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历史人物介绍2
王朝垠
  王朝垠 (1936~1993)笔名蓝宇。湖南永兴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助理、、组长及部副主任、编委、副主编,编审。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361993)
何大祥
  何大祥(19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防化研究院政治部主任。湖南省永兴县人,1929年2月出生于永兴县碧塘乡一个贫苦农家。幼时父母双亡,由大哥抚养成人。1941年始读初小,插读四年一期。1942年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高小读书。受校内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对抗日救亡运动有初步认识。1944年考入郴州的中学读初中。1947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读高中。由于战乱,家庭生活日益困窘,后辍学参加农业生产,上山挖煤。1949年10月4日,人民解放
梁瑞郴
  梁瑞郴 (1954~)笔名梁力。湖南永兴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历任涟邵矿务局中学教师、校长,矿务局党委宣传部部长,《涟邵工人报》社长,《文学风》杂志主编,湖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报告文学集《一万个昼与夜》(合作),散文集《雾谷》、《华夏英杰》、《秦时水》、《毛泽东题词趣谈》等。散文《远逝的歌声》获中国作协
何坤
  何坤(1898—1930)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兴县人, 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生于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做店员,习武强身。1924年考取黄埔军校第四期预习生。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一期。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政变后,他逃出关押地,到广州寻找党组织,参加广州起义,率三水县石硖农民武装攻入广州市区。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率被囚者越狱
(18981930)
龙厚生
  龙厚生(1891-1937)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兴县人,1891年生于永兴县龙形市乡龙江萍村。父亲是武术师,家中开有经馆和武馆。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学习上进,更酷爱武术,15岁时就能跟班出场。父亲见他有习武天赋,便将祖传秘诀传授给他了。从此,他练就了一身绝好功夫。1919年在五四-的感召下,他开始寻找革命真理。每到一处舞狮卖艺,他都注意打听革命军队的消息。1926年,他在朱德部队当兵,不久任军
(18911937)
黄克城
  黄克城(1902.10.1-1986.12.28) 湖南永兴人,辈名时暄。1922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1923年3月参加了三师-,接触到了进步的革命思想,立志为国家、族、社会找出路,于1925年在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1926年7月 随北伐军前敌政治部宣传队抵衡阳,任唐生智部第八军第四师第十三团指导员办公室政治助理员。参加了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 南军区司令员、政委、解放军
(19021986)
刘昌孝
  刘昌孝(1942.04.01- )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昌孝同志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1968年建立第一个药代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在已鉴定的药代程序中提出模型优化和数据批处理方案,使之应用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曹日晖
  曹日晖(1900~1955),字耀卿,碧塘乡碧塘村人。八岁读私塾,十五岁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教导第三团排长,参加东征,升为连长。北伐时任第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少校营长,旋赴浙参加桐庐之役,晋升中校团副。1927年夏,随军抵徐州,后回师龙潭。1928年升任国民党第二十二师上校政治部主任。1930年参加蒋冯阎大战。1932年6月任国民党陆军第一师旅副旅长,后由鄂入陕,直抵陇南川北一带。1934年,入陆军大学
(19001955)
雷名扬
  雷名扬(1910~1937),原名裕称,又名雷声,油市乡田心村人。1925年,雷名扬考入湖南郴郡联立初中,因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后在湖南省政府当通讯兵。因文章出众,又练得一手好字。不久,任通讯连文书。1927年,雷名扬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步兵科。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8月13日,松沪战役爆发。当时,雷名扬在十八军六二七师三九八团二营任少校营长。在师长黄维的指挥下,配合友军,坚守沪西罗店,与日军进行拉
抗日勇士 (19101937)
刘重
  刘重(1882~1925),名进修,号钦实,洋塘乡江霞冲人。刘重自幼好动。一年,他赴县城应童子试,信笔直书,每场总是交头卷。出场后,在考棚前院散步,兴致勃发,一跃登上墙头,被差役看见,主考官听后大怒,取消其考试资格,令其退场。刘重毫不在乎地说:“你不许我考,我要到州里去取个案首给你看。”后来,果然在郴州考取第一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刘重进入省城游学预备科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先后结识了马福益、黄兴和刘揆一等,加入哥老
(18821925)
杨云德
  杨云德(?~1908),生于永兴,后迁居宁远县。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参加太平军吴大栋开设的“天福山堂”,被派充当家,总理洪、清各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吴大栋在江华、宁远交界地方集众起义,号称“大顺太平净朝”,杨云德任总统元帅。失败后,吴大栋逃亡广东,杨云德继续在湘、桂、黔三省边境活动。清光绪三十年(1904)夏,杨云德重返湘南,在湘桂交界的青狮观设立“风云山聚会堂”,以陈德龙为军事,龙里乡为中军管事,陈文岩为粮食管事,
[] (?~1908)
曾静
  曾静(1679~1741),人称蒲潭先生。父亲早丧,家境贫寒,屡试不第,愤懑穷居,闭门授徒,立志反清复明。清雍正五年(1727),曾静得吕留良的诗稿一本,诗中有“其中虽有数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间”句。曾静看后,甚为崇拜。便派学生张熙到吕留良家中访求遗书。从其子吕毅中处征得日记纂一本,诗集一本,日记草本四束,抄本文集四本,散诗稿一束,悉心研究。在吕留良思想影响下,曾静不以夷狄入主中原为然,写了《知几录》、《知新录》两书。他在《知新录》中写到
[] (16791741)
曾绍芳
  曾绍芳,字世德,号兰若,碧塘乡注江人。父母早丧,由伯父曾龙坪抚养成人。他自幼发愤攻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三十五年(1607)登进士,县署为其立金榜题名坊。初任浙江乌程县令,不久提升为户部主事,司饷永平一带,政绩有声。后改任东川参议,分巡夔州(今川鄂黔一部)。天启四年(1624),曾绍芳辞官回到家乡。在县西南文笔峰下建有“文峰书院”,培育人才,入学者众。六年(1626),应知县陈鸣郊之请,主修《永兴县志》,刊刻行世。还著有
[]
李永敷
  李永敷,字贻教,号鹤山,生于明景泰六年(1455),城关石屏村人。父李秀实,曾任云南省泰和县知县,为官清正,对其影响较深。明成化十年(1474),李永敷以二甲一名登进士,-九年(1496),官兵部郎中,政多筹划,治军有方。时与理学家王阳明、礼部尚书李东阳、兵部主事何孟春、户部主事李梦阳、太常少卿杨一青等交往甚深。-十三年(1500),李永敷官兵部武选司主事,受皇命出使南直隶州,传湖广诸武臣所得诰命,顺道省亲。临行前,挚友以诗相勉,李东阳
[] (1455~?)
黄克诚
  黄克诚(1902-1986)中共中央-书记,中央纪委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湖南省永兴县人,1902年10月1日出生于永兴县下青村一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由中共湖南区委选派赴广州政治讲习班、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指挥员。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由湖南省委介绍,潜回家乡恢复革命工作。1928年1月,率农民武装响应湘南起义,跟随朱德、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