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历史人物介绍3
邓光瀛
  邓光瀛(1873~1943)邓光瀛,字覃百,号复庵,连城县庙前镇丰图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辛卯科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广东候补知府。民国4年至民国19年(1915~1930),任连城县立中学校长。民国27年,连城县私立明耻中学创办时,他被聘为校长。光瀛任连城县立中学、私立明耻中学校长期间,主张三育(德、智、体)并重,以德育为首,提出“士先器识,然后文艺”,要求教育学生首先应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开阔
(18731943)
谢耀生
  谢耀生(1876~1942)谢耀生,连城县城关镇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一个殷富之家。他是关心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企业家之一。民国3年(1914)参与倡办县立中学,并捐赠银元五百元修建校舍。教育部闻报,传令嘉奖一等银色嘉祥章。民国7年,耀生在连城城关创办维新书局,是境内采用近代石版印刷和铅字印刷技术的第一家企业。除印刷簿本、帐册、表格外,还承印族谱和《连城县志》、《清流县志》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为红军第二纵队承印安民
(18761942)
黄才胜
  黄才胜(1917~1941)黄才胜,原名才生,又名仁清,民国6年(1917)出生于长汀、连城接壤的偏僻山庄黄岗村(今朋口池溪)。父亲黄亮福,以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省吃俭用,让才胜上一年私塾。民国18年10月,池溪、小鱼潭、黄岗等村爆发以池溪为中心的农民-,成立农民协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开展打土壕分田地运动。才胜年仅13岁,担任村儿童团团长,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起集合队员操练,口令熟练,动作灵敏,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他不仅站岗、
(19171941)
吴奎
  吴奎(1872~1941)吴奎,字德清,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世居连城吴屋巷。早年赴海外经商,后儿子长大,继其事业,便回国安度晚年。但抗日烽火四起,使吴奎忧心如焚,不忘国事而奋起请缨从戎。民国28年(1939),躯体魁梧的吴奎虽年过花甲,银髯飘拂,然精神钁铄。是年初春,中国半壁山河已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连城亦惨遭敌机轰炸。目睹死难者血肉横飞,山河破碎,奋臂请缨者接踵而至。吴奎亦身背包袱,请缨从戎,要求加入新兵队伍。他在给
(18721941)
项朝钦
  项朝钦(1871~1940)项朝钦,字劲斋,号楞石,连城朋口乡文坊村人,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幼年勤奋学习,酷爱书法,生性倔强,侍才傲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拔贡(相当于举人),进京应试录取,分发邮传部任七品录事,旋晋六品。辛亥革命后回县。自京归来后,息影里门,潜心研究书法,沉浸于王羲之、怀素、褚遂良、文征明等人的笔法,他的狂草苍劲飞动,享誉邻近州县。邑人以得其书法作品为荣,故求书者摩肩接踵,但朝钦对谨愿有行者,乐为之挥毫
(18711940)
沈邦翰
  沈邦翰黄富群(1901~1935.7)(1908~1935.7.26)沈邦翰,连城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城内水东门一户贫民家庭,父亲是一位苦力工人。邦翰五岁时,母亲重病,将仅有的两间破屋出卖延医,从此一家栖身于沈屋祠堂。由于贫苦生活的磨练,使邦翰养成一种正直朴实、沉默寡言的性格。八岁时父母省吃俭用,让他进东塔小学读了一年多书,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为人佣工,分担父母重负。民国18年(1929)7月,红四军二纵队进驻连
(19011935)
曹顺兰
  曹顺兰(1907~1935.5)曹顺兰,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于连城(原长汀)宣和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卖给城里吴姓富豪为婢,民国14年(1925)又被卖与坑子堡仓下门罗启胜为妻。民国20年春,在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黄富群培养教育下,顺兰加入革命行列,被推举为文亨区苏妇女部长。顺兰性格刚直,待人和蔼。工作中,一向秉公执法,从不徇私。打土豪分田地时,首先带领游击队抄没自己叔祖(工商业地主)之家。但也遵照党的分配政策,说服乡里
(19071935)
刘明福
  刘明福(1905~1934.11)刘明福,又名明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连城(原长汀)罗坊萧坑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生方(又名高举),系忠厚老实的农民,除租种几亩薄田外,靠肩挑石灰挣点力资买米养家糊口。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后,罗坊、萧坑一带农民开始组织农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明福兄弟四个均参加红色革命组织。同年冬,萧坑村苏维埃政府成立,刘明福任主席。翌年2月,罗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明福任
(19051934)
李修森
  李修森(约1899~约1933)李修森,号竹秋,出生于连城的一个小商家庭,是连城县立中学第二届毕业生。修森每年的学习成绩都名列第一,深为校长及教师所器重。约在民国8年(1919)中学毕业后,随即被祠山小学校长罗玉章聘为教员,这时年龄在20岁左右。修森虽然每周担任24节以上课程,工作很忙,但仍不时抽出时间为友人书写条幅,一手好行书,盛得朋辈赞扬。北伐前夕,在北京的连城学生创办《莲峰》月刊,在广州求学的童庆鸣参与谢秉琼等人创办的《汀雷》周刊
(1899193)
李明光
  李明光(1906~1932.9)李明光,广东大埔县高陂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于高陂古墅鹤山的贫农家庭。1924年,在高陂中学读书的李明光,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到州瑞、乌槎教书谋生。翌年春,被选送入农-动讲习所汕头分所学习,这期间,李明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攻打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之后,回到家乡,积极从事革命工作,建立了中共饶(平)和(平和)埔(大埔)县地下组织,成为县委领导人之一。1927年秋,周恩来等率领
(19061932)
张瑞明
  张瑞明(1910~1931)张瑞明,字亚凤,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连城县新泉乡一商人家庭。瑞明资性聪明,十岁就读于新泉县立高等小学堂,接受新文化教育。民国16年(1927),瑞明考入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在《向导》和《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熏陶下,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民国17年7月,瑞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暑假,回乡组织社会主义宣传小组,采取访问和演出等形式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同年冬,连南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新泉党支部成立,
(19101931)
董成南
  董成南(1898~1931)董成南又名董友炎,字弼臣。连城县南门大桥下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父亲董水源,在城西四角井开设豆腐酒店,终年辛勤劳累维持一家10口生活。成南自幼勤劳聪敏,父亲省吃俭用送成南上学,成南理解父亲的苦心,入学后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父母想方设法,让他继续升入连城县立中学。民国11年(1922)成南以品学兼优毕业于县中,考进福建法政学校。在福州求学时,常与本县同学李云贵等进步青年谈论民族兴亡,抨
(18981931)
罗拔茹
  罗拔茹(1875~1930)罗拔茹,字素征,号瓢仙,连城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拔茹20岁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遂决意研究中医学,对内科、妇科研究尤精。民国初,与中医曹渠城等创办连城公医局(后称施医所),招揽地方良医参与其事,拔茹亲自至局为人治病。拔茹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复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印证,编成《医学志疑》、《宝命全形集》二书。前者对《黄帝内经》等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的许多重要医学理论进行研究,提出质疑与精辟的见
(18751930)
李云贵
  李云贵(1902~1929)李云贵,连城新泉杨家坊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父李开梅是个贫苦农民,兼做豆腐养家糊口,全家四口,生活备尝艰辛,李开梅勤劳节俭,供子上学读书。民国10年(1921)云贵在连城县立中学(旧制中学)毕业后,考取福建法政学校深造。在福州就读期间,深受革命思潮的熏陶,而立志投身于革命洪流。民国13年毕业后,进黄埔军校汕头分校学习,翌年在该校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正值国共合作,根据党的安排,又公开加入国民党。
(19021929)
傅铁人
  傅铁人(1911~1929)傅铁人,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长汀池溪村(解放后划归连城朋口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5岁考入长汀福建省第七中学,在长汀上学期间,受到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熏陶,思想激进,常与同学议论社会,针砭时弊,抨击污浊,决心投身革命。于是与新泉的张瑞明等同学一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6月毕业后,旋即回到故乡池溪。为宣传革命,自筹资金创办贫民学校,招收学员50余名,自任教师,一边传授文化知识
(19111929)
吴建德
  吴建德(1885~1927.7)吴建德,原名乃家,又名爱群,字博生,号浚臣,连城(原长汀)宣和吴家坊人。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9月,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堂甲班毕业。民国2年(1913)夏赴日本,入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时,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民国3年,同盟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建德为革命党人。民国5年,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帝制。建德奉孙中山之命,与同乡沈光甫(毅民)、罗毓桐、长汀陈群等返回福州,策划倒袁运动,因事机不密,建
(1885192)
吴海澜
  吴海澜(1866~1916)吴海澜,字子舟,连城莲峰镇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海澜一生好学,读书专心一志,即使在喧嚣中亦能聚精会神阅读而不分心。治学严谨,涉猎广泛,对经史探索认真,对易学研究尤深。他作文纵横驰骋,不为八股程式所拘。三十七岁赴省参加癸卯科乡试时,入场即腹泻,草草完卷,竟中是科举人。海澜谈及此事,认为试官阅卷论文肤浅,怎能选拔真才。光绪维新,废科举,设学校。他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夭折,但创设新学培养人才比科举选才的办法更
(18661916)
沈毅民
  沈毅民(1891~1915.12)沈毅民,原名沈君炤,字质刚,号光甫,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连城城关西门菖莆塘一个书香富户之家。光绪二十六年父病逝,由母抚养成人。祖遗姑田纸业及杂货商店等由其叔朗西总管。朗西乃清末秀才,为人刚直,对毅民管教甚严,除延师于家塾授业外,经常亲自督教,训诲无间。毅民自幼颖悟,课业长进极快,作文论证,异于同窗。于是朗西管教更严,冀望百炼成钢,毅民偶有小错,即被罚以长跪、鞭笞,而毅民亦俯首受教不敢违。叔爱之
(18911915)
华定祁
  华定祁(约1820~1883)华定祁,字叔宋,连城县曲溪乡(原为姑田乡)蒲竹溪人,约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后。幼年聪慧,颇负文名。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被选为农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再后外放广东韶州知府。在韶州任内时,正值军务纷繁。有自敌方军营逃出前来的士兵,都自己参与讯问,凡要求释放回籍的士兵,皆发给通行证和路费,让他们各自回家,前后一共放归数百名之多。同治元年(1862)调任惠州知府。当时惠州所辖十县,械斗案件很多,
[] (18201883)
黄位斗
  黄位斗(约1804~1870)黄位斗,连城县人。少小时,其父督教甚严。有一天,黄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内桂花树下玩耍,位斗爬树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树梢。父见后,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亲轻微责罚。位斗母见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亲解释说:“伯虽长,他日继述吾事必季也!”所以要严加管教,方能使其品德、学习逐步纳入正轨。不久后,位斗兄弟二人皆考中秀才入县学学习。这时,位斗的父亲教他学习经书,要求甚严,不仅必
[] (1804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