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名人录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干学顾炎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
[] 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16131682)
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明大臣。苏州昆山(属今江苏)人,初名同,字九和,号未斋。弘治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东南赋役不均,因得其力有所改正。昆山原无城池,力主造之,倭寇来犯,合城无恙。后卒于官。谥文康。著有《未斋集》。[明](公元一四七三年至一五四o年)字九和,昆山人。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卒于世宗嘉靖十九年,年六十八岁。弘治十八年,(公元一五o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世宗好神仙术,内殿设斋醮,鼎臣进步虚词七章,优诏褒答。寻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夏言-,鼎臣素柔媚,充位而巳。昆山本无城,言当事筑之,后得免倭寇之患。卒于官。谥文康。鼎臣著有未斋集
[] 明朝首辅,明朝状元 (14731540)
顾秉谦
  顾秉谦,字益庵,明末昆山(今属江苏)人。1624年-1626年 任内阁首辅,是明朝天启末年的一任宰相,但是也是历史上一个遭人鄙视和唾骂的宰相。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天启元年晋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第二年魏忠贤掌权,他率先趋附,史称为人“庸尘无耻”,“曲奉忠贤,若奴役然”。天启三年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五年正月晋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改建极殿。九月晋少师。叶向高、韩爌罢免后,他继任首辅。顾秉谦,“五虎”之一。顾秉谦,字益庵,明末昆山(今属江苏)人。1624年-1626年 任内阁首辅,是明朝天启末年的一任宰相,但是也是历史上一个遭人鄙视和唾骂的宰相。万历二十三年进
[] 明朝首辅 (15501626)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吴伟业诗今存1000多首,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
[] 明末清初诗人 (16091672)
刘必成
  刘必成(?~?),字与谋,自号爱闲翁,平江府昆山(今属江苏省昆山县)人。南宋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武举第一人。少年时的刘必成不仅天份高,而且勤学苦思,他在京师武学堂学习时,就以品学兼优,武艺出众得到众人的推崇与喜爱,有着很好的名声。嘉熙元年(1237),朝中七位正直之士看到南宋朝廷日见衰颓,忧心如焚,他们在刘必成的倡议下,不畏权贵,-朝廷,抨击时弊,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兵。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必成夺得武举解试的魁首,并在第二年(1238)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武举殿试的第一名,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状元郎。十年后,刘必成参加朝廷组织的锁厅试,即有官职者参加的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刘必成因才
[]
卫泾
  卫泾:昆山千灯人,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又号西园居士,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昆山第一状元 。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卫泾历事四朝,出入内外四十余上,忧国忘家,始终一节。曾说:“官职自有定份,名谊千古不磨。”在朝孤立自守,不畏权贵,与朱熹友善,曾取其遗著刊刻传世。著有《后乐集》20卷。其先祖为齐人,唐末居秀州,遂为嘉兴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擢为进士第一,历官起居舍人、直焕章阁、知庆元府等职。开禧元年(1205)任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开禧二年,韩侂胄轻率伐金,兵败。次年,卫泾奏请诛韩侂胄,罢免右相陈自强。卫泾遂任参知政事。韩侂胄被
[] (11591226)
归有光
  (1507-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人称震川先生。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平寺丞。当时文坛上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声势很大,他们极力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力主拟古。针对这种复古主义潮流,归有光力相排抵,斥王世贞为庸妄巨子。他说: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导之软!他讽刺拟古主义者偏好剪纸染采之花,遂不知复有树光天生花也。他提出文章要如上甑馒头,一时要发,乃佳。当时由于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推尊韩柳欧曾王苏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地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领袖。所作散
[] (15071571)
顾天埈
  顾天埈(1561~?),字升伯,江苏昆山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翁正春榜进士第三人。顾天埈是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状元顾鼎臣的族孙。万历七年(1579)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年(1592)会试第二十三名,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编修。万历二十三年(1595)六月,充正史纂修官。万历二十五年(1597)八月,与史继偕等纂修《六曹章奏》,万历二十八年(1600)与杨道宾同任顺天府乡试考官。平壤发生战争,朝鲜国受困,皇上命选朝中具有威严的重臣前去安抚,于是顾天埈受命前往。将入朝鲜境内时,顾天埈便派人事先通知朝鲜国,除必要的迎接礼仪之外,一切从简,朝鲜国国王十分高兴。朝鲜国户部有一大臣,
[] (1561~?)
昙光
  昙光(286~396),或曰帛僧光,江苏省昆山人。少年习禅,东晋永和初(345年)游历江东至剡中石城山,当时此地荒无人烟,林木葱郁,荆棘满地。昙光雇人开路,披荆斩棘,负杖前行,进入数里,天气突变,-,劈面而至,群虎吼鸣,他不为所动。见南山一石室,遂歇其中,合掌坐禅。第二天早晨雨止,入村乞讨,晚上又还石室,经过三日,梦见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身前来恐吓,昙光毫不畏惧。又过了三日,梦见山神言:“即移章安县(今临海市)寒石山庄住。”以石室相让,遂定居。后砍柴与采药者渐来,信佛及学禅者于石室侧面创立茅舍,渐成寺宇,取名隐岳寺。昙光每次入定即七日不起。太元末(396年)以衣蒙头,安坐而卒。七日后,寺僧见其不
[] (286396)
王学浩
  王学浩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少拜进士陈嘉炎为师,学有功底,补庠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举人。后屡试不第,遂“绝意进取,以笔墨自娱”。(清·潘曾莹《墨缘小录》)据《清史稿》载,王学浩幼时学画于同邑李豫德,豫德为王原祁外孙,故画史谓其山水“得麓台司农正传”且“神识过人,学未久即有出蓝之目”(清·蒋宝龄《墨林今话》)。王学浩在仕途上虽遭挫折,但由于受名师指导,在绘画上却显示出不凡的天赋。珂罗版《王椒畦先生诗画》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版)刊王氏山水册页六帧,作于乾隆壬子(1792年),是王氏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是年王学浩3
[] (17541832)
陆釴
  陆釴之父幼年时,被吴姓人收养,名吴晟,因此陆釴科举参试登记的名字是吴釴。考中榜眼后,才恢复陆姓。陆釴少年时便沉静好学,聪敏过人,长于《春秋》。他工诗,与太仓人张泰、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七年(1463)癸未科礼部会试,因贡院起火,改至八月举行,陆釴获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也只得推迟到次年三月举行,因此本科也称癸未科。陆鈛与张泰同登进士,他夺得殿试第二,授翰林编修。参与《英宗实录》的纂修,书成,升翰林修撰。不久,又以纯正博学,担任太子侍讲,教习东宫。每讲“敷奏详恳,礼度庄严,进止闲雅,最为得体。”宪宗每观其侍讲教习,均称善不绝。任满九年,升谕德。孝宗即位,赐白金文绮,升太常少卿,兼翰林侍
[] 娄东三凤
朱希周
  朱希周(1473-1557),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朱家乃书香门第,父亲朱文云,官至按察副使。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他性恭谨,不喜夸饰,学惟务实。明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殿试,一举夺魁。为丙辰科状元。时年23岁。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明会典》,主持编修《孝宗实录》。刘瑾摘修《会典》小疵,降修撰。《孝宗实录》成,复官。久之,进侍读学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五年后,被召回北京,出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元年(1522)因得罪世宗,次年,朱希周又任有职无权的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与他人政见不和,辞官返故里。卒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
[] 明朝状元 (14731557)
钱大钧
  钱大钧(1893~1982),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原正仪镇雅泾村(现江苏昆山市玉山镇)东北村。中国国民党军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字慕尹。1893年6月14日,钱大钧出生于原正仪镇雅泾村(现为昆山市玉山镇东北村)的商人家庭。他的祖父钱伯熊,是前清贡士。父亲钱自梅,母亲江氏,兄弟3人,他排行老末。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教官。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后在军阀混战中为蒋介石效力,被委以重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是蒋的八大金刚之一。曾担任重要职务: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任,军统局局长,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
中国国民党军将领 (18931982)
钱七虎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1年至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防护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荣立一等功,获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和“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会士”。钱七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学家,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针对核空爆的主要威胁,钱七虎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毛澄
  毛澄(1460年-1523年),字宪清,号白斋,晚年更号三江,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明孝宗弘治六年(1494年)成癸丑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当年祖父正好百岁,双喜临门,地方官建造“人瑞状元坊”。后授翰林院修撰,预修《明会典》,后在皇帝身边担任讲官,官至礼部尚书。正德十四年(1519年)二月,武宗打算南巡,毛澄冒死上疏制止,在一片反对声中,武宗终于停止。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猝死“豹房”,死后无子。毛澄与大学士等至安陆迎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想给自己亲生父母立尊号,但毛澄等人坚持“兴献帝不宜加皇号”,抗疏力争,史称“大礼议”。朱
[] 明朝状元 (14601523)
徐秉义
  徐秉义:(1633一1711),字彦和,元文弟。清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徐乾学之弟,徐元文之兄,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清代学者像 徐秉义。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选右中允。官至吏部侍郎。时人评为“文行兼优”。后与刑部侍郎绥色克同赴陕西,审理粮盐道受贿案,拟罪失当,贬詹事。擢内阁学士。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三日,徐秉义等十二位老耆钱陆灿、孙旸、盛符升、徐乾学、尤侗、何棒、黄与坚、王日藻、许缵曾、周金然、秦松龄聚饮修禊于遂园,宫廷画家禹之鼎绘《逐园耆年楔饮图》。康熙南巡时,御赐“恭谨老成”匾。与兄徐乾学、徐元文号“昆山三徐”。著有《耘圃培林堂代言集》、《明末忠
[] 昆山三徐 (16331711)
沈倍奋
  沈倍奋(1943.05.01- )(女)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至1968 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1980至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1至9月在美国NIH做访问学者。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子免疫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工作,特别在工程抗体的研制和应用上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信号转导、基因工程抗体等研究,和基于IL6/IL6R结合部位的空间结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顾阿瑛
  顾阿瑛(1310-1369)本名顾瑛,阿瑛是朋友对他的昵称,又名仲瑛,字德辉,(1310——1369),自号金粟道人。《辞海》称他元末文学家,与杨维桢等人相唱和,诗追唐宋,风格古朴,著作有《玉山璞稿》等。据苏州图书馆藏《娄江顾氏支谱》记载,顾阿瑛的先祖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夏代,夏代中兴之主少康做了国王后,分封诸子,儿子俶被封于顾,(今河南汤县东南),后被商汤灭,后代以顾为姓。秦汉间北方战乱,顾氏迁吳,居大姚村,又徙横山,后代支系颇繁。顾阿瑛一支,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顾野王后裔,祖上居吴县铜坑(今光福镇),到他祖父闻传一代,已是南宋末期,元军百颜兵临江南,闻传“率众款附”,元皇朝定鼎中原,
[] (13101369)
张镒
  张镒,唐经学家。字季权,一字公度,吴郡昆山人。父朔方节度使,以父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乾元初贬抚州司户参军。徙晋陵令。后迁屯田右司二员外郎。居母忧,以孝闻。与杨琯、朱祐甫善。代宗大历初出为濠州刺史。政务清简,延经术士,讲教生徒,撰《三礼图》九卷、《五经微旨》十四卷、《孟子音义》三卷。李灵耀反,镒严守御,擢侍御史,兼缘维镇守使,迁寿州刺史,历江西河中观察使,改汴滑节度使,以病辞。建中二年(781),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楚琳作乱,被杀。
[] 唐朝宰相 (?~783)
全部昆山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