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名人录
李揆
  李揆,[唐](711 ― 784)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开元末进士。封姑臧县伯,官至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卒年七十四,谥曰恭。美风仪,善奏对。肃宗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善文章,尤工书。《唐书本传》、《书史会要》。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秦府学士、给事中玄道玄孙,秘书监、赠吏部尚书成裕之子。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改右补阙、起居郎,知宗子表疏。迁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并知制诰。扈从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殊未知艺不至
[] 唐朝宰相 (711784)
郑畋
  郑畋(tiá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郑畋在招安黄巢之事上与卢携发生争执,被罢免相位,贬为太子宾客。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郑畋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将李昌言兵变,郑畋-离开凤翔。中和二年(882年)
[] 唐朝诗人,唐朝宰相 (825883)
郑颢
  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境内)人。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生年不详,卒于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郑颢在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考中状元。郑颢为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登第后任右拾遗,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宣宗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学士。宣宗为万寿公主招婿,白居易的堂弟、当朝宰相白敏中荐举郑颢,其时郑已赴婚楚州(今江苏淮安),将娶卢氏。已行至郑州,为白敏中所发堂帖追回,宣宗为其完婚,拜驸马都尉,又提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但郑又怀念卢氏女,深恨白敏中,后常于宣宗前告白的状。宣宗皆不以为然。郑颢,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境内)人。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字
[]
郑延昌
  郑延昌,字光远,中国唐朝-,出身荥阳郑氏北祖房,官至尚书左仆射。郑延昌生年不详,出自郑氏北祖房。近亲有唐僖宗年间拜为宰相的三重堂兄弟郑从谠。郑从谠的祖父郑余庆在唐德宗年间也为宰相。但郑延昌自己的祖辈却并不特别显赫,曾祖郑申官至金华尉,祖父郑则之官至骁卫兵曹参军,父郑猗官至抚州刺史。他至少有一兄郑允升和一弟郑延济。唐懿宗咸通(861年—874年)末年,郑延昌中进士。迁监察御史。 前宰相郑畋(与郑延昌无亲戚)大约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为凤翔节度使,表郑延昌在其府。广明元年(880年),大规模农民军黄巢攻京师长安,迫使僖宗逃往成都,僖宗留郑畋统领京师地区的唐军余部。郑畋让郑延昌调军粮,谕慰诸军
[南北朝] 唐朝宰相
任安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属河南)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在几年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入狱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一封著名的回信《报任安书》。相关史料《史记》原文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
[]
郑綮
  郑綮,[唐](公元?年至八九九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光化二年。第进士,累官庐州刺史。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请无犯州境,巢笑,为敛兵,州独完。[唐](公元?年至八九九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 光化二年。第进士,累官庐州刺史。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请无犯州境,巢笑,为敛兵,州独完。僖宗嘉之,赐绯鱼。岁满去,赢钱千缗藏州库。后它盗至,终不犯郑使君钱。及杨行密为刺史,送都还綮。王徽为御史大夫,以兵部郎中表知杂事,迁给事中。杜弘徽任中书舍人,綮以其兄让能辅政,不宜处禁要,上还制书,不报,辄移病去。召为右散骑常侍,往往条摘失政,众讠雚传之,宰相怒,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
[] 唐朝宰相
李日知
  李日知(?一715) ,郑州荥阳人。唐代进士出身,官至宰相。天授中,累迁司刑丞。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武则天天授年中 (690—691),累迁司刑丞,时法令严厉,吏争为酷,独日知执法宽平无冤滥,曾为一犯量刑与少卿胡元礼强争,终免囚死。唐中宗神龙初(705),为给事中,寻加朝散大夫。唐睿宗景云元年 (710),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不以进退为意。时安乐公主大兴土木,营建馆第,馆成,中宗临幸,宴饮从官,命赋诗文,日知独
[] 唐朝宰相
阎姬
  阎姬(?-126年3月30日),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尚书、步兵校尉阎章孙女,长水校尉、北宜春侯阎畅之女 ,汉安帝刘祜的皇后。阎姬有才华和姿色,元初元年(114年)入宫,深受汉安帝宠爱,封为贵人。元初二年(115年),立为皇后。阎姬专宠妒忌,汉安帝与宫人李氏生下皇子刘保,阎姬便毒死李氏。延光三年(124年),阎姬与江京等诬陷太子刘保,将其废为济阴王。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在出巡时去世,阎姬想长久独揽朝政,图谋立幼年皇帝,便与兄弟阎显等拥立汉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不久后,刘懿患重病,阎显与江京等害怕刘保继位会怨恨报复他们,劝阎姬征调其他诸侯王王子继位,诸王子还未来京,中黄门孙程等合
[] 汉安帝皇后 (?~126)
郑肃
  郑肃(?一847) ,唐武宗宰相。字义敬,荥阳人,儒学世家。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第进士,书判拔萃,补兴平尉,历佐使府。文宗大和初(827)入朝为尚书郎。六年(832)转太常少卿。长于经学,博士有疑,必就决之。以谏议大夫兼长史进尚书右丞。文宗开成初(836)出为陕虢观察使。开成二年(837),召拜吏部侍郎。帝以肃尝辅导东宫,言论典正,诏兼太子宾客,为太子李永授经。既而太子母爱废驰,终以忧死,肃出为检校礼部尚书、河中节度使。武宗立,累迁户部、兵部尚书,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武宗会昌五年(845)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同心辅政。宣宗即位,迁中书侍郎,罢为荆南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
[] 唐朝宰相
郑从谠
  郑从谠(?-887年),字正求,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司徒郑余庆之孙。兴元节度使郑澣之子。郑从谠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校书郎、尚书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河东节度使、宣武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刑部尚书,封荥阳县男。乾符五年(878年),郑从谠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改门下侍郞。广明元年(880年),郑从谠以使相出镇河东,再次担任河东节度使。黄巢之乱时,进拜侍中,并派部将参与平叛。中和三年(883年),郑从谠被召拜司空,历任司徒、太傅。光启三年(887年),罢为太子太保,同年病逝,谥号文忠。早年经历郑从谠是会昌二年(842年)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
[] (?~887)
郑余庆
  郑余庆(748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永贞元年(805年),郑余庆再次拜相,授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因得罪权臣被贬为太子宾客。此后,他历任国子祭酒、河南尹、兵部尚书、太子少傅、山南西道节度使、太子少师、尚书左仆射、凤翔陇右节度使、司空,封荥阳郡公。元和十五年(820年),郑余庆进位司徒,并于同年病逝,追赠太保,谥号贞。
[] 唐朝宰相 (748820)
虢叔
  虢叔,姬姓,名不详,周文王的弟弟,季历的第三子,和哥哥虢仲开始都是周文王的卿士。周武王伐纣灭商朝后,封两个叔叔为虢国国君。其中虢仲被封在雍地,称作西虢,虢叔被封在制地(今河南荥阳),被称作东虢。东、西虢国在王畿的左右,作为周王室藩屏,西周初年由周武王封于西虢,授爵公爵、号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以郭为姓,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平王乃复封其后裔虢序于夏阳(今陕西平陆),是为北虢,逐步衰落后依附于南虢。公元前658年,北虢亡于晋国。
[西周]
郑繇
  郑繇,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今属河南)人,诗人。嗣圣元年登进士第。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至八年,为岐王长史。十七年,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十八年前后,迁博州刺史。其间曾任金部郎中。工五言诗,所作诗,当时以为绝唱。《全唐诗》卷一一○录其诗二首。《全唐文》卷三二八录其赋一篇。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卷九五《惠文太子传》、《唐诗纪事》卷一五、《唐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嘉泰吴兴志》卷一四。
[]
董天知
  董天知(1911—1940),学名董亮,化名旭生,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人。民国15年(1926)在荥阳县立初中读书时,北伐军兴,-蓬勃兴起,天知积极参加宣传活动。他在初中二年级时,即考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因参加进步-被学校开除,并被警察局通缉。随后民国18年北上,考入北平弘大学院。天知在北平读书时,先后参加中共领导的“左联”、“互济会”、“反帝大同盟”、“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夏,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后担任北平市团委干事、儿童局书记、主持出版《好儿童》、《苦孩子》等半公开进步刊物。民国20年夏,中共北平党组织被破坏,天知于6月30日被铺,判刑5年,扣押在北平反省院监狱(草岚子
(19111940)
张登云
  张登云(1879.8.31~1947.1.13),字跻青,号柿谷道人,河南省汜水县(今属荥阳市)人。出身耕读世家,其父张文会,字彖晋,号康侯,中秀才后终生未第,务农为业。虽家境贫寒,仍勉力供子读书。张登云18岁入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政经科学习。在日本接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在日期间与廖仲凯、于右任交往甚密。廖仲凯曾送给他一张亲笔题名的照片,他与于右任亦曾合影,合影保留至今。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登云携日本妻子樱田菊子(中国名字张田希九)回到河南省会开封,担任河南法政专门学堂教务长。辛
(18791947)
刘放
  刘放(1909—1985)河南荥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192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任司药、军医。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后方医院医生、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卫生队队长、军团卫生部医务训练队队长,红一方面军兵部医院医务科科长、红军总卫生部材料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卫生部医务主任、师卫生部副部长、山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卫生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卫生部部长、辽东军区卫生部第二部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医政处处长、医务主任。中华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91985)
张伯声
  张伯声(1903~1994),曾用名张谲骏,河南荥阳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 张伯声父亲张铭宸,为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张伯声幼年就学于农村,经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1913年,进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喜爱自然地理。1917年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同年进北京清华学校学习。1926年,他在清华毕业,遂被公费保送赴美留学。张伯声先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不到两年就提前毕业,获硕士学位。随后考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化学。1928年3月,他报考芝加哥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开始跟随著名的岩石学家约翰逊教授、构造地质学家坎伯仑教授攻读地质系专业。次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31994)
郑合敬
  郑合敬:郑州荥泽(今河南荥阳)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乙未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中书舍人崔沆。郑合敬官终谏议大夫之职。《全唐诗》存其《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此人正史无传,事迹失考。
[]
高振西
  高振西(1907年7月7日—1991年12月9日),出生于河南荥阳。地质学家、博物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高振西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兼教师家庭。祖父曾中秀才,后来做教师,父亲也是教师。家庭的耕读之风对高振西影响很大。高振西小时在家乡读私塾,1917年到县城上小学。1920年考入省城开封省立第二中学。192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私立青岛大学工科预科。一年之后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7年转入本科地质系。1931年毕业,留校担任地质系助教。高振西在晚元古代地层研究、福建省海岸升降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全国地质科普组织创建和活动开展的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71991)
全部荥阳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