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历史人物介绍2
赵政民
  赵政民 (1944~)笔名征敏、歌东曙。山西芮城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历任山西青少年报刊社总、社长,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主任、《山西文史资料》、《文史月刊》主编,编审。山西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兼副秘书长,省作协委员。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飞翠的山野》、《写给年轻的生命》、《三峡集》,报告文学集《中国一方土》、《大河岸畔》,散文诗集《相逢在花期》,评论集《略论散文诗的创
张雅茜
  张雅茜 (1950~)女。山西芮城人。民进成员、民进山西省委委员。大专毕业。山西运城市作协副主席,山西省作协全委会委员。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依然风流》、《烛影摇红》等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净土》、《五里一徘徊》等三部,散文集《掀起我的盖头来》等两部。长篇报告文学《超越财富》入围第二届赵树理文学奖,《女为悦己者容》获陈香梅女性散文奖。
李敬泽
  李敬泽 (1964~)祖籍山西芮城。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小说选刊》杂志,《人民文学》杂志、部主任、副主编、主编。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河边的日子》《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为文学申辩》《小春秋》《致理想读者》等专著和文集。曾获2000年度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5年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文
魏悼子
  魏悼子,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氏最早出人头地的先人魏武子犨长子。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承上启下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魏悼子子魏绛,春秋大名鼎鼎,8年9合诸侯的晋卿。
魏武子
  魏武子(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曾任戎右。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重创楚军。魏犨曾在一次与曹国的战争中违抗命令,擅自进攻僖负羁并烧了僖负羁的家,而且在进攻的过程中受了重伤,这让晋文公很不高兴,想下令杀了他,但由于他在紧急时刻表现出身体的强健,所以晋文公觉得他还可以
侯道华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好读子书与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一天,从市中喝醉归来,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有云鹤出现,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
[]
吕洞宾吕岩
  吕岩即吕洞宾,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吕洞宾(798年--?):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岩,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注:其祖父吕渭生于公元734年,所以本段存在严重错误),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
[] 唐朝道教祖师 (796~?)
张四维
  张四维(1526—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汉族,蒲州风陵乡人(今属芮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官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拢人心。次年,以父丧离职,卒谥文毅。著有《条栗集》等。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
[] 明朝首辅 (15261585)
高鹏程
   高鹏程(1876~1942),名凌云,字鹏程,山西省芮城县人。幼时家贫,无力上学,及长,操持家务,从事劳作。清末,因家居无业,随其姐夫来凤县,投靠其舅父郭建本(原凤县知县,时已去世)求业,为郭之遗孀徐氏收留,并出资着其经商。曾与段凤仪合资开设当铺,始涉身商界。民国初,以精明能干,善于逢迎官府,取得官府信任,县署委其为商团团长,从而涉足政界。民国3年(1914),受县署委派为清乡委员,到西小路(今温江寺、瓦房坝等地)、南大路(今三岔乡和
(18761942)
杨国忠
  杨玉环得宠于唐玄宗之后,她的族兄杨国忠也飞黄腾达,升任宰相,身兼40余职,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而他与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终使杨氏灭门。杨国忠,本名钊,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同曾祖兄(另一说同祖兄)。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 756年)六月。杨钊从小行为放荡不羁,喜欢喝酒贝者博,因此穷困潦倒,经常向别人借钱,人们很瞧不起他。30岁时,他在四川从军,发愤努力,表现优异,但因节度使张宥看不上他,只任他为新都
[]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唐朝宰相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