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名人录
简大狮
  简大狮(?~1900年),原名简忠诰,出生于台湾淡水县,祖籍梅林坎下。简大狮胆量过人,嫉恶如仇,富有民族气节,是台湾抗日义勇军首领,被称为台湾“三猛”之一。大狮年青时回祖籍南靖县梅林坎下学武3年,技艺超群,常在漳、厦、码一带演武献艺,广交朋友。不久,渡海返台,在市集演武授徒,济困扶贫。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大狮的妻、妹被日军0致死,母、嫂、侄子多人惨死在日-下。大狮愤而变卖家产,募集义民1000余人在台北起义,抗击日本侵略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简大狮率领600余名义士袭击江头,攻打沪尾街,与日人赤狗枝队巷战于台北天后宫。此事引起日军恐慌,急忙调来大批援军,大
[] (?~1900)
王命爵
  王命爵(1525~1603年),号一所,金山水美(今新内村)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考中举人。嘉靖四十年,任河南密县教谕。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升安徽庐江知县。庐江田粮不均,农民连年赔累粮赋,王命爵实行丈田均粮的办法,按户按田立籍写明田亩数及应缴粮赋数额,将盖有大印的田赋帖子发给各户收存,解除无田载赋农户多年的赔累重负。命爵还全面整顿县政,革除积弊,乡民交口称道:“王知县是天赐我们的好父母官。”他离任时,父老乡绅联名挽留,竖立“去思碑”。隆庆六年,王命爵调任南京城兵马指挥,兼管讼狱之职。在任以公正廉明著称,深得民众爱戴,进京觐见皇帝时,受封正六品承德郎,御赐“清廉宴”。万历二年(1
[] (15251603)
李贞
  李贞于永乐九年(1411)乡试得中第四名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顺利通过会试成贡士,殿试夺得榜眼,授翰林院修撰,此科一甲三人破例均授翰林修撰。李贞曾参与修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九年任满,本当升迁,但因其不肯参与修佛书,改乡官便养。被贬高州府教授,遂以此官终其身。李贞志行超群,文章振藻。今存有其诗作几首。录《荔枝词》七言绝句一首,以见榜眼文采:雪水新调赤玉盘,佳人剥落玉浆寒。缘何不语停纤手,留得殷勤并蒂看。
[]
张丙
  张丙(?~1833年),白河天地会领袖,清道光年间台湾农民起义军首领,祖籍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中期移居台湾嘉义县店仔口庄(今台南白河镇白河里及永安里)。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当地大旱,粮价暴涨,各庄订立禁止粮食输出的公约。奸商陈壬癸勾结生员吴赞,偷运数百石出境,途中被庄人吴房、詹通等截获。陈壬癸恼羞成怒,到嘉义县衙诬告张丙通盗,知县邵用之逮捕并处死吴房,又出票拘捕张丙。张丙义愤填膺,决心铲除污吏,为民伸冤。同年闰九月初,嘉义县北伦仔庄民陈办的亲戚何某,被粤籍地主张阿凛-,房屋被烧陈办约张丙、詹通等袭击张阿凛宅院,后发展到闽粤人聚众械斗。陈办等人寡失利,率众往大埔林汛劫夺清兵军械。遭官军
[] (?~1833)
庄亨阳
  庄亨阳(1686~1746年),乳名天钟,字元仲,号复斋,奎洋上洋人,出生于贫寒农民家庭。自幼天资聪敏,19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八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出任山东莱州潍县知县。次年由于其母病故,回家服丧。服满后在漳州芝山书院任教。乾隆元年(1736年)由大学士杨文定推举,进京担任国子监助教。乾隆四年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乾隆六年改任汉阳府同知、湖北内监试、德安府同知、徐州府知府等职。乾隆九年升任江南按察副使,分巡淮安、徐州、海州道。庄亨阳学问渊博,平易近人,很受社会人士尊敬。在国子监任教时,大多数学生都要求拜他为师。他出身于穷苦家庭,出任各级地方官时,处处同情
[] (16861746)
陈常夏
  陈常夏(生卒年不详),生于明末,字长宾,号江园,南靖人。幼聪颖好学,年少时曾致力于复明筹划。顺治八年(1651年)参-试,中举人。顺治十八年,登进士,但未能人翰林。陈常夏毅然归隐,在邺山下九龙江边建屋以居,名“江园”。期间,他虽然贫寒仍赞助穷人。时有钟、黄二家仇杀,陈尸2具无人敢收,他出银代为收殓。明故臣杨联芳家道中落,死无以葬,他支30两银为其收葬。之后,又出资葬其友蔡俊之父母及知交徐某。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间,陈常夏家买一女子为婢,得知女子之夫被山贼所掠,为纳二百赎金救夫而卖身为婢,他分文不收,退还女子。不想女子之夫又被镇帅勒为人质,他往见都督,为女子花费银子,屡经周折,终使其夫妻团
[]
郭锡镏
  郭锡镏(1706~1765年),又名天赐,生于龙山庙兜。幼年随父去台,初居半线(今彰化县属),后迁大加蚋(今台北市)。在兴雅庄一带垦荒种植,凿洞修渠,引水灌溉,为台湾农田、水利建设奋斗一生,是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突出人物之一。郭锡镏约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后随父去台,经过父子10余年惨淡经营,积蓄一定财产。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新垦土地日广。为实现大规模经营农业的雄心壮志,郭锡镏于乾隆初年北迁大加蚋兴雅庄一带开发大荒埔。同时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乾隆五年(1740年),他将彰化田产全部变卖,募工在新店溪支流青潭溪上围堰截水,开凿大坪林合兴寮石空顶圳,历经数年终告完成,解决部分农田缺水问题
[] (17061765)
刘金榜
  刘金榜(1837~1909年),又名诚正,字文超,船场亭仔角人,是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今称中华总商会)发起人之一。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英国殖民政府华人参事局参事、保良局委员及皇家艺术会会员。刘金榜幼年家境贫寒,咸丰八年(1858年)只身到新加坡谋生。先做工,后做小生意,以后创办“万山栈”中药铺。当时,新加坡还没有侨办银行,华侨小商人常为借贷无门而忧虑。刘金榜集资创办“福南银号”,以低息贷款、手续简便等招揽业务,颇受华人欢迎。由此宏图大展,遂成为南洋巨富。刘金榜致富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清光绪年间,他捐巨款献地皮,在新加坡惹兰大巴窑倡建“双林寺”。此寺庙是马来西亚半岛规模最大的中国式寺庙之一
[] (18371909)
赖翰颙
  赖翰颙(1697~1765年),字孚仲,号竹峰,世居南坑葛竹。雍正十年(1732年)举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参缮御制《文集》。乾隆元年(1736年)授为文林郎,任翰林院编修,后被特派稽察六科参修《大清律》和国史馆纂修官等职。乾隆二年,翰颙双亲相继逝世后,无意功名利禄,即上表辞职。回乡后,翰颙隐居南坑山区,潜心钻研学问,著书立说。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牵头修建葛竹通平和县的乞天岭大道和大岭通往南靖县城的九曲岭大道。他还帮助家乡建立各种乡规民约,创办书院、塾学。为发展家乡农、林业生产,他从外地引进山东梨、红柿、桂花、绿衣枳实、铁观音茶等优良品种,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翰颙以善书、画著称,早
[] (16971765)
陈祖生
  陈祖生,出生于明正统年间,祖籍靖城前街,其父移居习贤里竹园总(今龙山镇双明村下涂楼)。祖生少年时人宫当太监,由于学问渊博,性情忠厚,天顺皇帝调他到东宫伺候太子(即成化皇帝)读书。后来升任司礼监太监,参与草拟国家机要文件。成化十三年(1477年),御马监太监汪直利用皇帝委派他负责西厂特务机关之机,00,大兴冤狱,百姓怨声载道,百官敢怒不敢言。陈祖生激于义愤,支持尚书项忠、大学士商辂等人上奏成化皇帝,受到斥责。项忠和商辂均被撤职,陈祖生被贬任南京守备。弘治四年(1491年)六月,陈祖生母亲柯氏病逝,皇帝派福建布政司右参政魏瀚代为赐祭,诰封六品安人。陈祖生回家奔丧时,带回宫中御用的黑色糯米稻谷,家乡
[]
徐登甲
  徐登甲,字仲升,南靖县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登进士。授福山县知县,在职七年,政绩显著,升任署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知州。当时,海州连年水灾、旱灾,居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徐登甲忧心如焚,说:“民困急矣,古良吏大兴工程,以佣钱当赈贷,其法可师也。”遂报请上司,拨银2000余两,修筑州城。对踊跃参加的县民,计工发给工资;另发仓谷6000石,救济老弱残疾无劳力的贫困户。灾情逐步缓解,全县没有因饥饿而死亡的灾民。时值用兵西藏,海州承担运输军需粮饷。牛马车船等均由徐登甲独力筹办,不向民间苛索滥派,并且及时完成任务。朝中大臣称赞他是难得的能员,于是被擢升为吏部主事。徐登甲不
[]
黎韦
  黎韦(1915~1996年),祖籍南靖县,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棉兰。民国20年(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青年救亡协会工厂宣传组组长、陕北公学第十一队队长、指导员、校长办公室秘书、主任、延安马列研究院政治经济研究室国统区经济研究组组长、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副主编、新华总社部广播主任、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总、济南新华广播电台台长、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长、云南省计委副主任、云南省经委副主任、云南省物资总局局长、中共昆明市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政协主席等职。黎韦少年时期受共产主义启蒙
(19151996)
吴科
  吴科(1928~1970年),又名吴登科,金山庵后人。幼年丧父,家庭贫穷,小学毕业便从事农业生产。1949年9月南靖解放后,吴科积极参加乡政府工作,任过金山乡治安委员、乡长、团支部书记。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乡党支部书记。8月间,庵后、水美民工在兴建石龟水圳、砌造涵洞时,突然山洪暴发,工程有被毁的危险。正在发高烧卧床的吴科,以惊人的毅力带领民工奋勇抢险,硬是用沙袋堵住洞口,确保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54年除夕,村民吴万和在清理公用水井时因塌方被压在数米深的井下。吴科迅速赶来,组织群众抢救,并带头下井挥锄挖土,直至深夜2点多钟才把人救出来。万和的亲属感激涕零,齐声感谢
(19281970)
韩吾亮
  韩吾亮(1907~1977年),山城六安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靠租种地主田地和打短工过活。1949年9月南靖解放不久,韩吾亮被选为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任六安乡农会主席,1953年春任八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股长,1957年任六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网主任。韩吾亮培育水稻良种卓有成效,被誉为农民育种家,1963年被省农科院聘为特约研究员,1965年被县委聘任为农业生产技术顾问。韩吾亮从1953年开始潜心研究、培育水稻良种,在全县率先串换水稻良种“南特号”。1954年起他精心管理0.94亩水稻留种田,培育出来的种子比穗选、片选的种子增产一成以上,使八一农业合作社连年获丰收。195
(19071977)
沈毅
  沈毅(1904~1966年),字立明,乳名裘,船场张坑人。早年留学日本,获眼科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著名眼科专家、一级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和广州市医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等职。曾被选为广州市和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沈毅3岁时家贫如洗,被父母卖到龙山镇竹溪村沈家改姓沈。沈毅小时聪敏,深受宗亲喜爱。宗亲资助他到漳州、厦门求学。在寻源中学读书时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中学毕业后在漳州苏玉宾诊所当学徒、杂工时,工作之余刻苦学习,颇受苏玉宾赞赏。民国14年(1925年),在苏医师鼓励和资助下,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部,学习成绩优异
(19041966)
张荣汀
  张荣汀(1896~1973年),书洋塔下人,是南靖华侨企业家、南靖县茶叶生产奠基人、曲江中学创建者。张荣汀童年家境贫寒,只读六年私塾。21岁到荷属泗水谋生,开设永川公司,经营白糖。尔后到新加坡,开设南庆有限公司、丰太茶庄,其茶庄规模誉冠东南亚,是最早在南洋经营茶叶的南靖人。张荣汀致富之后,为家乡亲人提出发展茶叶生产的长远设想。民国35年(1946年),他在给家乡亲人的信中说:“吾村地处山区,有土便有财,能种植,何患穷也。若能组织大众垦植茶山,汀当作为资助之后盾。”此后,他给塔下村大坝标宸公学基金保管委员会陆续汇款15万元。同时,将多年来积累的茶叶知识,一一奉告乡亲,并经常选寄有关栽培茶叶的书刊
(18961973)
李明康
  李明康(1912~1936年),原名李美翘,上杭县庐丰人。民国18年(1929年)投身革命。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参加红十二军,后调红八团政治部任宣传干事。民国23年春,他随红八团深入漳(州)龙(岩)公路沿线及其两侧的岩南漳、岩永靖、永和靖边区开展游击战争,活动在南靖的和溪、水潮、金山、龙山和科岭、书洋、船场等地,打伏击、劫国民党军车、割电线、炸桥梁、打土豪、筹粮款,有力地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民国24年1~2月间,李明康受红八-遣,率领一支20余人的武装工作团深入到以科岭为中心的岩永靖边区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党、团和武装、政权组织。是时,李明康任武装工作团团长兼岩永靖特区委书记
(19121936)
陈羽帛
  陈羽帛(1602~1647年),号眉丈,别号可丹。祖籍靖城,后移居和溪。明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十三年登进士。历任广东道监察御史、陕西巡抚兼甘肃提督。奉旨钦差监督办理大仓粮饷事务,劳绩卓著,崇祯皇帝特赐“南天一柱”匾额。崇祯十六年春,陈羽帛上 书弹劾阉党汪拱等朋比为奸,弄权误国,词旨激昂痛切。皇帝览奏极为震怒,将汪廷杖。其敢于批龙鳞、捋虎须,曾名震一时。至明王朝覆亡后,陈羽帛遁居深山,其衣冠坟在今山城镇紫荆山龙交砂仑。其遗著仅存《招通邑输助守御弁词》。
[] (16021647)
吴玉德
  吴玉德(1900~1985年),字子美,龙山人。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英语,兼通日、法文。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成后回国,历任省立第八中学(漳州一中前身)校长、南平公立中学校长、私立厦门大同中学教员、龙溪县教育局长、省教育厅视导员、省立建瓯师范校长、省立龙岩高级中学校长、省立音专副教授、私立竹溪工业学校校长、省立龙溪师范训导主任、龙溪县立中学(后改为漳州二中)教员。1949年9月22日南靖解放后,在漳州二中任教。青年时代,吴玉德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寄希望于教育救国,他曾说:“中国的落后,政治因素而外,就是教育不普及,缺少人才。环视西方列强之崛起,无不是从培养人
(19001985)
全部南靖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