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名人录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 宋词四大家,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宋朝词人,柳氏三绝 (9871053)
胡安国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福建崇安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胡安国入太学后,以理学家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颖川靳裁之为师。靳裁之与他讨论经史大义,非常器重他。胡安国参加科举考试,主管廷试的考官定他为第一,宰相以他的试卷里没有诋毁元?政治的言语,降低了他的名次。哲宗又提拔为第三名。任命他为太学博士。胡安国不事权贵。政和元年(1111),胡安国任职成都府。政和二年,遭母亲丧事,迁居到江东。恰巧父亲又去世,他便对弟子说:“我过去做官是为二老双亲,如今即使有万贯俸禄我又给谁呢?”从此就称病退出仕途,在父母墓旁建造房屋,耕田种地以自给,准备终老于此。宣和末年,别人
[] (10741138)
祝穆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洙(一二二一~?)父。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祝穆少年丧父,读书于朱熹家塾。20岁,朱熹命黄干为他举行冠礼。乾道初,祝穆与其弟一起随朱熹到建阳云谷晦庵就读,受黄干、蔡元定教诲。他嗜书,手不释卷,于书无所不读。青年时,往来于吴、越、荆、楚之间,所到必登高探幽,临水揽胜,遍访民情风俗,这为他晚年著述积累丰富资料和感性知识。晚年卜居建阳县麻沙水南,名其庐“南溪樟隐”,集朱熹生前手迹,匾于厅堂楣额。在厅右小屋取朱熹生前所书“岁寒”二大字,以表古樟之雅。与隐庐相对,又筑小楼四楹,取张南轩所书“藏书楼”三大字,揭匾楼
[]
刘韐
  刘韐(1060~1127),字仲偃,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北宋绍圣元年(1094)考中进士,历任江西丰城县尉、秦州陇城县令。崇宁二年(1103)王厚镇守熙州,任他为狄道县令,提举陕西平货司。当时,宋军驻扎在河、湟,当地人民由于饥荒,日食不继,刘韐以金银布匹向当地酋长换取粮食,赈济饥民。后调任陕西转运使,升中大夫集英殿修撰。西夏攻甘肃震武,刘韐代理使臣到达鄜延(今延安),与守将共议出奇兵攻之,震武解围,迫使西夏纳贡谢罪。众人以为其中有诈,主张不允西夏的要求。刘韐分析说,多年战乱,中原都支持不了,何况西夏!他怕我朝反击,因而纳贡谢罪,情节是真实的。但西夏却逾期不来纳贡,诸将认为西夏真的是在行
[] (10601127)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始返乡。嘉定八年(1215年)。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著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为《方是闲居士小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板》所收诗,大多为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
[] 宋朝词人
胡宏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崇安籍溪(今上梅乡)人,胡安国之次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15岁写《论语说》,编《程氏雅言》。其父胡安国怕他刚愎自用,向他讲授自著的《通鉴举要》一书。其后入太学,从师杨时、侯仲良(杨、侯为二程再传子弟)。在胡安国诸子中,他“伟抱卓识,自许尤为不偶,其学术亦最优也”。胡宏最初荫补右承务郎,后因秦桧当权,遂隐居衡山。“穷居杜门,躬理耕植,时读-,以求寡过。”绍兴年间,他给皇帝上 书论0大义,累数千言,他说:“徽宗、钦宗劫于仇敌,远适穷荒,其愿陛下加兵敌国,犹饥渴于饮食,庶几一得生还,父子兄弟相持而泣,欢若平生,引领东望。九年于兹,夫以疏贱痛心于此,尚欲有为,
[]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11051161)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胡寅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年五十九岁。(宋史本传作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此从《三续疑年录》据《福建通志》)安国养为己子。少桀黠难制,闭於空阁。阁中有杂木寅尽刻成人形安国道:“当设法移其心。”乃置书数千卷。年余,寅悉能成诵,不遗一卷。宣和间,中进士甲科。靖康初,(公元1126年)因何桌荐,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学。迁起居郎。金人南侵,-宋高宗,言当纠合义师,北向迎请
[] (10981156)
彭迁
  彭迁(606~684),建安县新丰乡(今武夷山市吴屯、岚谷一带)人。青年时辅佐秦王李世民平定隋末之乱。唐贞观初年(约627~630),封左牛卫上将军,提督建州(府治今建瓯),遂由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迁闽。唐初政权稳定,偃武修文,勋臣退居闾里,彭迁辞官后居建阳北乡,“捐资雇募民力垦荒,上括信州,下析建平,斩草除莱,引水溉田三千余顷,筑室崇岭。”“据集民居约万计,遂名其乡新丰”。《彭氏族谱》还载:“彭迁同亲属翁、张、吴三姓聚居一起,故又名新丰乡为三姓市。”病逝后葬于武夷当源。
[] (606684)
刘子羽
  刘子羽(1096~1146),字彦修,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府前村人。秉赋刚毅。10岁精通经史。11岁随父亲、北宋名将刘韐过军旅生活。战乱频仍,他弃文习武,“盛暑严寒,必清晨著单衫,入教坊学射矢三百。”青年时代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北宋政和五年(1115),刘子羽荫补为将仕郎(相当从九品),随军任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协助治理州事。宣和二年(1120),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腊率众起义,攻越州。刘子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被任命为太府簿,迁卫尉丞(相当从七品),擢升卫戍寺丞。靖康初,金帅斡离不尽取燕山州县(今北京西南),劫掠相、濬二州(今河北临漳、诸叔),进攻黎阳(今浚县东南)。宋守军闻风丧胆,金
[] (10961146)
柳宜
  柳宜,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淳化三年(992年),柳宜通判全州,柳永被安置于福建崇安。至道元年(995年)回到汴京。父柳崇,以儒学名。子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南唐灭于北宋后,柳宜身为降臣入宋,由于南唐曾经抵抗过北宋,所以南唐的一帮君臣都过得胆战心惊。对新皇
[]
彭珰
  彭珰(804~896),彭迁的玄孙。幼年聪颖,勇武过人,荫袭建州兵马殿中都监兼摄郡政,有政声。当时温岭镇日趋繁荣,人丁兴旺,赋税充足。彭珰奏请将温岭镇升为崇安场。唐会昌五年(845)获准,这是“崇安”这一地名最早的历史记载。彭珰病逝后葬于节和里(今兴田镇澄浒村)东山寺后。彭氏子孙三代披荆斩棘,开辟乡土。乡人为缅怀他们的功绩,在城西建“作邑彭氏三丈祠”。祠已废,但祠匾尚存于武夷山市博物馆。
[] (804896)
熊克
  熊克(约1128~1190),字子复,崇安县兴田镇城村人。少年勤奋好学,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中进士。初任建州教授,适逢转运使举行宴会,要他撰写乐章,郡守王淮读后很赞赏,熊克遂得到器重,后调升为浙江诸暨知县。当时浙江赋税追收紧迫。熊克说,我宁可获罪也不能加重百姓的负担。时值干旱,上司偏偏派人来核实仓储,向民间收租纳谷,他说,难道这是收租的时候么?声泪俱下!部使者芮巡视到县,对熊克说,过去认为你只是个文人,现在才知道你有古循吏之遗风,就上表推荐他。这时,王淮已升任枢密使,熊克送去两篇论文请他指教。适值学士院人员出缺,宋高宗问王淮哪里有擅长写四六句文体的人,王淮以熊克两篇论文呈阅。第二天孝
[] (11281190)
章元振
  章元振(约1091~约1155),字时举,崇安县星村黄村人。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任洪州分宁县尉。任期内除暴安良,断案英明。有富家被盗,罪犯被仆人抓获后畏罪自缢身亡。仆人由于害怕受连累相继自杀。章元振首次查验后即获得实情。但由于复查者向富家索贿未成,便反诬罪犯是被富家打死后为了灭口又继而杀害仆人。章元振力主正义,组织人员进行第三次查验,经反复查证后才推翻了复查者的认定。因有政绩调升宁乡县令,不久又调任长沙县令。乡民争相挽留,遂改休宁县令。当时适值战乱之后,他尽力优抚、防御,安定民心。不久又改任泰宁县令。邻县盗贼四起,统领官马准向县内多方0,全被他拒绝了。马准冲进县衙,把官吏都-起来,章元
[] (10911155)
徐九思
  徐九思(约1042~约1074),字公谨,崇安县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任□州□水县尉和成都双流、邕州宣化、宣州南陵三县知县。后由赵抃、唐介共同推荐入判三司,因违背宰相王安石意旨,改任广州通判。元丰中(1081~1085)升迁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因奏请以东海香山岛设县一事,深受人民拥戴,蒙宋神宗召见,受到赞扬,有老成练达之称。唐介因议论张晓佑被贬谪莱州,徐九思送行诗云:“投荒万里岭南行,莫叩天阍诉不平;忠谠若教无窜逐,奸邪何计窃安荣;一封疏在铭周鼎,三黜高名重汉京;最是中宵雷激烈,为君特地发冤声。”仁宗闻讯后,即诏命唐介复职。徐九思著有《新丰集》、《性理字训》。王安石以徐九思非议新法
[] (10421074)
刘子翚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五夫里(今五夫镇)人,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学术界称屏山先生。刘子翚的父兄都是著名的抗金将领。青年时代以父荫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靖康之变时,其父刘韐出使金营被扣押,不屈自杀。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他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任兴化军(任所今福建莆田)通判。农民起义军进攻邻县境。刘子翚策划防御,孝服从戎,后因体质羸弱,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教养。刘子翚诲人不倦,扶掖后辈,学生中很
[] (11011147)
柳三复
  柳三复,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柳宜长子,柳永(柳三变)的长兄。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王整榜进士。宋人刘邠的《中山诗话》中记载了柳三复与高俅一样靠踢球升了官职。柳三复是个秀才,踢得一脚好球。他的官运不亨通,几年选不上官。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便想走这条门路获得一官半职,但又拿不出钱财贿赂丁谓的门房求得接见。于是,他天天守候在丁谓家球场的墙外。一天,丁谓踢的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拾了球,喜滋滋地抱了送还丁谓,管门的人只好让他进去。他见了丁谓之后,把手中的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头顶球,球一直未坠落在地。丁谓看了这种表演,不由得哈哈大笑。柳三复也就在哈哈大笑中获得了一个小
[] 柳氏三绝
翁藻光
  翁藻光(844~928),建安县崇安场吴屯乡人。河西节度使翁承钦之子。幼年喜在寒冬季节扣冰沐浴,出家后,人称扣冰和尚,死后称扣冰古佛。相传翁母临盆前,梦僧人持钵求宿。翁藻光在襁褓中见佛像即开口嘻笑。唐大中十年(856),他13岁时要求出家。父母以为应验梦境,送他到吴屯清潭寺,拜释行全为师。他“刻苦清修,钻研佛典”。咸通八年(867),翁藻光“精通经学,举有司,得度牒,落发受戒于福唐(今福清)。”(《古佛全传》)唐乾符五年(878),翁藻光云游四方,参拜名僧雪峰禅师,在江西鹅湖寺与住持□□禅师研究论文,探讨佛教宗旨,后抵建安县崇安场洋庄三渡桃枝寺。当时,彭珰辞归故里,建宅于吴屯东畔山下,经常到桃
[] (844928)
吴逵
  吴逵(约1099~1157),字公路,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大将村人。宣和三年(1121)中进士。任永福县尉时,以剿捕海寇有功,升泰宁县知县。当时茶叶税额过重,经吴逵呈请减去半数,后又前后任顺昌、将乐两县的知县,政绩显著,提升为南剑州通判和肇庆知府。知肇庆府时,他力主倡廉惩奸。当地的学田一向为豪门侵占,吴逵立案处理,一亩也不放过。后调任濠州知府,他又奏请开垦荒田以充军粮。再调庐州兼任淮西安抚司事。不久,出任福建刑狱,适值转运司在配给食盐时坑害百姓,朝廷诏令提刑司核实数额,吴逵力陈革除利弊的条款措施,以使百姓得到实惠,但这个举措却招致一些官吏的不满,纷纷上告。吴逵据理力争,最后朝廷还是采纳了吴
[] (10991157)
江灏
  江灏(约1100~1165),字良弼,崇安县兴田城村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任上高县尉时,境内多盗贼,江灏擒获盗首,地方得到安定。宋高宗南渡时,他率部驰援护驾,受到朝廷嘉奖。升剑浦县丞,但没有到任。建炎四年(1130)农民起义军范汝为攻占建州,江灏统兵“剿捕”,因镇压农民起义军卖力升江苏无锡县令。无锡是交通要道,军需负担很重,为了不向百姓摊派军粮,他用常平仓地方积谷供应军粮。同籍人刘子羽任江淮宣抚使时,委他掌握军事,很有建树。绍兴年间,任南唐军知军。他不受贿赂,以廉洁著称。以后又接任郴、象二州知府,有政声,当地百姓画像祀奉他。宋高宗知道他为官清廉,把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上以志不忘,并赐
[] (11001165)
全部武夷山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