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历史人物介绍3
黄复彩
  黄复彩 (1949~)安徽铜陵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68年赴本县城郊公社插队。1971年招工回城。1980年任教于池州师范学校,1986年任《安庆日报》。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协理事,安庆市作协副主席,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菩提烟魂》、《魂离》,散文集《心如明镜台》,长篇传记文学《仁德法师》、《佛教故事》、《禅宗故事》、《
郭东文
  郭东文,1968年2月25日出生于安徽铜陵,中国著名话剧和影视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广州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获得过2000 年广州新星演艺大赛银奖、 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现任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市委委员、文艺总支副主任、广州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戏剧家协会理事。作品有《英雄无悔》、《行棋无悔》、《绝对权力》。
汪旭光
  汪旭光(1939.12.31- )工业0与爆破技术专家。安徽省枞阳县人。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工业0的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田菁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号浆状0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系列乳化0;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8个系列、34种乳化0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BGRIMM乳化0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混制装药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学东
  陈学东(1964.08.13- )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工程科技专家。安徽省铜陵市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2004年获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突破极端条件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维护关键难题,为我国重大承压设备自主设计制造和压力容器万台设备年事故率逐年下降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任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丁汉
  丁汉, 机械电子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63年8月29日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籍贯安徽枞阳。198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 1985年获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1989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数字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突破了多轴联动高效加工的关键技术; 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保证了复杂工况下无颤振高效加工;提出了机器人操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福生
  王福生,传染病学、肝病学专家。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962年8月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籍贯安徽枞阳。198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2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重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和疑难危重肝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并结合临床难题开展研究。首次揭示了乙型肝炎临床免疫学特征及肝脏损伤机制;提出了优化慢性乙肝抗病毒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胜
  王胜,字均德(1324——1363),今会宫镇人。少时见义勇为,骁勇好武,爱研究兵法,有过人胆识。时值元朝末叶,君暴臣贪,官吏虐民,饥年荒岁,民不聊生,一时反贪暴者,云涌蜂起。王胜目睹时艰,立志拯民于水火,于是在会宫举起义旗,招募远近青壮年,练兵布阵,遂远近闻名,人称“大刀王胜”。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朱元璋起兵从和州(今和县、含山县)渡江,胜即率军千人投奔,屡建奇功,封为左副帅。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夏,陈友谅称帝
[] (13241363)
钱如京
  钱如京,字公溥,因崇拜周家潭先师周京,故名如京,今汤沟镇人。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如京幼小受家教,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初任海盐知县,有一次,因醉鞭打一名差役,深自追悔,称病不出。同僚登门看望,如京自责说:“我本来没有病,只因昨天感情失控,滥用权力,感到十分内疚,所以闭门思过。”众人闻之深为感动。 如京为官清廉,仕途通达,调到京都任监察御史,接着又升任副使,派往天津充任兵备道。又经屡次升迁任右副御史、保定巡抚,时值饥荒,见饿
[] (?~1541)
齐之鸾
  齐之鸾,字瑞卿,号蓉川,今雨坛乡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先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 之鸾9岁时读私塾。一日,同乡前辈袁宏太仆来访,恰值塾师外出,塾中学童见袁都惊恐逃散,只有之鸾端坐不动,伏案读书。袁太仆笑道:“客人来不理会,未免不礼貌吧!”之鸾回答说:“老师教导我读书,没有嘱咐我接待客人。”袁太仆大加赏识,后以女儿嫁之。 之鸾在任刑部给事中期间,直言敢谏。正德十一年,武宗受权奸煽惑,准备在京城开设宫市馆舍,供君臣游乐
[]
吴檄
  吴檄,字用宣,号皖山,今项铺镇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吴檄生性怪僻,不愿增添别人麻烦,葬父时偶遇风雪,路过友人方去病门前不入,夜晚就坐在方门前石墩上,天明而去。他在任襄阳推官时,上任后判理案件公正无私,赈救饥民卓有盛誉。都督佥事姜已有边防功劳,请求升职。朝廷准备定职,吴檄知道后上奏:“按国法,斩获敌人首级200以上的升官一级,姜斩敌不满80,可赏,不可升职。”尚书张赞被吴檄的正直行为所折服。武宗赐在藩邸时旧僚刘某为锦衣卫指挥
[]
盛汝谦
  盛汝谦,字亨甫,号古泉,今义津镇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官御史。汝谦奉命巡视陕西少数民族茶马贸易,适逢关中大旱,灾民迫于生计,啸聚山林,相互掠杀,汝谦目睹惨状,喟然感叹。于是,将巡视茶马贸易搁置,布置当地-,每日以糊粥赈济灾民。继而汝谦巡按京郊,又遇灾年,上疏请求朝廷发放国库储金6万两,购粮赈济,使饥民得以渡过灾荒。归京后,迁光禄寺卿,每年裁减皇室开支银十余万两。奸相严嵩专权时,汝谦不与同流合污,请假归里;直至严嵩罢官后,才
[]
阮鹗
  阮鹗,字应荐,号峰,今松园乡山阮家享堂人。曾受业欧阳德门下,研究王阳明之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后,提升为御史,巡按顺天。进士王联检举中丞胡缵宗诽谤皇帝,世宗大怒,革胡职;鹗独辩明胡冤,王联以诬告罪处死。当其督学顺天在涿州校试诸生时,倭寇迫近京城,鹗率诸生登城助守。寇退,他奏御寇十策,皆被采纳。 不久,阮鹗改任浙江提学副使。其时歙州徐海等勾结倭寇,侵占浙江沿海五岛屿,四出骚挠,为害猖獗。鹗至,督率诸生学习弓矢
[]
吴一介
  吴一介,字元石,号菲庵,今钱桥乡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授河南光州知州。在位不畏权势,宦家贵族之亲眷、差役,以势压人,鱼肉百姓,吴依法办事,严厉惩治不法之徒,使其不敢为非作歹。在光州废除当地逢旱求雨暴晒巫师的恶俗。因政绩突出,升屯田员外郎。在修建洪应、乐城二殿时,-大兴工役,从中渔利以饱私囊,吴一介裁减苛税,严加约束,使-阉宦无隙可乘。为官常常依法鞭笞王府违法门客,同僚都为他刚正的行为担心。后来果然触怒了王爷,准备-他,幸
[]
张泽
  张泽,字大被,今牛集乡云田坂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贡生。授湖南沅江知县,兼理武陵,因亲丧去职回家,借贷办理丧事,人称他为“债宦”。丧事毕,补四川巫岭。在任期间,他免除茶税,建置驿站,人民称便。岁荒,捐俸买粟赈饥。民俗信奉女巫,泽烧其神像,鞭挞巫者,改变弊俗。后升任浙江衢州通判,调四川广安知州,道经巫山,巫山民众争奉酒迎接,车不得过,泽乃下车步行数里而去。到广安,一日判决积压讼案50多件。在堂前设置锅灶柴火,听讼者自炊,须臾
[]
何思鳌
  何思鳌,字子极,号海愚,今石矶乡青山人。明嘉靖间以贡生廷试第一,授山东栖霞知县。栖霞土地贫瘠,人民大多-在外,生产荒废。前任知县大多因完不成赋税被罢免。思鳌至,给耕具,免田赋,鼓励农耕,连年丰收,纳税数倍于前。因修邑志,编定山川图志;划都、鄙、里、社各级政区,并定约法;每社举有德望的耆老为社长和副社长,选才能高者为社师;岁时巡视,勤者有奖,惰者警告。同时于社中处理该社公诉,百姓可以旁听,广开言路,无一蒙冤之人。富民王氏误杀人,人谓思鳌应
[]
吴用先
  吴用先,字体中,一字本如,号余庵,今浮山乡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临川知县,在任时均平赋役,政绩第一,朝廷召为户部主事。后出任浙江按察使,迁布政使,皆有政绩。后升都御史巡抚四川,时值番族酋长为乱,大将刘廷争兵饷不肯进兵,用先亲自督战,平息-。事后,用先奏请朝廷革除行都司和五卫官事,改五卫县为郡,30县兵权皆由文官掌管。此项改革得到朝廷支持,铲除武官侵虐百姓和私通番、苗的弊端。时隔不久,用先因病辞官,家居8年,朝廷复召为工部
[]
吴应琦
  吴应琦,字景韩,号五华,今钱桥乡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由太常寺博士,提升监察御史,巡按云南。沐藩骄横,难以治理,应琦巡按属部,利用沐藩父子争夺权利的矛盾改封沐黔为国公,将印授予其子,两藩遂合一。吴应琦在云南兴修学宫、奖励教育。在此期间,他考察到当地每年要向朝廷贡金,苛税繁重,就此愤而上疏,请求朝廷免除贡金。他说:“庙廊之黄金五千,闾阎之白镪不下五万,自皇上御极四十三年,进金二十几万滇地本不产金,括之绝域,贡之上方,
[]
方学渐
  方学渐(1539-1615)字达卿,号本庵。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学者。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为诸生祭酒二十余。领乡荐,弃去,专事讲学。方学渐(明善先生)是继何唐之后于桐城兴教倡学的乡里大师。他终生未仕。为诸生时即与士人结社论文,讲论学术。晚年筑桐川会馆,献身讲学,为桐城风教的振兴和此后人才的涌现作出了一定贡献。著有《易蠡》等,为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方氏易学学派”的创始人。人称明善先生,为方家《易》学创始人,著
[] (15391615)
方大镇
  方大镇(1560——1629),字君静,号鲁岳,今浮山乡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大名府推官。上任后平反冤案,救活130多人。升为御史,因病请假归。万历三十五年复出,巡盐浙江。当时所谓“九边”的军饷,半数取之盐课。自万历二十七年,新增盐税均加在2.6万多号盐商和灶户上,商、灶因税重歇业,边疆的军饷供给不上。大镇立条规,清理积弊,释放因贩私盐而充军的数千人。并疏请减少商、灶新税之半。巡按河南,福王以洛阳4万顷田赋增加私人收
[] (15601629)
方孟式
  方孟式(1582——1639),女,字如曜,方大镇长女,今浮山乡人。孟式学识渊博,擅长诗词书画,她画的观音像,栩栩如生。同张秉文结婚后,不育,秉文纳妾陈氏育有3子,孟式爱如自己所生。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攻陷北京附近48座县城,又围攻济南,张秉文时任山东布政使。孟式对秉文说:“您是国家官吏,应与职守共存亡;我是您妻子,应与您共存亡。”不久,家人报告形势危急,请她走。而孟式斥责道:“我走,城内军民,必将认为我丈夫没有决心守城,人心
[] (15821639)