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名人录
王景弘
  王景弘(?—约1464年),民间称王三保、王三宝、王总兵、王三品,明漳州府龙岩县集贤里香寮村(今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人。生年不详。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侍奉燕王朱棣。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随朱棣起兵,参与“靖难”夺嫡之战,得朱棣赏识。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以正使身份协助郑和,首次出使西洋,共同率领由62艘巨型海船、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等地。船队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随后
[] 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1436)
黄友谋
  黄友(?~1854年)史称黄有使。和睦里(今新桥)云墩村人。原在乡务农,迫于生计,后改撑船为业。但生活仍然艰难,又到永安、大田、永春一带闯荡谋生。一日测字先生对他说:“友者反字出头也。你要出头,就要造反,否则就得一辈子受苦”。于是加入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他创立天地会的支派——红钱会,成为会首。红钱会用康熙年间的铜钱,在字上刻3划,填上朱红,作为入会标记。清咸丰三年(1853)正月,他和江水等人秘密组织以红钱会会友为主的农民武装,并与黑钱会会首取得联系,准备起义。咸丰三年四月十五日(1853年5月22日)黄友利用会坛聚会之机,集2000余人在永安的西洋揭竿起义。并经桂口、永浆、吉山等地奔袭
[] (?~1854)
陈六□
  陈六□(1577~1647年)陈六□字子仪,号参周,晚年自称二漳山人。漳平县感化里(今溪南)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入庠,二十五年(1597)补廪,光宗即位时(1620)选为恩贡。天启七年(1627)顺天中式举人。崇祯元年(1628)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五年(1632)被派往两广巡视。次年任礼部郎中,“分考北闱”,崇祯八年(1635)升任天津兵备道。他到任后,抚恤民众,革除积弊,兴办水师,整顿军旅,在险要的地方建筑兴济城,“增肃宁之垛,浚交河之川”,置备守御工具,加强防御力量。他还采用“寓兵于民”的办法,通知所属各县每10甲选派1人当兵,5天1操,轮流更替;又“仿周官田赋之法令”,每
[] (15771647)
刘棠
  刘棠(生卒年月不详)刘棠字君美,北宋龙岩和睦里(今漳平新桥)人。哲宗庚午(1090)科举名列榜首,并由开封府送京应试。次年中进士。授枢密院编修,编成哲宗御书。后任利州路提举学事,旋提举两浙常平。居官有善政。至任朝请郎时,告老归里。棠有文才,他的3篇文章《纲举而网疏赋》、《舜不穷其民论》、《劝农孔孟二策》被推崇为考场范文。尤工词赋,同陈俌并称为“漳岩赋虎”。旧志誉之为“开一邑文教之先”。今新桥有传说:棠仕京时,曾以漳平的油茶梨、薯榔、小鱼干等土产款待哲宗,告以漳平山陬民贫,使哲宗动了恻隐之心,蠲免漳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明代理学家曾汝檀称赞刘棠、陈俌、曾永从为乡里三贤。崇祯时任漳平教谕的何九云有
[]
苏阿普
  苏阿普(?~1564年)龙岩县集贤里(今漳平赤水)香寮人。明嘉靖年间,农村凋蔽,民生维艰,“田连阡陌者,廪无升粒之收;家乏锥锄者,身无秕糠之给。民贫彻骨,有司犹额外加征欲典质则富户无钱;欲请贷则上户无力。枵腹呻吟,形如鬼魅”(见《宁洋县志》同治版中《建县八议》一文。)。因此,苏阿普率众揭竿而起,于嘉靖四十年(1561)攻占和睦里(今吾祠)留地洋水口的三山,后在官军围剿中,突围至赤水龙头寨,以此为基地,四向出击,斩官戮吏。义军还配合广东饶平的农民武装攻打沙县、尤溪、永安、大田等县治,所向披靡,军威大振,官府束手。嘉靖四十一年(1562)三十都(今永安市小陶一带)人邓兴以“平米”为名,
[] (?~1564)
曾汝檀
  曾汝檀原名檀,字惟馨,世称廓斋先生,自号凝碧子,漳平县和睦里(今新桥)人。父曾元清,曾任明朝山东利津县知县。嘉靖初年,曾汝檀以贡生入南京国子监,受学于广东湛若水。湛器重他,常加奖掖,师生关系密切。嘉靖四年(1525)汝檀在应天府(今南京)考中举人。嘉靖十一年考中进士。为漳平建县后第一个中进士的人。汝檀初任都察院都事,后任南京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旋出任抚州知府,因与当道者政见不合,改调任南宁府知府。未几,获准回家侍奉父母,并于县城南隅构筑“心源精舍”,招收学生讲学。其父母逝世后,授任安庆知府,复升任山东省盐运使。逾年病逝于官所。山东巡抚张鉴派人扶榇归葬,墓在漳平麦园铜锣坪。后人为他在县城建了一
[]
郑超麟
  郑超麟,于1901年出生在福建省漳平县,自幼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毕业后,于1919年离乡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当中国旅欧的年轻马克思主义者在巴黎开会,成立少年共产党,郑超麟是十八名代表之一,其中有周恩来、赵世炎、李慰农、杨士彬与尹宽等人。1923年他被选派到俄国留学,在东方劳动者大学研究马列主义。1924年春在莫斯科由李大钊主持他的入党仪式。1924年7月,因中国革命形势开展,中共急需工作人员,他与陈延年等被派回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党报,草拟共产党内部教育与党外宣传的文件,翻译布哈林著的《共产主义ABC》,同时担任党校上海大学的教员。在1925年至1926年中国革命进展期间
(19011998)
陈性初
  陈性初(1871~1939年)陈性初,又名庆善,字嘉祥,以字行。漳平县菁城镇福满村人。少年聪明好学。及长,应清代漳平县和龙岩州举行的三场考试,均名列榜首,被誉为“小三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恩科秀才。得当时福建提督学政王锡蕃器重,赠给一部《輶轩语》(张之洞著)以为奖励。性初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看到知县王先泽纵容部属以征收契税为名,敲榨0,残害百姓,便挺身而出,搜集王的劣迹证据,向省告发。结果王被斥革,百姓称快。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性初离国去荷属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谋生。其时,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已传播海外,他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他与王敬书共同创立华侨
(18711939)
陈祖康
  陈祖康(1904~1979年)陈祖康,字绍文,号宜安,漳平菁城人。出身于殷富之家。1916年(民国5年)入龙岩九中读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得乌灵大学理科硕士,次年获法国西方工学院土木工程师职称。被该校聘为助教。在留法期间,由熊雄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1926年春回国。同年冬由熊雄介绍到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为军校校歌作词。北伐军东征时,任东路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北伐军光复福州后,任福建陆军干部学校政治教员。1927年“四·一二”事变时,蒋介石密令逮捕军校内共产党员。陈获悉后潜至漳州,住在龙溪苏维埃政府主席王占春家。同年夏,陈到龙岩与罗明,陈庆隆等商议
(19041979)
陈国华
  陈国华(1904~1928年)陈国华,又名朝全,漳平县中甲上郭畲村(1942年划属龙岩)人。他在龙岩溪南登高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龙岩第九中学读书,参加邓子恢、陈明等人发起组织的“奇山书社”和《岩声报》活动,思想进步。1924年(民国13年)他转学到厦门集美师范。时值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国民革命出现新的转机。国华参加该校岩籍学生杨世宁、张旭高等发起组织的“新龙岩季刊社”和“龙岩籍留学集美学生会”等进步团体,参与出版《新龙岩季刊》和《到民间去》活动。1925年春他在集美学校参加国民党组织。同年秋,国民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国华毅然辍学回到漳平,与陈福庆、李元升等国民党左
(19041928)
田若
  田若(1917~1990年)田若,山东掖县人。小教出身,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中共西由乡、吴岭乡支部书记、掖县青救会副主任、中共西海地委宣传部记者、沙河工委书记、中共掖南县委宣传部长。1952年南下福建后,历任中共漳平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书记、中共龙岩地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顾问等职。田若于1952~1954年和1961~1964年间,两度担任中共漳平县委书记。在漳平工作期间他工作扎实,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为了解民情,经常背斗笠,穿草鞋,徒步深入农村、访贫问苦,调查社情。1952年任宣传部长时,在芦芝乡蹲点,负责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的试点
(19171990)
龙均爵
  龙均爵(1932~1958年)1932年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的一个侗族村寨——冲沟寨。两岁丧父。十岁时为维持生计,龙-给地主放牛。原定一年工钱350斤大米,但到年终却只给能买15斤盐巴的4000元法币。小龙有苦无处诉,回家对母亲说:“今后,就是饿死,我也不再给地主做工了!”1949年11月,侗寨解放了。次年,刚满18岁的龙均爵就当了民兵,参加剿匪斗争。1951年夏,他在身高不够参军条件的情况下,软缠硬磨,钻进新兵队伍中当了一名志愿军小战士,被分配到铁道兵团。这年冬天,他在朝鲜战场接受给卫生队盖防空洞的任务。在大雪封山,运木艰难的情况下,他创造了滑雪运木方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大大地提高了工效
(19321958)
陈开路
  陈开路(1913—2003年),原名陈光照,漳平西园人,民国2年(1913年)7月生。民国18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纵队特务连勤务员、红十二军六八八团战士、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机枪连班长、排长、红一军团二团连长。曾进中央特科学校第五期学习。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民国22年8月温坊战斗中,勇敢杀敌,在全团大会上受表扬。民国24年9月在直罗镇战斗中,因作战有方,受军团-表扬。民国25年3月,率领全连苦练军事技能,在全师政治军事竞赛中获得练兵优胜旗。到达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一
(19132003)
蔡起八
  蔡起八(1917~1946年)蔡起八,漳平县新桥西埔大山村人。三岁丧父,全家靠寡母劳动维持生计。幼时得病,家贫无法医治,右手致残。7岁起凭单手跟着母亲劳动。10岁到山下西埔小学读书,早出晚归,往返三十余里。一年后辍学。此后劳动之余,勤奋自学。在村里塾师指点下,16岁已学会用左手写字,被称为左手书法先生。他还喜爱自编自唱山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地方红军频繁出入新桥一带,在起八心中燃起希望之火。17岁时,起八发愤从拳师蔡正孟习武,几年后体魄更加健壮。1941年12月,中共闽中工委组建大(田)漳(平)边区工作委员会,起八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大山建立党支部。19
(19171946)
刘子熙
  刘子熙(1912~1969年)刘子熙,菁城镇人。早年就读于集美学校和复旦大学。1932年(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后辍学回乡当小学教员。后在任漳平县第一区工作人员时,协助区长平息匪患。任县田赋处第一科科长时,民苦赋额过重,他亲自赴省申述,求得减免,受民称赞。1942年刘任三青团龙岩分团漳平区队联合办事处副主任。他大力发展三青团组织,出版《漳平青年报》,成立“漳平青年服务社”。1944年6月到福州参加福建省团干训练班受训。9月结业回县,受派为三青团漳平分团筹备处主任。他极力向基层发展团组织,到1945年底,全县有35个区队,团员2000余人。在永福、溪南、新桥设立“青年服务社”,菁城创办青年
(19121969)
苏兴松
  苏兴松(1955~1979年)苏兴松,漳平县象湖乡杨美对坑村人。1955年7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初中文化。1975年1月应征入伍,在厦门守备区十三团农场当保管员。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受部队嘉奖4次,荣立三等功2次。1979年2月中旬,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始后,苏兴松以一个非战斗人员的身份,再三申请去参加战斗。他在决心书中表示:“一定要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战斗中,愿随时贡献自己的一切。”经批准开赴前线后,他在战斗间隙,给父母的信中表示:“战争有可能牺牲自己的一切,请你们老人家心要放开,胸怀祖国,放眼
(19551979)
陈宝英
  陈宝英(1900~1981年)陈宝英,女,漳平县永福镇福里人。1900年出生,家庭贫苦,后嫁给后盂村宝山贫苦农民黄国堆为妻。1934~1937年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宝山村为中共岩南漳县委和县军政委员会的后方秘密基地。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中共岩南漳县委书记兼县军政委员会主席魏金水等领导人,长期住在宝山的乌溪草寮,领导革命斗争活动。陈宝英、黄国堆一家是接济他们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接头户。陈宝英为掩护邓子恢、魏金水等人和游击队活动,几次与国民党军队周旋斗智。如1936年的一天夜里,国民党军队突然进村,她机智果断地引导邓子恢、魏金水等人摸黑从后门上山转移,然后回到家里将邓、魏留在房间里拆洗
(19001981)
王金周
  王金周(1937~1963年)王德纪、王金周,祖籍福清。抗日战争初期,其父母不堪日军侵扰迁居双洋赤水。均因家境贫寒,德纪出生方4个月,即被卖给香寮王章弓为养子;金周父母亡故后,为王清收养。德纪从小吃苦耐劳,年长勤劳奋发。在生产队任会计时,一心为公,认真负责,账目清楚,被社员誉为“放心会计”。1959年和1960年先后获共青团漳平县委授予的“青年突击手”和“青年标兵”称号。金周勤劳俭朴,热爱集体,正直无私。他先后被选为生产队的保管员和队长。在职期间,深得社员好评。他常以自己的苦难经历和切身感受,教育社员热爱集体,引导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1957年被评为双洋区模范宣传员。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带领基
(19371963)
陈朝攀
  陈朝攀(1909~1937年)陈朝攀,漳平县中甲郭畲村(1942年划属龙岩)人。家贫穷,少年时期为地主雇工。1927年龙岩县共产党员张双铭到郭畲宣传革命道理,他接受教育后,同年加入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又加入共产党,成为中甲一带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8年3月龙岩后田-后,在中甲成立中共蕉坑区委,他当选为区委委员,兼任赤卫队指导员。1929年9月2日他带领蕉坑、适中赤卫队200多人,支援龙车农民-。在他的带领下,龙车一带工作开展得很好,如四旺这个小山村,就有22名青年报告参加赤卫队或游击队。1930年1~7月和1932年11月至1933年冬,他两度当选为南福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委员。1
(19091937)
全部漳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