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名人录
赵文楷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太和殿传胪宣榜一甲一名,嘉庆帝御批称赞他“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李振钧写贺诗云:“仙杖烟浮广乐鸣,御袍光映日华明。”赵文楷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等职,其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山西按察使,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终年48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妻妾合葬于太湖景宁乡人形山。其后辈赵朴初老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氏从赵文楷到赵朴初,六代翰墨,-相传。
[] (17601808)
吴生禅
  20年代末,湖北蕲春、英山、罗田一带闹起了红军,建立了红色根据地。革命的信息穿山越岭,传到太湖县北中区,许多苦大仇深的贫苦青年,秘密地投奔苏区参加共产党,加人工农红军,吴生禅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吴生禅乳名吴的伢,1905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出生于太湖县玉珠乡李恩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吴家九代都是穷苦的农民,家里只有可种七、八升麦子的一块山地,主要靠熬卖板糖、卖工维持生计。生父吴高明,是一位忠厚勤劳的农民,他有两位胞兄:大哥吴高元、二哥吴高留,均以篾匠手艺为生。吴高元膝下无子,故吴生禅从小过继给大伯为子。少年时期的吴生禅,聪明能干,勤劳懂事,自学熬糖,帮助父母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成年后,吴生禅娶一穷
(19051943)
马大浦
  马大浦(1904~1992),曾名马述之,中国著名的林学家和林业教育家,中-员,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马大浦祖籍太湖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11 月6 日生于福建省浦城县。小时先在太湖小池小学读书,后到南京江宁小学就读。民国16 年(1927 年)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林科。民国19 年转入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师承李寅恭、张秋海等教授。民国21 年2 月毕业,被当时兼任江苏省教育林总场(今南京老山林场)场长李寅恭教授派到该场任技术员,兼任第一分场第一区主任。同年8 月又回校当助教兼管校内林场。他对场内木本植物进行一番调查后,撰写了《本院植物园树木
(19041992)
朱湘
  朱湘(1904~1933),字子流,太湖县弥驼寺百草林(长岭村)人,著名诗人。朱湘出生于其父在沅陵的任所,6 岁开始读书,7 岁学作文,13 岁就读于南京第四师范附属小学。民国6 年(1917 年)下半年,入南京工业学校预备科。民国8 年,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民国12 年,被开除离开清华。民国15 年7 月,清华校长曹云祥爱他“绝顶聪明”,同意他复学。民国16 年7 月毕业,8 月同柳无忌等公费赴美留学,入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学习西洋文学、英语、拉丁语和高级班法语。同年12 月5 日,退出劳伦斯大学。民国17 年1 月,转入芝加哥大学,读高级班法文和古希腊文。民国18 年3 月,离开芝加哥大学
(19041933)
周志鑫
  周志鑫,空间遥感应用专家。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5年8月生于安徽太湖县,籍贯安徽太湖。1986年毕业于电子工程学院,1989年和199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空间遥感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在典型地物特征检测识别、海上移动目标高精度探测定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系统研究并发展了天基海洋探测定位和海上移动目标自动检测方法,提出并建立了空间遥感数据存储、处理和应用架构,研究解决了卫星海量数据高效高精度自动处理和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建立了典型地物目标特征库。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基金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调元
  吕调元(1865~1932),原名景丰,字权予,号燮甫,太湖人。吕调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中进士。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历任直隶隆平、献县、吴桥、南宫知县。宣统元年(1909 年)署清苑知县,调署天津知县。当时反清起义此伏彼起,清王朝摇摇欲坠,拥有军事实力的袁世凯虽称病避居河南项城,暗中仍在操纵大局。吕调元深知袁氏的潜在力量,于是在天津小报上制造舆论,吹捧袁氏。宣统二年,他带着小报和陈情信件到项城拜谒袁世凯。袁世凯见后大悦,随即拿出数千两白银,要吕调元办大报,并扩大发行量。袁世凯还亲笔写信嘱他面交段祺瑞。吕调元由此结识段祺瑞,日后成为皖系中人。袁世凯窃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吕调元迅速
(18651932)
刘王立明
  刘王立明(1896~1970),女,本姓王,因纪念丈夫刘湛恩,复姓刘王,小名杨顺,曾用名李梦梅、邝志洁。太湖县花园乡杨铭屋人,晚年定居北京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 岁时,进福音堂小学读书。民国元年(1912 年)保送九江儒励书院,民国5 年毕业,留校当教员。同年因考试成绩合格,获奖学金赴美留学,在芝加哥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民国9 年,参加世界妇女节制会,任世界妇女节制会驻华代表。同年,成立中华妇女节制会,任总干事、会长。她努力创办书刊,宣传妇女解放,争取中国富强,出版有《快乐家庭》、《自强之路》、《中国妇女运动》、《生命的波涛》、《婚约》、《珍堡梦》、《小珍寻母》等书,其
(18961970)
叶春善
  叶春善(1876~1935),字鑑贞,道号仲利,太湖县人。其父叶中定是戏剧著名净脚,时人称之谓“活孟德”。叶春善7 岁时丧父,是年入小荣椿科班坐科学艺,与杨小楼、程继先、郭春山、郭际湘(水仙花)等为师兄弟,得到杨隆寿、姚增禄、范福泰等名师传授,故文武昆乱、生旦净丑,无一不精。出科后历搭四喜、福寿等班,唱二路老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叶春善等人受富绅牛子厚之约,去吉林演戏,途中因受风寒嗓哑失音,无法登台演唱。牛子厚为人好义,见叶诚厚朴实,便让他一边养嗓,一边在后台担任管事。不久,叶春善嗓音渐复,他除登台演出外,仍兼管事。牛子厚由此对叶春善愈加器重,时相往还,相处甚欢。牛子厚酷爱戏曲,
(18761935)
叶少兰
  叶少兰:京剧演员、导演。1943年生于北京,为京剧“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之子。他的妻子许嘉宝也是梨园界人士。国家一级演员、首届梅花奖获得者。第一次扮演“英俊小生”是与杜近芳联手的《谢瑶环》,年已36岁。1952年考入中国实验戏剧学校,学文武小生,曾得姜妙香、萧连芳、陈盛泰、阎庆林等传授。同时又由其父指导,学得《群英会》、《八大锤》、《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等剧。196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1963年拜俞振飞为师,由俞亲授《太白醉写》《奇双会》等戏。1965年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调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少兰曾到美国、
孟宪勤
  孟宪勤(1931.4.13—1993.10,4),太湖县徐桥镇附近孟家岭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1951年7月毕业于太湖中学,195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至1966年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和青年部副部长。1973年调至上海海运学院,先后任该院校办主任、党委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5月至1984年4月,调到上海市委办公室,派驻华东纺织学院,任该院整党工作组组长。因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受到市委组织部表扬,其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曾被上海市<支部工作》予以报道。1984年3月,调到上海大学筹备组,参加上海大学筹建工作。上海大学成立后,被任命为该校第一任党
(19311993)
释大兴
  释大兴(1894—1985),姓朱,字了维,名万全,俗名毛和。太湖县牛镇乡大明村朱家岭人。7岁时被坏人拐带外出,两年后被家人找回。民国7年(1918),随祖父朱汉臣到屯溪莲花塘学佛。不久,南北军阀混战,被召当北伐军某部号兵,历时6年。14年,逃到九华山百岁宫出家,拜常法和尚为师,由其剃度,后在寺内做一些挑水、担粮等杂活。20年,到南京古林万寿寺求授果慧大和尚具足戒,随后参礼五台、峨眉、普陀三大佛山。25年,返回百岁宫,除注重禅净修持外,每日领众挑水供全寺饮用。36年,到青阳县城东火焰寺居住。1958年又来到九华后山双溪寺,直到1985年圆寂。大兴和尚除静心修行外,还酷爱劳动。常年挑水、担粮、放
(18941985)
叶盛章
  叶盛章(1912.12.7~1966.8.31),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有史以来首创丑行挑班第一人。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享有“流派”鼻祖之誉的丑角艺术大师。字耀如,安徽太湖人,生于北京。富连成社社长叶春善之三子。7岁入朱幼芬之福清社学习净角,三年后该社解散,转入富连成社小西科,初习武生,后改文武丑。先后师从萧长华、郭春山、沈金戈、王连平、沈文成、曹心泉等名家问艺。科班学戏叶盛章幼入朱幼芬组织的“福清社”科班学戏,他的戏路子是兼王长林、张黑两家之长,昆曲学自沈金戈,文戏则学自萧长华、郭春山。1935年后为富连成创始学戏。后转入富连成科班四科学生,工文武丑,从艺于萧长华、郭春山、王连平等人,
(19121966)
余泮文
  余泮文(1903—1980),太湖县辛家冲人,晚年定居县城。年轻时,做过13年长工,在家种过3年田。民国18年(1929)参加工农红军,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4年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经受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曾5次负伤,解放后两肺及腰部尚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是一等残废军人。1950年退休回原籍太湖,继续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先后16次受到省、地、县委的表扬和奖励,1959年《太湖日报》以《永不褪色的一面红旗》为题撰文,表扬他的模范事迹。民国18年参加革命后,他被编在红军某部保卫连当战士。19年调师部特务二连,20年调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八团
(19031980)
赵荣声
  赵荣声(1915—1995.2.17),太湖县城东雷家墩(回龙寺)人,离休前任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民国24年(1935)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接触和接受了马列主义,在《燕大周刊》上撰写了不少宣传进步和抗日的文章,在同学中颇有影响。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在宣传工作中非常活跃,被中共地下外围组织“社联”吸收为盟员,不久担任“社联”书记。民国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宣传委员。后被选为燕大学生会执行委员,任(燕大周刊)总。民国26年春,他与一些同学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聆听了很多重要指示。回到北平后,他在报刊上积极宣传我党我军的情况。武汉的一家
(19151995)
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赵朴初出生于“四代翰林”的安庆状元府里。父亲赵纬如,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做官,一直在家中潜心钻研书画。赵朴初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家中大小事务,一律由母亲操持。母亲在闲暇之时,常给赵朴初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这给赵朴初打下了良好的家教基础。母亲笃信佛教,对其影响密不可分。 赵朴初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大学时代即开始学佛。1928年,任上海-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等职。 年轻的赵朴初亲眼目睹了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下中华
(19072000)
方济宽
  方济宽中将(1902—1965),字驾鳌,名承祖,又名金福,太湖县人,为抗日爱国将领。方济宽出身于佃农之家,家境贫寒,少年时私塾辍学即外出谋生。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于黄埔第五期。方济宽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陆军部兵站总监部科长,第十七军政治部秘书,第二师(师长郑洞国)政训处处长,五十二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方济宽参加绥远抗日义勇军,开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平汉铁路保定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等。后转战云南,参加中国远征军,-缅甸北部日本占领军。1944年夏,中国远征军在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下,第八军接替攻打日寇占领的云南松山(腊猛)。时任
(19021965)
王新华
  王新华(1918—1983),女,小名新花,又名杏花,太湖县北中区玉珠畈王家老屋人。民国30年(1941)参加革命,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历任区医院护士、党小组长、干部干事,建国后历任副乡长、区(社)妇联主任、县政协委员。民国31年(1942)在鄂皖边区大队部后方医院任护士时,部队在蕲春县曹家河与日军作战,她和医院工作人员一道到前线抢救伤员,将80多名伤员(内有连长2人)转移到后方,安排在农民家里,日夜为伤员做饭、洗衣、扎伤口,甚至喂饭和接大、小便。为了解决药品困难,一天夜里,她和院长及4名战士一道,摸到长江边敌占区一个姓夏的保长家,向他说明来意并进行教育,夏表示愿为新四军办事,为抗日效
(19181983)
叶盛长
  叶盛长(1922—2001)老生演员。原名叶世长。安徽太湖人。为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叶春善的第五子。1931年入富连成科班,为世字班学员,初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师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等。1938年在北京京剧界童伶选举中获亚军。1940年出科,改艺名为叶盛长,先后加入叶盛章办的金声剧社和叶盛兰办的育化剧社,为其兄配演二路老生。后自组班社挑梁演出,曾与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盖叫天、谭富英等同台。1950年入中国戏曲研究院,曾在新编剧目《渔夫恨》、《浔阳楼》、《十五贯》、《三打祝家庄》、《猎虎记》中扮演主角和重要配角。1955年随中国京剧院到波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除三害》等
(19222001)
赵挺
  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太湖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在论文中,他提出了“富兵于农”的观点,并加以有力的阐述,因而获得亚军,轰动一时。六邑联中毕业后,他步行400公里到四川考大学。民国33年被保送到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上学,民国37年在该校毕业。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孤雁)、<保长和壮丁)等散文,表述了对国
(19191995)
全部太湖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