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名人录
罗盛教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市)其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民国36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盛教。1949年11月,沅陵解放,罗盛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3月毕业后,分配在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旋随部去湘西武陵山地区剿匪,在战斗中记功一次。1951年4月6日,罗盛教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
冰窟里勇救朝鲜儿童 (19311952)
陈天华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知方团下乐村(今荣华乡小鹿村)人。清光绪六年正月二十九日(1875年3月6日)生,中国民主革命杰出的宣传家和活动家。陈天华幼丧母,5岁随父(塾师)就读。家贫,尝小卖糖果以补日食。因迷读中国古典小说,糖果常被人取食,不知计值收钱。9岁即嗜读《左传》、《资治通鉴》,尤爱民间说唱弹词,常仿效此类文体,编写短篇通俗小说与山歌小调。少年时期,对清朝封建-、民族压迫深为憎恶,遇乡人称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效力清廷之功业者,辄鄙弃不顾,曾书一联于路亭:“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以抒发其澄清天下之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8751905)
成仿吾
  成仿吾,原名昌悊,灏,曾用名石厚生、夏乘。县知方团澧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七月十五日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成仿吾8岁入学,清宣统二年(1910),随兄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名古屋第五中学、东京高等学校预科学校,熟谙日语、英语和德语。民国6年(1917),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专业,又学法语。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等发起组织创造社。民国10年5月返湘,任教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兼湖南兵工厂技正。翌年10月,应郭沫若之请赴沪主持创造社社务,相继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了大量小说、诗歌及文学论文
(18971984)
陈正湘
  陈正湘(1911-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新化县人,1911年10月25日生于新化县圳上镇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1月入唐生智部当兵,参加北伐,后被编入滇军朱培德部。1930年9月受中共地下党影响,在江西大余新城镇组织起义,投奔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加中央革0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中屡建战功,由班长渐次升任团长。曾在战斗中率红一师一团二营多次打退优势之敌的轮番进攻,扼守至关全局的山头阵地。率少共国际师四十五团在石城县驿前以西,接替原由3个团担负的与敌6个师的对峙作战,完成了掩护红三军团转移设防任务,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10月,他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11993)
陈致远
  陈致远,又名能虑,字吉恒,县在城厢(今上梅镇)青石街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幼因家贫辍学,从事牧羊。19岁始得从兄陈润霖之助,就读长沙明德小学补习科,半年后升入明德中学,学满五年毕业。宣统三年(1911)考取官费出国留学,入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学习。经2年预科5年本科毕业,留校实习3年继续深造。民国10年(1921)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入湖南唯一的省立医院——湖南公医院任内科主任兼小儿科主任。当时缺乏医疗仪器,诊病全赖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巧妙用药。凭其医术高明,不顾个人名望得失,“别人不诊的他诊,别人不收的他收”,治愈疑难病患者甚多。长沙挹爽楼菜馆(在今湘春街)店主患怪病,多方医
(18861964)
邬干于
  邬干于,字朝宪,县永清团虾溪村西家湾(今桑梓镇)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乌干于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学(其父系清末廪生)熏陶,稍长考取长沙明德中学堂。民国5年(1916),从明德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两年,随后又转赴美国留学8年,在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学,专攻中等教育。期间,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目睹日本之振兴,实得力于教育,尤重基础教育,逐渐形成了其一生为之执着追求的教育救国思想。民国16年,学成归国,先后在母校明德中学及广西、四川等地高等学校任西语和教育学教授。在广西大学执教时,深受该校校长马君武器重,誉其为“最负责任的教授”。民国23年,应中国知名民族工业家范旭东、李烛尘之
(18951974)
刘光南
  刘光南,字景衡,新化县人。生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与谭爱莲同时,亦专精经学。著有《大学中庸训解》、《中庸图说》,曾与谭爱莲所著《周易经蕴汇解》及《翼传质疑》并呈督学卢文弨。文弨为之作序,称其书“平易切实”,“一本于自然。而初非私意小知之所能为也”。居家以授徒为业,老死时仍为诸生。所著《中庸图说》2卷传世。
[] (17361795)
欧阳埭
  欧阳埭,字文思,新化县人,清道光、咸丰间在世。生平重气节,专意向学。治学宗仰汉代郑玄,对唐宋以后解经诸书,必与郑学相辅者才予寓目。年30岁后,遍游江、浙,返湘时满载书籍。其为学博学强记,任举二十一史中内容加以测问,都能对答,条理清楚明晰。埭尤好研究天文、地理、三礼、乐律、算学、韵学,造诣颇深,研习考据之学子,均奉之为先达。
[]
曾广济
  曾广济,号敦仁,县维山乡林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曾广济童年就读家乡私塾。民国4年(1915)进入县储英小学学习。民国7年,就读长沙明中德中学,民国14年考入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在校期间,因与该校同窗进步学生江震寰、何燮过从甚密,江、河被张作霖安-逮捕,曾广济涉嫌-离校。民国16年春,经李立三、恽代英介绍至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党务股工作,是年秋因汪精卫发动-政变撤离,寓居汉口鹦鹉洲。民国19年反籍,在家乡维山开办补习班。民国20年,县城私立上梅中学筹办,曾广济为该校校董会成员,公推总揽校务。其间,曾广济以其出色的办事才能,与校董会其他成员一道,为该校崇阳岭校址的筹建做出了艰
(19011989)
游智开
  游智开,字子代,县在城厢南门(今上梅镇)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咸丰元年(1851)举人,拣选知县。同治初年,李续宜为安徽巡抚,游智开被调司厘榷,以廉平称。同治四年(1865),署和州知州。在任期间常出巡四境察访,考核诸生,关心教育;筑濒江堤坊,预防水患;改革征粮制度,减少胥吏0。旋补无为州知州,同治七年署泗州知州。曾国藩为直隶总督,以其治行为江南第一,补直隶州,再调其署深州,再补滦州。所至之处,兴义学,减浮征,弛徭役,严刑罚。同治十一年,游智开擢永平知府,尝巡阅迁安狱,见狱吏私系囚犯0贿赂,即拘狱吏至县惩处。在永平八年,葺书院,筑城垣,修郡志,均著成效。永平濒海产盐,贫民多赖以为生
[] 清代广东巡抚四川总督 (18161900)
李天任
  李天任,字子将,别号一峰,新化县人。清康熙初岁贡生。官辰溪训导,以吴三桂之变,仓皇罢职归里。工诗画,善琴,天怀洒落,志趣雅淡。其雨中念辰诸子诗云:“八省通衢邑,兵戈侥幸归,魂惊前日梦,泪在别时衣,通岁无消息,传言杂是非,三春风雨剧,聊为启柴扉”。归筑“弗过居”自居,年九十余始卒。著有《弗过居近稿》四卷。
[]
刘登雄
  刘登雄(祁剧)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登雄,男,1961年3月出生,湖南新化人,1975年特招进祁剧团,中共党员,邵阳市政协委员,省剧协会员,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祁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登雄特招进剧团后,拜祁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何少连、严利文为师,习文武小生,在名师的精心培育下,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通过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他已经成功掌握和继承祁剧艺术独特精湛的表演风格,成为祁剧宝和派小生行当优秀传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刘登雄已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能挑大梁的文武小生,先后在四十多出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如《黄鹤楼》的周瑜、《追鱼记》的张珍、《秦香莲》的
祁剧传承人
方鼎英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先后参加求知社、文学社、同盟会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宣统元年(1909)12月循序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炮兵科。宣统三年五月毕业。归国后,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任炮兵教官。同年秋,武昌起义,约同士官同学30多人南下,参加汉阳作战。旋调陆军部任科员,从事炮兵典令及兵学书刊的编译。民国6年(1917)再次赴日留学,先后入陆军炮工学校、野战炮射击学校就读,毕业后,再入帝国大学造兵科从事研究。民国10年春,应湖南督军赵恒惕之邀,回国任陆军第一师
(18881976)
杨卓新
  杨卓新,字华一,号祖谷、茂复,县中和团北渡村(今上梅街道)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光绪三十四年赴省考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机械科就读。民国2年(1913)参加留学考试,被选录赴美国,先入哈佛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后转入伊利诺斯大学电机系学习。学习期间,逐渐嗜爱数学,三年后转入色拉格斯大学,专攻数学。民国8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并应用“四元法”著《重力比较之理论》一书。次年继赴欧洲深造,就读于英国剑桥、伦敦大学。民国11年转赴法国巴黎大学,专听居里夫人物理讲座。翌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时值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讲授“相对论”,杨卓新与爱因斯坦深入讨论,颇得要领。其在国外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均有惊人见解,多次被
教育家 (18901963)
苏镜
  苏镜(女),字自明,大同镇柳筻村毛易铺(今属冷水江市)人。民国元年(1912)生。从小离家,随父客居长沙,入周南女子中学毕业。民国1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4年,任湖南省立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教员。组织读书会,宣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次年4月,以“共嫌”被捕,旋保释出狱。同年秋,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回长沙做-工作,组织学生抗敌工作团等团体,积极团结、争取一切抗日救亡的群众力量。民国27年初,受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高文华派遣至新化开展建党工作。抵县后,为掩护其政治身份,通过社会关系进入教育界和妇女会,任县立小学体育教员、民范女校语文教员。3月,当
(19121989)
方石波
  方石波,字彩壁,又名宗琅,县时雍团上庙村(今山溪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沙公益职校。次年转入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曾书“古今皆我友,天地亦吾庐”以示抱负。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长沙爆发反帝-,方积极参加--,参加--。署假前,经陈树华介绍,加入国民党。8月,经肖三介绍加入共青团,翌年春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其间,在旅省新化学生会主办的《新化》期刊上,陆续发表《嫂子的红辣椒》、《耳目中的故乡》、《中国发展的趋势》、《十月革命的希望》等文章,抨击时弊。民国15年6月从省立一职毕业后,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特派员,被派回新化帮助组建国民党。9月,国民党新
(19031931)
曾继梧
  曾继梧,字祖生,号凤岗,县亲睦团珂溪村(今维山乡林屋)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光绪二十一年,以院试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后考入长沙高等工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获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振武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转士官学校第4期习炮科。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学成归国。宣统元年(1909)任湖南常备军混成协参谋官,代理五十标标统,竭力整理湖南军备。宣统三年清廷复派其赴日本炮科大学肆业。辛亥武昌首义,归任起义军炮队团统带(又称阳夏炮兵团总司令),参加黄兴指挥的汉阳保卫战,在大别山、黑山、仙女山、扁担山一带阵地与冯国璋所连辖第四师展开激烈炮战。战斗结束后返湘,都督谭延闿任其为陆军第
(18871943)
陈润霖
  陈润霖,字夙荒,号立园,在城厢青石街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十九岁补县学生员。光绪二十四年,就读湖南岳麓书院,与陈天华、杨伯笙同称“新化三杰”。吏器其才,于光绪二十八年被选为湖南省第一批官派出国留学生,入日本弘文学院习师范。学成归国后,任常德府中学堂学监。陈润霖认为培养人才应重视基础教育,而当时全省仅有省立小学8所,遂锐意兴办私校,变卖全部家产及其母亲的嫁奁,于光绪三十二年在长沙创立楚怡小学。命名楚怡,意即惟楚有才,怡然乐育。几年之内,该校由小到大,发展成为一所六年制12个班级的完全小学,有学生600余人,成为湖南省第一流小学。辛亥革命后,湖南军政府成立,陈润霖出任教育司司长,不久,引退
教育家 (18791946)
陈佑甫
  陈佑甫(1921-1996)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湖南省新化县人,1921年11月出生于该县搓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因家境贫寒,无力入校读书。为了生计,不到10岁,便-给地主放牛。1949年10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某部汽车三团五连当驾驶兵。 1950年10月,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汽车运输部队肩负着为前线部队抢运军需物资、保障供给的特殊使命。尽管昼伏夜出,仍常常遭敌飞机追击。他临危不惧,总是驾着车跑在车队的最前列。部队-问他:“打仗,你怕不怕?”“一个人民子弟兵,打敌人岂能怕死!死,也死得其所嘛!”他铿锵有力地回答。1951年9月在火线上加入中国
(19211996)
全部新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