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名人录
聂荣臻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一、青春岁月(1899—1927)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四川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四年后正式进学堂读书。1917年夏天,聂荣臻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当时,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堪称四川第一流,聂荣臻十分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他在自己课桌的右下角庄重地刻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8991992)
铁拐李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李玄,是汉族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该遗迹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园内,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仍保留基石残垣,铁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笋山,现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遗留李玄故居等遗迹,药湾大院曾是铁拐李炼丹济世的地方,现更名为(乐湾大院)虽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见诸于文献则相对较晚。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根据多分民间史料考证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
周开达
  周开达(1933.5.16-2013.07.20)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重庆江津市。1960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作物育种与教学工作,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的冈、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成II优6078等重穗型杂交稻,比汕优63增产10%以上。在两系法水稻育种方面,应用生态育种技术,解决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困难,该方法已成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32013)
王桥
  王桥(1957.8.13-),男,环境遥感监测与环境信息专家,重庆江津人。1996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发展中国家任务组(PASTED)数据出版与共享组共同主席。主要从事环境遥感监测与环境信息研究,发展了自主环境遥感监测成套技术,主持建立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并在环境卫星设计、环境遥感定量反演、环境信息模型与系统研发、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推动我国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
环境遥感监测与环境信息专家
杨太平
  杨太平,1947年9月出生在重庆江津一个农民家庭。1966年10月杨太平告别家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太平在部队最喜欢唱的一支歌,就是《基建工程兵之歌》:“我们是光荣的基建工程兵,从内地到边疆,从南方到北方,遍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对于基建工程兵这个兵种的内涵,当时的杨太平并不知道,但他为当上这个年轻兵种的第一代士兵而自豪。从那时起,他哼着这支战歌,在深山田野中寻觅,在冰冷的流水中搏斗,在繁华的都市里劳作,随部队先后转战四川、河南、辽宁、江苏4个省的十几个地区,参加了9项国家大中型工程的建设。17个严寒酷暑,他16次受嘉奖。杨太平是一名架子工。在建筑施工队伍中,架子工不但意味着苦和累,还
(19471983)
夏培肃
  夏培肃, 女,计算机专家。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四川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从60年代开始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解决了数字信号在大型高速计算机中传输的关键问题负责设计研制的高速阵列处理机使石油勘探中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倍以上提出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设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向量处理机的运算速度比当时国内向量处理机的快4倍负责设计研制成功多台不同类型的并行计算机。著名计算机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32014)
蓝采和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
卞小吾
  卞小吾(1872~1908)本名卞鼐(naì),字小吾,津人多称之卞小吾,清重庆府江津县人。卞小吾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爱国实业家。秀才出身,纳捐为主事。愤清廷腐败,外侮迭乘。欲提倡蚕桑工业,以实业为基础,徐图发展。清《重庆日报》创办者,还创办了东文学堂、东华火柴厂、女工讲习所等。卞小吾(1872~1908)清《重庆日报》创办者。名鼎,清重庆府江津县人。早年中秀才,赴重庆,结识杨沧白等人。后参加蔡元培等组织的爱国学社,曾三次到上海监狱探望邹容、章太炎,商议革命。1904年农历二月,卞小吾在上海秘密购买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等革命宣传读物数百册携带回渝,与杨庶堪、朱之洪、燕
[] 辛亥革命烈士 (18721908)
张采芹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重庆市江津人。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著作。有“蜀中三张”(张大千、张善孖、张采芹)之誉。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刘海粟、王震(一亭)、江小鹣等大师。先后在四川各大院校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老莲、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国家。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
(19011984)
吴芳吉
  吴芳吉(1896年——1932年)系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坝人士,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见《江津县志》),其才华灿烂夺目,与苏曼殊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著名诗人。1896年吴芳吉出生在重庆杨柳街碧柳院。8岁时他随父迁回江津,10岁入重庆白沙镇聚奎小学,吴芳吉13岁时在2小时的作文课上写出以诗论文、豪放严谨、名噪全川的《读外交失败史书》,被老师赏识,印发全县,被誉为神童。吴芳吉少年生活的地方环境不好,盗娼-者多,父亲吴传姜就用石灰将墙门刷白并写“白屋吴宅”字牌,意为清白之家,吴芳吉遂自名曰“白屋吴生”。1910年考入北京清华园留美预科学校。1912年因他声援、抗议被美
(18961932)
周泽昭
  周泽昭(1901.12.18-1990.4.12),外科学家。四川江津人。192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历任北京医院院长、第一军医大学校长、重庆医学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顾问等职。在抗日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全力投入战地救护,还编印了《救护手册》、《战争毒气病的病理治疗》、《战争外科学》手册等。创建了中央医院,为战地救护和保证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在开展教学、医疗、科研三结合的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认真贯彻执行了团结中西医的政策,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组织和参与了斜颈矫形的研究工作,设计了“完全性纤维中间切断术”用于手术方法矫正斜颈,摒弃了手术后石膏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11990)
钟祖芬
  钟祖芬 [生卒]?-? [籍贯]江津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廪生。博学强记。性豪侠而博于交,素刚简而不能谀。尝因文字切中时弊,斥责-酷吏而下狱,终不能屈。自称“铁汉”,号铮铮居士。诗文俱佳,尤善楹联。联语奇横,不落俗套。其最著者为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所悬二百一十二字长联。上联为:“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
[]
董启文
  董启文,1914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父亲董芸滨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曾在川军刘湘部任少将参军。在抗日战争初期帮助中共中央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为争取刘湘及该部将领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我党合作的工作。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后,任该盟中央候补委员。全国解放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董启文的母亲王兆瑛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个贤惠的家庭妇女,协助董芸滨工作,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活动。董芸滨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的八个子女(五男三女)却先后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其中有七个是中共党员,一个是共青团员(早逝)。董启文和他的大姐董启翔,则是全家参加革命的带头人。1925年,董启文随家
(19141948)
冉均
  冉均,原名高镒,化名浩然,1899年生于四川省江津津福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早逝,冉母带着4个幼小的子女迁到江津县城,四处托人说情,才进入江津手工操作的丝厂当了一名女工,工余还拖着疲乏的身子为别人洗衣服,以养家糊口。两个女儿在街头摆个小摊卖茶水,紧紧巴巴地供冉均及其弟弟冉治权上学。冉均小学毕业时,冉母被人介绍到重庆南岸罗家湾一家小丝厂做工。1913年,冉均一家背井离乡来到重庆。14岁的冉均,进一家盐店当了学徒,天不亮就起床做清洁,店门开后,卖盐记账,外出送货收款,到晚上他坚持自学,以顽强的毅力,自修完中学课程。他的知识面宽了,对见到的社会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抬滑竿的穷人和黄包车夫,常
革命烈士 (18991927)
夏首勋
  夏首勋(1890年—1969年)号仲实,四川江津人。陆军中将,保定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历任川军第3师6旅营长、支队长,暂编第10师19旅团长、20旅旅长。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第3路司令,1928年10月任第24军3师师长,1935年任四川省第11区行政督察专员。1936年9月8日叙任陆军中将。1938年10月任第78军副军长,出川抗战,1939年2月升任第78军军长,1943年6月任第3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辞职返乡闲居。1947年当选国民政府-,1948年在上海参加民革,1949年返川从事策反工作。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重庆市委
(18901969)
冉钧
  冉钧(1899—1927),四川省江津双福(今属重庆市)人,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重庆早期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原名高镒,化名浩然。幼时在江津读书,1913年随母亲来到重庆南岸定居;1919年,考取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8月,与周文楷、戴忠坤、邓希贤(邓小平)等一道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经李立三、聂荣臻等人的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1925年从苏联回国,在重庆进行革命活动。同年8月,中国国民党四川省临时执行委员会成立,他负责秘书处工作,处理日常事务。为了加速国民革命,在吴玉章和杨闇公的支持下
革命烈士 (18991927)
袁州鎏
  袁州鎏 [籍贯]江津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性颖悟,目可数行。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任河南光山县知县,洁己爱民。历任五载,以忧归,抵家囊橐萧然。光邑士民建祠祀之。卒年七十。著有《质可诗集》。《四川通志》、《重庆府志》、《江津县志》有传。
[]
曹钟樑
  曹钟樑同志生平(1910-2006)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第四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前身)副院长曹钟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22日19时40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96岁。曹钟樑教授1910年5月7日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白沙镇,1934年毕业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科,获华西协合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35年至193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45年至1947年在加拿大、美国的医学院校留学。曾任抗日
(19102006)
黄乃一
  黄乃一同志生平(1916-2008)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政治部主任、副部级离休干部黄乃一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黄乃一同志(曾用名黄小平)1916年10月出生,重庆江津人,重庆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肄业。1933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参加上海社联。1933年9月受组织指派在南京通讯兵团无线电教导大队学习,1934年5月参加上海教联、剧联。1938年1月至3月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三分校学习。1938年3月至9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学习,任宣传干事。19
(19162008)
全部江津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