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名人录
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
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18441927)
楼之岑
  楼之岑(1920年1月28日—1995年3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今安吉县孝丰镇)北村。生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楼之岑出生于一个贫困的中医世家,童年曾在私塾就读,小学在本村初级小学和县立中山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入浙江省立湖州初级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县立南中小学任教一年。1936年,考入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2月,转入浙江省立联合师范学校学习。1939年夏,他考入贵州的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药科。1942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4年,他编译了《医药拉丁语》,1947年出版,这是国内同类书的第一部。楼之岑1944年冬考取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01995)
朱然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丹扬故鄣人。本名施然。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其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后来跟随吕蒙讨伐关羽并且捉拿关羽父子。吕蒙临终,孙权问继任者是谁最合适,吕蒙认为朱然是自己最好的继承者。史书中记载的朱然,终其一生,战功赫赫,官职越来越高。是东吴朱氏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到后来也算是声名远播。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当时朱治未有子嗣,于是请求孙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182249)
朱治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东吴名将朱然之嗣父。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此后长期居住在吴郡,孙权为吴王,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每次进见,孙权都亲自迎接。黄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公元188年(中平五年),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周朝、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关东军反董卓,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许将领步骑,往徐州帮助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武将 (156224)
朱绩
  朱绩(? — 270),字公绪,丹阳郡故鄣(今安吉县西北)人。因其父朱然为将军而被任免为官吏,后拜为建忠都尉。其叔父朱才病逝,朱绩承袭领有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伐五溪,以胆量、能力为人称道。迁为偏将军营下督,领治理盗贼之事,执法不偏不倚。鲁王孙霸注意到朱绩,时常到朱绩的官署坐着,想与他结交为友,但朱绩却会立即下地而立,推辞不受。 249年,朱然病逝,朱绩承袭家业,拜为平魏将军,乐乡督。明年,曹魏将领王昶率军攻打江陵,不克而撤退。朱绩与诸葛融书信道:“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今追之力少,可引兵相继,吾欲破之于前,足下乘之于后,岂一人之功哉,宜同断金之义。(王昶远道而来感到疲困,
[] (?~270)
钦俊德
  钦俊德,昆虫生理学家。浙江安吉人。钦俊德1916年4月16日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城郊钦家上。194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理科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创立中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揭示昆虫与植物的生理关系,阐明了昆虫选择植物的理论研究马铃薯甲虫、飞蝗、棉铃虫、粘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食性和营养及植物成分对它们生长和生殖的影响以昆虫天敌为对象,研究七星瓢虫的营养和人工饲料,以添加保幼激素类似物,解决了适宜的人工饲料配制难题研究明确了东亚飞蝗卵期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及浸水与耐干能力,为测报蝗害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功适用于大量饲养蚤幼虫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62008)
陈振孙
  陈振孙(1183—?),初名瑗,避宋理宗讳改,字伯玉,号直斋,安吉梅溪邸阁山(又名仓山、廪山)人。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起,先后任溧水、鄞县、绍兴教授,江西南城知县。宝庆三年(1227),通判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端平元年(1234),任教于诸王宫学。三年,以朝散大夫出任台州知州兼浙东提举常平茶盐事。嘉熙元年(1237),改任嘉兴知府、浙西提举。淳祐四年(1244),任国子监司业。后累官至侍郎、宝章阁待制。九年致仕。卒赠光禄大夫。陈振孙喜藏书。在兴化时,传录夹漈山(莆田县西北)郑氏、方氏、林氏、吴氏诸家藏书51100余卷。先后从事藏书活动40年,成为当时冠绝东南的大藏书家。仿晁公武《郡斋读
[] (1183~?)
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 (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 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幕色中的山野景象,
[南北朝] 南朝梁文学家 (469520)
赵与訔
  赵与訔(1213—1265),又名赵与告,字仲父,号菊坡,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父亲。 以荫补官,初调饶州司户参军,兼浙西提刑司干办,知萧山县。理宗淳祐八年(一二四八),通判临安府。十年,知嘉兴府。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平江府。景定五年(一二0),以两浙运使兼知临安府。 官至中奉大夫、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 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配:李氏,继配:丘氏。生十子:孟頔、孟颁、孟硕、孟颂、孟頖、孟颢、孟睢、孟頫、孟頵、孟愿, 十四女:孟巽、适沈昌言;孟鼎、适史周卿;孟兑、适韩浩;孟归、适陈好谦;孟艮、适张伯淳;
[]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父亲 (12131265)
谈钥
  谈钥(生卒年未详),字元时,安吉州归安(今湖州)人。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枢密院编修。庆元五年(1199),李景和任湖州知州,邀请谈钥重纂《吴兴志》。谈钥以史学见长,注意乡邦文献搜罗。及受聘,慨然允诺。对韦昭《吴兴录》、张玄之《吴兴山墟名》、顾长生《三吴土地记》、颜真卿《石柱记》等书整理后,见前人著作门类皆不齐全,反复排比,据志书横排门类特点,将新志分为20卷,卷下分设建制、沿革、分野、城池、坊巷、乡里、山川、官制、公廨、邮驿、学校、军营、古迹、著姓、烈妇、风俗、物产、土贡等60类。该书门类齐全,体例划一,于嘉泰元年(1201)成书。所辑资料,遵循“据事直书”、“志属信史”原则,记而不
[]
凌时中
  凌时中(1260—1334),字德庸,号吉川,安吉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进士。时中年二十,元将伯颜命他招谕安吉、武康、德清三县,授建昌路(今江西南城)司狱。任间,有重囚待报将死,时中知其为冤狱,报请上司赦免,不许,即解印辞职,又不许。后正凶从他郡缉获,原囚得释。朝廷以其贤良,特予召见。升任福建廉访经历、都水监丞。是时河南王筑堰堵水转磨,妨碍农田灌溉,民心忧愤,诉之于朝廷。朝廷命台省按治,但省官皆畏势不敢言,时中独命毁之。大长公主南游,乘豪华巨舫,鸣钲鼓而行,时中以为非法,请更乘驿,舟众皆慑伏。官至秘书少监,封吴兴郡侯。墓葬在铜山乡鲁家溪风火山(今属安吉南北庄乡)。
[] (12601334)
凌奂
  凌奂(1822—1893),原名维正,字晓五,晚号折肱道人。原籍安吉,自曾祖父后始迁居湖州。少年随舅父吴古年学医,尽得其传。为人治病,50年如一日,寒暑勿间,不怨劳,不计酬,贫病者还施以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湖州大水,霍乱流行,罹患者甚多,经治疗救活者一百数十人。太平军驻湖州时,曾用鸡皮、桑白皮为太平军治刀伤,用-药剖挖枪弹。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都闻名求治。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湖州一带瘟疫流行,凌奂发起创设仁济善堂,医药兼施,拯荒救生,深得群众赞誉。一日出诊病家,患者已“死”去多时,发现胸口尚有一丝气息,并非真死,适见身旁有西瓜,急令剖开,以汁慢慢灌服,不久,患者即苏醒,遂予诊治而
[] (18221893)
吴维岳
  吴维岳(1514—1569),字峻伯,号霁寰。明朝孝丰(今属安吉)鄣吴村人。吴麟长子。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举人,十七年(1538)联捷成进士,初任江阴县令,因其为政廉能,调入刑部任主事。其间奉诏草拟审理刑案的条例,详尽周密,符合旨意,诏令推行。又曾赴江西,核查刑案,平反大反冤狱。后历任后部郎中、山东按察副使、湖广参议、江西按察使及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贵州。维岳刚直不阿,因得罪权贵,被谤免职,返归乡里,未几病逝。维岳曾于南宫考选士子,所举10人,皆海内名俊。其中张居正、殷士儋、汪道昆、胡正蒙、陆光祖5人,后皆为朝廷显官,余5人亦均官至藩臬郡守。以此,时人颇赞其识俊拔才之能。维岳及其父麟、叔
[] 嘉靖广五子 (15141569)
孔安民
  孔安民(1918-2019)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安吉人,1918年出生。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陕北公学分校、中央青委干训班学习。1939年起,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青年部学生会主任、党团书记、广联、会青年宣传部长、区委书记、县城工部部长、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4年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天津市七里区宣传部长。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进入湖南,任长沙市团委书记、市企业党委书记、长沙市总工会副主席、主席、市委常委。1954年担任长沙市委第二书记、长沙市委副书记、常务书记、市政协主席。“文革”中受破孩,1969年恢复工作,任湘潭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湘潭市委-、湘潭地委副书记、书记、
(19182018)
陈良谟
  陈良谟(1482—1572),字中夫,号楝塘,安吉凤亭(今凤凰山乡)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奉母入京,船行中途,适河道水涸,须陆行,畏难不前。母责曰:“平生出入徒步,若初入官便思安逸,纵此一念,吾立见汝败矣。”遂敬诺改途。于朝廷工、礼、刑、兵四部郎署辗转达十年,后外调,历任湖广参议、福建按察副使及贵州参议。为官清廉,某巨商曾持良谟友人书函以求助,始欲许之,后见出千金相赠,顿鄙而拒之。年五十七,因病乞休归里。时,湖俗士大夫以财相高,惟与良谟相处不敢言财,时人誉其为“有志于圣人之徒”。自幼勤学,耄耋之年仍琅声不绝。其诗文温醇典雅,著作甚丰,存有《天目山房集》、《见闻纪训》及
[] (14821572)
汤毛九
  汤毛九(生卒年未详),亦名麻九、宝玑,安吉广苕乡(今下汤乡)人。性豪侠尚义,诚信待人,且勇武有韬略,为乡里所崇敬。时因朝廷赋役繁苛,豪强兼并土地,加以连年灾害,民不聊生。明正德二年(1507),毛九遂聚众共议,揭义旗举兵反抗。乡民望风归附,义军声势日益壮大,众达数千人。安吉知州遣严雷等团练征伐,被击毙。义军乘胜追击,攻占旌德县城(今安徽省旌德县),开县库,散给贫民,充作军饷。朝廷惊恐,兵部尚书王琼令浙江巡抚都御史许廷光,率兵众五千合力堵截。毛九见官兵势猛,遂撤入山林,伺机伏击来犯之敌。湖州知府吕盛乔装说客,竭尽利诱威迫,而毛九泰然不为所动。后许廷光乘夜偷袭,在仓卒应战中,毛九被擒,解京后惨遭杀
[]
徐恩曾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吴兴(今湖州)双林镇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后去美国留学,习电机工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即CC)。193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扩充机构,训练特务。1935年,升任处长。1938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成立,任副局长、局长。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国工程学会负责人。后因参与中印缅边境交通线0案,戴笠向蒋介石告密,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做过贸易和运输生意,办过农场、打捞公司。后去台湾。
(18961985)
吴麟
  吴麟,字允祥,号苕溪。安吉(孝丰)鄣吴村人,吴昌硕十一世叔祖。生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卒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为明嘉靖时著名的“吴氏父子四进士”之一,历官至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政声显著,被誉为“江南江北治行第一”。其墓在鄣吴镇景坞村,为“文革”前吴氏墓群中最完整、最典型、最精巧的一座,被认为是“十八疑冢”中最有可能埋有金头的地方,因而在文革之中遭到了最惨重的破坏。
[] (14851553)
陈嵘
  陈嵘(1888—1971),原名正荣,字宗一,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今石龙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渡日本,在东京弘文书院和大学预科学习。宣统元年(1909)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森林科。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前,受同盟会派遣,曾回国,与黄炎培等人潜入天津,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3年毕业回国,创办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并任校长。1915年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次年,参加创办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今老山林场前身),兼任技务主任。旋又兴办界于安吉、长兴两县的云野林业公司(今安吉龙山林场),安徽延平林社,南京九华山林场、青龙山林场和江苏句容下蜀林场等。1917年发起组织中华农学会,
(18881971)
全部安吉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