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历史人物介绍7
史推恩
  史推恩(1869——1942),字恕卿,号大化,今会宫镇史家湾庄人。推恩幼时家境贫寒,从父就读,18岁中秀才。他博览群书,精心研究经史和诸子百家学说,其文章被当时著名学者吴汝纶、马通伯所推许。清末,他曾得岳父家资助,捐得武昌县丞一职。但他恶恨旧制,一心追求新政,不及两月,即辞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推恩随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学制。回国后,桐城学堂创办,史推恩为筹集学堂资金董事长。推恩不避艰阻,积极征集姚王集牲畜税及七家岭华佗庙香火捐
(18691942)
周南寿
  清光绪年间,出了个武将,叫周南寿,曾任云南总督,是枞阳陈瑶湖高岗村人。光绪帝对他评价很高,曾为他手书“威震黔南”的匾额。这块匾一直挂在周氏宗祠大厅内,可惜于文革中失踪。周南寿武艺高强,作战勇敢。据说他的大刀有几百斤,腰刀也有八十多斤。他打仗时,一只猴子和一只老鹰分立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虎视战场。有乱箭飞来,猴子和老鹰快速反应,不让伤其主人。在猴子和老鹰的帮助下,周南寿百战百胜。周南寿在当时的东乡有很多传说,据说他在赛马时,能在马背上用大刀
[]
鹏武
  鹏武(1906一1930),今金社乡十字路庄人。鹏武出生佃农家庭,由于地主重租高利的盘剥,其母携儿带女乞讨度命。少年的鹏武长年脸黄肌瘦,披巾挂片,赤脚裸腿,忍受着饥寒的无情折磨。鹏武自幼聪明伶俐,受父母的笃爱。其父不忍心让孩子再走终年勤劳难得一饱的道路,决心借债供其读书,求得一条出路。鹏武年龄虽小,但知道以自己的家境而能上学读书,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遂暗下决心,不负父母的期望。书籍不全,就借书来读;纸墨不周,就用水在石板上写划;夜间无灯
(19061930)
史尚宽
  民国时期,是我国法学发展一个比较独特的时期,它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为各种法律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条件和氛围。民国的法学家们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方向出发,对各种法律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都使得后来人在解决当下问题时受益良多,成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被学界誉为“中国民法第一人”的史尚宽先生是这时期突出的代表之一。他数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民法学的研究和立法实践,将世界先进的立法潮流与中国现
(18981970)
吴英
  2006年8月的一天,枞阳县文管部门在为革命烈士程音展览室征集实物时,发现了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退休军人证明书,上面写道:“吴英,女,二十二岁,于一九四五年参加本军,任排长职务,现将予退休回原籍,按华东军区年老病弱退休军人应有之待遇。”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司令员张云逸、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领导于一九五0年三月二十一日颁发。这纸发黄的证书一直为吴英子女保存。日前,在老人大女儿程大舟家里,笔者有幸见
光明甫
  光明甫(1876—1963),名升,字明甫,以字行。枞阳县人(出生地原属桐城北乡)。清末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求学于江宁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前身),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因参加革命党人赵声召集的具有民主思想的“北极阁-”被校方开除。三十一年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民主革命思想趋于成熟。宣统二年(1910)回国,任教安徽官立法政学堂,在学生中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教导学生效法熊成基等烈士。民国元年(1912)任柏文
(18761963)
陈澹然
  陈澹然(1859——1930),字剑潭,安徽省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仪山乡)人。其家境贫寒,幼时从父读,九岁能操笔为文,聪慧异人,才思横溢。后应试桐城,在数千人中,澹然文压群芳。光绪十九年(1893年)恩科举人。生平经历他好读史书,为文不拘守“桐城派”的家法,人称“野才”、“狂生”。澹然恃才自负,狂放不羁。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独特的见解,在政治上亦不随声附和,而敢于阐发不同观念。他少年时依其叔祖于孔城。孔城有进士郑大年,偶见澹然代其叔祖
(18591930)
章彪
  章彪,枞阳县老洲镇下圩村人氏,绰号“章麻子”。彪者,悍也。他体格健壮,膂力过人,又好逞强使气,是个极具“独行侠”做派的传奇式英雄好汉。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室操戈的悲剧再一次在烽火连天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上演,致使江北一带新四军的抗日活动暂陷低潮。日伪顽沆瀣一气甚嚣尘上,反动帮会也趁机浑水摸鱼鱼肉人民。老百姓如履水火、朝不保夕。章彪目睹日伪暴行,义愤填膺,相机而动;虽孤掌难鸣,仍下敢死决心挫损日伪
何如宠
  何如宠(1569—1642),桐城人(今枞阳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何如宠,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枞阳镇何家青山人),祖籍婺源田源何田坑。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如宠博学多才,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闻父病,归家探视;父殁,守孝3年。回京后,授编修。母老,告假回家奉养。他和兄如申相约,兄弟二人不同时外出,如外出必留一人在母亲身旁。万历三
[] (15691642)
何如申
  何如申:字仲嘉,号虚白,(今石矶镇何家青山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与弟如宠同举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升处州知府,寻以参政分守嘉湖,累迁浙江右布政使,引疾归,为政清廉,归无长物。著有《万伯遗诗》萧穆的著作《敬孚类稿》中有一篇《追录旧游何氏青山石屋寺后记》。在这篇文章中,萧穆记载了他在故乡游赏青山时,何氏族人海曙太守何锡之对他讲了一则关于何如宠兄弟的故事。青山内有一间天然石屋,是何如申与何如宠的读书之所。一年岁末,兄弟俩身无分文,不便回
[]
谢蔚明
  谢蔚明(1917—2008),今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人,出身贫寒,幼年在水圩村念过几年私塾。谢蔚明先生一生经历了多次生死关头,艰难地承受了生命重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一生,到鬼门关去过好几趟。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事变应该是-和北大荒的牢狱之灾。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正在汉口替人看管仓库的谢蔚明拍案而起。在《蔚明先生自传》中,他这样写道: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我订的《武汉日报》送来,我一边看报,一边流下热泪,还捏起拳
(19172008)
李文深
  李文深(1935.4~)枞阳人。合肥工业大学毕业。曾在马钢公司从事生产、设计、管理等技术工作。1980~1984 年在马钢第一烧结厂担任设计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和设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 年此项设计获安徽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 年被评为马鞍山市优秀专家,1992 年10月起,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
疏元善
  疏元善(1937~)枞阳县人。1960 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在安医附属医院,1970 年调入安徽省立医院工作至今,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吉林省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安徽省立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安徽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安徽省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主任、安徽省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华东地区胸心外科学会领导组成员。1992 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
吴健安
  吴健安(1930~)枞阳人。1954 年云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历任云南财贸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商业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市场》、《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等。
方君默
  方君默(1922~)枞阳县城关镇人。民国37 年(1948 年)秋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民国38 年5 月参加解放军渡江,历任芜湖日报、皖南日报、安徽日报、新华社安徽分社和华东总分社记者。1957 年在合肥晚报总编室工作时被错划右派,1979 年平反。1972 年调至省歌舞团搞专业创作。一级编剧。解放前,在上海《时代日报》、《青年界》等报刊发表《我欢喜雷声》、《发青了》、《只有一条道路》等新诗。1951 年出版《山高压不住太阳》、《夯歌
储炎庆
  储炎庆(1902~1974)枞阳县人。12 岁学铁匠手艺,3 年期满后,在安庆、芜湖铁匠铺帮工。在芜湖闻汤天池锻制铁画,深受启发,民国10 年(1921 年)入唯一能锻制铁画的沈义兴铁铺做工,细心观察,暗自揣摩,趁老板外出,试制出售,获顾客称赞,后租店开设了储永昌(庆记)铁铺,以打铁、制铁画为生,因遭权贵0刁难而停业。1956 年,在中共芜湖市委书记郑家琪关心下,建铁画组,以储炎庆为师,配备艺徒。不久制成“断桥相会”铁画。继后,新作源源
(19021974)
慈云桂
  慈云桂(1917~1990),桐城县北麒麟乡(今属枞阳县)人,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慈云桂家境贫苦,从桐城中学毕业后,为支持弟妹上学,辍学至庐江县当小学教员。家境宽裕后,又继续上学。民国25 年(1936 年)7 月考入安庆高中读书,毕业后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深造,民国35 年毕业后留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助教、讲师,民国37 年参加革命。1950 年4 月调大连海军学院任副教授、系副主任,1954 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71990)
吴芝瑛
  吴芝瑛(1868~1934),字紫英,号万柳夫人。桐城县东乡高甸(今枞阳县会宫乡)人。著名爱国女士,书法家、诗人。吴芝瑛出身于官宦之家,父吴康之,历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郓城知县,工书善诗,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伯父吴汝纶,系“桐城派”晚期作家、清末教育家。吴芝瑛自幼静处深闺,博及群书,励志丕承家学,稍长工文章、诗词、书法。嫁无锡文士廉泉为妻。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廉泉任清廷度支部郎中,她随夫移居北京,以诗、文闻名京师。北
(18681934)
李则纲
  李则纲(1892~1977),出生于桐城县东乡李家大屋(今属枞阳县黄羹乡)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聪颖好学,曾就学于安徽著名学者胡远俊(字渊如)门下。民国6 年(1917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后因经济拮据而中途辍学。民国16 年,他经章伯钧介绍,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考试委员会书记(即秘书),后任政治部宣传干事。民国18 年起,他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安徽大学、安徽学院等校任讲师和教授等职。民国28年担任岳西县难民收容所所长。次年1
(18921977)
许金和
  许金和(1940 ~)枞阳县人。1951 年至1957 年分别在枞阳浮山中学和桐城中学读书。1957 年至1962 年在合肥矿业学院读书, 轧钢专业本科毕业。1962 年至1969 年在北京首都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无锡油泵油嘴厂、安徽油泵油嘴厂工作,后任油泵油嘴厂副厂长、厂长兼党委副书记,1980 年获工程师职称。1983 年至1990 年任巢湖地委委员、副专员,安徽省七届人大代表。1990 年至1993 年任安徽省机械厅副厅长、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