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名人录
颜虬松
  颜虬松,名仁贤,字又青,以号行世。祖籍山东琅琊,后自徙京兆(今西安)系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八世孙。后汉隐帝朝(949年)以明经而仕,官拜通事。五代时社会动荡,朝代更换频繁,加之虬松崇尚道学,厌弃仕途,于是弃官优游入闽北,在望浙山(道教名山,在今西津)遇吴十七。吴十七曾任后周谏议大夫,因得异传幻术,也弃官入闽,后定居于遂应场(今锦屏村,为该村开拓者)。二人相善,吴悉以幻术授虬松。虬松经澄源赤溪时,见其峰峦挺秀,溪水潆洄,树林蓊郁,于是便定居在那里,唐代名臣颜真卿的一支后裔就此落籍于政和,成为开拓政和的先哲之一。他不仅在赤溪一带开辟田园,发展农耕,而且专擅医术,治病救人,殁后当地人立庙祀之
张世豪
  张世豪(约847—?年),字未详,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唐末其祖父张岩官任福建都团练使,遂徙居闽县。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占政和,世豪之父张谨时任福建招讨使,率官兵与黄巢起义军鏖战于铁山屯尾(今名九战丘),因援断粮绝而全军覆没,殁后葬铁山。战事结束后,张世豪择地卜居于黄源(今杨源),其弟世杰定居于张元(今元山)、世表择居建安(今建瓯水北)。世豪在杨源率族人开辟凤山,广植树木;疏浚河道,放养鲤鱼;精耕良田,种植稻菽。将僻处一隅的山村开发成柳绿花明的世外桃源,别称为“柳州”。长期的繁衍,杨源成为张氏聚族而居的著名村落,世豪成为政和张姓的鼻祖,其族众已遍布全县各地,世豪被尊为开
[] (847~?)
范公辅
  范公辅(836—923年),原籍河光州固始县。唐乾符间官任御史中丞,授金紫光禄大夫。乾符末,黄巢义-战浙赣闽,南方战事连绵,范奉旨赉饷抚闽,辗转抵闽时,战事早已结束,公辅既无军可赏,又痛失同僚,加之深感朝政腐败,唐朝气数将尽,于是弃官隐居于感德场金字山下(今政和铁山镇范屯村),开辟田园,植树种果,发展农耕,构筑规模宏敞的府第,俗称“官厅”(至今部分尚存)。并在村庄周围遍植桃树,使择居地形同世外桃源,故后人称其为桃源处士。其后裔遍布全县各地及周边县市,为政和古代五大开拓者之一。卒葬铁山江上村回龙寺东,其墓尚存。
[] (836923)
叶延一
  叶延一(828—?),名德猷,本姓许,因避祸而改从母姓。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白马渡。唐宣宗时与弟许延二同朝为官,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兄弟二人同掌皇室库钞,因遭御史刘姑司谗害,贬谪楚州山阳令,遂携眷及随从33姓南下,后弃官入闽,由福州沿闽江北上,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农历四月抵政和。先卜居于东湖(今外屯),再移今镇前际头开基兴业,成为政和叶氏之鼻祖,曾先后开拓出“叶洋”、“徐洋”等大片良田及山场、鱼塘等,创立“清和庄”,为政和早期农业开发做出重大贡献。是政和古代五大开拓者之一。其后裔遍布县内各乡镇,并衍发闽东、浙南、广东乃至海外,其发祥地际头村至今尚遗存祖屋一栋,基本保存完好,是叶氏寻根问祖的重要
[] (828~?)
许延二
  许延二(830—?),字德勋,宣宗时官任银青光禄大夫,与兄叶延二一同掌皇室库钞,兄弟二人同时受谗被贬,遂偕兄弃官南徙辗转入闽,始入东湖下池,开辟“许洋”,创建“清平庄”。后择居于当时感德场之梧桐(今澄源乡上洋村),发展农业生产,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创建梧峰书院,是为政和历史上第一座书院,开政和教育之先河。同时,与其兄延一共同创建了“定风”、“凤栖”、“清平”、“坑唐”、“资福”等多座寺庙,宗教文化由是得以在政和广泛传播。是为政和许姓之鼻祖,亦为政和五大开拓者之一。
[] (830~?)
黄华
  黄华(?~1284),政和县人,元初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生平事迹现已无从细考,据《元史》和朱维干的《福建史稿》等记载:至元十四年(1277)夏。他在政和发动农民抗元起义,以盐夫为骨干,广泛召集建宁府其余各县和括苍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并联络畲族女英雄许夫人的抗元部队,共三万多人,断发纹身,号头陀军,英勇抵抗元军。声势浩大的头陀军,使元廷为之震惊。至元十五年十一月,元廷命高兴在建宁府设立行都元帅进行镇压。至元十七年八月,元廷又命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领兵五千与高兴会合。完者都以征蛮副元帅重职招降黄华,而且利用黄华熟悉福建山区作战的特点,命黄华为前驱,清剿漳州陈吊眼抗元起义军。黄华当时
[]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 (?~1284)
陈朝老
  陈朝老(1077~1147)字廷臣,政和县高宅里石门(今石屯镇石门村)人,生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七岁时作赋雪诗,有“拥炉莫言冷,世间行路难”之句,颇受长辈赏识。稍长,尝读书于瓯宁,哲宗朝贡入太学。元符末,诏求直言,朝老上疏台谏,剀切议政。朝老不顾人微言轻,上 书谓用人不当,“恐天下之堕甑矣”。宣和七年(1125),朝老又与太学诸生陈东等再次上 书,指蔡京、童贯、李彦、梁思成等把持朝政的权贵,历陈他们“陷害忠良”、“进用狯佞”、“欺君罔上”、“蠹国害民”、“贪功冒赏”等罪行,被贬置湖南道州。建炎改元,遇赦而归耕于故里石门。绍兴朝,高宗重朝老气节,三次降诏遣使征召朝老入朝,并赐以白马金鞍和
[] (10771147)
陈贵芳
  陈贵芳(1918~1986年),又名陈牯老,化名练俊、叶新明,福建政和人,民国7年(1918年)生于东平镇高山村贫苦农家,父亲陈机水和四个叔叔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祖母和母亲也从事“地下”通讯联络。民国22年5月,贵芳由共产党员杨则仕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8月,以凤池村为中心的建(瓯)松(溪)政(和)苏维埃政府成立,他任东平少先队队长和儿童团长。10月,任闽北红军独立师五十八团团长黄立贵的警卫班班长。年底,建松政苏区沦入敌手,大批共产党员和苏维埃干部遭-,贵芳的三叔、四叔也被捕牺牲。民国24年3月,贵芳随独立师一部返回建松政苏区收复失地。5月,调任东平区青年队长,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民国2
(19181986)
暨文海
  暨文海,政和县东平乡人,民国11年(1922年)10月出生于贫苦农家。他幼年给地主放牛,14岁参加中共闽浙赣省委警卫营,成为革命战士。他抽空学习文化和政治,进步很快,不久任班长、警卫队长。抗日战争开始后,文海调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第一支队任副支队长、支队长。他作战勇敢,平易近人,在战友和群众中很有威信。民国29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1月,游击队住在建瓯县吴地村深山里,当时断粮吃野菜,食盐只能供给伤病员。司务长为了照顾-,在文海碗里加点食盐,文海发觉后,严肃地批评司务长,并指出人民军队官兵平等,领导不能搞特殊化。同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奇袭南平峡阳镇。2月6日晨8时许,陈贵芳身着-
(19221980)
吴球
  吴球(生卒无考)字元璞,县城人,为吴栋先祖。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巡到福建路,当时适逢省试,高宗允许福建路士人就本路帅司举行类试。吴球以本路第六名中榜。廷对时,他第一句话就说:“陛下任相非人,太学生陈东以直谏见诛,臣恐异日有赵高者,指鹿为马,终无敢发其奸者矣”。又说:“陛下有畏避小心而无规恢远略。”大胆直言,受世人称道。先被降授下州助教,没多久复赐进士出身,任泰州教授等职。
[]
邵知柔
  邵知柔(1095~1167)字民望。政和县长城里邵屯人。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生,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一生掌教国学,讲授东宫。历任国子司业、国子祭酒、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侍读,乾道初,任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虽桃李满天下,但辞官时贫食不给,回家时连盘缠都不足。太子把这些情况告诉皇帝,受到皇帝的赞叹,派遣中使在国学崇化堂特赐金帛,以荣其归。朝士皆载酒饯别于京都城门外,围观的人们称他为清白有节的贤臣。
[] (10951167)
宋滋兰
  宋滋兰字佩元,又字秋馨,晚年自号后庵居士。政和县东平里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幼聪颖,少侍父官连江、归化,年十六以郡试第一入庠,光绪二年(1876年),二十二岁举乡荐,文名噪一时,尤工诗。时闽诗多习黄莘田香草斋一派,兰厌其陈陈相因,独起而矫之,别张一帜。时任直隶督学孙诒经(钱塘人)雅重其名,聘入幕中襄校试卷。在幕中著有《随轺漫记》,内多记录山川沿革及风俗建置。光绪十二年(1886年)与弟滋蓍同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随充国史馆协修,晋编修。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目疾告假归里,旋掌教于松溪湛卢及本里之东平书院,奖掖后进,培养人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唐景崧奉敕巡抚台湾,书
[] (18541896)
杨荣堂
  杨荣堂(1913~1943)又名胡敦恒、胡敦万,外屯乡胡屯东山村人。出身于世代贫穷的农民家庭。其父胡让兴长年以租种“轮照田”勉强维持全家生计。杨荣堂十六、七岁时,病魔相继夺去了他的双亲,从此,他与长兄胡陈瑞相依为命。1937年初,杨荣堂的长兄因不满当地保长0而聚众抗租,锒铛入狱,被以“土匪”的罪名加害于镇前。1938年春杨荣堂投奔建松政游击队,遂易姓更名为杨荣堂,以示自己的堂堂正正。当时,建松政特委正在举办政治军事学习班,杨荣堂一来就被送往学习班学习。不久,即被提升为班长,并由魏得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杨荣堂被派往政和县二区做发动群众工作。当时,大刀会在二区很盛行,其组织遍布各个
(19131943)
吴栋
  吴栋(生卒无考),字廷用,县城恺悌坊人,出生富家,处己甚俭。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任户科给事中,因办事勤谨,得到太子朱高炽的赏识。朱高炽即位时,史部按资历升他为云南佥事,朱高炽特升他为刑部右侍郎。在奉命往江西清理军伍时,吉安府有位老大娘只有一个儿子,被里正以卫所士兵的名义占用服役,老大娘贫困不能生存而上告。当地有关权力机关不能分辨是非,冤情被压制得无处控告。吴认真勘察这个卫所,发现是以和士兵同姓而妄报的,就把老大娘的儿子释放回家。宣德三年(1428)吴奉命到湖广采木时,许多役夫触冒寒暑,染上疾病。吴懂得医道,不但捐资买药给役夫服用,而且亲自给役夫诊病。
[]
谢誉
  谢誉字倬中。政和人。朱松任政和县尉时,以公事行乡间,听到田舍中传来读书声,遂循声查访,见谢誉对案危坐苦读,并见他文词不凡。朱松大喜,将他带到官舍,口授经史百家之言,而勉其攻读所未学到的学问,后于绍兴二年(1132年)登进士。调泰宁主簿,乞奉祠,卒年46岁。所作遗文,朱熹为序。
[]
吴廷用
  吴廷用名栋,以字行。政和县人。生卒年不详。生于富家,处己甚俭。明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被选为户科给事中。因办事勤谨,得到太子朱高炽的赏识。朱高炽即位后,吏部按资历升吴廷用为云南佥事,朱高炽特升他为刑部右侍郎。在奉命往江西清理军伍时,吉安府一老妇因独子被里正以卫所士兵的名义占用服役,生活贫困无法维持而上告。地方官吏不分是非,冤情被压制。吴廷用认真勘察这个卫所,发现老妇的儿子是因为和士兵同姓而妄报,随即将其释放回家。宣德三年(1428年),吴廷用奉命到湖广采木时,许多役夫触冒寒暑,染上疾病,吴懂医道,不但捐资买药给役夫服用,而且亲自给役夫诊病。
[]
杨则仕
  杨则仕(1909~1935),又名杨又仕,字优如,东平凤池村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政和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和建松政苏区创建人。杨则仕出生于农村中的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兼做酱油买卖。他自幼聪颖好学,在凤池小学就学时品学兼优。1924年秋考入省立建瓯第五中学,在共产党员杨峻德同志启发教育下,他阅读了《向导》、《新青年》、《觉悟》等进步刊物,逐步接受革命思想,积极投入革命洪流,组织进步同学走上街头,搜查焚烧日货。他平时不爱讲话,可是,上街宣传演讲却能滔滔不绝地向群众讲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并且语音洪亮,感情激越。1926年11月,杨则仕当选为建瓯县学生联合会会长。1927年
(19091935)
暨之骐
  暨之骐字子隽。政和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于乡,同治七年(1868年)住湖北河川县。清积狱、释滞囚,废除验勘夫价差礼一切陋规。县有富豪林某历贿县官,监拘仇人,之骐独不许。林某含恨,恰有过境委员马凤瑞0公费,之骐拒不给。林某就贿耸凤瑞收集之骐琐事禀控,使之骐撤任。之骐居官三年,妻子每以年老家贫为言,但他不名一钱。县有胡朝吉,冤案获伸,馈银三千,之骐却勿受。继而,又馈花卉数十盆,内埋银两,之骐发现坚决还归。有人说,这是胡君雅意。之骐说:“银白目黑,雅意之馈可受,将来不雅之馈亦受之矣。”省垣郭巡抚同情之骐贫苦,委他查积案,之骐查三县,得馈赆即辞归。子绍裘,岁贡生,清光绪九年(1883年),
[]
陈桓
  陈桓(约1181~1152年),号盘溪,今杨源乡坂头村人。明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庐州知府、九江兵备副使。居官清廉,归家后田产仅足糊口,布衣疏食,但对政和人民的疾苦颇为关心,上《民情书》为政和人民陈情免派驿传夫银。《民情书》说:“政和民寡,田少,收薄,土瘠,差繁。比之建阳等县百姓苦乐大有不同。故告摊分,则富县既贫,安有贫县翻富之理。此犹壮夫欲均负于么麽衰病之人,在已诚为轻省,别人何以担当。桓目击斯弊,不忍颠连无告,少露衷曲,伏维裁度转达,免派驿传夫银,以顺民情,以宽民力,以安地方,不胜幸甚。”
[] (11811152)
全部政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