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历史人物介绍3
潘顺荣
  潘顺荣,武平中山乡上峰村人。生年不详。1930年6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四军进入潘的家乡时,他和教打师(拳师)潘绣文等100多名青年参加赤卫队。潘绣文任队长,潘顺荣任班长。红军撤离武平不久,钟绍葵率武平救乡团开进上峰围剿,潘顺荣跟着潘绣文叛变革命。叛变后,潘绣文出任保安队长,潘顺荣当上保安队士兵。1932年,中央红军再次进入武平。在红军帮助下全县普遍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潘顺荣又投机革命,并担任武西游击队队长。在协助区、乡苏维埃清匪反霸,支
钟绍葵
  钟绍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武平县岩前镇龙井村。父亲是晚清秀才,在岩前镇开设当铺,家庭比较富裕。民国3年(1914年),钟绍葵随父住在当铺里读书兼学经商。一个深夜,3个土匪闯进当铺进行抢劫。钟绍葵用土铳击毙捆逼其父的一个匪徒,余匪皆逃。13岁小子开枪打死土匪,一时传为佳话。17岁那年,他又枪杀了一个与他家有点矛盾的曾姓妇女。不久,他纠集几个心腹,施计击毙一名县保安团士兵,夺得2支驳壳枪。到民国16年,他已组织起一支三四十人
石寿才
  石寿才,乳名九妹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武平县中堡乡远富村一个雇农家里。一家3口,无田无地,靠父母挑担和租种地主地过活。寿才9岁丧父,母亲双目失明,靠伯母抚养成人。寿才从小就替人放牛、打柴割草,没有上学机会。1929年6月,上杭县才溪来了红军,共产党领导穷人打土豪、分田地。寿才喜出望外,串联几个知心好友,瞒着伯母来到才溪。这时,才溪“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穷人有自己的政权,自己的武装,自己的田地。寿才看
(19061935)
聂祖唐
  聂祖唐(1910-1934),原名秉文,号云虎。武平县十方镇处明村人。民国15年(1926年)7月,祖堂以优异成绩考进上杭县琴岗书院(后改上杭县立中学)。在学校接任武平旅杭同乡会会长。10月,南昌起义军到达上杭。祖唐以同乡会长身份受到起义军政治部的召见,听了-的谈话,第一次知道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才能打倒军阀和反动派,建立人民政权,使人民翻身作主。从此,祖唐经常阅读上海《创造》月刊等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熏陶。1928年1月,他和
(19101934)
林营妹
   林营妹(1910―1933),女,又名炎箕嫲,化名林福秀,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人。幼年抱给张畲村朱家做童家媳,少年时代丈夫朱发古(宗炎)时代到上峰村打工做土纸。1928年夏随朱发古参加革命,1929年春参加红军赤卫队,从事后勤、宣传等工作。她自编自唱民歌,走到那里唱到那里,每到一处都找妇女姐妹谈心,宣传革命道理。1930年3月,林营妹和朱发古一起编入武南游击队。1930年7月,朱发古牺牲后,林营妹与组织失去联系,回到上峰村帮人做土纸,
(19101933)
陈丹林
  陈丹林(1908-1932),原名金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在象洞乡联坊村。家庭贫苦,一家五口,全靠父母种白水田和挑担度日。金辉六岁时父亲去世,为料理父亲后事,向地主陈柏臻借了一大笔债。第二年,母亲将金辉卖一半给陈柏臻,以身抵债,改名陈丹林。丹林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母亲省吃俭用,把他送入象洞小学读书。民国15年(1926年)在乡亲们的赞助下丹林到上杭县琴岗中学读书。此时,共产党人林心尧、蓝为仁等在上杭建立共产党支部,宣传马列
(19081932)
张涤心
  张涤心,又名玉衡。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七里村。原姓刘,因家贫出生第三天被卖给小澜张屋人。涤心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3岁去长汀百上□教私塾。民国15年(1926年)1月,参加海陆丰彭湃主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后在武北地区秘密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1月任武平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3月参加“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学习。10月,中共武平特别支部成立,涤心为支部成员之一。1928年2月,在小
(19091931)
练宝桢
  练宝桢(1906-1931),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人。1924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就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7月从集美学校毕业回乡,其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笼罩武平。练宝桢以宏远学校教员身份作掩护,自觉地在象洞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农户,动员农会干部振作起来,鼓励农会会员继续参加革命斗争,组织和恢复秘密农会,任洋贝农会负责人。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途经象洞,练宝桢等农会骨干连夜和起义部队联系,镇压地主恶霸。同年冬,练宝
(19061931)
刘克模
  刘克模,原名占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民国3年(191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4年受组织派遣回福建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回乡后在尧里梁德夫祠创办崇德学校,亲任校长兼英文教员,以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为办学思想。学校规定富家子弟收全费,穷人子弟只收书本费。克模教学认真,教艺娴熟,深得师生赞许。1926年,克模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回到家乡继续担任崇德学校校长。在村
(18941931)
李长明
   李长明(1903-1931),字嘉章,号李光,福建省武平县桃溪乡亭头村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任闽西农民革命军新编游击队副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愤而离队回乡,在赖园寨组建“铁血团”农民武装。同年中秋晚上,国民党地方军阀郭凤鸣部偷袭赖园寨,李长明等十余人冲出包围,方免于受害。由此彻底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与“国民革命”彻底决裂。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命打入地方军阀钟绍葵部从事策反工作,任钟绍葵的副官,利用钟部打击土豪
革命烈士 (19031931)
朱发古
  朱发古(1899-1930),又名朱永明、朱宗炎。武平县武东乡张畲村上屋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家贫,发古读了几年小学,就在家种田,农闲时带着妻子林营妹到中山上峰等地替人剥竹麻做土纸,以维持生活。1928年8月,中共闽西特委蓝维龙和武平县委练世桢,来六甲张畲一带宣传群众,开辟革命新区。朱发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发古组织起读书会,将附近18个进步青年凑在一起,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在村头书写革命标语,发动
(18991930)
王绍菖
  王绍菖,字艾生,清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于武平县城西享堂上。祖父王启图是清代进士、吏部主事,曾任诏安书院及汀州龙山书院主讲。父本昭为清杭州府经历。绍菖出生于杭州。幼承家训,勤勉向学。光绪间考取廪生。一生热爱教育,终身从事不辍。先后在东留、大阳、贤溪等私塾任教。民国3年(1914年)与林绂庭、王广林、李药园等人创办武平县城区区立两等小学校并担任校长。他亲自制订“尊师长、爱同学、勤学业、尚书俭、戒谎言、行正道”校训。任职10年,治学严谨
谢秉琼
  谢秉琼,又名思莹,号惠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万安乡下镇村的一个小富家庭。父亲谢玉珍,与广东人合股经营“广福隆”油盐杂货店。谢秉琼于上杭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州甲种工业学校,不久转到上海自治讲习所学习。民国10年(1921年)毕业后,回乡任武平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师。民国11年又进上海大学读书。民国13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到广州,出任国民政府劳工部秘书、中共福建会馆支部书记。同年12月,谢秉琼在中山大学法学院召集30
蓝玉田
  蓝玉田,号筍卿。清末出生于中堡乡章丰村。晚清秀才。辛亥革命前入汕头法政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前身)。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倡导0,并组建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蓝玉田被委任为0军司令。同年冬,蓝玉田回武平组建队伍,乡民持鸟枪土炮长矛参加。蓝玉田任命钟大辉为副司令,互为猗角,协同作战,数次击溃进攻中堡乡的北洋军阀闽省督军李厚基部。民国7年春,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率军援闽,与蓝玉田所率民兵会合进击武平县城,北
钟文
  钟文,字冶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武平县象洞乡沾阳村。父国华为清廪生,设私塾教书。钟文秉性坚毅,聪颖好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福州全闽师范学堂。因家贫未能支持,他毅然只身离家到漳州,函禀老父申述矢志向学之愿。其父深受感动,乃典卖田户,并向亲友筹借供其入学。由于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陈宝琛之器重,将他选拔为官费生。宣统元年(1909年),以全班第二名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岩前崇正学堂教员,不久他考入福州工业教员讲习所,学习
[]
萧其章
  萧其章,字焕东,号闇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读书时由刘家驹、杨仰程介绍加入中华同盟会。从此,他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不久到上杭县组织同盟会小组和民军,曹东旭、丘复等参加。秋,其章回到家乡兴办龙岗书院,延师授课,带头剪掉辫子,并向群众传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得到全国响应,建立了中华民国。冬,其章在汀州中学毕业。民国2年(1913
[]
王启图
  王启图,字慎斋,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少时,其兄鄞舍爱才尊师,聘请秀才来家教启文、启图两弟读书。鄞舍对弟管教极严。有客来访,必先问明来由方令弟出见。督饬弟夜习,每待弟眠而后寝。启文、启图不负兄望,先后考取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启图考取进士,授吏部主事文选司。次年,其兄启文赴京候缺,因失言为人陷害。启图受株连被革职回家,含冤见弃20年。他曾作诗诉怨云:“虚抱葵心无暖日,逆来羊角有狂风”。“忘机未审
[] (18141884)
李灿
  李灿,字明文,号珠园,清雍正元年(1723年)生于武平县城北寨背窝里(今平川镇红东村),乾隆年间(1736~1820年)著名画家。李灿少时性倜傥有奇气,好读书不乐仕进,能诗嗜画,善书法。但是青年时代的画作技艺稍逊,时人评论为“山林气太重”。后来他离家外出游历,先后到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诸地,一边寻师访友,切磋画技,一边饱览各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绚丽风光,从此他顿觉“心思日异,艺术益精”,其作品能与当时汀籍名画家黄慎、上官周媲美,为汀人
[]
李梦苡
  李梦苡(约生于清康熙末年),字非珠。武平县城西花园村(今平川镇西厢村)人。清乾隆辛酉科举人,著名诗人。李梦苡出生一个月后父亲就去世。靠母亲钟氏含辛茹苦抚养成人。梦苡从小爱读书,且聪颖非常,少时即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才子。梦苡入县学时,知县许廷铼是江南的著名诗人,非常赏识梦苡的诗才,经常与之唱和,梦苡受他的影响很深。因此杨澜在《临汀汇考》中,评论其诗作“具有-人之风”。以后,李梦苡就读于著名的鳌峰书院,与宁化的雷鋐(闽西著名理学家)同
[]
林宝树
  林宝树,字光阶,号梁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出生于武平袁畲白泥田村(今武东乡袁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失学,九岁开始跟随父母参加农业劳动。11岁那年春节,父亲请人写好一捆春联,让他去张贴。因为他目不识丁,竟把“六畜兴旺猪为首”的对联错贴在父亲的房门口;又在牛栏门上贴上“夫妻和睦百年偕好,子孙成龙坐山镇海”的春联。惹得乡邻一阵哄笑,父亲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件事给林宝树父子以很大刺激,决心读书习文摆脱愚昧。从此全家人勒紧裤
[] (167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