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名人录
后梁太祖朱温
  后梁朱温(852年-912年),别名朱全忠、朱晃、朱三,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曾参加黄巢之乱,多有武功;据中原四战之地,创建强盛一时的后梁王朝;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等;还结束289年大唐,翻开五代十国乱世;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大肆-。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朱温,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与其兄朱存自持勇力而横行乡里,而朱温尤其凶悍,其家乡人都非常痛恨和讨厌。当时的唐帝唐僖宗是一个地道的昏君。喜欢声色犬马,擅长斗鸡打球,特别是打球技艺超群,自以为是球场上的状元。他昏庸到让人以打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 (852912)
傅友德
  傅友德(?-1394)其先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人,汉族,后徒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他随李喜喜入四川,后归降明玉珍,玉珍不用,赴武昌投陈友谅。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江州,友德率众降。元璋奇其才,使将兵攻取庐州。鄱阳湖之战,他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负伤迎击-于泾江口。次年,从常遇春攻卢州(今安徽合肥),得胜后又从征武昌,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官拜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绩彪炳,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史》称傅友德“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
[] 明朝开国功臣 (?~1394)
张惠
  张惠(?--904年),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嫡妻,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追尊元贞皇后,后改元贞皇太后。张惠与朱温是同乡,出身富裕,其父张蕤曾是宋州刺史。朱温微时闻张惠有姿色,心生爱慕,有丽华之叹。唐中和二年,朱温取同州,与张惠相遇,遂结为连理。张惠于文德元年生朱温第三子友贞。朱温归唐,张惠以夫贵封魏国夫人。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温率军经过亳州,召营伎陪侍致孕,因张惠素为朱温所宠惮,不敢携归大梁。哲妇成城张惠深为朱温所爱重,其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动有法度;而朱温性格暴戾,喜怒无常,容易动辄杀人。每当朱温大动肝火要降罪无辜人等时,只有张惠敢于与夫碰硬,继而进言规
[] 后梁太祖朱温元贞皇后 (?~904)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二十岁时,跟从东平的李谦游历,专心求学。至元中,任兰溪主簿,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人。没有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县尉因此被免了职。连续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买通佃户让他去顶罪服刑。伯启审得实情,于是定黄甲杀人罪。升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一齐举荐,提拔做西台御史。关陕地区自从许衡倡导道学后,出了很多人才,伯启奏请立祠堂,设立学校,来表彰许衡的功绩,朝廷认为这个提议很对。泾阳有人诬告县尹不守法,伯启查实后,判了这个人诬告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征百
[] 元文学家 (12551333)
朱友裕
  朱友裕( ?—公元904 ),字端夫,是后梁太祖朱温的长子,自幼善骑射,跟随太祖朱温作战,宽厚待人,很得兵士之心。朱友裕年纪稍长,便跟随父亲朱温四处征伐。唐中和中,朱温被封为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追击黄巢。其时,二人共同攻围华州,黄巢的弟弟黄邺首先用士兵之力死守华州,又用士兵之嘴大骂李克用这个少数民族和朱温这个叛徒。两个人都是性格暴烈之辈,怎么可以忍受这种咒骂。李克用命手下人向城上放箭,箭是射出去了,但均未射中黄巢的兵士。李克用乃是沙陀人,骑射似乎就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技能。他所率领的“鸦儿军”个个都是神射手,可这一次却丢了脸。朱温见李克用的手下连连不中,便回头看了一眼朱友裕。朱友裕发现李克用的兵
[五代十国] (?~904)
尹明山
  尹明山(1911~1981),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人。宣统三年(1911 年)二月初八出生,家境贫寒,一家8 口,靠7 亩地为生。11 岁那年双目失明,只好在家里或在门口摸着墙根走。他虽失明,但有灵敏听觉,非常喜欢听民间艺人吹奏笛子和唢呐。他家门前不远,有条大路通往县城,经常有抬花轿吹唢呐的打门前过,他总是跌跌爬爬赶去听,唢呐声远去了,他还歪着脑袋听余音入了迷。十二、三岁时,有个货郎担歇在门口,吹起竹笛《孟姜女》。货郎忙着卖货,他轻声告诉爹:“爹,把笛子拿给俺摸摸好吧?”爹征得货郎同意,把笛子拿给他:“别弄坏。”他接过笛子,摸摸笛子有几个孔,用手指量量笛子有多长问:“爹,笛子是啥做的?”爹说:“
(19111981)
朱友珪
  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又名朱友球,小字遥喜,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母亳州营伎,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朱友珪继位后,大量赏赐将士以图收买人心,然众多老将颇为不平,而朱友珪亦荒淫无度,因此人心沸腾、民怨四起。凤历元年(913年),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女婿、儿子朱友贞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朱友珪逃走未成,于是命冯廷谔将他以及张皇后杀死。朱友贞继位后,追废朱友珪为庶人。人物生平母为营伎朱友珪是后梁太祖朱温的第三子,母亲为亳州营伎。唐僖宗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温在镇守宣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 (884913)
朱友贞
  后梁末帝朱友贞:后梁末帝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后梁太祖朱温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最后一位皇帝,913年—923年在位。朱温称帝后被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912年)郢王朱友珪弑父朱温,即皇帝位,任命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凤历元年(913年),朱友贞与-等密谋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位。龙德三年(923年),朱友贞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
[五代十国] 后梁最后一位皇帝 (888923)
朱友孜
  朱友孜,男,汉族,梁康王,梁太祖朱温之子。梁康王朱友孜,梁太祖朱温之子,目重瞳子,尝窃自负,以为当为天子。贞明元年,末帝德妃薨,将葬,友孜使刺客夜入寝中。末帝方寐,梦人害己,既寤,闻榻上宝剑枪然有声,跃起,抽剑曰:“将有变邪!”乃索寝中,得刺客,手杀之,遂诛友孜。明日,谓-、张汉杰曰:“几与卿辈不相见。”由此遂疏弱宗室,而信任赵、张,以至于败亡。
虫达
  虫达(?-?),砀(今安徽砀山)人,西汉前期将领。封曲成侯。虫达(一作蛊逢)以曲成户将卒三十七人初从起砀。至霸上为执珪,为二队将属悼武王入汉定三秦。以都尉破项羽陈下。此人在成为大将军吕泽部下前,应该是一支部队的首领。曲成侯虫达,以西城户将从起砀,入汉,定三秦,破项籍侯,四千户。捷皇柔(坐罪论鬼薪)宣(元孙复家)虫达还是西汉的剑圣。
[]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朱黯
  朱黯,宋州砀山人,是朱茂琳的父亲、朱信的祖父、朱诚的曾祖父、朱温的高祖父。根据《旧五代史·太祖本纪一》:「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七月,朱温称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肃祖,谥号宣元皇帝,皇陵称兴极陵。
[]
朱友璋
  朱友璋,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五子。 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璋为福王。913年,朱友璋出任许州节度使、检校太保。914年,因讨伐徐州节度使蒋殷有功,任郓州留后。末帝朱友贞命他为忠武军节度使,驻屯武宁。其后事迹不详。
朱诚
  朱诚: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是一个村塾教师,朱全昱、朱存、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的父亲。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烈祖,谥号文穆皇帝,皇陵称咸宁陵。
蒋德军
   蒋德军(1959—1984),安徽省砀山县曹庄乡蒋庄村人。 德军先后在铜川广阳小学、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矿小学、陕西煤炭基建公司中学读书。9岁时其母去世,其父肩负全家7口人生活重担,无暇顾及蒋德军,加之“文革”-影响,蒋德军毫无法纪观念。初中二年级时,一次为下楼梯和一个同学争吵、撕打,他竟拔出随身携带的螺丝刀向对方猛刺,使对方脸部鲜血直流。派出所将他拘留,强劳两周。返校后,老师、同学没有歧视他,特别是班主任封老师为他补衣缝袜,补习功课,谈心劝导,医治好蒋德军失去母爱的心灵创伤,终于使他感动了。他用晚上时间,到学校修理教室的课桌、凳子。冬天,教室的门窗关不严,火炉不能用,他拉着父亲一块去修理
(19591984)
朱友雍
  朱友雍(?-923年),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六子。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雍为贺王。923年,后唐兵临城下前夕,他的四哥末帝朱友贞怀疑兄弟们叛乱,将朱友雍、朱友徽兄弟杀害。
[五代十国] (?~923)
朱友徽
  朱友徽(?-923年),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七子。 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徽为建王。923年,后唐兵临城下前夕,他的四哥末帝朱友贞怀疑兄弟们叛乱,将朱友雍、朱友徽兄弟杀害。
[五代十国] (?~923)
朱友伦
  朱友伦(?—903)唐末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姪。初在宣武军校,累迁右武卫将军。进检校司空。后任宁远军节度使,留长安以宿卫为名,监视昭宗。因击毯坠马死。
[] (?~903)
朱茂琳
  朱茂琳,宋州砀山人,是朱信的父亲、朱诚的祖父、朱温的曾祖父。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敬祖,谥号光献皇帝,皇陵称永安陵。
[]
张延翰
  张延翰(生卒年不详),字德华,南唐宋州砀山人,少游长安,后避乱江淮间,在吴地任盐城县令,因有政绩迁升楚州。行军司马烈祖辅政,用延翰为工部郎中,以寻阳为其封邑,当时左街使张宣恣意骄纵,为政残暴,延翰揭其劣绩而弹动之。延翰迁升礼部侍郎时,贡院未建,国家没有集中考试选拔人才的场所,他认真审阅有识之士的献书,有可取者,立即考试,公正录用,不附权贵,选拔一些贫寒而无官亲的人才,深得好评。元宗在辅政大臣中唯独器重延翰,对左右人说:“张君凡所议论,必尽公正,咸有条理,至于簿领无不明白,吾得倾心信之”。延翰后改任中书侍郎,57岁卒,士大夫无不哀叹惋惜,赠为“太傅”。(砀山县志)
全部砀山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