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名人录
石公弼
  石公弼(1061~1115),字国佐,新昌人。初名公辅,宋徽宗以与杨公辅同名而赐改,元祐六年(1091)中进士,调卫州任司法参军、涟水丞、广德知县,以善于审理案件知名。淇水监的马跑出来,吃了人家的稻子,被田地的主人打伤。郡守韩宗哲想判田地主人重罪。石公弼认为应判此人无罪。宗哲说:“这人伤了官员的马,怎么能不判罪?”石公弼说:“禽兽吃人的食物,主人怎么能不阻止?阻止它怎么可能不伤着它?如果上林苑虎豹逃出圈栏伤害了人,能不杀吗?现在只应当惩罚负责管马的,而百姓不应治罪。”宗哲发怒,因为管马的是他的下属。过了不久,(使者)依照石公弼的意见拘禁了圉者。后来石公弼调任涟水丞。供奉官高公备的货船行驶到淮水
[] (10611115)
潘晟
  潘晟(1517~1589),字思明,号水帘,新昌城关(今属南明街道)人,明朝高官,位居宰相(大学士)。从小丰仪玉立,颖异绝伦。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次年会试第七名,殿试获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协纂《大明会典》。嘉靖三十三年升太子侍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国立大学校长)等要职,主试南畿(明朝迁都北京后,南北两京各设两套朝廷高官,南畿在南京,与京畿对应)。明世宗晚年,专事静摄养生,不理朝政,于宫中设坛醮祭,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夏言和严嵩等人以“青词”邀宠,官居宰相(大学士),潘晟不屑于此,坚执不为,后致仕。明神宗继位,潘晟以神宗老师身份,于隆
[] 明朝大学士 (15171589)
潘音
  潘音(1270~1355),字声甫,为宋末元初新昌南洲村人,十岁时,闻长老谈南宋灭亡之崖山之变,潸然泪下,并-数日,以示绝望之意。长大后,读因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传,击节愤叹。衣服礼节,皆仍宋时之旧。掇野蔬以自给。有人劝他说:伯夷、叔齐事迹乃上古之事了,陶靖节(渊明)心虽为晋,未尝不食粟,今你何必自苦呢!于是躬耕世田十馀亩,非其力不食。从江西草庐吴澄学程朱理学,后吴澄以朝廷推荐欲任职元朝官吏,潘音表示反对,吴澄不听,他即与老师毅然决裂,归里隐居,筑室南洲山中,扁其轩曰“待清”。或劝之著述,他说:《六经》、《语》、《孟》,先儒所言已经很完备了,吾何必为他们做注脚呢?居闲感愤,或形之咏歌
[] (12701355)
王爚
   王爚(1199~1275),字仲潜,又字伯晦,号修斋,长潭(今新昌县澄潭镇)人。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颇有声誉。宝祐元年(1253),任国史编修,代理兵部侍郎。时宋室倾危,疏请内外一致,上下同心,戮力国事,以右文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公宫,开庆元年(1259)授集英殿修撰、代吏部侍郎。景定元年(1260),兼-国史、实录院-撰兼侍读。二年,迁礼部尚书,代吏部尚书,加龙图阁学士,知平江府,淮浙发运史。五年,进端明殿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咸淳元年(1265)二月,拜签书枢密院事,闰三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二年,拜参知政事。三年,授资政殿学士知庆元
[] 宋朝宰相 (11991275)
陈君石
  陈君石(1935.06.15-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196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1968-76年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获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3-1993年与康奈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专著作为Cancer Res. 1992年11期封面,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1990年在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吕志涛
  吕志涛(1937.11.4- )结构工程专家。浙江省新昌县人。1965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东南大学教授、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如: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向偏拉构件计算及抗剪设计、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并列入设计规范。提出了预应力结构抗震设计、裂缝控制和超静定预应力结构计算方法,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高层大跨结构、转换层结构和巨型结构体系等。为北京西客站主站房、珠海海关联检大楼、珠海玻纤厂、南京电视塔、南京状元楼等重大工程承担了结构设计、计算和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9372017)
金东寒
  金东寒(1961.01.11- )动力机械工程专家。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原籍浙江省新昌县。1989年毕业于中国舰船研究院并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国际内燃机大会主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热气机及其动力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发展了多缸热气机的基础理论,突破了热气机及其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为发展我国新一代特种船舶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吕光午
  吕光午,生卒年不详,一名文,字正宾,号四峰,别号长离,吕世东之子,也是吕光洵之兄弟,他与其胞兄吕光升(字尚宾,号对明,又号莲峰)与徐渭、杨珂(秘图)相往来。并与他们结社,号称“越中十子”。志载称他们“诗词翰墨,号称两绝”,皆当时才俊。吕光午师事泰州学派宗师何心隐,为人倜傥不羁,有膂力,善诗文,工真草,兼苏黄笔法,更善画,喜谈兵,谙韬略,与徐渭杨珂等有诗文唱和。早年绝意功名,好读古书,喜壮游,颇多传奇故事流传于世。吕光午得宋杭州刺史张咏古剑法真传,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浙江督抚胡宗宪养僧兵于杭州禅寺,吕光午与一少年入寺,为僧兵戏弄,怒击五百人,皆流血被面,被称为“天下勇士”,徐渭作诗赞曰:
[] 浙东侠客
杨信民
  杨信民(1390-1450),名诚,以字行,新昌下宅村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中举,宣德五年(1430)任工科给事中,母亡,归家营葬,亲抬土石,称:“我葬我母,而专役他人,不安也。”服丧后,改刑科给事中。 正统八年(1443),在江西备军,后因王直举荐,升任广东左参议,任期内“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并弹劾按察使郭智、佥事韦广,韦广亦诬告杨信民,两人一并被逮捕。当地居民哗然,请求乞留杨信民,后明英宗下诏恢复杨信民官职,而郭智、韦广两人下狱除名。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英宗因土木堡之变被俘,景帝监国,因于谦推荐,命杨信民守备白羊口。时广东黄萧养农民起义军围广州城,形势危
[] (13901450)
甄完
  甄完(1392~1465),字克修,号复庵,明代新昌彩烟岩泉村(今属镜岭镇)人,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勤奋好学,为萧山魏骥所器重。明永乐十九年(1421)登进士第,初任刑部主事,当时因明宣帝朱瞻基与皇叔朱高煦发生皇位之争,平叛后朱高煦被贬为庶人,朝廷在其封地山东,逮捕株连无辜者近三千人,甄完以毫无皇族背景之一介廉吏,秉公办案,详细审核,全活甚众,声誉鹊起。正统四年(1439)转员外郎,出为广西参议,广西原为百越五岭之地,少数民族杂处其间,多瘟疫,中原守卒,因水土不服,死者相继,甄完奏请以招募当地土人代替,兵不耗折,又建议垦田于近地,以免运输粮食之费,协助安远侯柳溥征讨大藤峡瑶、壮等族少数民族起义
[] (13921465)
黄度
  黄度(1138~1213),字文叔,号遂初,南宋新昌人。自幼好学,才思颖敏,秘书郎张渊见其文,谓似曾巩(即唐宋八大家之一)。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嘉兴知县,入监登闻鼓院,行国子监簿。言:“今日养兵为巨患,救患之策,宜使民屯田,阴复府卫以销募兵。”上 书《屯田》、《府卫》十六篇。绍熙四年,守监察御史。蜀将吴挺死,黄度言:“吴挺之子吴曦必纳贿赂以求继承父位,若因而授之,恐为他日之祸患,请求分其兵权。”因宰相反对而未被采纳。后吴曦割关外四州贿赂金人以求在蜀地称王,果然如黄度所言。光宗不去其父孝宗居住之重华宫探视病情,黄度上 书切谏,连疏极陈父子相亲之义,且以星象谏之,不听,求罢去。又言:“以
[] (11351213)
潘西凤
  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署天姥山樵,以字行。新昌人,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竹雕大家。侨居扬州,见识卓越,清雍正二年(1724),任清朝重臣、大将军年羹尧幕僚,多所匡助,后有献不纳,拂袖而归,矢志以布衣终。为王虚舟弟子,王精书法,以自写十七帖,命其书丹,刻于竹简,名曰《竹简十七帖》。摹勒精美,名重一时,翁方纲为之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又董伟业竹枝词云:“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苦费心。十载竹西歌吹夜,几回烧去竹为琴。”旋返籍,至黄冈岭祭扫祖墓,偶于山麓采得奇竹,裁制成琴,并以竹须为琴徽调试成声,音色清脆悦耳,时人誉为几可与东汉蔡邕“焦尾琴”相媲美;以其余竹枝,镌制印章,赠送
[] (17361795)
吕抚
  吕抚(1671~1742),字安世,号逸亭,新昌人,清代藏书家。早年丧父,事母至孝(新昌县志列入孝友传)。15岁入县学,手不释卷,嗜书如命,与兄析产,“弃广厦腴田,独捡集遗书以去”。筑逸亭,藏书其中。精天文、地理、兵法、性理、皇极之选。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广结名流,以著述为事,成书甚多。后海宁查嗣庭狱(清朝著名-)起,惧遭牵连,私下毁版过半,仅存《三才图》(全称为《三才一贯图》)、《四大图》、《纲鉴通俗演义》(后人改名为《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吕抚著述以《纲鉴通俗演义》最为著名,该书“越十寒暑而成”,于雍正元年(1723)付梓,名噪一时,称“为史学界另开生面”,浙省抚台、藩台亦亲加索阅。萧
[] (16711742)
俞汝本
  俞汝本(1791~1848),字秋农,新昌人,清代官员,端谨朴学,久困科场。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中举,十六年成进士,以知县分发贵州,授镇远县。历任贵定、婺川、天柱知县。在任期间,敦学爱士,崇礼风教,为民兴利。贵定城墙颓败,力请重修,躬自督察,抚劳交至,期月竣工。又该地偏僻,士子逢省试,每以乏川资中止,特于劝课之余,优给学子津贴费用,三年后,士气始振。婺川宜桑,即教民栽种法,创设蚕桑局、机织局,使民自售得利以加鼓励。不宜桑者,则导以江浙潴水法,民益乐从。天柱无书院,为劝募重建,定课期、增津贴一如贵定时。后升独山知州,重修王阳明旧游故迹十柏山房。如今,贵州省务川县政府网站上,尚有对俞汝本如下
[] (17911848)
梁葆仁
  梁葆仁(1844~1907),字承新,号西园,又号泽春,今回山镇中宅村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十六年以候补知县签发湖北,二十二年出任湖北天门知县,到二十八年卸任,在任十二年,勤政廉洁,革除弊政,造福百姓,被湖广总督张之洞誉为“湖北第一好官”。其为人刚毅木讷,自幼家贫,族兄资以薪米,得游学省城,时湘军首领彭玉麟至杭州,欲罗致其门下,梁葆仁婉拒,清光绪二年(1876)中举,历长天台、嵊县诸书院。十二年登进士第,十六年以候补知县签发湖北,为总督张之洞、按察使陈宝箴所赏识,二十三年六月,补天门知县,此前委办京山塘心口堤工,时洪水陡涨,江堤溃决,百姓被困于屋顶,情势危急,梁葆仁以船拯救1200
[] (18441907)
王环
  王环(明正统成化年间人)字廷玉,浙江省新昌县人。明天顺三年(1459年)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奏准永定建县,次年,王环即从上杭县训导任上被选拔为永定首任知县。在职六载,政绩斐然。首先是:督造永定县治。一年之间主要工程完成,溪南里的田心由村变邑,两年规模毕具。与此同时,努力创造安定局面,为永定的发展奠定基础。他顶住上下压力,认真疏理永定与上杭的赋役纠葛,免除了不少农户的额外负担;又抑制富豪对贫农的残酷剥削与欺压,使赋税徭役的摊派比较公平合理;还整顿吏治,杜绝贿赂,公正执法,逐渐做到讼简刑清。同时,把许多-外地的民众招回,给予耕牛种子,减轻田赋徭役,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于生活无着的
[]
沙风
  沙风(1918~2013),原名吕济人,新昌县梅林山村(今属大市聚镇)人。1937年先后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热河第1游击队参谋,豫皖苏边保安司令部萧县抗敌总队第5营政治教导员、营长。1940年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培训。后任八路军苏皖纵队第1团副团长,第5纵队3支队7团副团长。1941年9月任新四军第3师9旅25团副团长、团长。1943年任新四军第4师9旅作战科科长,次年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处处长。先后参加了淮北1942年冬季反“扫荡”,山子头战役,1945年春季对日军攻势作战。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团长。参加宿北、南临战役和胶东保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82013)
徐诵明
  徐诵明(1890~1991),字轼游,别号清来,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新昌县一户贫寒的塾师家庭。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浙江掀起反英护路风潮,他怀着科学救国思想,于次年瞒着双亲,由同学资助赴日本学习。此间,他经常去同盟会驻东京办事处,与章太炎结识,并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4月,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取得公费。1910年预科毕业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结识了当时三年级学生吴玉章,经常一起讨论国内形势并积极参加声援国内革命的活动。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他于11月返回祖国,在沪参加徐锡麟之弟徐锡骥组办的陆军卫生部,
我国首个病理学专家 (18901991)
吕光洵
  吕光洵(1508~1580),字信卿,号沃洲,明朝新昌人。幼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世宗嘉靖十年(1531)中举,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出为福建崇安县令。母亡守丧期满,任江苏溧阳县令,讲学劝农,均田清税,善政毕举。有御史至溧阳,食中有垢(不洁之物),疑为毒,欲罪吏役。光洵即取而食之,遂释疑,吏役感其德,由是亲而敬之。十九年,升为河南监察御史,条陈边防守卫事,出巡陕、甘。后又巡按苏、松、常、镇等府。四府地势低洼,常患水灾,光洵实地考察后作三吴水利图,修筑堤岸,疏浚水道,水患得治。世宗赏以金绮。又奏免四府旱租60余万石, , 。倭寇骚扰东南,光洵率水师尽歼之,晋俸二级。有狱囚20余人潜逃,县令
[] 明代兵部尚书 (15081580)
全部新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