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县历史人物介绍
王湖
  王湖,又名王文英,湖南省武冈县荆竹区洪茂乡蓼东村桃冲(今属洞口县)人,1900年3月22日生。他的父亲系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王湖的诗文造诣,得力于父亲的熏陶培养。他6岁入私塾;11岁进观澜小学;14岁考入蓼湄中学;18岁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春,王湖的父亲因指责在县里任财政局长的伯父用-受贿和放0的钱买田置产是为官不正、为富不仁,而遭破孩诬陷入狱。后以变卖家产交保,才得释放。王湖的父亲给王湖写信,要他以后报此深仇。王湖
革命烈士 (19001927)
钟良明
  钟良明(1943—)著名英语教育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苗族,湖南武冈县人。“苗族钟氏兄弟三杰”之一。1959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高中部,196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966年本科毕业。时值“文革”被下放农村10年。1981年起先后在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任教。历任北京交通大学外语系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板)编委等。
英语教育家、翻译家
钟优民
  钟优民(1936—)著名魏晋文学研究专家、文学史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吉林大学教授。苗族,湖南武冈县人。“苗族钟氏兄弟三杰”之一。1954年于湖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长春市第一中学任教。1957年报送到吉林大学中文系深造,1962年本科毕业,并在该校进修研究生课程一年。1963年至1972年曾在国家教育部、吉林省高等教育局工作。1973年后长期在吉林省社科院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
中国陶学大师
钟哲明
  钟哲明(1932—)中国当代杰出的政论家,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族,湖南武冈县人。“苗族钟氏兄弟三杰”之一。1952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1956年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一年。历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大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发表论文《马克思的主要历史功绩:关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的几个
杰出的政论家,著名教育家
肖永明
  肖永明湖南武冈人,1968年4月生,1986年考入湖南大学学习历史,毕业后留校工作。1992年考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学习中国思想史,1995年6月获硕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继续学习中国思想史,1998年7月获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岳麓书院工作,1999年6月任副教授,1999年12月进入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中国思想史研究,2001年12月出站,回岳麓书院工作。2003年6月任教授。2003年9月到2004年
周松和
  周松和,1955年11月生于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山村,1974年12月应征入伍,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军事指挥学院研究生导师。历任班长、排长、团作训参谋、股长、师作训参谋,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参谋、处长、副部长、军训和兵种部部长,大校军衔。2007年8月任驻港部队参谋长,2009年7月1日授少将军衔。2011年4月任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从军30多年,长期从事作战、训练工作,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与和组织过许多
段才正
  段才正,1934年l2月5日生于武冈市荆竹镇。l951年7月读初中三年级时,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参军参干的号召,进入沈阳军区炮校学习。经3个月短期培训,他作为年纪较小的学员转入沈阳第五炮兵学校继续学习,学制两年。一年后,调入师资培训班学习。经4个月的培训结业,分配到训练部兵器系统任汽车教员至l958年10月。任教期间,参加全军各炮校汽车教员集训4个月和东北军区(后改名沈阳军区)油科分析训练班为期8个月的学习。学习期间,先后获通令嘉奖、三等功
夏光
  夏光,1909年11月出生,湖南省武冈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从事地下工作失去组织关系,1938年重新入党。(一)1926年,夏光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夏光进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夏光历任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第1支队6团作战参谋、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司令员、参谋长、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纵队长、新四军第6师18旅参谋长、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苏中军区教导旅参谋长、苏浙军区第4纵队参谋
(19092012)
周调阳
  周调阳,字仲箎,1883年(清光绪九年)生于武冈州(今司马冲镇)。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与同学陶菊隐、舒新城等创办《湖南民报》。1923年,周于北京师大毕业,曾先后在河南、湖南等中学执教,同时兼任湖南省教职员联合会候补执行委员、省教育厅行政委员、省教育会执行委员。1931年起相继担任湖南省教育厅秘书、督学、第三科科长和主任秘书等职。1940年,在武冈县城创办都梁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周是湖南知名的教育家,其著述有《儿童心理学
刘云彪
  刘云彪,字元之,武冈马坪乡人。其兄刘云龙系中共党员,县农运骨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悬首于县城。时年12岁的刘云彪目睹其惨状,将仇恨铭记心中。1937年,刘云彪在家乡创办育德小学,任校长。1941年,经寇瑜介绍,参加“伤兵之友社”,从事进步文化宣传活动,创办《文学评论》,刊印毛泽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刘通过组织关系到东安县中任训导主任,以教学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1943年9月被捕,后越狱逃脱。1
黄刚
  黄刚(1904~1931),又名黄光,字华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于武冈州(今马坪乡田塘村)。l922年入思思学校就读,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l924年考入湖南第一职业学校,与在一师就读的邓成云等人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l926年夏回武冈从事工农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讲习班学习。“马日事变”后,随军进入江西。是年11月被组织派往景德镇从事地下工作。12月,中共景德镇委改为区委,由他
(19041931)
刘卓
  刘卓(1896~1930),字楚遗,又名声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生于武冈州(今湾头桥镇覃石村)。民国l0年(1921)考入北京大学,在校期间,深受李大钊革命思想的影响。1926年6月,刘从北大毕业,在返家途经衡阳时报名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九军政治讲习班学习,8月底结业,被派回武冈开展农民运动,9月10日,被推选为武冈县农民协会筹委会主任。他深入农村,配合欧阳东等在蔡家塘组织武冈县第一个基层农民协会。年底,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县
(18961930)
王圭田
  王圭田(1899~1929),字仲明,号德田,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生于武冈州(今双牌乡田中村)。1923年,王被聘为思思学校教员,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被派为武冈县驻省铲除土豪劣绅委员会常驻代表,负责上下联络。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王从长沙秘密回家,其母老泪纵横,拖住他不放。王劝慰母亲说:“我是您儿,更是中华之子,现在国难当头,为子岂能偷生!”母亲依依默许。同年8月,他在黄桥
(18991929)
刘云龙
  刘云龙(1901~1928),字逊之,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生于武冈州(今马坪乡莫家岭)。1926年4月,刘云龙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应聘到武冈思思学校任教,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6月,当选为国民党武冈县党部执行委员。10月8日,武冈县总工会成立,刘当选为副委员长;年底又兼任中共武冈特别支部宣传委员。是年l0月,四川发生“万县惨案”,他发动武冈工人和各界群众声讨帝国主义的暴行,带领工人先查封英美煤油公司四千桶煤油,再包围福音堂,
(19011928)
邓成云
  邓成云(1906~1928),字季龙,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生于武冈州城(今市区日升街)。邓就读武冈县立中学时,被誉为“三杰”之一。1922年(民国11年)考入湖南省立一师,其间先后加入武冈旅省学友会和思思工学社,曾任《武冈旬刊》主编。1925年夏,邓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8月,邓在一师未毕业即回县担任国民党武冈县党部执行委员,主编《武冈钟》报,兼任思思学校和县立女校教员,同时从事工会活动。11月,被
(19061928)
邓中宇
  邓中宇(1893~1928),字仁皆,名宗禹,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生于武冈州(今龙溪铺镇寇家湾)。1916年(民国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常随毛泽东、夏曦等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6月,邓与欧阳东等组织武冈旅省学友会,参与创办《武冈旬刊》,继欧阳东任主编。是年,又与欧阳东等筹建思思工学社。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邓与欧阳东、夏石泉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武冈分社。1921年冬,邓于第一师
(18931928)
欧阳东
  欧阳东(1897~1928),字文玉,名栋,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生于武冈州城(今市区)。1913年(民国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六班,与毛泽东同年级就读。1917年,毛泽东任一师学友会教研部部长,欧阳东任该部干事兼书记,在工人夜校授课。1918年,欧阳东毕业于第一师范,留在毛泽东为主事的一师附小任教两年,与邓中字等随毛泽东、夏曦等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6月,又与邓中宇等人发起成立武冈旅省学友会,创办《武冈旬刊》,任主
(18971928)
邓绎
  邓绎(1831~1900),字弥之,又字卒眉,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系邓辅纶之弟。他聪颖强记,5岁能诗,14岁入州学,l7岁就读长沙城南书院,参加“兰陵词社”,与兄邓辅纶、王闿运等被时人誉为“湘中五子”。1882~1891年(清光绪八~十七年),邓曾先后主讲长沙校经堂、河南致用书院、武冈州希贤精舍、武昌两湖书院。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应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主讲广东诃林课吏馆,培训对象为府、州、县长官,凡六期,计两
[] (18311900)
邓辅纶
  邓辅纶(1828~1893),字葆之,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邓仁望之子。邓辅纶3岁入州学,15岁补廪生,后就读长沙城南书院,与王闿运、邓绎、李篁仙、龙汝霖结“兰陵词社”,时人誉为“湘中五子”。左宗棠独叹邓为异材。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1851年(清咸丰元年)入京会试,列恩科副榜,叙用内阁中书。居京期间,常与湘籍仕宦文人相过往,以诗酒会友,倡创“湖湘诗派”。邓曾以“-”传讯长沙,经权贵斡旋,友人保释,从宽赦罪
[] (18281893)
钟世桢
  钟世桢(1821~1883),宁仲甫,清武冈州(今邓元泰镇黄木井村)人。历官饶州、广信知府,江西省按察使、布政使。1861年(咸丰十一年),湖北省难民数万人为避战乱蜂拥入广信城。府中官吏忧于粮匮,力主驱逐。随军帮办钟世桢劝清军将领江忠源说:“民为邦本,当为共生死。”遂安排难民住府署、居公馆、落街巷。当年,江西巡抚决定将正赋外的附加分享各府以示关怀,钟认为国家征收赋税,地方不应增加,遂将附加免征。某有司私下对钟说:“您只为百姓着想,怎么不
[] (1821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