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历史人物介绍4
林秉祥
  林秉祥(1873~1944),龙溪县浒茂城内人。少时赴新加坡,1892年毕业于圣茹授斯学校,通晓英语,当上丰源航务局经理。后航务局改组为和丰轮船公司。公司全盛时拥有丰庆、丰祥等29艘远洋巨轮。航行南洋各埠及香港、厦门、上海等10多个口岸。秉祥热心公益事业,1903年因捐献6万银元帮助扩展当地莱佛士专科学校,被英国当局授予“太平局绅”荣誉称号。他爱国爱乡,曾得到福建省政府明令嘉奖。1915年11月,国民政府大总统颁发三等嘉禾章并赠木质浮雕
(18731944)
邱笃信
  邱笃信(1820~1895),字正忠,号勤植,海澄县人。其始祖原姓曾,元末由晋江迁居同安,后过继海澄县邱家,此后即以邱为姓。邱菽园(1871~1941),又名德馨、炜萱,笃信之子,新加坡著名诗人和爱国志士。1839年邱笃信到新加坡谋生。初在驳船码头做苦力、杂工。笃信刻苦耐劳,节衣缩食,立志经商。1850年,在驳船码头开设恒春号经营米粮。由于精心经营,不到20年,成为米业大王。到1870年已是新加坡的百万富翁。其时,他与人联合创办同济医社
[] (18201895)
陈齐贤
  陈齐贤(1870~1916),祖籍海澄县,出生于马六甲,其父陈德源是当地有声望的植物学家。齐贤小时聪颖勤学,他继承父学,研究热带植物,且有一定的造诣。1891年齐贤出任马六甲市政委员。1894年被委为太平局绅。1900年被选为马六甲侨生支会主席。1896年,新加坡森工部长兼植物园长李德(英国人)从巴西秘密带进橡胶种子20多颗,试验种植,因移植不很成功,遭到新加坡总督的攻击,失去继续试种的信心。齐贤得知后,在林文庆的鼓动下,他满怀信心,立
(18701916)
林文庆
  林文庆(1869~1957),字梦琴,祖籍海澄县,生于新加坡。1887年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英女皇奖学金,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成为赴英留学的第一名中国人。1892年获医学内科学士与外科硕士学位。又在剑桥大学继续学习一年。1893年回新加坡行医,他医术精湛,又能操汉语、马来语、英语、泰米尔语,因而能与当地病人对话,深受群众拥戴。1895年年仅26岁就被提名进入新加坡立法局。1897年与友人宋旺相合办《海峡华人杂志》,组织“好学会”
(18691957)
孙宗蔡
  孙宗蔡(1868~1947),字次典,号斗生,世居龙溪县城漳州。17岁时父母双亡,坚持读书和兼理小纸店业务。21岁时考中秀才。之后又转入霞书院学习。1905年,他在城西文昌宫修建校舍,创办县立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并担任学堂堂长。后又筹办乡四隅小学堂3所。这些小学堂都设国文、算学、修身、图画、手工、游戏等课程。同时也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从此,漳州有了新学,而且也逐渐普及公立小学教育。二年后,教育界出现三派势力纷争,孙不愿沽名钓誉,
(18681947)
杨衢云
  杨衢云(1861~1901),原名合吉,又名飞鸿,字肇春,号衢云,海澄县人。祖父杨福康,清廪生,曾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代理知县,后弃官出国,寓居马来西亚槟榔屿。父杨清河,先后在福建、香港当过巡理厅辅政司通事(译员)和书院教员。杨衢云幼从父读,1874年入香港一家英国海军船厂学习机械,因失慎而断去右手中间三指;于是转学英文,考试常名列前茅。1880年毕业后,任香港圣约瑟书院教员,后改就香港招商局船务书记长,1884年转任英商新沙洋行副经理。
[] (18611901)
许南英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蕴白,一作允白,又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戎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世居台湾省台南县。甲午战争后内渡大陆,曾任福建省龙溪县知事,全家遂落籍龙溪。许南英16岁时应童子试,后又参加乡试、会试。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土。授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但他宦情淡泊,念念不忘为乡梓服务。同年即回台南,县令陈步梯聘他为蓬壶书院山长,他推辞不就。光绪二十年,台湾巡抚陈景崧聘他协修《台湾通志》。光绪二十一年,中日
(18551917)
杨在田
  杨在田(1848~1931),字穰云,乳名知母,龙溪县角美碧湖(杨厝)村人。秉性纯朴忠厚,乐于助人,著名菲律宾华侨慈善家。1860年在田从家乡远涉重洋到菲律宾继承父业。少年肩负家计,备尝艰辛,倍加振奋精神,勤劳节俭,经营多年稍有成就。杨在田奋迹商场,讲求信用,将其父的小铁店扩展为瑞隆兴公司,由于精心经营遂成为马尼拉富商。他十分注重乡情,凡是到菲律宾谋生的家乡人有求于他,莫不真诚相待。他对商店职工严格要求,凡在故乡有妻室的,不许在南洋重婚
(18481931)
蔡锡勇
  蔡锡勇(1848~1897),字毅若,龙溪县人。清同治六年(1867)毕业于广州同文馆,同治十一年保送北京同文馆学习。蔡锡勇勤学博闻,精通英、法、日等国文字,先后出任中国驻日本、秘鲁、美国公使馆翻译官。后来蔡锡勇离开翻译官职回国,出任江汉关监督、广东实习馆教员。1884年,蔡锡勇被张之洞委任为洋务局委员,负责向外商订购冶铁、纺织等机器设备。他发挥精通多国语言的才能,办事效率既快又好。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就在武昌三佛阁创设湖北
[] (18481897)
林维源
  林维源(1840~1905),字时甫,号冏卿平侯孙。少时与兄维让到厦门就学。其父国华、叔父国芳相继去世后,兄弟俩回台湾共理家政。光绪四年(1878年)维让死,维源总管林氏家业。维源喜欢交游,善于经营产业,热心台湾建设和公益事业。钦差沈葆桢办理台湾海防时,计划在沪尾(今淡水)建造洋式炮台,他立即表示愿襄助万金以成其事;福建巡抚丁日昌视察台湾,主张在台湾修建铁路,维源慨诺捐银50万两,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开工,至光绪三年河南年间,该款遂转为豫
[] (18401905)
陈笃生
  陈笃生(1798~1850年)祖籍海澄县,生于马六甲,其家族早年到马六甲,以种植为业。陈金钟(1829~1892),笃生之长子,继承父业,成为新加坡著名工商界企业家。1819年,笃生到新加坡,先经营蔬菜、水果、鸡鸭业,挑到市场贩卖。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在十八溪畔开一小商店,经营土产生意。三年后颇有起色,与英商怀特赫合作,做大宗土产生意。他们输出热带土特产,如胡椒、甘密等,输入建筑材料,成为有名出入口商。经营二十年,讲究信用,在商界影响较
[] (17981850)
戴潮春
  戴潮春(?~1863),字万生,祖籍龙溪县,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祖父戴神保由福建移居台湾。戴家素富裕,历任北路协署稿职。万生之兄万桂与阿罩雾人因争夺水田失败,遂组织八卦会以自卫。咸丰十一年(1861年)彰化知县高廷镜下乡巡察,潮春擒捉一个横行乡里的土棍献给他,期望县衙予以惩办。但北路协副将夏汝贤以潮春不愿对他逢迎拍马而含怨,且怪潮春擅自擒捉土棍,有伤自己的威严,便想借机报复,要潮春出钱行贿,潮春财大气粗,不予理睬,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潮春被
[] (?~1863)
林平侯
  林平侯(1766~1844),字安邦,号石潭,清代福建龙溪白石保吉尚村人。其父林应寅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赴台开馆授徒。四年后,林平侯16岁也赴台,在米商郑谷店中当伙计。他办事勤快谨慎,很得东家信任。平侯省吃俭用,几年间积蓄几百两银子,受郑谷帮助在淡水做米谷生意。以后又和林绍贤包揽全台盐务,自购帆船贩运到华南沿海和天津、营口等地。不数年,拥有资产数十万。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平侯萌发从政的念头,遂向清廷捐了“同知”,出任桂林同
[] (17661844)
陈衷纪
  陈衷纪(?-1628年),中国福建漳州府海澄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华侨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成员之一,发迹於日本平户藩,後於1628年崇祯一年秋九月在澎湖被另一旧识、结拜兄弟海盗李之启擒斩。
[] (?~1628)
颜思齐
  “开台王”颜思齐(1589年——1625年),字振泉,漳州海澄县人。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并精熟武艺。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最早率众纵横台湾海峡,招徕泉漳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台湾通史》为台湾历史人物列传,“以思齐为首”。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思齐遭宦家欺辱,怒杀其仆,逃亡日本,以裁缝为业,兼营中日间海上贸易,(其实就是海盗)。数年后积蓄渐富。其间,思齐经常
[] (15891625)
苏精诚
  苏精诚(1915~1941),海澄县虎渡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时代,在进步老师苏孝恭、苏静的教育下,懂得很多革命道理。高小毕业后,苏精诚进入漳州龙溪工业职业学校,后转入厦门美术专科学校。苏静因反动派破孩出走海外,30年代初回到厦门,于是就同精诚等人住在一起。他们经常共同阅读进步书籍,探讨革命道路。“九·一八”事变发生,他们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积极参加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
(19151941)
苏静
  苏静(1910-1997),曾用名苏孝顺,福建省海澄县六口碑村(今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内溪村碑头社)人。早年赴缅甸谋生,1932年回国参加海澄县红军游击队,同年转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科长等,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率侦察部队前出收集情报,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师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01997)
赵以成
  赵以成(1908-1974),神经外科学家。福建龙溪(今龙海)人,1929年获北京燕京大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留院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神经精神科研究员及脑系外科住院医师。1937年获孙氏耳鼻喉科论文著作奖金并曾发明肠胃无菌吻合电动外科新技术。1938年入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学习。1940年发明预防粘连新法。1941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讲师。建国后,先后在天津和北京医院建立脑系科,建立并担任北京
(19081974)
李淑华
  李淑华 (19363—) 女,福建漳州人。擅长中国画。 毕业于龙溪师范艺术科。历任省出版社年画、连环画创作员,漳州市二轻系统设计人员,漳州市电影 站宣传干事,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师、二级美术师。作品有《龙江颂》、《山歌晚会》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庆丰收》入选全国中国画展,《元霄圆》、《周总理与邓大姐》入选第六 届全国美展,《水仙花》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风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龙江颂》、《水仙花》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林俊龙·
巫维轩
。水彩画入选《第六届中国水彩画大展》、《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获《第八届中国水彩画大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