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历史人物介绍
余升云
  余升云(1911—1994年),连城县姑田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民国18年(1929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中,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血战湘江、攻打遵义、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抢夺腊子口等战斗。抗日战争时,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中,出色地完成围困长春的战斗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入海军工作
(19111994)
俞炳辉
  俞炳辉(1911—2004年),连城县新泉良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生。民国18年(1929年)5月参加连南十三乡农民暴-动。同年6月,随暴-动队伍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任司号员、司号长。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1月,任红军独立第七师青年科科长。同年春列席中共福建省党代会并出席福建省苏维埃代表大会。后调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统计科副科长、特派员。民国22年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汀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福建
(19112004)
杨采衡
  杨采衡(1908—1996年),乳名佛水,连城县庙前芷溪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采衡少时就读于教会办的芷溪崇实小学。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由于思想进步,才华出众,被推荐为闽中和闽东地区青年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民国20年(1931年)夏,因参加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关押于福州监狱。在狱中,他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组织的秘密斗争,并吟诗示志。其中一首《狱中吟》诗云:“满地干戈满地愁,城分南北一鸿
(19081996)
项南
  项南(1918—1997),原名项德崇,1918年11月出生于福建连城县,其父亲项与年是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母亲曾为革命坐牢,叔叔在-中壮烈牺牲,自幼受革命家庭熏陶和中央苏区环境的影响,11岁就在连城文坊苏区任少年先锋队队长。12岁起,随做地下工作的父母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读;此间发生的“九·一八”、“一二·九”等事件及父母的被捕、生活的贫困,激发他阅读进步书籍、积极寻求革命真理。1937年年抗战爆发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与一些进步青年
(19181997)
江一真
  江一真(1915—1994年),连城县庙前塘背人,民国4年(1915年)3月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童年时代受到苦难磨练。民国16年,参加长汀反帝大同盟。民国18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四军战士、闽西独立团宣传员。民国20年,调红十二军医务训练队当护士、护士长、见习医生。民国21年秋,被选送入中央红色卫生学校军医四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当医生。民国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51994)
黄富群
  黄富群(1908―1935),女,福建省连城县文亨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积极开展妇女工作。由于战争环境的需要,她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终于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有觉悟有文化,双手持枪善战,富有组织经验的妇女干部。1931年任连城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1932年9月,敌军在当地民团的配合下突袭连城。当时县委、县苏苏维埃机关和游击队面对十多倍强敌,黄富群率领游击队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面对弹尽援绝的不利局面,县委书记李明光和县
(19081935)
邓家煦
  邓家煦(1902-1931),福建省连城县庙前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闽西红军独立第4团参谋长,1931年在福建上杭作战中牺牲(说明:这是《红一方面军人物志》的说法。《连城县志》认为:1931年5月因闽西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在连城新泉罹难。此处按《红一方面军人物志》的结论)。
(19021931)
詹木益
  詹木益(1900-1933),福建省连城县人。1929年7月参加连城南部十三乡-,随后参加红军赤卫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随赤卫队编入红12军第34师,转战闽西、赣南,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7月在连城朋口与国民党19路军作战时牺牲。
(19001933)
张从化
  张从化(1904-1931),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连南十三乡-,随后率-武装编入中国工农红-战闽西各地,1931年初担任红21师参谋长,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春夏之间在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于新泉罹难。
(19041931)
俞炳荣
  俞炳荣(1900-1931),福建省连城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随父亲做木器、竹器维持生活。1920年在芷溪崇实小学一面当工友一面插班读书,学习刻苦,被推荐到厦门中学勤工俭学。在厦门期间参加革命,1926年10月从中学回家,在新泉、芷溪、庙前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4月入厦门警官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受中共闽西特委委派,回连南区开展革命活动,在良坑村的东坑纸里开展秘密工作。1929年5月上旬
(19001931)
郑树仁
  郑树仁(?-1934),福建省连城县人。红34师100团三营战士,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1月下旬在湘江边承担阻击任务,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军分割在广西界首一带。1934年12月初在转移途中被敌包围,为掩护师部转移再次担任断后阻击任务,弹尽后跳崖,壮烈牺牲。
张水发
  张水发,1919出生,福建省连城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二局译电员、译电组长,担负对敌电讯侦察,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机要科科长,陕甘宁省军事部政治部青年科科长。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学员队指导员、大队组织干事。1939年任军委华北战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项文□
  项文□(1915.4~1989.3)项文□,连城朋口文坊村人,是1949年连城起义的主要领导之一。1929年,文□赴龙溪职业中学读书,后参加上杭古蛟傅柏翠和十九路军部队。退役后回乡,历任联保主任和连城、上杭、长汀3县5个区署区长。1943年当选为连城县临时参议副议长。1946年任连城县三青团干事长。1948年12月,文□应邀参加龙岩专署专员李汉冲召开的行政扩大会议时,与李汉冲、傅柏悴等人商议酝酿闽西起义,迎接解放。但当时连城县参议会副议
(19151989)
徐传华
  徐传华(1906~1988)徐传华,原名李金铃,连城赖源人。祖籍上杭白砂乡,父李如意为木偶表演艺人,早年迁居连城县赖源乡。传华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过继给其父的艺友徐象求为嗣。传华6岁进乡间私塾读书,12岁进木偶戏班习艺,16岁出师。对舞台锣鼓、弹拉、提线,演唱生、旦、丑、净、末各行角色,均已胜任自如。后经多年献艺磨练,提线操纵木偶动作灵活逼真细腻,加上唱腔宏亮圆润,颇受观众称道。此后,他率领老福星堂木偶戏班,走遍永安、大田
(19061988)
张雪澄
  张雪澄(1905~1988)张雪澄,原名万进,字志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连城朋口张家营村。童年入私塾读书,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连城县立中学就读。民国17年(1928)进上海群治大学师范专修科肄业,民国19年毕业后,考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昆山乡村改进讲习所学习。结业后,留职教社主编《救国通讯》(后改称《国讯》),并兼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晨班教学工作。《国讯》是宣传抗日、呼吁救国的刊物。上海沦陷后,日寇利诱威胁,妄图改变《国讯》
(19051988)
吴暾
  吴暾(1900~1988)吴暾,字旭初,连城县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长汀(今连城)宣和吴家坊。自幼聪明好学,7岁小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民国2年(1913)考入汀州府(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就读。民国6年,吴暾在福州学工时,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触发自己对国家积弱的反思。民国8年“五四”运动之后,吴暾与几位同志从福州赴漳州,报名留法勤工俭学,12月下旬登邮轮赴法。在巴黎遇见周恩来,欢谈甚洽。民国10年底,吴暾进林尼大
(19001988)
李仕铨
  李仕铨(1904.3~1987.5)李仕铨,字秉衡,连城城关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10年(1921)毕业于连城县立中学后,因无力升学,遂应聘为姑田院庄小学、县立东塔小学教员。民国14年,在革命思想影响下,仕铨与李竹秋、吴运启、李杏生、李少韩、谢子梅、罗玉章等人发起创办《连钟》月刊,仕铨为之一。时与共产党员李云贵(当时任国民党连城县党部宣传委员)交谊颇密。《连钟》以宣传革命思想、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军阀官僚、反对土豪劣绅为宗
(19041987)
杨尚儒
  杨尚儒(1903.7~1986.1)杨尚儒,连城朋口人,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率部自赣南入闽,开展闽西革命活动,点燃了连城的革命火种。当年12月,池溪、小鱼潭、大岗头、金龙山等4村农民举行革命-,尚儒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次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尚儒参加革命后历任班长、司务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团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31986)
罗鸿章
  罗鸿章(1898~1983)罗鸿章,又名书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连城塘前乡水源村(原属清流县辖)。家贫,兄弟7人,仅鸿章进本乡育美学校读书。毕业后,从事乡村私塾教学数年。28岁时,弃教从医,随本乡罗坤寿老医师学中医。两年后,开业行医。鸿章好学不倦,博览医书,常深夜不寐,直至耄耋高龄,依然如故。他探究医理,穷追精奥,对“理、法、方、药”四字贯通审度。每次诊视,均详究其病理、病因和阴阳虚实;根据治疗法则进行辨证施治,慎重处方
(18981983)
陈学宠
  陈学宠(1937—1982)陈学宠,男,广东省文昌县人,生于民国26年。次年,随父侨居新加坡,在华人学校读书,1959年高中毕业。1960年从新加坡回到祖国,安排到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1964年分配到漳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任助教。1970年主动要求到闽西山区工作,先后在连城麻潭“五七”中学、隔田农业中学任教。陈学宠在连城工作期间,先任英语教员,后改教农业基础知识课。教学认真负责,自费购买200多册农业科普书籍借给学生阅读。在隔田
(1937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