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历史人物介绍2
伍先球
  伍先球(1890~1935)伍先球,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三口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民国20年7月担任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民国21年1月,经组织选调参加在江西瑞金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干训班学习两个月。民国21年8月,担任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发动群众开展对土豪劣绅斗争以及筹粮筹款等工作中,先球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才能和指挥
(18901935)
邹春才
  邹春才(1886~1935)邹春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长工和担夫。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曾被清流的苦力工人推选为“担领”。民国18年(1929)春,春才利用从清流至长汀往返挑运货物的机会,担任地下交通员,传递材料和信件。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工人运动等工作。民国21年8月,在清流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春才致力于清流的工人运动,在
(18861935)
游火旺
  游火旺(1954—)号半空,出生于福建清流县。早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绘画专业,后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课程班主修中国画理论与创作。曾在高校担任中国画和美术史教学多年,曾任《中国美术家》副主编、《中国青年报·大美术》学术主持。八十年代中以来,作品在全省、全国的正规展中频频获金牌、铜牌、一等奖、优秀奖。八十年代活跃于福建美术界、九十年代有声于中国画坛。二十年来约一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机构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副研究员、市政府津
萧锐
  萧锐,萧瑀长子,母独孤氏。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袭父爵为宋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将征高句丽,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根据唐俭碑,萧锐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后。新唐书 列传第八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止葺故第,门列双戟而已。锐卒,更嫁姜简。永徽二年薨,高宗举哀于命妇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丧次故城,帝登楼望哭
[]
李传健
  李传健(1960~1984) 李传健,1960年出生在三明市岩前公社增坊乡。1979年12月应征入伍,旋任清流县武警大队消防中队副班长。入伍后,传健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为尽快掌握训练要领,他反复练习,直至动作娴熟利索。他当战士,重活脏活抢在先;当副班长,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当炊事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驾驶员,忠于职守,随叫随到。他负责保养的消防器材和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他和青年、团员一道组织学雷锋服务队,经常利用假日、节日走
(19601984)
林耀斌
  林耀斌(1912~1985.9) 林耀斌,原名福仪,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清流县永得里林坊村,民国1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排长、连长、西路军补充团营长、水东独立团团长、冀鲁豫一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河南新乡军分区副司令员、南阳军分区司令员。耀斌家境贫困,10余岁到纸厂做工。民国19年5月在长汀参加红军,编入第四军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二大队当传令兵。随军在赣南、闽西各县开展游击战。同年6月,该军改编为
(19121985)
刘德元
  刘德元(1910~1933) 刘德元,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雇农家庭。民国19年秋开始参加由中共地下工作者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2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青年工作。是年7月,在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财政部工作。8月,担任财政部长。其间,德元以办事认真、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群众的信任。他亲自带领游击队和县苏维埃工作人员打击了自己几个当土豪的亲戚,按政策没收他们的财产。土豪劣绅对他恨之入骨,组成团伙袭击县城,将德
(19101933)
黄维熙
  黄维熙(1903~1952) 黄维熙,字宗焕,清流县群英乡(今灵地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黄早年毕业于姚坊高等小学。及长,爱琢磨各种工艺,凡摸过看过的东西都能仿制。为施展一技之长,他到厦门购买百余件工具,在家里自办工艺作坊。他会打铁、打锡、钉秤,能制造各种农具,还能修造0、钟表、留声机、缝纫机,做衣服,而且都是精工细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为榨油坊打制的“油横”,20余个叠在一起,恍似一个,精密得里面放盏油灯,却不见一
(19031952)
李明光
  李明光(1902~1984) 李明光,字碧池,一名兆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生于清流县仁里乡李村(今李家乡)。明光幼时天赋敏慧。及长,就读于县立锄经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取福建漳龙公路局训练班受训,后即投入政界,目睹官场腐败、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他无心政事,不久辗转回乡,潜心学医。明光对经典医术悉心探讨,对脉诊体会尤深,曾撰《脉议》一书,称:脉理精微,茫茫难定。初学之士实难简化,应以“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者统辖。古人按
(19021984)
王瓒
  王瓒,字献珍,号翠云。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王瓒从福建省立全闽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县创办清流县立丰山高等小学,他废除体罚,把注入式教学改为启发式教学,开辟操场,注意体育活动。首届学生毕业后,学生人数倍增。遂在书院旁新建教室、膳厅、宿舍等,充实学校设备。以后该校几经易名为县立第一小学、县立中心小学、城关小学,王瓒仍在该校执教。共教毕业班级30多期,毕业学生2000余人,有的学生考入连城、宁化、长汀、福州等
裴春
  裴春,字雨樵,清流城关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他精心钻研国画,仿芥子园作法绘成画谱,分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草木、花卉、楼阁、写生8册。毕生清贫,醉心于艺术。雨樵自幼聪敏,童年就读私塾期间,便酷爱绘画,显露出艺术才华。他把课堂、桌椅绘成图画,供同学玩赏,甚而把老师也当作写生对象,逗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年岁稍长便决意外出,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先到桂林、广州游览写生;旋而,筹措资金,拜师访友、写生绘画,每遇佳山丽水,兴之所至,挥笔作
邹含英
  邹含英(1876~1927) 邹含英。字玉山。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清流城关迎春坊(今进步街)。同盟会会员。清末以增贡入全闽法政学校,结业回乡后,创办自治研究所,旋任县视学,不遗余力振兴清流教育。他对农、工、商业及地方兴革之事也悉心计划,次第实行。清宣统三年(1911),毗邻的归化与上杭、武平、永定发生纠葛,含英出面调解,几经斡旋,事遂平息,得到各界人士的称道。归化知事赠以“热心担义务,将来同仰万家春”之联,邓洛亭
(18761927)
沈德勋
  沈德勋(1873~1933) 沈德勋,别名毳毳,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清流县罗村里琴源村。早年组织自治军,在军阀混战中被击败,从此固守家园,为人治病。沈德勋继袭祖父大量遗产,盘剥村民,又兼营纸业,毕生过着豪奢的生活,是很有影响的绅士。民国7年(1918),援闽粤军派营长蓝玉田兼任清流知事,粮款均缺,无法供应军需。蓝到任即向全县摊派大洋每里一千元。随后又亲率警卫数十名到赖坊召集各里乡长开会。宣布派款数额时,与会人员惶然无策,寂然
(18731933)
李紫微
  李紫微,号奎壁,清同治九年(1870)十一月出生在有“银艺之乡”美誉的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从幼学习制作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又是珍藏品。制作金银首饰不但要精通技艺,还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紫微刻苦学习,勤奋琢磨,精益求精。他不泥古、不守旧,着意创新,他制作的八仙图、鞭子镯、竹节镯、金链、银链、庆子等金银饰品,深获众乡民的喜爱和好评。他制作的“庆子”造型美观,是儿童佩戴胸前的吉祥物,双面雕龙刻凤,图案清晰,立体
[]
郑铿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注重意境、技艺的提高。乾隆六十年(1795)冬,他的一帧长幅画“剑门风雨”,满纸雾气弥漫,栈道或断或续于山崖树梢间,道中骡马络绎、肩负行李者多人,或牵马戴笠披蓑步行的,或戴斗笠穿草鞋、张伞
[]
李彩高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无论在当时、后世都颇有影响。少时他随同在赖坊经营银器的父亲就读于赖坊南山书馆,酷爱诗文,娴熟书法。故乡的山川草木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山峦、田野、古寺、溪流、晨昏、夕照都是他所
[]
陈允升
  陈允升,字旭卿,号椒墅,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清流县梦溪里东坑村人(今余朋乡),乾隆丁未科贡生。允升生平沉潜经史,喜读书诗,文才广博。幼时,从学余日乾师。及长,潜心研读经史,曾被聘到永安丛桂书院主讲《易经》,从学者有永安、归化、清流学子30余人。80高龄仍练习小楷书法,晚年家境窘迫,但仍教书训子,处之泰然。所著《易史一隅》,“引史证经,士林贵之”,由其子陈方炜校刊付印。允升活动于乾隆盛世,崇尚程颐《周易程氏传》、朱熹《周易本义》之
[]
李于坚
  李于坚,字不磷,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其父李灼官居浙江提学副使。于坚天资聪敏,幼时日诵数千言,至长大成人仍能背诵。他涉猎经史百家,学识广博,偕同并州倪鸿宝巡行各地时,所到名胜之处都留题勒石。后于坚升为南京吏部郎,出理湖广政事,兴利除弊,革新时政。旋而,出任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加参政,体恤寒士,教授学生,深孚众望。清顺治五年(1648)五月,清流饥荒,斗米500钱,无处购买,富庶人家,积谷盈仓,却不愿出
[]
伍堣
  伍堣,字君晓,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1642)特奏进士,曾任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后被罢。四年后,又出守海南,任雷州知府。著述甚多,有《春秋旭旨》等专集行世。伍在刑部任期,风度凛然,清明廉洁,欲为朝廷出力。其时,刑曹有议大辟一案,当事者受贿鬻狱,重罪轻判。伍堣秉公执法,并向皇上陈述奸谣舞弊之状,因而触怒同僚,同僚对其栽诬陷害。皇帝听信谗言,伍堣终被罢官,谪居田里,整整四年。因国事日非,他又出任广东雷州知府。姜桂之性,
[]
李弃
  李弃(1597~1678) 李弃,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毕生杜门著书,著有《评订史鉴》,古诗35首,五、七言律诗及绝句百首,以布衣终老。他从小天资聪敏,饱读诗书。明崇祯壬申在何宗师科游泮。学业既成,欲为朝廷施展雄才,其时清兵入关,明王朝很快彻底崩溃。他愤慨悲怆,万念俱灭。清朝统一中国后,李弃决心“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自此屈守孤楼,从不下地,杜门著书,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李弃
[] (1597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