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名人录
舒雅
  舒雅(约939-1009),字子正,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舒雅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每夜以读完二盏灯油为限,油不尽不寝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赋诗,立笔而就。并常常将自己著的诗文读给名家赏析,谛听行家里手的评论。有时也读给老妪们听听,从旁察看老妪们的脸色,是否懂得诗文中的字句含义。舒雅工文善画,以才思自命,与当时著名文人吴淑齐名。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唐元宗李璟开科取士,舒雅为了应考进士,特奔赴金陵(南唐京师,今南京市)求师。当时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的文章天下知名,舒雅就想拜韩熙载为师。他以词赋献于韩熙载,韩熙载阅览后,大为惊奇,连连称好,并将他引以为忘年交。
[] (9391009)
江希舜
  江希舜(1585-1668),字孺慕,旌德县人。因祖上几代从医,成年后继承家业,行医于乡里,精于儿科。当时,皖南一带常有天花疫病流行,感染者儿童居多。一但染上此疾,大多有生命之虞,即便侥幸治愈,也会留下痘疤(俗称麻子)。可以说,天花在当时是一种人人惧怕,谈及色变的瘟疫。虽说民间不断有人研究预防和治疗此病的措施,但一直收效甚微,大多采用驱神赶鬼的迷信方法,结果是劳命伤财。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中国的北方战乱与天灾频繁不断。偏偏这个时候又暴发了天花,并且是历史上的一次高峰期。当时的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治办法。就連清代的顺治、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也未能幸免,分别染上了这种疫病。在清王朝两百多
[] (15851668)
汪澥
  汪澥,字仲容。北宋熙宁八年(1076)进士。旌德县新建村人。他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均未做官,以“布衣”考入太学。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类似校长),最后担任大司成(太学监督)。一生多数时间均从事教育。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释音》30篇,《诏诰》3卷,《乐章》1卷,《文集》30卷,还参加王安石《三经新义》的编写工作。他的诗词水平很高,在清嘉庆《旌德县志》中载有他咏桂子亭的诗:“影浮明月高群木,香袭华亭瞰好山。”志载他文章“言语妙天下,温厚闳深,一篇出人争诵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有杰出的成就。汪澥任太学祭酒期间,为配合“王
[]
胡富
  胡富(1446—1522),字永年,号龙峰,绩溪龙川人。七岁能诗,13岁中秀才,被时人誉为神童。成化七年(1471)27岁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34岁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平事。入仕后,政绩颇著。弘治年间,他在任福建佥事时,福宁一地系囚犯达200余人,到任后,胡富迅速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审案清正,断案明快,致使“囹圄顿空”。当地百姓十分感激他,编出“滩头水”民谣,称他“天高地厚胡恩公,千年再世一包拯”。任广东副使时,四会等地的瑶民时常骚扰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正常生产生活,他着力平息地方瑶人叛乱,剿擒500余人。在泷水这个地方,他开垦荒田3000余顷,招揽瑶、僮族人耕种,使社会得以安定,瑶
[] (14461522)
谭子文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旌德县白地镇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谭子文“生而体貌魁梧,见者目为伟人”。生平俭约,酷爱读书。幼时家贫,早年经商于六安双河集,经营数十年,乃成富商巨贾。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择其故乡洋(阳)山胜境,创建毓文书院。他亲自设计,自讲堂宿舍以至井灶、厨房、浴室,无不规划周详,计筑房舍堂馆百余间,历时三年竣工。又捐银若干购置学田,以其租息支付院长修金、生徒薪水。前后耗银二万余两,损折家产过半。 谭子文为培育人才,不惜重金聘名师讲学。所聘院长不拘学术门户之见,皆系当时学者名流,如洪亮吉、孙原湘、包世臣等。毓文书院创办后,声誉与日俱增,招致安徽
[] (17331813)
刘光旸
  刘光旸(生卒年不详),字若雨,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人。明未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刘光旸聪明睿智,擅长宝器和字画鉴别。顺治(1644-1661)初,尚书冯谧爱其才,招其进京,令刻《快雪堂法帖》。刻石摹镌精良,进呈顺治帝。帝召见,以王羲之之墨迹试其才智,一真一伪,刘光旸立判无讹。又外域进有一炉,炉后有“金炉”二字,帝按其字询问,刘称此物并非金炉,而是某朝某年乳母进献某太子饮乳御器。顺治帝十分惊异其奇才,赐号“古董”,又御书“特赐清班”四字赐给他,并授以鸿胪寺序班之职,给了他很高荣誉。乾隆四十四年(1779),闽浙总督杨景素辗转花重金购得石刻并献于乾隆皇帝,乾隆得此石刻如获至宝,为完好地保存这套稀世珍
[]
鲍守业
  鲍守业(约1625~1695),字承勋,旌德县俞村乡合锦人。木刻家。鲍守业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顺治(1644-1661)末年,奉召进京镌刻御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别送行。康熙(1662~1722)年间,刻吴门(苏州)汪琎(汝阳)绘图本《怀嵩堂赠言》,又与本县鲍天锡同刻吴门顾云臣(见龙)画文喜堂本《秦楼月传奇》等书插图。康熙六年(1667),其镌刻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图》、与子胤昌合刻《诸神礼佛图》两幅佛教版画,刻工纤细,至今陈列在北京法源寺。其雕版现藏南京博物院,属国家一级文物。《诸神礼佛图》木刻版,1988年9月被选送比利时参加“中国古代科技
[] (16251695)
江泽涵
  江泽涵(1902—1994),旌德县江村人。父亲江世才,早年在芜湖经商,后回乡务农。江泽涵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己待人的习惯。他7岁入私塾,后来转入本村改良的“养正小学堂”。1915年,进入旌德县三溪公立高等小学堂。小学毕业,家中准备送他到芜湖读中学时,堂姐夫胡适回绩溪上庄为母亲办理丧事。1919年1月,胡适带着侄子思聪和江泽涵回到北京,江泽涵报考南开中学,当年夏被录取为二年级新生。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江泽涵开始考虑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如何能为国家做贡献。由于对胡适的钦佩和自己幼时的喜好,江泽涵曾想跟着胡适学文史,但受到当时“民主、科学”口号的鼓励,转而注意物理、化学,分科时选择了理科。192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21994)
戴戟
  戴戟(1895~1973),原名光祖,字孝悃,原籍旌德,祖父因经商迁居江苏,后定居苏州。幼年时,家境开始衰落,读完小学,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到一家商店去当学徒。不久,因不堪老板的-,离开家乡,去上海参加了学生军,时年15 岁。民国5 年(1916 年),戴戟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被派到安徽军阀倪嗣冲军中任见习官。蔡锷组织护-讨袁,南方以广东为中心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戴戟深受鼓舞和感召,离开倪部赴广东,先入滇军,又经陈铭枢介绍,入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任少校团副。民国14 年,广州国民政府准备北伐,建立国民革命军。戴戟调任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三十团团长。其时,蒋光鼐、蔡廷锴也在第十
(18951973)
方学成
  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地方官,往往不因其位名传后世,而是因其艺因其文或因其道品为史为人传扬。清代的地方官方学成,就因为在夏津任职其间,组织纂修了一部名志—— 《夏津县志》(亦称《夏津县志前编》),而为后世念念不忘。方学成(1723—1795),字武工,号松台,室名有学古斋、松华馆等称,旌德县华坦人。祖君训,父廷翰,均以资望德谔,见称于时。学成习其祖德,自幼课读于“饬经堂”,并饬以立身、行已之道。及长,纵心愤典,博极群书,二举子业,县学廪生,雍正七年(1729)举孝友端方,而尤长于诗、古文。乾隆七年(1742),以县学生员身份和“居家孝友、行已端方、才能办事、文艺可观”,被地方官举荐,授山东夏津县知
[] (17231795)
江汉
  江汉:字纪南,小名府生,旌德县江村人。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初授礼部主事,转户部郎中。奉旨出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风廉明,办事干练,享誉朝野。当时四川因旱灾造成大饥荒,江汉再次奉诏,携国库钱财前往西川赈济。到达后,他亲临各郡、县,招集商家疏通粮源,购买粮食,扶贫救急。由于计划周到,安排得当,收效明显,救活饥民不计其数。之后升迁任宝庆府(今湖南邵阳)知府。江汉任知府后,发现当地一些豪强利用宗藩势力而为非作歹,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他立即进行整治,抑制豪强,稳定了局面。同时,针对当地兵民不分,军纪涣散,而大力整顿,予以区分,禁辑流散,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史载:经其几年治理,长期存在的官吏欺上
[]
周而复
  周而复(1914—2004),现代作家,原名周祖式,旌德县人,生于南京。自幼入私塾学诗词习书法,1933年秋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光华大学曾因参加进步-被捕。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参与创办《文学丛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夜行集》。1938年,周而复大学毕业后奔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任文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39年2月入党,同年秋作为边区文协与八路军总政治部派遣前方文艺小组第五组组长,赴晋察冀民主抗日根据地参加反“扫荡”、百团大战等战斗,记录了许多生活素材,写了不少短小的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1943年,周而复在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鼓舞下,创
(19142004)
江福喜
  江福喜(1890—1941),又名江戟门,旌德县白地乡江村人。1929年,江福喜由谭笑萍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江福喜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坚决同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32年3月,中共旌德县委在江村秘密建立,后转移到板桥碓山。谭笑萍任县委书记,江福喜、程宝三任县委委员。县委下辖下洋、白地、洪川、庙首、板桥、江村等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0余人。同时在江村成立旌德县苏维埃政府,程宝三任主席,江福喜、谭笑萍、洪士珍、潘枝华为成员,参加领导工作。随后在江村还成立了农协会、妇协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当时党和各地群众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革命道理,扩大组织力量,
(18901941)
吕一鹤
  吕一鹤,又名吕一本、吕志坚、曾用名吕云鹤。1908年出生于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吕家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双亡,由本家亲戚抚养长大,小学毕业后,在本村担任教员。1924年,县城进步人士汪易如在朱旺村创办了“成志小学”,全县各地有志的青少年纷纷前往朱旺村“成志小学”求学。吕一鹤闻讯后,辞去教员,到“成志小学”读书。1925年下半年,共产党员梅大栋从江西安源回到旌德,成立了中共支部。梅大栋经常到成志小学并给成志小学的师生带去进步书刊,吕一鹤等人从这些进步书刊中接触到革命理论,思想受到启迪。吕一鹤从成志小学毕业后,回到旌德西乡,在庙首小学任教。1926年,汪易如、梅大栋邀股集资在旌德县城创办辅仁书店
汪泓
  汪泓,号静斋,县城招坊人。明嘉靖癸卯(1544)举人。志载其身体魁伟、才藻惊人。嘉靖庚戌(1551)知阜城〈今河北省〉,时有贼寇骚扰,朝廷委派的官吏迟迟不能剿灭,百姓四处逃亡。汪泓到任后,采取发动百姓协助军队,组成军-合抗寇,取得了胜利,使当地恢复平安。汪泓执法严明,据记载,献县有一冤案,错判无罪者斩首,经汪泓再审定罪,得知是是错案,而平反昭雪。相邻的县乡百姓打官司,争赴阜城投状审冤,求汪泓审理,因而被称为“神君”。河南府郡守募军,摊派阜城买馬2O0匹,且限在一月之内要缴括万金;百姓惊慌,纷纷弃家逃避走散;在南皮、吴桥两县令因未按期上缴、连累受惩的情形下,汪泓不避艰险,对这种不切实际、不体谅民
[]
江珠
  江珠(1764—1804),女,字碧岑,祖籍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文学家,诗人。祖父江日宙,于雍正九年后迁江苏甘泉,住小东门外钓桥多子街,以开“天瑞堂”药铺兼行医为业。父亲江起栋(1722—1786),早年营商,35岁时由甘泉迁吴县居住,与当地学者薛起凤、汪缙、余萧客、江声等交往密切。余萧客劝其蓄书、信佛;后与子江藩收集抄录古今中外奇书三万余册藏于家中,并钻研佛学,深得佛理,佛号若波,65岁时唱念佛名而逝。江珠自幼聪慧,与兄江藩、夫吾学海同塾于家,先后受教于汪缙、薛起风、余萧客、江声;精于经史,通中西之学,亦懂中医和易学。18岁嫁甘泉诸生吾学海为妻。有关资料记载:她“事姑舅以孝闻,处妯娌无间言,为
[] 清女文学家,诗人 (17641804)
吕碧城
  吕碧城(1883~1943),女,原名吕贤锡,笔名晓珠、宝莲、清扬、遁天、兰清、信芳词侣等。皖南旌德县庙首村人,其父为清光绪三年(1877 年)进士,官至山西学政使。吕碧城天赋极高。5 岁时,与父散步园中,父信口说“春风吹杨柳”,吕碧城亦信口答“秋雨打梧桐”。从此,其父倍加疼爱她。悉心向她传授诗画文章。7 岁时能作山水画。12 岁诗文成篇。光绪二十一年,吕碧城12 岁丧父。其遗产均被族侄们强行瓜分。母无奈带她们姐妹4 人就食六安。不久,遭匪抢劫。吕碧城舅父时任天津塘沽盐运使,得悉遭遇,将其母女接到塘沽。吕碧城在舅父处生活、读书时达7 年。她因童年坎坷,心灵创伤深重,遂渐萌生倡导女权独立,争取平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18831943)
姚应辰
  姚应辰,号紫垣,湖州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以通直郎知旌德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有利地方事悉身为先。旌德县城,自唐中叶建县以来,至宋隆兴年间400年来路巷均用砖铺成,年深日久,圯坏陷没,而东、南街尤甚,时暴雨集中,潴渟浊淖,往来之人很不方便;雨止流息,积水不去。隆兴二年,姚应辰治东街,用花岗石舖成宽十尺,长七百尺。第二年八月治南街,宽十一尺,长二百八十尺。所用资金均姚应辰自已筹集,毫厘不取於民。乾道四年,姚应辰解任去,民遮道攀留。因命长子回到原籍,遂阶次子居旌德县城东关外,后番衍为大族,故姚应辰为今旌桥姚氏始祖。
[]
江朝宗
  江朝宗(1861~1943),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宇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生而颖异,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 年)赴台湾投刘铭传(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朝宗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廷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朝宗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和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后,江朝宗投靠袁世凯。当时袁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委江朝宗为参谋营务
(18611943)
全部旌德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