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历史人物介绍2
刘永生
  刘永生(1920-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郭墩村后洋人。1948年5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浙赣边区闽北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围剿”作战。1949年2月,闽北游击队为夺取峡阳兵工厂的武器装备,对敌峡阳镇公所和兵工厂发起攻击作战,刘永生在攻打峡阳镇公所的战斗中牺牲。
(19201949)
许六均
  许六均(1902-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白溪村人。1902年7月出身于农民家庭,1949年初参加革命斗争,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支队沙县大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49年3月,国民党军保安团突击大队袭击游击队驻地,许六均在掩护游击队转移时被捕,随后被敌人残忍杀害,壮烈牺牲。
(19021949)
叶道源
  叶道源(1917-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人。1917年4月出身于农民家庭,1949年2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西北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49年3月19日在富口堆积坑上坪村执行任务时遭受国民党军保安团突击大队的袭击,被捕后惨遭杀害,壮烈牺牲。
(19171949)
叶道龙
  叶道龙(1914-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人。1948年11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支队沙县大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49年3月在执行任务时遭受国民党军保安团突击大队的袭击,被捕后惨遭杀害,壮烈牺牲。
(19141949)
邓城
  邓城(约1507~1564年),字藩国,号寒松,约明正德二年(1507年)生。祖籍福建沙县,先祖在洪武初授安徽滁州(治所在今滁县)百户,历传二世,调福建泉州卫,入籍晋江县(治所今泉州市鲤城区)。邓城状貌雄伟魁俊,青年时期曾参加明经考试,因言词质直,针砭时弊,不受考官赏识,转习弓马韬略,常奉檄捕捉贼寇。嘉靖十三年(1534年),邓城中武闱解元,袭受百户世职。因多次击溃海寇、山贼,授中军指挥,升广东省佥书游击把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 (15071564)
刘牧群
  刘牧群(1905~1979年)原名芳秀,小名挺生,凤岗镇龙池坊(现府东路)人。因其父长驻福州经营笋、纸,11岁从沙县凤岗小学毕业后即随父到福州求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福州英华书院。民国12年毕业后,由航空界前辈、永安人刘鹰公推荐,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国民党空军第三队、国民政府航空总署、空军军士学校、空军机械学校、空军军官学校任职。民国36年春任国民党空军训练司令时,回沙县省亲,同时为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竞选作舆论准
(19051979)
潘日行
  潘日行(1912~1978年)又名灿妹,夏茂镇洋元村粉干曲人。4岁丧父,8岁亡母,10岁为人放牛,15岁下田劳动。民国20年(1931年)夏,中国工农红军派武装工作队到夏茂镇松林、大布、洋元一带活动时即参加红军,民国22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入红七军团某部8团任通讯员。红军长征北上后,任粟裕、刘英同志的警卫员,参加闽、浙边地区的游击战争,历任红军挺进师二支队一团三营七连班长、排长、连长,后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潘日行作战机智勇敢,曾率
(19121978)
周菊珍
  周菊珍(1921~1967年)原名周宝光,女,夏茂镇儒元村人。解放前上无片瓦,下无寸地,靠砍柴和打短工谋生。1951年2月打破夏茂地区妇女不下田的旧习惯,带领邓美娣、邓素兰等6名妇女成立全县第一个妇女互助组。同年春,互助组规模扩大,当年粮食增产10242斤,比上一年增长二成半。互助组获得县人民政府奖励的水牛1头,儒元乡(相当于1985年的村)被评为全县妇女工作模范乡,周菊珍被评为区、县劳动模范。1952年,周菊珍互助组再创增产三成的好成
(19211967)
谢贵华
  谢贵华(1911~1959年)原名周发,夏茂镇罗坑村人。1岁亡父,10岁即下田劳动、上山砍柴。民国22年(1933年)8月参加赤卫队,9月转入苏维埃地方武装夏茂独立营。不久赴建宁参加红军新兵连集训。民国23年2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37团4连班长,后任排长。同年随军北上,在长征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任八路军某部5旅14团8连排长。民国31年5月因在战斗中负伤退伍,安置在山西省晋城县一区祥村。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谢贵华文化程度较
(19111959)
茅乐灿
  茅乐灿(1888~1959年)字景辉,号又杨,又号介眉,沙县富口乡白溪口村人。生于清光绪13年12月23日(1888年2月4日)。8岁启蒙,15岁进乡塾。18岁时,由族中长辈出资,受业于城关岁贡林希唐。19岁时入延平书院。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福建省立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后任沙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年)在沙县首倡职业教育,与同事林又坚各捐献薪金银元100元筹办县立第一高小附设蚕业补习学校,并任专科教员。民国6年任沙县第
(18881959)
陈绍源
  陈绍源(1888~1955年)字养清,号石泉居士。沙县城关兴义坊人。6岁丧父,9岁丧母,但自幼刻苦好学。15岁时考入福州普通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农林学校,同年任沙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校长。民国5年参加福建建安道道试,列优等第五名俊士。民国8年后任建安道立甲种森林学校教务长、福建省立第四中学(设在南平)教员。民国11年经沙县教育会和沙县县长推荐,被派往法国
(18881955)
潘伊铭
  潘伊铭(1873~1951)字立勋,人称铭发,小名阿奴。沙县城关和仁坊人。祖上原籍南安,后迁长乐,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到沙县定居,以撑船谋生。潘伊铭15岁,便撑着小船运货。当时货船从城关到琅口运货,一般人一天运一趟。潘伊铭每天傍晚将船放到琅口,第二天一大早动身,一天可以运两趟。因此,得到一茶叶箱制作商潘老板的赏识。潘老板还许诺,潘伊铭如果做茶叶生意可以来赊茶叶箱。潘伊铭的母亲在琅口金和丰茶庄杨老板家当奶妈。有一次,潘伊铭去看妈
(1873195)
黄尔康
  黄尔康黄颂慈(1880~1943年)(1909~1976年)黄尔康又名黄载禄。沙县城关兴义坊人。父为泥水匠,母为琅口茶行女工,因家境贫困,入果育义学就读。15岁在范瑞吉店当学徒。后相继与人合办过塘栈、正茂泰南货店、正茂牲南货店。民国16年(1927年)独资办黄正茂京果店,除在福州霞浦路(后迁往马祖道)设有分行外,上海、天津、台湾、漳州、永安等地亦有分支机构或代理商行,经营笋干、纸、菇、木材等土特产品,同时又创办联吉盐业公司,为沙县巨商之
(18801943)
翁能辉
  翁能辉(1886~1934年)字焕蟾,号秋舫,沙县城关和仁坊人。先后受业于罗克涵、曹振懋、林荣晋等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4岁时即考取补廪膳生。民国3年(1914年)参与组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并亲自担任教员。民国5年任说报社演讲员,从事民智开发工作。同年参加福建省建安道俊士考试,获最优等第二名。后任县教育会会长。民国17年参加民国版《沙县志》编纂工作,任副总纂,为主要撰稿人。翁能辉治学刻苦,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著称。主持建安道
(1886193)
洪基
  洪基(1908~1934年)原名洪荣机,字建材。沙县夏茂镇人。毕业于县立茂溪小学,后任小学教员。民国18年(1929年)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隶属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民国20年初在大布村大刀会中开展宣传工作,同年7月3日率领大布村大刀会攻打驻在夏茂基督教堂的卢兴邦驻军。民国22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解放夏茂后,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农民赤卫队、动员青年农民参加工农红军的活动,任夏茂苏维埃革命委员会肃反委员会主任。民国23年1月,成
(19081934)
姜敢
  姜敢(1907-1933),原名姜源舜,字虞廷,号树民,又号树铭,化名姜敢,福建省沙县夏茂镇人。1928年春入福州三民中学初中三年级,半年后升入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福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等职,负责领导-和互济会的工作。1929年到1931年间,多次以市委巡视员的身份到福安、连江等地发展党团组织,组建革命武装,为闽东红军和苏区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7月奉命回到沙县
[] (19071933)
邓德潜
  邓德潜(1887~1932年)字醒素。沙县夏茂镇人。清光绪壬寅二十八年(1902年)14岁时考取举人。20岁时参加县知事考试,取为桂平县县丞,清光绪三十四年署广西容县知县,后改岑溪县知县。民国初一度代理沙县知县。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民国3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赴广东汕头从事“讨袁活动”,不久被派往广西,特署苍梧县兼代理南宁道尹,后任广东省官产处处长、广西省桂平县知县等职。民国6年入广州军政府工作,不久
[] (1887193)
罗克涵
  罗克涵(1864~1932年)字泳初,号雁秋。沙县城关人。17岁入县学,两次乡试不中后,即在家开设塾馆授徒,为当时县内著名塾师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贡生。同年出任县立两等小学堂主任教习。民国3年(1914年)参与发起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并任该校教员。民国5年任县劝学所所长。民国9~14年出任县立第二高等学校校长,后任县教育会会长,为沙县近代教育事业的倡导人之一。业余兼事中医,以用药严谨、医德高尚著称。遇有贫困
[] (1864193)
曹振懋
  曹振懋(1873~1931年)字耐公,号勉庵。沙县城关兴义坊人。自幼聪颖,但家贫未能入学。后得业师范仰东资助,始完成学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拔贡,同年任沙县梅岗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起在夏茂、城关开办私塾,为沙县著名塾师之一。光绪三十一至三十三年(1905~1907年)任沙县中西学堂教习。后任其学生邓德潜的幕僚,先后在广西容县、岑溪县任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福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翌年任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
[] (1873193)
罗英笏
  罗英笏(1709~1778年)字榗抡,号茂溪,沙县夏茂人。18岁时,入武学堂学习,精通用兵谋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调任抚标参将,承办军务,筹谋划策,曾几夜没有入睡。金川平定之后,皇帝赐御书“福”字,并提升贵州定广协副将。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升任陕西兴安汉羌镇挂印总兵。兴安汉羌一带,处在万山之中
[] (17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