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历史人物介绍
杨永健
  杨永健,(1940~)男,壮族,高中文化程度,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人。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丰富的民族医药知识的熏陶,曾到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几十个县投师学医,搜集到3000多条少数民族民间验方、秘方和偏方,研究民间医药攻克癌症。1972年开始应用,到80年代治疗国内外癌症患者取得了成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5年10月被泰国现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聘请为名誉医药顾问。 1987年9月在珠海拱北大厦举行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肿瘤学术大
陆安文
   陆安文(1906~1978年),男,壮族,原为潞城乡俄外屯人,后因逃避国民政府的征兵到丰厚村落户。祖传草医。1957年在潞城村卫生所工作,1960年回到丰厚大队卫生所。擅长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小儿疳积、抽筋等症。例:百华人王海平,骑马跌伤,小手臂骨折,经他治疗20多天痊愈;平吉人阿豪,腿腓骨骨折,经他治疗半个月痊愈。
(19061978)
卢英桢
  卢英桢(1914~1986年),男,壮族,利周瑶族乡百达村人,草医。1955年学习行医,为民治病。1958年利周卫生所聘他入所,从事草医,1970年解聘后到凡昌大队任赤脚医生。擅长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小儿惊风、发痧等病的治疗,还会用针灸灯花灸给群众治病。为人忠厚善良,医德高尚,慕名求医者甚多。
(19141986)
尹佐西
   尹佐西(1878~1979年),男,汉族,广东省九龙人,初中文化程度,解放前到潞城圩落户。中草医擅长骨科、妇科、治风湿关节炎等症,治疗跌打损伤尤有特长。各烟村村民李××,打猎时被枪误伤,弹丸由背部入穿胸出,请他医治,10多日伤愈。八洞村一农民,患鹤膝风,眼突膝大,行走艰难,抬来让尹医治,半个月后病人即能步行回家。
(18781979)
黄从善
  黄从善,男,壮族,旧州乡央白村人。一生为北路壮剧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他给北路壮剧的主调正名—“平调”改为“正调”;音乐伴奏从只拉正线发展为正反合声;多次外出传教,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到隆林县的隆或、徕也传戏;他是田林县的板坚、八渡、平塘戏班的传渡师;晚年还到隆林县冷水、云南省富宁县那良屯教戏。他逝世后,八渡戏班曾立有“黄从善先师之位”的牌位。第七代艺师黄永贵手抄的《台符》,也将其名排在第一位。北路壮剧的继承人都称他为先师。他的贡献
杨六练
  杨六练,男,壮族,旧州乡那度村人。生于康熙年间,在乡中是一名歌手,也学演“地台戏”。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到四川做生意,因亏本,就在四川一面打工攒钱,一面看戏,觉得四川的搭台戏比家乡的地台戏气派,要把这种做法搬到家乡来。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回到故乡,把本屯的八音班和旧州的地台戏班合并,组成“龙城班”学戏。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旧州街上搭起二丈宽的舞台,演出《一块家铁》,唱腔用“平调”,得到群众称赞。这是北路壮剧首次登
岑家禄
  岑家禄(1881~1953年),男,壮族,定安乡洞城村人,肄业于广东将弁学堂。民国初年,任两广护国军司令部副官长,广东沙路台台长。11年(1922年)守虎门炮台。后来粤军陈炯明叛乱,为叛军所驱逐,逃往香港避难。不久,从香港转回广西,在国民革命军第一独立旅任咨议长。17年任西林县县长,18年卸任,到百色定居经商。1953年土地改革运动中被镇压。
(18811953)
岑家文
  岑家文(1890~1944年),男,壮族,定安乡洞城村人,肄业于泗色中学(今百色中学)。民国初年,在西南军政府任机要秘书。军政府撤销后,跟随桂军刘日福部,出任田南道统领,后调到西林任八达弹压委员。民国16年(1927年)投靠云南范石生部,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独立旅旅长,队伍开拔到湖南改编后卸任回乡。22年出任凤山县长,23年调任东兰县长,后调省任咨议员。26年底出任田西县长,30年卸任,寓居百色。33年病故。
(18901944)
江大纬
   江大纬(? ~1950年),男,壮族,定安乡东坛街人,百色中学毕业。曾任西林县那劳乡长,西林县参议会副议长、议长等职。1949年,与文自谦共谋组织西林县八乡联团,并任副团长,加紧欺压民众。1950年7月,人民政府依法将他处决。
文自谦
  文自谦(? ~1950年),男,壮族,定安乡东坛街人,百色中学毕业,后在百色民团干部学校毕业,历任西林小学教师、桂林市兵役宣传队员、西林县西平乡长、国民党西林县党部书记长。1949年,组织西林县八乡联团,任团长,统领定安、八渡、者苗、高郭、那劳、西平等乡自卫队,企图阻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滇桂黔边区游击队进入县境活动,在任期间,欺压鱼肉百姓,民愤极大。1950年7月,人民政府依法将他处决。
黄俭
  黄俭(1925~1992年)男,壮族,利周瑶族乡福祥村人。大专文化,1982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中学教师、副教导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地区教研室副主任、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副研究员。1948年秋,他考上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国语专修科。在中共华南分局的领导和地下学联组织下,投身学运,参加读书会,担任中山大学工友夜校校务委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向工友
(19251992)
张先赞
  张先赞(1928~1980年) ,男,汉族,初中文化,湖南省望城莲花桥区云有乡(今长沙市五峰街)人。他于1951年11月参加湖南平江县土地改革工作。 后调到广西工作,1953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农村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副书记、 书记等职。1969年11月至1978年2月,任田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10月起任中共田林县委书记。到田林任职头两年,他就走遍全县12个公社和90%以上的生产大
(19281980)
黄显文
  黄显文(1898~1975年),男,壮族,乐里镇乐里街人,高小文化。青少年时期继承父业经营山货生意,民国12年(1923年)起投效军界营伍,历任桂军营部上士司书、连准尉司务长,恩阳、百色、凌云、西林四属民团督带部督察长,贵州板白保商司令部上尉营附长等职。24年起解甲从政,先后任区长、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参议会副议长、田西县西南联防区主任、省参议员、国民党田西县党部常务监察委员、省政府咨议、-青年团田西筹备分处主任、镇结县县长等职。28年加
(18981975)
黄海明
   黄海明(1903~1973年),男,壮族,乐里镇新安街人,百色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国民党百色干校、南宁军官学校、桂林省训练团受训。1932~1937年间历任小学教员、校长、县国民政府办事员、督学等职。1938~1943年任凌云县民团司令部少尉督练官、少尉事务员、中尉书记、县政府科员。1943~1946年,任田西县参议会议长。1947~1949年历任田西县民团副司令、广西省参议员、国民党田西县党部书记长。在职期间,积极策划-宣传,组织各学
(19031973)
黄福祥
  黄福祥(1896~1964年),男,壮族,八桂乡平六村人,黄永贵第三子,是北路壮剧的一代名师。他自小跟父学戏,三次进武术班学拳术,受过本地、德保、贵州武术师的教授。16岁便懂得绘制戏服,并正式登台演出。他功底深厚,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既继承前人的技艺,又有创新程式,是北路壮剧艺术传渡师。他演过满腹韬略、重情笃义、善良机敏的侬智高,演过潇洒儒雅的《卜牙歌》,演过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杨金花等。文场武功,娴熟自如,因而
(18961964)
岑永杰
  岑永杰,字铁梅(1907~1958年),男,壮族,定安乡那门村洞城屯人,独生子。1916年,他随在广东沙路台台长的三叔岑家禄去广州开蒙读书。1924年陈炯明叛乱,岑家禄全家携他逃难香港。在船上,岑永杰和雷殷认识。后来,他从香港转回西林县的那劳南阳书院读书。1930年,百色五中招生,他立志前去赴考。过了大年初三,他未征得父母同意,便独自前往百色。1933年,他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泗色中学)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其时,岑春
(19071958)
钟镇坤
  钟镇坤,又名钟千里(1912~1953年),男,壮族,旧州乡大兴街人,中专文化。民国25年(1936年)至27年,曾任小学教员,副街长,街长,村长等职。28年到桂林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就训。29年1月毕业回乡,先后就任副乡长,乡长职。37年10月任旧州、南角、镇岭(今板桃) 联防办事处副主任。38年,桂黔边绥靖司令委任他为田西、西隆、西林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主任,掌管三县边区各乡民众自卫队武装,防止共产党领导的滇黔桂游击队的活动。他任乡长、联
(19121953)
唐朝纲
  唐朝纲(1895~1952年),男,壮族,潞城乡营盘村平吉屯人。幼时读私塾4年。民国9年(1920年),在广西自治军第二独立旅第三团团部任传达兵。10年,到南宁武宣一带参加攻打云南军,后升班长。12年升排长。13年自治军缩编被遣散回家,后经商。其前辈因从匪行凶打劫, 扰乱社会治安。15年3月,西林县当局查封他家全部财产及杀死其叔唐继昌,他被逼逃往云南。 5月间,他邀约韦胜云、凌少廷一队人枪潜回者苗,将在者苗下乡的西林县县长岑润余杀死,又
(18951952)
潘邦亨
  潘邦亨(1900~1936年) ,男,壮族,利周乡坛福屯人。其母生5子,他是五兄弟中的老大,13岁丧父。小时在村中读私塾,后到新明小学(今乐里一小)高级部就读,毕业后回乡务农。他为人诚实,与乡亲和睦相处,勤劳节俭,生活自足有余。1922年,百达土豪闭春台仗势捏造事端, 霸占他家田地,又指使匪徒逼要300块法光。他被逼得无可忍受,为谋生存,于农历年三十晚出走乐里。时值桂军黄绍弦派黄炳先到乐里招募兵员,团总黄廷选便推荐潘邦亨为黄炳先的书记员
(19001936)
黄永贵
  黄永贵(1855~1914年) ,男,壮族,旧州乡央白屯人。8岁开始读书。自幼热爱土戏,拜廖0、杨连为师。白天读书,晚上学戏。22岁赴南宁应考时,为邕剧所迷,不顾考试,天天看戏。每次看戏,总坐在老位子,被邕剧师傅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学戏三年,学好各种技艺,并学绘制戏服,还抄了64个剧本,买了一架扬琴,于1880年回到家乡。先在央白组织“万和班”,仿唱邕戏,因唱腔和道白与土戏不同,演员学不好,观众听不懂,戏班办不下去。他并不灰心,又到旧
(185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