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历史人物介绍2
程步高
  程步高(1896—1966),字齐东,平湖人。早年求学于私立诒谷小学,后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未毕业即回平湖,任教于登瀛小学。1922年去上海。1924年起涉足影坛,从事电影编导。先在大陆影片公司拍摄纪录片《吴佩孚》、《洛阳风景》,编写电影剧本《乡姑娘》,后与孙瑜、杨小仲等发起创办长城影片公司。1928年转入明星影业公司任编导,与夏衍、田汉、阳翰笙、洪深等关系甚密。4年间,参与导演影片20多部。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与摄影师在前线摄制了轰动
(18961966)
金问洙
  金问洙(1891—1964),字通尹,号率楼,原籍嘉兴,出生于平湖,系金兆蕃子。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复旦公学毕业。191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攻土木工程学,于1916年毕业。1917年执教于安徽合肥第五中学。翌年,应复旦大学之聘,任数学教授。1921年,筹办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初称理工科),讲授数学和力学。1923年,复旦大学授予名誉理学硕士学位。1923年秋,任理学院院长。1929年兼任校秘书长。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支持上
(18911964)
朱嘉
  朱嘉(1895—1961),字文侯,祖籍安徽,其父于清末任乍浦右营守备,遂定居平湖。专习国画,以卖画为生。1934年寓居上海,受聘为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曾先后参加上海书画善会、宛米山房、蜜蜂画社、中国书画会等艺术团体。解放后,在上海画院任画师。1956年4月,应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善画虎、猿,也擅花卉,书法善摹郑板桥体。
(18951961)
朱英
  朱英(1889—1954),字荇青,号杏卿,平湖人。早年受教于琵琶名家李芳园,勤奋好学,技艺精进,曾赴美、日两国演奏。1927年起,先后在国立上海音乐院、湖北师范学院艺术系任国乐教授,从教10余年,对音乐理论、乐曲创作和琵琶演奏颇有钻研。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不少激发爱国热情的琵琶乐曲,如《哀水灾》、《难忘曲》、《淞沪血战》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执教于平湖县中。1953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聘为特约琵琶演奏员。
(18891954)
谢友胜
  谢友胜(1894—1952),又名云舟,平湖渡船乡(今乍浦镇境内)人。1923年随惯匪鲁子云出入太湖洞庭山一带贩卖私盐,染上吸毒恶习。后至嘉善杨庙、松-家桥加入“清帮”。1931年回乡,在吴冲汇开茶馆,抽头聚赌,结伙贩毒。又私设香堂,收罗门徒,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百姓激愤,联名上告,被判处8年徒刑。1937年11月6日,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平湖县城,县狱囚犯乘机脱逃。谢友胜与一起越狱的路桂卿等结拜弟兄,独霸乍浦海塘市场,派人暗杀东桥乡乡长
(18941952)
王积沂
  王积沂(1877—1952),字撰春,平湖人。自幼颖悟好学,精于算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秀才。清末曾在嘉兴府学堂教授算学,后转苏州学务公所任职,得州同知衔,例授儒林郎。三十四年游学日本,钻研数学。回国后,应张元济之聘,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日本数学家上野清所著《大代数讲义》,作为我国高等学府数学教科书。1912年后,任平湖县立东武高等小学校长。1923—1925年,任平湖县教育局局长。1926年秋,创办私立诒谷女子初级中学,
(18771952)
吴清化
  吴清化(1918—1943),女,原名庆华,原籍平湖县,生于北平(北京)。1930年随母迁居南京,后考入南京栖霞山师范。1935年秋,考入金陵大学,由大哥吴志恒(共产党员)介绍,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奔走于上海、南京,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被捕,在狱中始终坚贞不屈。七七事变后出狱,到延安参加革命。不久,派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临汾学兵队受训。结业后,被分配在晋西北战地动员总会兴县分宣传部工作。两年后,调太岳地区工作,曾任太岳职工学校校长。
(19181943)
姚莲娟
  姚莲娟(1920—1941),女,化名白荻、叶玲,平湖人。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务本女中,参加上海学生团,后又加入大公电影戏剧读书会。七七事变后,参加上海《大公报》主办的业余话剧联合公演,化名白荻,在《别的苦女人》、《东北之家》等话剧中扮演角色。1938年考入暨南大学商学院攻读,后加入蚁蜂剧社,在《街道人》、《忍受》、《情海疑云》、《职业妇女》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为开展“孤岛剧运”作贡献。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底,按照党组织指示
(19201941)
梅元白
  梅元白(1911—1941),平湖人。杭州高级工业学校毕业后进上海海关就业。一·二八事变后,毅然弃职从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后分配在杭州笕桥机场实习。1935年夏,任中尉飞行员,先后在南京、上海、武汉等空军基地服役。1938年5月19日深夜,在大队长徐焕升率领下,与其他7名空军飞行员分乘两架飞机从武汉出发执行任务,途中遭日本侵略军军舰射击,元白驾机避开其炮火,直抵日本长崎上空,散发《告日本国民书》传单。嗣后又冲破重重-,飞往佐世保、福冈
(19111941)
陈敬箇
  陈敬箇(1915—1939),笔名金戈,后易名祖辰,平湖乍浦人。1929年去上海美丰针织厂做练习生,后与同乡徐律、徐达一起入上海商会所办的夜校补习国文、英语。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参加上海各界联合组织的抗日救国会。1935年春,参加徐律组织的秘密读书会(受生活书店中共组织指导)。次年联络同乡青年20余人,创立东流互助合作社,出版《东流》刊物,任主编,笔名金戈。《东流》揭露了当局卑躬屈膝、引狼入室的可耻行为,引起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注意,遭
(19151939)
金兆蕃
  金兆蕃(1867—19387),原名义襄,字籛孙,号药梦老人,秀水(今嘉兴)人。清末移居平湖县。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任内阁中书,曾著《各国订约始末记》,倾心于变法。后膺清廷经济特科之选,为一时名流。曾任江苏度支公所莞榷科科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财政部佥事。1915年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次年改署财政部赋税司司长,并任财政善后委员会委员等。1919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修清史,参与纂修。浙江省编修《浙江通志》,部分稿件亦出于其撰
(18671938)
颜书绅
  颜书绅(1892—1933),平湖全塘转角湾人。1928年秋,中共浦南(金山)县委转移至转角湾小镇上,组织部长李一谔经朱轶凡介绍结识颜书绅,并经常在他家研究斗争策略,传播革命真理。同年,经李一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积极投身革命,把县委的两位同志介绍进镇上一家店铺当伙计,又将陈云派来开展工作的胡北风及带来的一台印刷机安排到一户农民家里。根据县委指示,经常配合县委领导人向农民进行革命真理的宣传,激发贫苦农民的思想觉悟,号召他们起
(18921933)
王启明
  王启明(1907—1931),别名阿美,平湖新庙乡芦湾村人。早年曾以宰猪为生,绰号猪猡阿美。1928年,与金山县钱圩乡横沼村农民徐书生等结拜,组织贫苦农民于3月下旬袭击平湖县衙前镇国民党地方保卫团,缴获一些0弹药。旋即扩大队伍,在刘家堰正式成立“天下第一军”,提出“劫富济贫”的口号。当时金山、平湖交界处的中共党组织遭到国民党严重破坏,部分党员参加这支队伍,但启明和徐书生等人不愿接受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先后袭击朱泾、吕巷、新仓等镇
(19071931)
刘炳福
  刘炳福(1910—1930),平湖乍浦人。14岁去上海《商报》社当排字学徒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报社(后改名《中央日报》)党小组长。当时,上海报业工人组织成立上海报界工会,各报社建立工人干事会,炳福被推选为干事会干事。四一二-政变中,在中共上海报馆支部领导下,炳福先后在“先施”、“永安”两公司的高楼顶散发传单,揭露蒋介石的-罪行,号召工人举行总-。1929年春,随《中央日报》社迁至南京。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筹建南京报界工会,被
(19101930)
敖嘉熊
  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生于平湖,因祖父辈均在嘉兴县经营腌腊业,乃举家移居嘉兴南汇镇,后迁城区柴场湾(今解放路)。曾在秀水县署当过钱谷师爷,因与知县不睦,不一年即辞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爆发,嘉熊在反帝爱国思潮影响下,在杭州与王嘉榘(维忱)、蒋方震(百里)等10余人成立时事研究会,名浙会;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浙学会。同年,在嘉兴与唐纪勋、祝廷锡等创办竹林启蒙书塾,为嘉兴最早学堂。接着
[] (18741908)
朱壬林
  朱壬林(1780—1859),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平湖人。少年家贫,刻苦力学。清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十六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工部主事。道光二年(1822)充云南副考官。历任员外郎、郎中。八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值运输河道淤塞,疏请开浚徒阳运河。十二年擢永平府知府,旋升清河道。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炮舰直逼天津,与绿营将领向荣共商军事,部署防务。旋署直隶按察使。二十四年,以亲丧归乡。朱壬林辞官后,尤关心国事,日读邸抄,凡关
[] (17801859)
徐士芬
  徐士芬(1791—1848),字诵清,号辛庵,一号惺葊,平湖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乡试第一。二十四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授编修。道光二年(1822),任江南副考官。次年为会试同考官,旋升广东学政。十六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九年累官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不久任顺天副考官。二十四年为会试副总裁,同年秋,充江南正考官。旋调户部右侍郎。后因病告归。徐士芬入直内廷任官期间,有“方正严毅,弊绝风清”美誉。在工部任职最久,
[] (17911848)
朱为弼
  朱为弼(1770—1840),字右甫,号椒堂,又号颐斋,平湖人。幼丧父母,以孝敬祖母名闻乡里。通经学,喜好金石学,尤嗜钟鼎文。清嘉庆二年(1797),阮元督学浙江,创办诂经精舍,聘请为弼参与修辑《经籍纂诂》,并为阮元所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稿审释、作序、编定成书。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道光元年(1821),授河南道监察御史,上疏缉捕赣闽浙边界盗匪,杜绝滋事。旋转掌京畿道,适值畿辅遭受水灾,疏请救灾。旋升礼科给事中,奏请疏
[] 嘉禾八子 (17701840)
陆奎勋
  陆奎勋(1663—1738),字聚缑,号坡星,平湖人。早年喜读医、卜、术算、兵书,工文字,能诗。年长后,随叔父陆葇居京师,学识广博,为公卿所推重。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江西巡抚白潢聘其修通志,以生员资格与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同列主纂。翌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不久因病离京回乡,开馆讲学,秀水朱彝尊题名“陆堂”,被尊为陆堂先生。雍正八年(1730),浙闽总督李卫奏准奎勋为《浙江通志》主纂之
[] (16631738)
陆葇
  陆葇(1630—1699),原名世枋,字次友、义山,号雅坪,平湖人。少有奇才,14岁时,清兵人平湖,其父陆未庵被捉,陆葇抱哭求代。某清军将领指着扇上的题诗“收兵四解降王缚,教子三登上将台”,令其读解。陆葇应声解答:此为宋人赠名将曹彬诗,将军如不杀我父,就是当今的武惠了。清将爱其才,带至北京,收为义子。后由其父领回,补平湖诸生。康熙六年(1667),陆葇成进士,管理内秘书院典籍。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词科,应试中选,授翰林院编修,充《明史》纂
[] (1630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