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历史人物介绍2
熊天瑞
  熊天瑞(?-1367)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湖北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位沙市市西北、长江北岸)人。乐工出身,从徐寿辉起义。陈友谅夺权后,命他攻占临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位丰城县西南)、吉安(今江西省吉安市)、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等地,旋即封他为参政,守赣州统附近州县。及势渐盛,自称平章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1363年(顺帝妥懽帖木耳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与朱元璋战于江西,他不出兵援助,坐视胜负。陈友谅败死,他出兵南攻广东,遇天雨而退。至正二十
[] (?~1367)
谭友林
  谭友林(1916.11-2006.5.22),1916年11月生,湖北江陵人。原名谭有林。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公安军少将军衔。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湖北石首洪湖军校学习,任洪湖苏区警卫营通讯员、宣传员,红3军军部警卫员。1934年3月任红3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独立营政委。1935年2月任红6师17团政委。1935年秋任红2军团5师政委。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2006)
郑重
  郑重,原名陈钟万,1915年3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内一个贫农家庭。他7岁启蒙读书,13岁高小毕业,后赴省地政局土地丈量训练班学习和工作了一段时间,14岁考入省立第八中学读高中。他勤奋好学,能诗会画,品学兼优。郑重的青少年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郑重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为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存亡担忧。他进入高中时,除了认真完成学校的课业外,总
(19151945)
陈音
  陈音,楚之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人。春秋末期楚之射道五世传人,当时著名射击手,越国军队射击总教练。句践采纳范蠡“行阵队伍军鼓之军,吉凶决在其工”的建军思想,派使者前往聘请而来。精通射术之道,所传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不仅是中国弓矢起源之一说,而且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二言诗。还向越王介绍了弩之结构原理及其作用,越王称善,于国都北郊请音教军士习射。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音死,葬于国西,号其葬所曰“陈音山”(今绍兴市
张同敞
  张同敞(? ~1651) 字别山,湖北江陵人。大学士张居正之曾孙。曾祖父被诬,世荫尽夺。明崇祯十三年(1640)得以明辨,以武荫补锦衣卫,后改中书舍人。十五年奉诏至云南调兵,后转辗江南各地,欲为匡扶明室尽力。时崇祯、隆武政权相继沦亡,同敞乃于永历元年(1646)投奔桂王朱由榔。经瞿式耜举荐,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尚宝卿等职,充兵部右侍郎总督各路军务。永历四年所督部队英勇奋战,攻全州,取东安,围永州,战功显著。后因严关守将弃关而逃,城关陷落
[] (?~1651)
黄发榜
  黄发榜  (1938.10—)别名黄华榜,湖北江陵人。擅长中国画。 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湖北沙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83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学院创作组副组长、教授。作品《辉煌 的永恒——回眸奥运》获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二等奖。《和平的事业》入选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藏于国际奥委会;《归舟争夕阳》获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三等奖,中国奥委会收藏。 《国殇——刘少奇之死》
庄辛
  庄辛(生卒年待考),庄氏,名辛。纪郢人。战国时楚封君。曾劝诫傲慢自大的襄成君,促使改正不能以礼待人的毛病。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面责楚王:“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自危!”顷襄王怒斥其为“老悖”。遂离楚去赵。二十一年,秦军攻占郢都,顷襄王悔悟,从赵国将他召至城阳。他再陈亡羊补牢之策。顷襄王乃收东境兵10余万,收回江南1。顷襄王授庄辛以执圭,赐予淮北之地,封为阳陵君。
余上沅
  余上沅 (1897~1970)湖北江陵人。民盟成员。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在美国卡内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留学。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专戏剧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教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校戏文系教授。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剧本集《剧本甲集》、《上沅剧本集》,论文集《国戏运动》、《戏剧论集》,译著《玩偶之家》、《戏剧的规律》、
(18971970)
尹平
  尹平 (1963~)湖北江陵人。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绿风》诗刊,新疆石河子市121团农场挂职宣传科长,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新疆石河子市文联副主席,石河子市政协秘书长、副主席。中国作协石河子生活创作基地主任,艾青诗歌馆馆长。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内部报告》(合作)、《一群人和一座城》,诗集《从南方到北方》,评论集《西部诗创作导论》等。电视专题片《最后的荒原》(策划、
戴芳澜
  戴芳澜,戴芳澜(1893.5.4-1973.1.3),真菌学家。湖北江陵人。1913年结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14-1919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真菌学的创始人、中国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早年对水稻、果树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30年代以后从事真菌分类学、形态学、遗传学及植物病理学,特别在霜霉菌、白粉菌、鹿角菌、锈菌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31973)
张允修
  张允修(1565-1644年),张居正五子,荫尚宝司司丞。张居正身死之后,遭抄家逃难。思宗崇祯三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居正讼冤,交给部议以后,这才给还世荫和诰命。后张献忠的部下,打到了江陵,要张允修出来做官,允修自杀死(《康熙荆州府志》言不食死,允修孙同奎言0死)。留下一首绝命诗:“八十空嗟发已皤,岂知衰骨碎干戈,纯忠事业承先远,捧日肝肠启后多,今夕敢言能报国,他年漫惜未抡科,愿将心化铮铮铁,万死丛中气不磨!”
[] (15651644)
张简修
  张简修(约1560-?),张居正四子,由武职出身,加恩授南镇抚司佥书管事,后任锦衣卫指挥。1579年娶三边总督、尚书王之诰女,1580年生子张重润。1583年,被万历皇帝褫夺‘锦衣卫指挥’职位,父子沦落为百姓。
[] (1560~?)
张敬修
  张敬修(?-1583年),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今湖北江陵)人,祖籍明直隶凤阳府(今安徽凤阳)。明朝官员,首辅张居正长子,1580年进士。父亲死后被抄家,因为审讯者严刑拷打,敬修留下绝命书,愤慨自杀,留有妻子高氏和儿子张重辉。高氏自杀未成,遂毁容抚养孤子成长。1640年,崇祯帝追复张敬修礼部主事并复武荫,授敬修孙子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 (?~1583)
张文明
  张文明乃是湖广江陵一落魄秀才,其父张镇是辽王府的一名护卫,喜得贵子后,取名为张白圭,后张白圭考秀才时因考官李士翱之见,改其名为张居正。张居正入阁之后,张文明在地方飞扬跋扈,招致不少百姓不满,其于万历五年(1577)去世。
[] (?~1577)
陶静轩
  陶静轩(1890~1926年) 陶静轩,原名鑫元,又名静仙、经轩。湖北江陵陶家嘴人。民国12年(1923年)4月来沪入内外棉十五厂当挡车工。民国13年夏进沪西工人补习学校学习,参加筹建沪西工友俱乐部工作,深入日商各纱厂进行工人的组织发动工作。在项英、徐梅坤等影响下于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初任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个支部为党培养输送的骨干有沪西纠察大队长鲍孝良,参加红军的孙启山、王连清。民国14年2月日商纱厂工人大-时,陶与刘华等一起
著名工人运动领袖 (18901926)
张嗣修
  张嗣修是万历朝首辅张居正的二公子,他的哥哥张敬修与弟弟张懋修同为万历八年(1580)进士,而且张懋修为一甲第一名状元。万历二年(1574),张嗣修会试落第,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十分不满,此科遂不选庶吉士。为了让儿子顺利进入仕途,张居正欲网络天下名士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和颇负学名的沈懋学为其儿子的老师,但汤显祖婉言谢绝了,沈懋学后来与张嗣修一起参加科考,而且中了第一名状元。据说,此科读卷官本拟宋希尧为第一,而张嗣修位在二甲第二,但神宗有意将其擢至
[]
万俟绍之
  万俟绍之(生卒年不详),字子绍,自号郢庄,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寓常熟。万俟离曾孙。力学好修,尝登王万之门,其文闳肆,其诗清严。两举不第,卒。著有《郢庄吟稿》,临终属其友叶顺适刊之,方洪为序(方洪《郢庄吟稿序》),已佚。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一录其诗二十二首;《全宋诗》复自《永乐大典》辑得一首,合编人卷二0四。近人赵万里自《永乐大典》中辑有《郢庄词》四首,其中《贺新郎·秣陵怀古》一阕有“指点中原青山外”、“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
[]
刘之翰
  刘之翰之翰,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官峡州远安主簿。
[]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宋朝词人 (1138~?)
江陵士子
  江陵士子,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