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历史人物介绍7
李玖铭
  李玖铭(1876~1931)又名宗钰,字子坚,浏阳县人,光绪二年(1876)生。家贫,幼年随母讨乞,因聪敏过人,得族产资助入学。二十四年举秀才,辛亥革命后在洞溪高小任教。1919年他创办洞溪高等女校,倡导男女平等。1925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受命去占港狮山书院举办农运讲习所,培训农运干部。旋到县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27年,任浏阳女师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马日事变”后,曾两次被捕入狱,经营救获释。1930年2月,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渊到长
(18761931)
钟厚棠
   钟厚棠(1890~1911) 字统五,浏阳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好读书,迫于生计从军,入武防营。该营改编为第三十二标,他充第三营前队正目、共进会营代表。武昌起义时,率队攻督署。后任第九标营官,刘家庙之战中率部冲锋10余次。继而撤至满春茶园一线依堤而战,在-中受重伤阵亡。
[] (18901911)
余昭常
  余昭常,字华禄,1867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浏阳青草市。余昭常幼年跟随唐才常的父亲唐寿延发蒙读书,因读书勤奋,记忆力强,深受唐师的称许。余昭常成年后,体形魁伟,臂力过人,热爱武术,拳棍刀枪样样能行,乡人传说他14岁双手能举百斤。1890年,浏阳人谭嗣同之父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拟从家乡招聘一批有武功的人协助办理厘税,有人推荐他去应聘,谭抚见他长得孔武有力,说话又彬彬有礼,十分高兴,便委派他在武昌、汉口一带查核税厘。余昭常为人正直,性情豪
[] (18671911)
王锡斌
  王锡斌(?~1906)浏阳人。早年参加哥老会,善技击,喜结纳,徒党遍江南各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自立军举事,他率会众参加。事败,乃逃亡湘赣等地。三十二年( 1906)义参加萍浏醴起义,被捕,遇害于长沙。
[] (?~1906)
唐才忠
  唐才忠(1875~1900)字次丞,后改为慈尘,浏阳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系唐才常大弟。初习医,受其兄影响,戊戌变法时在家乡推行新政。二十六年,参加自立军活动,任副统领兼掌军需。回长沙联络会众,并率领部分会众乘轮前往新堤参加起义。船中途搁浅,闻才常被捕消息,折回长沙。后返浏阳处理债务,途中被捕,就义于长沙。
[] (18751900)
李德镛
  李德镛(1869~1917)字惕仁,号天麓。浏阳官渡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清末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应聘江西袁州(今宜春市)中学堂任教,次年患鹤膝风回乡,创办天麓书庐。后与地方绅士共商,征田募捐创办菊溪初等小学堂,并举办教育研究会,培养师资。后下肢瘫痪,仍继续创办永和新实简易识字学堂、含章女子小学堂。后拆简易学堂为新实一、二、三校,并另在永孚倡办三所初等小学校。又将菊溪初小扩充为高等小学校。学校皆举他为校长,他坚辞不受
(18691917)
刘善涵
  刘善涵(1867~1920)字淞芙,斋名蛰庐,浏阳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人武昌两湖书院。戊戍变法时期,在长沙筹办维新书局,参与创办《湘报》,叉在浏阳倡议设不缠足会,鼓吹维新。后期因对张之洞心存幻想,与谭嗣同相处不洽。三十四年,随熊希龄赴吉林清理财政。辛亥革命后在浏阳创办县立女子学校,聘谭嗣同妻李闰为学监。后历任热河盐务局科长、财政部佥事等职。著有《蛰云雷斋诗文集》。
(18671920)
黄文高
  黄文高(1860~1908) 字星耀,浏阳人,清咸丰十年(1860)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参加江南营伍,升至江浙提标副营营官。翌年经焦达峰介绍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联络江浙盐帮首领夏重民、余孟亭等准备发难,袭取南京,以策应焦达峰等在两湖起义。事泄,松江、嘉兴、太湖等地的起义军被围,夏、余等被捕,他知事已败露,吞金自杀。
[] (18601908)
师中吉
   师中吉(1857~1900)浏阳人。早岁人会党,后人湖北巡抚谭继洵幕,充侍卫。随谭继洵子谭嗣同游历陕、甘、江、浙、湘、鄂间,关系亲密。谭嗣同死难后,他立志报仇。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走上海,被捕牺牲。
[] (18571900)
谭嗣襄
  谭嗣襄(1857~1889)初名嗣彭,字泗生,浏阳人,谭嗣同仲兄他在乡扶危济困,有“奇士”之称。读书注意经世,不屑为章句之学。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曾倡议助饷。后三赴乡试不第,发愤出游。十四年,赴台湾,被委榷风山县盐税。在任严约章,杜侵蚀,亲会计,勤考核,得当道赞赏。遂留台湾候补,拟改委台湾府盐务,未受任病卒。
[] (18571889)
黎定人
   黎定人(?~1862)字晓吾,浏阳人,县学生员。以办乡团,于清咸丰九年(1859)参加解宝庆围,保知县。复出私财募勇援广西,襄办刘长佑军务,率队镇压龙胜起义,保知府。旋以军纪败坏被劫,降府经历,办理楚军营务,并督理柳州、庆远等4府团练。后率营攻宾州石达开西征军,诱降红教白教起义民众;攻永福、莲塘,败张高友起义军,因得官复知府,加盐运使衔。后卒于军。
[] (?~1862)
朱文秋
  朱文秋(生卒年不详)字慎甫,浏阳人,清道光年间在世。平生致力于性命之说,以宋五子为依归。其治学“以诚为本,以敬为宗,以精义集义为程途,以明体达用为究竟”。后更深究《易象》和《春秋》,认为《易象》是内圣之学,《春秋》是外王之书。因此博览群籍,深入思考,在占代各家传注中探究圣人作经本旨。对天文、历算、律吕、方舆也有独到研究。著有《大易粹言》、《春秋本义》、《中庸笺注》等传世。
[]
孙应琏
   孙应琏(1663~1726) 字仲美,人称“孙莱子”,浏阳枨冲市人,生于清康熙二年(1663)。初以饭店为业,时枨冲东南多山丘,一径直穿密林,常有强徒劫掠行人。他为行客着想,常清除道旁杂木丛草,修补路面,以广视野。每至黄昏,则劝止行人,或免费留宿。有一客留数日不去,孙待之如初。客甚感动,遂授其以武功、医术。此后,莱子以精医习武,惩豪恶,救贫病,名播四乡。后他替枨冲船民惩治在长沙把持码头,不准外地船民靠岸的船霸,以及在洞庭湖制服排客等
[] (16631726)
欧阳龙生
  欧阳龙生字成叔,宋末元初浏阳人,欧阳逢泰子。少从醴陵田氏受《春秋》三传,试国学以《春秋》中第二,宋末隐居浏阳白云庄17年。浏阳旧有文靖书院,为宋儒杨时讲学之所。元初废科举,轻学问,书院圮废。后复科举,礼部派使者至浏阳修复文靖书院,以龙生为山长,后任道州路教授。57岁卒,被追封渤海郡侯,加翼国公。
[]
欧阳逢泰
  欧阳逢泰字忠叟,南宋浏阳人。儒术行业,师表一方,从学者常数百人,多登科第。后被荐为潭州学录,庐陵罗子远在教授席,赖其佐助为多。善为赋,每一篇出,士林传诵,于是湘赋遂与闽浙相颉颃。晚年究心太玄,作《律历统元图》数十卷,因疾未脱稿而卒。元顺帝至元(1335~1340)初,以孙欧阳玄官,被赠中顺大夫,追封渤海伯。
[]
易雄
  易雄(?~322)字兴长,刘阳(今浏阳)人。他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起任长沙郡主簿,升湘州主簿,后迁别驾,旋自以门寒,谢职还家。司马示任湘州刺史,复起用他为舂陵(今宁远县)令。王敦叛,举兵抗击,雄为草檄,历数王敦罪,复募兵1000人驰援湘州。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王敦部魏义破长沙,雄被擒,押至武昌。王敦出示檄文以责雄,雄答辞慷慨,遂遭杀害。其妻潘氏闻讯,投浏水死。乱平,雄归葬浏阳,与妻合葬.于枨冲朱家园,其地遂名将军洞,今为
[] (?~322)
胡里光
  胡里光(1916~1947年) 曾用名胡竹林。湖南省浏阳县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团政治部保卫连政委、保卫局政治指导员,军区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军委直属俱乐部主任、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第385旅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民国33年(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民国34年(1945年)任冀东第1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民国36年(1947年)5月21日,在参加冀察热辽中央分
(19161947)
陈继武
  陈继武 菊花石雕“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陈继武,男,陈继武菊花石艺术陈列馆艺术总监,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塑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浏阳市菊花石行业协会会长。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浏阳市政协委员。本人自幼喜爱绘画四岁从师学习国画,十岁学习油画,有着深厚的绘画基础。1990年开始从事菊花石的设计、雕刻工作,已有着18年的工作经验(包括销售、策划经验)。1990年,我在浏阳市菊花石工艺厂学习石雕,
菊花石雕传承人
黄蔚德
  黄蔚德(浏阳花炮制作工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创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相传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用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竹”之声,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清雍正登基,要在元宵节燃放响炮、花炮,传旨要创新花上京。浏阳县衙指
浏阳花炮制作工艺传承人
曹明珠
  曹明珠(菊花石雕)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叫曹明珠,男,生于1949年11月,汉族,高中文化,家住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我出生于一个上辈两代均系木雕工艺的家庭,小时候据父亲说起家史,老家原住浏阳北乡,祖辈都以木雕手艺维持生计,在抗日战争前期,全家搬迁到浏阳城关镇(现浏阳市)柴家巷(现新文路),那时整条街全部是木工以做家俱为主。他们是开了一个木雕作坊,雇用员工多人。但不幸于1938年9月,城关镇惨遭日军侵袭轰炸。当时
菊花石雕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