人介绍,义生加入叶秀蕃在鳌阳组织的赤色农会,随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春,中共寿宁特支开展镇反斗争,范式人、范义生前往纯池乡下禾溪村(现属周宁县辖)与共产党员徐应拾取得联系。3月13日,义生与徐施巧计进入土豪许海南
(19031936)
叶渊俄
  叶渊俄,字宪栗,号继高,清源乡清源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渊俄12岁私塾毕业后,随父学医,便崭露头角。其父送他到福州,在英国人办的柴井医学院学外科。经2年多的深造,于民国21年(1932)回乡,在清源开设外科诊所,专治刀枪外伤及皮肤病。由于渊俄医术高明,清源周围百里内的病人都纷纷上门求医。民国22年(1933),清源一带农民群众奋起参加革命,在战斗中,不少受伤的红带会战士和革命群众被送到渊俄诊所治疗,或请渊俄出诊。在穷人为求
(18951936)
范铁民
  范铁民(1906~1935年),字义全,又名林再生,鳌阳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自幼勤奋好学。就读鳌阳小学时,深得校长叶渊鸿的赏识。小学毕业后,家贫辍学。他目睹社会的黑暗,于民国18年(1929)纠集其谊兄弟刘乃滔、富坤德等人打出“劫富济贫”的旗帜,打击土豪劣绅,帮助贫苦农民,得到邻近乡村群众的响应,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人。民国19年,范铁民结识了福安县共产党人詹如柏、施霖,随即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接受福安县委指示,打入
(19061935)
叶秀蕃
  叶秀蕃(1904~1935年),乳名俊周,号鼎三,鳌阳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出生。自小胸怀大志。民国9年(1920),鳌阳小学毕业后,居家自学6年。民国15年考入福安扆山中学初中部。在学期间,读过《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并先后认识进步青年马立峰、詹如柏等人,开始接受革命道理。当年“五·四”之夜,他率领数十名同学高唱“国耻歌”,查抄了福安城内“平阳客栈”的日货,并将其当众焚毁。民国17年,从扆山中学毕业后,即
(19041935)
叶允宝
  叶允宝,字祖清,化名马致宝,大安乡交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民国20年(1931),由范浚介绍参加革命,担任寿宁县第一个秘密“贫农小组”组长。以后在西区的小东、地洋一带,协助范浚建立了一批“贫农小组”。民国21年春,在范浚的领导下,允宝率领大安、交溪两村的9名青年人,请师傅在大安设坛“学法”,借此开展革命活动。4月,闽东第一支农民武装——红带会在大安诞生,允宝担任第一支红带会队长。之后,他又受命到西区、南区的一些乡村,发展、组
(19111933)
范浚
  范浚(1902~1933年),字子澄,名延林。大安乡大安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其父范友文,秀才出身。范浚性格豪爽耿直,虽生于大户人家,却从小生活简朴。民国13年(1924),毕业于鳌阳小学,同年考入福州师范初中班。民国16年初中毕业后,即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文史科。时,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他在同学朱增江等人的引导下,阅读《响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民国17年(1928),范浚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
(19021933)
林栋
  林栋,字德如,号隆山,四都(武曲乡梅洋村)人。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八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辛亥革命后,当选为福建省闽海道复选区众议院议员,出席过国民议会第二届常委会。晚年归里后,在梅洋漳湾搭盖山寮,营造杉、松、榛、茶、竹上千亩。栋生活简朴,在礼部任职,常徒步入署,鄙夷那些坐在四轮马车上“奔驰十丈尘漫漫”的权贵。他每次还乡,一进寿宁县境即下轿步行。民国时期,福安县民间还上演过林栋为官清廉,为民办事的短剧。
[] (18591921)
吴峨
  吴峨,字雪岑,十二都(清源乡岱阳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恩贡。擅长书法、诗、画、雕刻,他的《前赤壁赋》中楷书帖曾刊版发行,流传甚广。他画的花鸟,栩栩如生,尤以牡丹为时人赏识。吴峨画的牡丹为浙江省泰顺县博物馆收藏。乾隆二十七年吴曾参与《福宁府志》的采辑工作。其卒于乾隆四十五年。
[]
吴珏
  吴珏,字二玉,号琢庵,坊一图(清源乡下楼村)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12月生。珏在学童时代就颇负才名,长大更博览群书,尤其对医学有造诣,深通《黄帝内经》,擅长针灸。珏医德高尚,其一生以行医济世为己任,足迹遍及闽东北与浙南各县。为贫者医疗,不计报酬。从医数十载,治愈顽病痼疾不计其数,县民尊为“吴太医”。至今民间还传诵“一针救两命”的事迹。当时的福宁知府李拔赐赠“一郡久夸卢扁望,三年徒抱树云心”板联予珏,至今尚存。珏每有心得写成医案,
[] (1697~?)
柳元
  柳元,字仁甫,号印泉,坊四图(鳌阳镇)人。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万历十二年(1584)贡生,历任南平县儒学训导、广东省惠州府兴宁县教谕。他酷爱人才,在任时常以自己的薪饷济助好学者之生活费用。其著作有《剑溪讲馀》、《长溪讲馀》、《理学指南》、《养蒙诗草》、《易经阐微》、《五经管见》、《山居文集》等,为当时理学名儒。柳元一生廉介自守,晚年闭户山庄,日事诗酒。卒年不详。其子春芳任四川高县、江西德安县知县;孙汝霖,任江西九江府通判。
[] (1533~?)
姜英
  姜英,字士杰,十二都(清源乡姜厝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明天顺三年(1459)秋,中第二十二名举人。历任浙江萧山县儒学教谕、江苏南京武学训导、湖北当阳县知县。在当阳任职九载,勤政爱民,不阿权贵,修建城池,明辨诉讼,深受群众拥戴。离任时,民为之谣:“姜当阳,古循良,任满去,德难忘”,并建亭纪念。楚王赐予勤政诗,都御史李公实也赠诗,肯定其为政之道。其子姜礼,字用和,明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后任广西梧州府通判。
[]
缪蟾
  缪蟾,字升之,一都(犀溪乡西浦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状元。补修职郎,转儒林郎、武学博士。据西浦《缪氏宗谱》:蟾才貌双全,宋绍定五年(1232),理宗皇帝以皇姑临安公主赘蟾为驸马,官至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谱又载:有状元坊诗一首赞誉缪蟾:“先人学力冠当时,南宋春魁天下知!圣主赋诗荣御宴,皇姑择偶庆佳期。久经风雨坚坊额,犹幸余光润道碑。感发贤侯彰旧学,申明再建耀城池。”缪蟾诗文俱逸,惜年久失散,其《应举早行》七律收入清康熙版《寿宁县志
[]
陈洪轸
  陈洪轸,乳名敖添,字汝翼,号静庵,坊一图(鳌阳镇)人,生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卒于宋淳化二年(991)。父汉唐,官拜泉州提刑。洪轸于宋乾德三年(965)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去世时追赠礼部侍郎)。淳化元年(990),轸献宅扩建三峰寺。寺后有陈氏宗庙,内塑轸像。该寺为寿宁八景之一,今尚存。1985年,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开辟为游览区。
[] (937991)
张高谦
  张高谦(1948~1961年),1948年生于福建省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张高谦出生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翻身解放。张高谦的父亲是副业队长、劳动模范,母亲是互助队长、妇女代表、劳动模范。张高谦的父亲常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教育孩子们要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告诉孩子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还对孩子们说:“在旧社会,我们穷苦农民世世代代给地主干活,穷人的命不如一条虫,饭都没
(1948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