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名人录
徐徵
  徐徵字君求,荔浦人,通晓律令,性耿直,办事果断。东汉延熹五年(162) ,任苍梧郡督邮。当时,宦官唐衡得宠于桓帝刘志,任中常侍郎,传达诏令,掌管文书,一言以慑百官,被称为“唐独”。一次,唐衡派采员到苍梧购货,采员仗势,恃强买卖,污辱妇女。徐徵不畏权贵,依法施刑,将采员剃光头发加以鞭打。事后,徐徵将此事报告苍梧太守,太守大怒,将徐徵下狱。苍梧主簿为此事谒见太守,说:“采员恃强买卖,既欺压百姓,又污辱妇女,徐徵根据刑法为民申雪耻辱,是为当今政局着想。现在不让他做事,郡内没有督察违法之事的得力官员,以后做督邮的,就只得跪着行走来奉承朝中的贵戚、宾客了。”太守不得已,释放了徐徵。
[]
陈嘉
  陈嘉(1839~1885) ,字庆余,原籍福建诏安县。父名陈河,业农。嘉6岁,随父母逃荒到广西,先在修仁县建陵街居住,靠父母打工度日,因家贫无力入学,12岁便参加劳动,14岁丧父,母寡弟幼,他力负生活重担,同年举家迁居荔浦县马岭五更地高头厂。陈嘉17岁时投军,同治元年(1862年),任楚勇秀字营百夫长,因参加进剿荔浦莲塘张高友起义军有功,同治二年,以把总拔补。后又随湘军刘坤一、蒋溢礼进攻贵县平天寨,生擒黄鼎凤,擢升千总加守备衔。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裁减兵员,陈嘉被遣回家。同治七年,湘将席宝田奉命入黔平苗,委苏元春在荔、修、永安招兵,陈嘉应招复出,带精毅副右营入贵州,连年进攻苗寨,因功,
[] (18391885)
金展鹏
  金展鹏,材料科学技术专家。1938年11月6日生于广西荔浦。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金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南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相图热力学与相变动力学研究。发展了结构特点不同的相的热力学模型和相图优化计算方法,构筑了一系列金属合金、氧化锆基陶瓷及人工晶体材料的相图。发展了研究相图等温截面和等温四面体的多元扩散偶方法,实现用一个试样获得三元相图等温截面及无扩散亚稳相转变区等信息。建立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揭示了某些铁合金中依次出现各种亚稳相的相变机制。以不同热力学变量为坐标的相图为背景来研究各类动力学通道,建立了模拟材料组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高友
  张高友,原籍福建漳州,系县役张亮之子,随父居荔浦。道光三十年(1850)曾应募当壮丁,后升勇目,善于言词,深得众心。咸丰四年四月八日(1854年5月4日),荔浦知县王康济赴东乡练团。张高友与罗中书、黄亚居等天地会首领乘虚占领县城。张自任先锋,在北门圩向赶圩群众号召:“愿意参加起义的,发给凭单,到县仓任取米谷。”饥民蜂起响应。七月,平乐府同知张敬修领兵到荔浦“剿办”失败,九月,张高友率众逼平乐府城。十一月,与陈志广、胡元龙、黄金豹等攻桂林,在六塘被果胜军统领潘其泰击败,退回荔浦。咸丰五年二月,清军及团练进攻县城,义军数千人至龙口迎战,大败。清军及团练进逼荔城,黄亚居、罗中书、罗万邦等图清军招抚,
[]
莫炽
  莫炽(1795~1861),字以南,大莫村人,家境清贫。十五岁应童子试,以县试第一名入学。后因生活日益困难,诗、文皆自学。清道光十五年(1835),莫炽赴乡试,中经元。道光二十四年(1844),赴会试,中第二十八名进士。先任山东省乐陵、昌乐、博兴等县知县,后任兖州府滋阳县知县,到任即以拒受礼物、严禁行贿为先务。时值滋阳县连年受旱、蝗灾害,麦黍无收。 莫炽再三请于上司,借仓谷2000担赈济饥民,又带头捐俸银500两,呼吁各镇、道、府官员合力捐款助赈,并令县内各富户捐资买谷,于城内外设粥厂救济饥民,灾民因而得以渡荒。在任之日, 又倡修《滋阳县志》 。当时,山东名进士吴步韩为县人写祝寿百韵诗,有“客
[] (17951861)
满谦子
   满谦子(1903—1985) 原名满福民。荔浦人。1919年入广东岭南大学附中,与冼星海同班。1925年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外语专业学习,后因两广军阀混战辍学回桂,先后在荔浦、桂林、平乐等地的学校教外语、体育和音乐。1929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声乐班学习声乐,先后师从周淑安、苏士林(俄)、应尚能学习声乐,随黄自学作曲,技艺大进,成为一名出色的抒情男中音歌唱家。是广西第一位正规学习现代音乐艺术者。1935年毕业时,放弃薪高位适的职务,在黄自先生支持下,毅然回到广西。同年9月任广西教育厅编审室音乐编审,创办广西第一个音乐家群众组织—广西音乐会。1936年任教育厅艺术科视察员,面对广西艺
(19031985)
陈应台
  陈应台(1813~1885),号月卿,荔城镇人。家境贫困,但刻苦攻读,十四岁中平乐府案元,入郡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二十五年中进士,先后任湖南省溆浦县、益阳县知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益阳县遭水灾,应台先行开仓赈济灾民,并悬赏捞救,又在县内分设粥厂施赈,救灾不遗余力。但被上级官员认为擅行开仓,以违制定罪。凡开仓救济所用谷款,由陈应台如数填还,因而钱财一空。咸丰二年十月,太平军攻克益阳,陈应台因此失职,失职后寄居长沙,开馆教学十多年。回乡后,先主讲荔浦正谊书院,继又主讲平乐道乡书院,培植人才甚多。著有《知悔斋诗集》3卷,《寄愁诗集》1卷。
[] (18131885)
梁民宪
  梁民宪,字西庚,号竹深荷静之斋主人,修仁镇梧村人,清道光年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梁西庚幼年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墨,于是,以笔蘸水,在晒谷坪上练字。喜摹赵孟頫碑帖,爱草书。西庚青年时代时入京应考不第,但他的书艺得到湖南道州何绍基的赏识,因志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梁曾仿何绍基作草书,几可乱真。传说梁曾为何绍基的幕宾,当时何绍基的书法名闻遐迩,求书者络绎不绝,何氏公务繁忙,曾请梁代笔,求书者不能辨。梁西庚中年后回修仁教书为生,曾著《草体书法范例》为课本,内有草字源流、执笔法及初学临摹等章节,并有草书举例多页,全书木刻印板约四十余块,“文革”时,被烧毁。
[]
张祖良
  张祖良,号少堂,清同治三年(1864)举办的辛酉、甲子并科举人。考任清宗人府八旗觉罗学的汉文教习,后历授湖南省酃县、长沙临湘、慈利、衡山、邵阳等县知县及湖南省戊子(1888)、辛卯(1891)、癸巳(1893)乡试同考官。后新任广东省琼崖兵备道,在任期间革新教育, 力主新学,创办琼崖中学堂,招选学员240名入学,并为学堂筹划常年经费,深得当地民众称赞。又会办广东省水雷局,开设学堂工艺厂,极力培养技术人才。民国成立后,回荔浦闲居,时年已七十,后卒于家。著有《醉绿山庄遗稿》1卷。
[]
黄政德
  黄政德,荔浦县马岭镇大冲口人,世业农。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十三日。清同治三年(1864)以武童投效军营,于江西随营征剿,升外委把总,赏戴蓝翎。后转移贵州作战,因功,晋升千总、守备、都司,换戴孔雀翎,叠授游击、参将,以副将留黔补用,赏给坚勇巴图鲁名号。光绪三年(1877)撤回湖南驻防。光绪十年春,奉命出镇南关抗法,驻扎谷松一带。八月,清政府对法宣战,黄政德率部进攻陆岸县,在船头与法军连日鏖战,十进十出,凌厉无前。十八日,黄率队向法军发起冲锋,不幸被敌军大炮击破头颅身亡,时年45岁。清政府诰授振威将军,恤加赠总兵衔,世袭骑都尉。
[] (18391884)
潘绥藩
  潘绥藩,字靖侯,号剑亭,荔浦南乡高洞村人,清雍正己酉(1729)科举人,曾任湖北省南漳县知县。初到任时,在审理诉讼中,水源纠纷案占案件总数十分之八九。潘绥藩便将幼年在家制竹筒水车提水的方法相传。每遇争水,则捐资购竹,亲自教制竹筒车,又到田间勘测,指导挖车沟及安筑车埠。凡团绅来见,都以竹车汲水的方法相传,并令转告农民互相仿造。于是,争水的案件渐绝,旱地均受水利之益。任满时,县人禀请留任。两任中凡地方公益善事,均捐薪俸极力提倡,任后告养时,两袖清风,县人沿途遮送至数十里,事载《南漳县志》。
[]
何济生
  何济生,号汝舟,双江乡江埠人,性英武,有胆略。清同治六年(1867)投湘军席宝田部,在贵州作战中,前后攻破苗寨数百,攻克镇远府所属十余城,因功保升参将。光绪十年,提督苏元春奏调何济生出关抗法。八月十四日,陆岸县之役,被法军炮弹片铲伤头颅,仍负伤向前杀敌,与法军激战,大捷,保升副将。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七、八日在关前隘大战,继而攻克文渊、谅山、谷松。当时,何济生肾囊被敌人击中,子弹由右股出,但他还继续拼死战斗至胜利。因旧伤患病,日久未痊,请假回乡后,因创伤不治逝世,年57岁,清政府授二品封典。
[]
李佩蘅
  李佩蘅(1792~1851),字榕龄,号子杜,大塘乡大莫村人。自幼从兄长学经、史、子、集,工楷书,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三年中解元,二十五年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授湖南省安乡县知县。一年后因公事被罢官,于是邀游湖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诗文与当地名士相唱和,后留湖南,主讲湘阴书院。次年回广西平乐府,主讲道乡书院,后至广东省潮州主讲韩山书院九年,培养人才甚多。再次回乡时,主讲修仁敬修书院。年六十病故,著有《嵩I雅堂文集》四卷,《钓鳌诗集》二卷。
[] (17921851)
陆伟然
  陆伟然 (1935~)笔名夏观海。壮族。广西荔浦人。初中二年学历。1950年参加革命,任荔浦县委清匪反霸工作队队员,次年参军,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至1955年。1958年到北大荒垦荒,1960年后历任《黑龙江日报》副刊、副刊部主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画报社副刊部主任,高级。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黑龙江诗词学会、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省政协第七届委员。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向阳花开》、《长翅膀的歌》,新诗集《流云集》、《星星集》,古典文学注释《唐代应试诗注释》,点评诗集《黄皮肤的旗帜》、《王羲之草书集字格言》,诗词集《引玉集》、《五彩石》,散文随笔集《伟然
陈伟
  陈伟,原名陈高望,1923年10月出生于广西荔浦县茶城乡古卜屯。共有姐弟五人,姐为大,陈伟居次。陈伟自幼聪明好学,从读小学起,就寄宿在修仁建北街其外祖父家,陈伟为人诚实厚道、正直。1938年秋,他考入修仁国民中学第一班,他乐于助人,热心帮助同学,蔑视权贵。在旧社会,一般人常以自己有亲人做官为荣,陈伟的舅父个个当官,是修仁有权有势的人物,可他却从不依赖他们。有一次,陈伟和十多个同学到建北街进行抗日募捐,当到他外祖父韩诚泰家时,却一无所获。对此,陈伟很气愤地说:“当官不爱国,还有屁用。”1939年秋,国民党修仁县党部意欲在修仁国民中学发展组织,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动员,蛊惑学生参加国民党,并说只有
革命烈士 (19231949)
陈雨甘
  陈雨甘(1898~1962) ,荔浦县茶城乡古卜村人。幼年时期聪敏好学,8岁入私塾,始读《幼学故事琼林》、《诗经》、《尚书》、《纲监择语》、《小学》等书,13岁自读《列国志》和《左传》;14岁插入县立高小,作文呈卷,先生惊异。县知事顾英明赞雨甘为“青年巨擘”。民国2年(1913) 陈赴桂林升学,先考入甲种农林校,三月后转而考入甲种工业校,学习机织、 土木,每次考试均居榜首。民国3年,因无法升学,从松林村赖上青先生习《了凡纲鉴》、《古文释义》、《东莱博义》等书籍。民国5年, 因家贫亲老而辍学,始致力于兴学育才,先在横水、【门,共】平、青山等小学任教,民国15年应聘荔浦中学国语教员。同年加入国民党
(18981962)
张杰
  张杰(1924—1985),又名张问明,荔浦县修仁镇人,1940年在修仁国民基础中学读书时,加入国民党。1943年2月初,张杰为躲避军训和当兵,由同学介绍到永宁乡(今金秀镇)中心校任教师。后曾在崇义乡(今三角乡)、四排小学(现属鹿寨县)等地执教;不久,因不满国民党统治者的腐败而被免职回家务农。1948年春, 为躲避国民党征兵,张杰携带妻子,进入瑶山居住,以种地为生。8月,国民党修仁县党部委任张杰为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张拒绝到职。1949年春、 中共党员吴福贤、刘大春在三江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7月,张杰在三江乡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0月,受修仁县党组织负责人吴福贤派遣,到永宁乡金秀、金田、长二、
(19241985)
邓剑虹
  邓剑虹(1905~1928),荔浦县修仁镇建中街人。其父邓岑庄系前清贡生,年青时从戎,忧国忧民。剑虹自幼受父亲熏陶,刻苦攻读。民国14年(1925)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修仁县立小学,同年秋考入广西省立第二中学。入学后,在国文教师谭寿林(中共梧州地委书记)的启发和影响下,秘密阅读中共-,追求新思想,信仰共产主义,同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活动,与封建-、-腐败势力作斗争,成为学校中求进步、争民主自由活动的活跃人物,得力的学生会委员,颇受同学拥戴。民国15年秋,校长崔赞谟倚仗权势,处事-,作弊肥私,引起公愤,省立二中全校师生掀起反崔-学潮,强烈要求当局撤换崔的校长职务。崔自
(19051928)
潘荣瑞
  潘荣瑞,号少波,东镇乡栗木街人。以附贡试用训导。为人好善举。古来由荔浦至平乐通道,途经鸡冠岭,崎岖险阻,荣瑞深怜行人之苦,于清光绪年间,倡议开辟新路,由岭平口直通耙齿,绕火焰山脚至朝水村,渡江口越分界岭抵平乐。路程与原路相等,且道途平坦。新修此路,需耗银千数百元,但题捐者不尽缴款,后由荣瑞一家承担,始告功成。
[]
全部荔浦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