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名人录
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汉族,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曾参与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早年经历薛岳,18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18961998)
邓亨甫
  邓亨甫,祖籍湖南衡阳,父邓平直,南朝时任庐阳(今汝城)县令,生五子:东甫、南甫、德甫、元甫、亨甫。邓氏繁衍于古庐阳白泉等地,成为汝城县的大姓之一,有“泉水邓”之美誉。东甫、南甫、德甫后裔先后迁徙乐昌县黄圃、庆云、天堂以及湖南宜章县等地。隋初(581~591),邓亨甫作宰梁化(今乐昌)县尉,其时梁化属东衡州(今韶关),任满寓居今廊田镇楼下村,为楼下村邓姓始祖,建宅构祠,其后裔于东乡平原开垦良田千亩,使东乡成为乐昌县的“粮仓”之一。楼下村邓姓,繁衍500余户,3000多人,为乐昌姓氏源流较早、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
张仁
  张仁,祖父张宝生,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任始兴郡刺史,卒于任。梁天监十三年(514),其父张文志迁居灵溪县(今乐昌)贝兴(背坑)村。文志生三子:张偲、张仁、张偕。仁与兄偲、弟偕,智勇超群。梁末侯景叛乱,郡守陈霸先起兵平叛,张仁兄弟3人与乳源人侯安都,率领千余人投陈霸先,北上与侯景战于建康(南京)城外(地名叫石头西落星山),张仁等帅铁骑冲其中坚,打败侯景、王僧辩,平息叛乱。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建立陈朝,称陈武帝,封张仁为护国将军,为今长来镇背坑村张姓三世祖,该村仍存“亘古忠烈”牌匾与张氏三公祠,以示纪念。
谭必
  谭必,字子思,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出生于粤北九峰山区的茶料村谭家,尔后“必公始迁五汪”,为长来镇五汪村谭氏始祖。谭必少时,聪颖好学,智力过人。据民国二十年《乐昌县志》记载:“六岁遍诵九经,能属文,明年试韶州童子科,口谬谬诵方言,州牧(知府)王益奇之,荐至京试。”这位粤北奇才,引起了知府王益的器重。至今材料村谭家祠内仍有“神童”匾额。祥符五年(1012年)知府破格荐于京师应考,然而谭必毕竟是一位儒童,未能如愿,应举落第。嗣后“试不第,归益发愤于学,因废视。然不欲辍业,常令人诵所学书,危坐听之讨论,不遗余力。年四十,目复明,领乡荐成进士”(《乐昌县志》)。谭必,确是一个出色孩子。自从京试落
[] (10061052)
萧益
  萧益,字明熙,祖籍湖南长沙,父萧觉为军咨祭酒,署兵部尚书。五代因时乱迁居江西庐陵,后唐天成年间(926~930),萧益举进士,官至韶州刺史。在任6年,为官清廉,政简刑清,时四境兵荒马乱,唯韶州境域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期间,萧益与部属常到乐昌,见河南水(今河南街)仙桂乡,山川秀丽,民风醇朴,离任后遂居河南水。河南水附近有萧益后裔建的凤林寺、萧氏宗祠、三进士牌坊等遗址及萧氏先祖墓地。清朝中叶的一次瘟疫流行,萧氏后裔从河南水迁往西乡利边村。
[]
龚荐
  龚荐(1230~1302),为乐城龚氏第六世祖。少年好学,天资聪颖,就读于城北桂岭山麓。南宋开庆元年(1259),朝廷开科取士,龚荐与弟龚元于己未科同登周震炎榜进士。时值南宋危亡,半壁江山朝夕不保,龚氏兄弟取得功名后,隐居不仕,从乐城移居东乡辛定坊(今长来镇石塘村),从事农耕。龚荐召集乡民在东乡(今廊田镇)楼下墟灵江庙前修筑水陂及10华里水圳,当地人称双陂和双陂圳,将灵溪水引到岭东以南平原的双陂峒,灌溉旱田、旱地近千亩,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造福一乡子民。此后,人们便把水陂称为“进士陂”,并勒石为记。
[] (12301302)
李岩
  李岩,生卒年无考,宋皇祐元年已丑科(1049)进士。李渤,字子文,生卒年无考,为 宋嘉祐三年戌戊科 (1058) 进士。兄弟俩均为龙山人。早年避居龙山构筑草堂,潜心研读。平时兄弟相敬如宾,善事父母,学有成就,治学严谨,诗文在江西、岭南、一代流传专甚广,时称“草堂二夫子”。李岩诗集《龙山草堂》中的诗隽水、细腻、洒脱。而李渤的《闻伯夷之顾夫廉》,则有“岭北尝闻夫子号,江西曾振伯夷风”之美称,后来李岩曾任象州知州,李渤曾任白州知州。
[]
张昭芹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昭芹于庚子、辛丑并科乡试中式,第五十二名举人。为清末乐昌县最后的一位举人。张昭琴,字鲁恂,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晚年号卷葹老人,其父张学谦,辛卯贡生。家居乐城张家巷,即今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附近,尚存旧宅庭院、围墙,清代传统建筑。1901年至 1911年期间,张昭芹先后任广东省阳春县学训导,乐昌县昌山书院主讲,高等小学堂、高级小学校 ( 乐昌县一中前身建制)校长。 1911年,任四川省德阳县知县,时值 “辛亥革命”,清皇朝已面临崩溃。 7 月,“有自邻县挟众千余乘夜围城 , 先生 ( 张昭芹 ) 以地方人民安危为重,躬率民警登陴抵御,历三昼夜未宁息,夫人官
(19011962)
李延大
  李延大,字四余,生卒年无考,为李渤之后。家住城南玉井 ( 今乐城官井 ) 。明万历二十年 (1592) 进士。任柳州推官时,修镇江,除旧弊,办学校,减赋役,救济贫民,声名远震。不久,他被调入朝廷内作工部主事,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向皇帝上 书,斥宦官马谦侵夺城建工程财物,被提升为史部稽勳司郎,其中还有请求任用贤能等奏章,为时人称道。不久,他请求辞职回乡,将家里财产分给族人,建学校,修路建桥,兴修水利,大力倡办公益事业。后补任湖广江防道,尚未就任即因病去世,死后享受乡贤祭祀。 李延大一生好作文。计有《修齐人鉴》、《皇明定纪》、《岭表人文》、《通意轩稿》、《李杜诗意》、《粤政略》、《四
[]
李英杰
  李英杰 (1918-1950), 坪石镇京口大岭下村人,父母早丧。民国 20 年,李英杰高小毕业,次年随叔父做小生意。民国 27 年,李英杰就读广州培正中学。当时,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大片国土沦陷。是年秋,广州培正、培道中学迁至坪石,两校合并易名“培联中学”。李英杰就读于培联中学。民国 29 年冬,国立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迁到乐昌坪石。李英杰经常到中大文学院、理学院阅读抗日救国内容的墙报,听形势报告,到书店购阅进步报刊及书籍,深受爱国抗日 思想的熏陶。民国 31年 1月 30 日,中0学院的进步学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组织 200 多人队伍,在坪石--,声讨孔祥熙-腐败,李英杰亦加入了-队伍
(19181950)
欧焕舒
  欧焕舒,字桐阴,乐昌黄圃东村人。0彝,父堪赡。家贫力学,曾肄业于广州粤秀羊城书院,善诗能文,学业有所造就。乾隆三十年(1765),选拔廷试一等。以知县之职分发陕西,历任武功、兴平、邰阳、麟游等县知县。后补岐山、调咸宁知县。时西征军凯旋返回过境,天降大雪,士卒多冻,焕舒慰抚有方,三军皆欢。军帅特以奏章保荐,迁知耀州,历郿县、扶风,署汉中留坝等地同知、潼关同知、补西安清军盐捕水利同知,后调兴安县、商州知县,授山西平阳盐捕水利同知。所至皆有循声,遂升山东沂州知府。历官三十年,凡任八县二州一厅五府,按日注簿考勤,自参功过,始终如一。里居,恤宗族、置义田、不涉他务,言貌恂恂,乡人与其往来,忘其曾太守。
[]
曹浚来
  曹浚来,乐昌人。清初,在山寺读书,遇一异人,观其手相说:“君非青云路中人,宜学医济世”。于是他放弃功名,潜心医学。受异人传授“龙宫方脉”,并精通岐黄(中医)之术,在乐昌行医,不论贫富病人求医,有求必应,治病救人。奇难杂症,治者必愈,县内颇负盛名。有一天,一位贫妇难产,胎儿不下而昏迷家中,家人无知,草率处理,当日入棺埋葬。曹浚来行医路过,见鲜血自棺隙流出,淋漓途中,马上制止,并说:“人未死,为什么要活埋呢?”乡人素闻浚来的医术高明,于是揭开棺盖,把产妇从棺内取出。曹浚来拿出银针,扎二、三个穴位。一刻,胎儿遂下,母子得救生还,家人万分感谢。此后,乡人称浚来“神医”,蜚声乐邑。著有《医法心传》,但未
[]
李秉中
  李秉中,明末遗臣,生卒年及籍贯无考。官至钦差总督南赣都御史。清兵入关后,李秉中隐居现乐昌县云岩乡之青莲山,静观变态,期望东山再起。传其初在云岩时作诗:“龙鳞灿灿虎斑斑,龙困五湖虎困山,有日龙虎睁开眼,惊阪五湖奔破山。”后李秉中见出山无期,又不愿屈膝清廷,遂下山执教于现云岩乡出水岩一带。因教育有方,弟子颇多,学有所成者不少,乡人尊之为“李大人”。李秉中文武兼备,文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可操 70 斤大刀。他和明翰林院编修罗洪先 (念庵)交往甚密,今有《罗念庵世情诗十首》流传粤北民间。李秉中在出水岩期间写了许多诗赋,现尚存《青莲山赋》。李秉中死后葬于梅花帽子峰,“李秉中大人之墓”墓碑尚存。
[]
李传楷
  李传楷 (1871-1926),字式如,坪石镇皈塘村人。性格刚毅,勤奋好学,坚决拥护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发展乐昌的工农组织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李传楷年青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秋,攻读于广东法政学堂行政专科。宣统二年 (1910) 毕业,后任南雄县专审员。民国 10 年 (1921), 李传楷出任民选乐昌县长。他遵从民意,严禁烟赌,惩办盗匪要犯,深受民众的拥护。民国 12 年,李传楷重任乐昌县长后,积极支持工人、农-动,成立民船会,组建工农武装。翌年,李传楷被省民团局工作署任命为乐昌县民团局长。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
(18711926)
丘鉴志
  丘鉴志 (1900-1951),又名丘允文。大源乡菖蒲塘村人,父早丧,由母钟氏抚养成人。 民国 3 年 (1914),考入乐昌高等小学。民国 6 年在省立工校读书。期间曾参加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领导的广东-。民国 11年,工校毕业后,丘与同学创设“新学生社”,参加谭平山、彭湃、杨安领导的与反动的“士的”派的斗争。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转为中共党员。民国 12 年 8 月,被中共广东区委派往鹤山任教,出版《新平岗报》,宣传进步思想。民国 l3 年 7 月,广州农-动讲习所成立,丘鉴 志为第一期农讲所学员。同月 24 日,丘鉴志和陈式熹( 中共党员 ) 被任命为中央农民部特
(19001951)
龚楚
  龚楚(1901~1995),少将。原名龚福昌、龚鹤村,乐昌长来村人。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曾任建国湘军总部少校参谋。民国14年(1925),于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乐昌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嗣后受中共广东区委员会陈延年派遣返回乐昌,发动农-动和组织乐昌农军,龚楚为农军指挥官。民国16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表、教导团第二营政治指导员,率乐昌农军1000多人,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年底,与朱德、陈毅等在梅花大坪杨家策划湘南-事宜。取得坪石大捷的胜利。民国17年1月,龚楚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29团团长兼-表,粤赣军区司令员。民国18年12月,参加广
(19011995)
张兹闿
  张兹闿 (1900-1983), 字丽门,系清末举人张昭芹之子,乐城镇人。民国初,先入高等小学堂读书,随后就读广州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后随家移居北方,就读天津南开中学,继而升入南开大学,于民国 14 年 (1925) 毕业。民国 17 年,经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介绍,入 北平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任会计。民国 20 年 9 月,由基金会派赴美国纽约花旗银行实习,研究证券市场,兼入纽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民国 21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去英国伦敦,入 政治经济学院深造。翌年回国,仍在基金会服务,兼任北平交通大学教授。民国 27 年任国 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副处长兼财务组长,主持工矿设备内迂与补充工矿所需资金
(19001983)
欧堪善
  欧堪善,字韶又,生卒年无考。黄圃人,清代乾隆二年丁巳科 (1737) 进士。欧堪善年轻时即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考中进士后,在国史馆参加国史编修十余载,不久提为御史。乾隆十五年升任刑科给事中、晋太仆寺少卿。后因旧病时发,告病回乡,讲学于县南湾昌山书院。欧堪善为人宽容随和,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取悦权豪势要,却同故旧高朋交情甚厚,又好作文。著有《泷涯诗集》三卷,并于县名胜“乐石鸣韶”、“狮峰吐秀”、“仙人石室”等 处题记诗词。
[]
廖贤思
  廖贤思 (1924-1950), 又名廖又生,乐昌梅花镇大富岗村人。 民国 31年 , 廖贤思在乳源县立中学就读初中。在中共党员教师及进步同学的教育帮助下,廖贤思提高了觉悟,立志改造旧社会。民国 33 年 10 月,三青团韶关分团干事长叶颖基来乳源中学动员学生参军,乳中师生 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从军的斗争,廖贤思与进步师生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他在斗争中逐步接受革命思想,锻炼成长。民国 35 年 6 月,廖贤思与邓国宝等人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民国 36 年 1月,廖贤思于乳源中学初中毕业后,受党组织委派,到曲江做地下工作。先后到韶关、宜章和乳源等地发动贫苦农民参加革
(19241950)
全部乐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